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兩層布料自動疊加粘合裁邊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16:35:03

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紡和戶外用品領域,具體的說,涉及一種兩層布料自動疊加粘合裁邊機。
背景技術:
目前家紡和戶外用品行業生產中對於兩層布料的疊加縫製還全部靠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很難保證布料的平整,寬度較寬的布料要用很大的平臺來操作。傳統的方法對縫製技術人員的專業操作技能要求較高,而且根本保證不了產品的統一與美觀等要求,質量難以保證,並且效率低,勞動力大,成本高。很難滿足當今社會的需求,因此需要改變傳統的操作工藝解決該領域的上述實際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便捷、減少人工,保證布料平整,減少佔地空間的一種兩層布料自動疊加粘合裁邊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兩層布料自動疊加粘合裁邊機,其特徵在於,包括;傳動裝置、機架、自動寬度調節裝置、自動紅外線對中裝置和螺旋輥,所述機架前側下部設有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包括:傳動架、傳動架內部設有的變頻電機、傳動架上表面前端設有的毛刷輥、動力輥和擋條、傳動架上表面中端設有的超聲波粘合裁邊裝置和後端設有的至少一個傳動輥、所述傳動架底部設有兩個連接梁,所述連接梁上也同樣設有至少一個傳動輥,所述連接梁與所述機架相連接,所述機架的中上面設有一自動寬度調節裝置和自動紅外線對中裝置,所述機架前側中部同樣設有一自動寬度調節裝置,所述機架後側中上部也同樣設有一自動寬度調節裝置,所述機架的頂面設有至少一個螺旋輥。
優選地,所述超聲波粘合裁邊裝置包括:刀具支架,所述刀具支架一端設有的安裝板,另一端設有一向下延伸的軸,所述軸上設有調節螺母和彈簧,所述軸的下端設有一粘合切邊刀,所述粘合切邊刀中部貫穿一銷軸,所述粘合切邊刀下部設有換能器。
優選地,所述動力輥包括主動輥和被動輥,所述主動輥通過傳動件帶動被動輥。
優選地,所述螺旋輥上設有兩根鋼絲,一個左旋一個右旋分別纏繞在螺旋輥的兩側。
優選地,所述擋條的斷面形狀為1/4圓。
優選地,所述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上設有至少一個吸邊器、電磁鐵動輥、橡膠定輥和光電探測頭。
優選地,所述自動紅外線對中裝置上設有氣缸、電器控制箱、紅外傳感器、擴幅機和糾偏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該兩層布料自動疊加粘合裁邊機,針對不同寬度的布料可通過控制面板控制電機旋轉,從而調節光電吸邊器和超聲波刀頭之間的寬度,從而對不同寬度的面料進行加工;超聲波粘合裁邊裝置能將兩塊布料自動粘合、裁邊一次完成;安裝擋條的同時毛刷輥的轉速高於傳動輥的轉速有效的防止了由於毛刷輥的高速旋轉而將布料迴旋纏繞,從而保證了加工的順利進行;自動寬度調節裝置和自動紅外線對中裝置提高了布料疊加的整齊度,防止布料運行過程中跑偏。此設備生產效率高,操作簡單,減少人工,可保證布料平整,減少工作空間,為後面的縫製工序效率的提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適合推廣使用。
同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立體圖1;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立體圖2;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超聲波粘合裁邊裝置立體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中放料區域示意圖;
