臥式液壓千斤頂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6:08:16 2
專利名稱:臥式液壓千斤頂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是屬於汽車修配時使用的臥式液壓千斤頂。
現有的臥式千斤頂結構是利用支點固定的槓桿原理,一端由油缸活塞推動運動,使得另一端繞支點向上轉動,加之移動輪的前行配合,從而完成垂直向上的頂升工作(見
圖1)。這種結構較簡單,但實用範圍小,有時需輔助工具配合使用,操作繁瑣。
本實用新型採用運動支點的槓桿原理,改變現有技術結構,從而使本實用新型使用方便,適應各種地面,安全穩定,可靠性好等。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參見圖2,一種臥式液壓千斤頂,包括有油缸,起重臂,支臂,底座,其特徵在於支臂(3)一端與底座(7)固定鉸接為B點,另一端與油缸(2)的活塞鉸接為D點,支臂(3)與起重臂(4)的中點鉸接為O點,且保徵OA=OB,起重臂(4)尾端與油缸(2)尾座鉸接後與底座(7)滑動聯接為A點。其工作過程是,手壓油缸油泵泵油使油缸(2)活塞伸出油缸體推動支臂(3)繞B點向前轉動,並帶動起重臂(4)及油缸(2)一起運動,因為ABC為直角三角形且限制A點沿水平方向向前移動,所以C點只能沿垂直方向上升。
在頂(C點)直線上升進行且頂升過程中不需要運動車輪配合工作,這樣就可以把車輪與底座結合機構設計成彈性的,頂(C點)工作時(即負重)壓縮,使底座大面積著地適應各種地面,並增加了穩定性,不工作時復位。因為油缸與起重臂同步前行,從而高效的利用了油缸活塞的工作行程,提高了起升高度,而車輪設有彈性機構,底座可實現著地,所以起升基點降低。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圖1,現有技術的原理圖。
圖2,本實用新型原理圖。
圖3,本實用新型立體結構圖。
圖4,放油結構圖。
圖5,解鎖機構圖。
見圖3,在油缸底座與起重臂尾端鉸接處A設有一個支鎖(8)在底座上裝有支鎖條(9)構成自鎖機構,頂(C點)每上升一步都可以鎖住,這樣即使油缸卸荷也可以支撐住重物,使之具有剛性支架作用。
油缸內的放油機構採用反壓式單向閥(2-1)(見圖4),並設有可作用於單向閥頂杆(2-2)的解鎖機構(見圖5)。在搬脫解鎖機構(10)同時壓頂單向閥頂杆,可以使閥打開,由於是手壓式放油機構,故可以靈活手控放油速度,下降高度。所述的解鎖機構有兩個功能,一個是解脫自鎖消除剛性支架功能,二是按壓放油閥頂杆,完成放油洩荷復位作用。
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及優點是,1,底座不需移動,頂頭即可實現垂直地面上升;2,底座運動輪採用彈性機構結合,工作時收回,使千斤頂底座著地支撐,適用於各種地面,安全穩定;3,起升基點低,起升高度高;4,設有自鎖機構可以起到剛性支架作用並安全可靠;5,放油解鎖機構一體化,簡化操作,下落速度和高度可控。
權利要求1.一種臥式液壓千斤頂,包括有油缸,起重臂,支臂,底座,其特徵在於支臂(3)一端與底座(7)固定鉸接為B點,另一端與油缸(2)的活塞鉸接為D點,支臂(3)與起重臂(4)的中點鉸接為O點,且保證OA=OB,起重臂(4)尾端與油缸(2)尾座鉸接後與底座(7)滑動聯接為A點。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頂,其特徵在於在油缸底座與起重臂尾端鉸接處設有一個自鎖機構(8、9)。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千斤頂,其特徵在於油缸內的放油機構採用反壓式單向閥(2-1),並設有可作用於單向閥頂杆(2-2)的解鎖機構(10)。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屬於汽車修配時使用的臥式液壓千斤頂。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油缸,起重臂,支臂、底座,其特徵在於支臂(3)一端與底座(7)固定鉸接為B點,另一端與油缸(2)的活塞鉸接為D點,支臂(3)與起重臂(4)的中點鉸接為0點,且保徵OA=OB,起重臂(4)尾端與油缸(2)尾座鉸接後與底座(7)滑動聯接為A點。其優點是,本千斤頂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可靠性好。
文檔編號B66F3/28GK2136825SQ9223886
公開日1993年6月23日 申請日期199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1992年10月31日
發明者劉永海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七三一二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