其中,圖中:1-傳動裝置;2-超聲波粘合裁邊裝置;3-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一;4-自動紅外線對中裝置;5-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二;6-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三;7-機架;8-螺旋輥一;9-螺旋輥二;10-螺旋輥三;11-傳動輥一;12-傳動輥二;13-傳動輥三;14-傳動輥四;15-吸邊器;16-被動輥;17-主動輥;18-毛刷輥;19-擋條;20-傳動架;21-放料區一;22-放料區二;23-安裝板;24-刀具支架;25-彈簧;26-調節螺母;27-軸;28-粘合切邊刀;29-換能器;30-銷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兩層布料自動疊加粘合裁邊機包括;傳動裝置1、機架7、自動寬度調節裝置、自動紅外線對中裝置4和螺旋輥,所述機架7前側下部設有傳動裝置1,所述傳動裝置1包括:傳動架20,所述傳動架20內部設有變頻電機,傳動架20上表面前端設有毛刷輥18,擋條19,被動輥16和主動輥17,所述擋條19的斷面形狀為1/4圓,主動輥17通過傳動件帶動被動輥16轉動,傳動架20上表面中端設有超聲波粘合裁邊裝置2,後端設有傳動輥二12和傳動輥三13,所述超聲波粘合裁邊裝置2包括:刀具支架24,所述刀具支架24一端設有的安裝板23,另一端設有一向下延伸的軸27,所述軸27上設有調節螺母26和彈簧25,所述軸27的下端設有一粘合切邊刀28,所述粘合切邊刀28中部貫穿一銷軸30,所述粘合切邊刀28下部設有換能器29,所述傳動架20底部設有兩個連接梁,所述連接梁上設有傳動輥一11和傳動輥四14,所述連接梁與所述機架7相連接,所述機架7的中上面設有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二5和自動紅外線對中裝置4,所述機架前側中部設有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一3,所述機架後側中上部設有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三6,所述機架的頂面設有螺旋輥一8,螺旋輥二9和螺旋輥三10。所述螺旋輥上設有兩根鋼絲,一個左旋一個右旋分別纏繞在螺旋輥的兩側。
本實用新型的操作過程為:
1、首先將機器全部通電暫不開機,根據所要加工布料的寬度調節設備工作寬度,即通過自動寬度調節裝置調節光電吸邊器和超聲波刀頭之間的距離。
2、將需加工的兩種布料分別放置在放料區一21和放料區二22。
3、將放料區1內的布料打開將一端分別穿過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三6、螺旋輥一8、螺旋輥三10、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一3、傳動輥一11、傳動輥三13以及傳動輥二12。
4、將放料區2內的布料打開將一端分別穿過自動寬度調節裝置二5、螺旋輥二9、自動紅外線對中裝置4、傳動輥四14、傳動輥三13以及傳動輥二12。
5、將兩塊布料對齊同時穿過超聲波粘合裁邊裝置4的粘合切邊刀28,再通過傳動裝置1的被動輥16和主動輥17之間。
6、打開超聲波粘合裁邊裝置2,開機即可開始工作。
進一步優化方案,所述吸邊器15左右對稱安裝在自動寬度調節裝置的兩側,當布料由上而下行進時,吸邊器15分別夾住布料的兩邊,且與布料緯紗方向成5°~20°(10°~15°最為常用)夾角。光電探測頭與布料邊距離為10~12mm。每隻吸邊器都有一根電磁鐵動輥和一根橡膠定輥。在光電探測頭未探測到布邊信號時,電磁鐵動輥被其內部彈簧壓向橡膠定輥,布料即被夾持在兩輥之間。行進中的布料兩邊就會被吸邊器拉向兩邊,產生擴幅效果。當布料在行進中偏向左邊或右邊被光電探測頭探測到時,電磁鐵動輥輥筒內的電磁鐵動作,帶動電磁鐵動輥輥筒克服彈簧推力與橡膠定輥分離(間隙約2mm),布料即被對面一隻吸邊器拉向相應一邊。當探測頭探測不到布邊時,電磁鐵失電,電磁鐵動輥和橡膠定輥在彈簧力作用下重新夾住布邊。以上過程是以高頻次進行的,最後的效果是使布匹擴幅並沿設定方向行進。
進一步優化方案,自動紅外線對中裝置4中的紅外傳感器由紅外發射和接收兩組件組成,當布料中心偏離中心軸時,糾偏輥將會由氣缸帶動而快速擺動,使工作布料中心位置又回到原中心位置,即達到糾偏校正的功能。同時又具有把布料邊緣彎曲皺紋展開的功能。
進一步優化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所有機械動作採用PLC控制,可靠性高,抗幹擾能力強,PLC帶有硬體故障自我檢測功能,出現故障時可及時發出警報信息。用存儲邏輯代替接線邏輯,大大減少了控制設備外部的接線,使控制系統設計及建造的周期大為縮短,同時維護容易,體積小,重量輕,能耗低等優點。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任何人應該得知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做出的結構變化,凡是與本實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