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前進前出的噴墨列印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5-11 17:49:56 2
專利名稱:一種前進前出的噴墨列印設備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噴墨列印設備,尤其是一種能夠實現列印介質前進前出的噴墨列印設備。
背景技術:
傳統的噴墨印表機因星形輪與列印介質的接觸面積少,產生的摩擦力不大,如果依靠星形輪送紙到噴頭下面列印時無法保證列印精度;而如果將星形輪更換成與列印介質具有較大接觸面積的摩擦輪,則在出紙時,會造成摩擦輪刮花未乾涸的墨跡,使圖像失真,同時粘在摩擦輪上的墨跡也會玷汙後面經過的紙張。為此,傳統噴墨印表機上的進紙通道設計成L型或C型,如圖1和圖2所示,列印介質IA由印表機的後方(L型)或下方(C型)進入印表機並通過若干摩擦輪2A帶動,使列印介質IA前端到達噴墨頭3A的下方,然後實施列印工作,最後利用星形輪4A把列印介質IA從印表機前端導出,這種C型或L型結構使得列印後的文件避開了摩擦輪2A,避免了列印介質IA上未乾涸的墨跡被刮花。但是,這種L型或C型的走紙通道無法從前端進紙,且對列印介質的柔軟度有一定的限制,對於較厚的列印介質會無法進紙或進紙失敗,容易造成卡紙現象,對印表機的相關零部件的磨損也較嚴重,縮短了印表機的使用壽命,且結構複雜,佔用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水平走紙通道的噴墨列印設備,能夠實現列印介質的前進前出的。為解決上 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設計一種前進前出的噴墨列印設備,包括:框架;具有列印頭的噴墨單元,可橫嚮往復移動地安裝在所述框架上;走紙通道,位於所述列印頭下方,具有進紙口和出紙口 ;走紙機構,用於使列印介質沿所述走紙通道移動;其中,所述噴墨單元包括容納有快幹墨水的墨盒,使得由所述列印頭噴射出來依附在所述列印介質上的所述快幹墨水在到達所述走紙機構之前固化乾涸;所述走紙通道為使列印介質水平移動的水平通道,所述進紙口和出紙口為所述走紙通道前側的同一個開口。由上述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的噴墨列印設備採用了使列印介質水平移動的水平走紙通道,即「一」字型走紙通道,走紙通道的進紙口和出紙口為走紙通道前側的同一個開口,列印介質從進紙口進入,列印後,從進紙口出去,操作更為人性化。這種水平走紙通道擯棄了傳統噴墨印表機上的L型或C型走紙通道模式,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對列印介質柔軟度的要求,適應更廣泛的列印介質,比如硬卡片紙、證本、塑料質紙張和陶瓷等。同時,本實用新型的噴墨列印設備包括容納有快幹墨水的墨盒,快幹墨水由列印頭噴射出來依附在列印介質上,列印內容在到達走紙機構的摩擦輪之前已經固化乾涸,從而解決了摩擦輪刮花未乾涸的墨跡而使圖像失真的問題。[0007]進一步地,所述框架上設有上導紙板和下導紙板,所述走紙通道位於所述上導紙板與下導紙板之間。進一步地,所述走紙機構包括走紙電機、傳動機構、第一走紙單元和第二走紙單元,所述第一走紙單元位於所述列印頭的前側,所述第二走紙單元位於所述列印頭的後側;所述第一走紙單元包含相互摩擦配合的第一導紙輥和第一摩擦輪,所述第二走紙單元包含相互摩擦配合的第二導紙輥和第二摩擦輪。優選地,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走紙同步帶、同步帶輪、固定在所述第一導紙棍的棍軸端部的第一齒輪、固定在所述第二導紙輥的輥軸端部的第二齒輪、以及嚙合於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之間的過渡齒輪,所述走紙電機的輸出端通過所述走紙同步帶與所述同步帶輪連接,所述同步帶輪同軸固定於所述第二齒輪。更優地,所述同步帶輪的軸向外側安裝有光柵碼盤和光電編碼器。在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導紙輥的前側設有用於感應列印介質是否存在的第一傳感器,後側設有用於確認列印介質前端或末端位置的第二傳感器。在另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導紙輥的軸向側設有傳感器,該傳感器用於檢測列印介質存在與否以及確認列印介質的前端或末端位置。優選地,所述第一摩擦輪和第二摩擦輪可以為圓柱形輪、鼓形輪、細腰圓柱形輪、多碟狀輪或米字狀輪。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簡化了設備結構,安裝方便、操作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尤其適合前進前出的列印介質如發票等。
圖1是傳統噴墨印表機上的L型走紙通道的簡化示意圖。
圖2是傳統噴墨印表機上C型走紙通道的簡化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噴墨列印設備在隱藏上殼後的右前側結構示意圖。圖3A是圖3所示噴墨列印設備的右後側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噴墨列印設備的左前側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3所示噴墨列印設備的橫截面圖。圖6是圖3所示噴墨列印設備在隱藏上導紙板和後牆板後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所示噴墨列印設備的傳感器分布示意圖。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噴墨列印設備的傳感器分布示意圖。圖9a和圖9b是本實用新型摩擦輪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Oa和圖1Ob是本實用新型摩擦輪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la和圖1lb是本實用新型摩擦輪的第四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2a和圖12b是本實用新型摩擦輪的第五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方式,其中的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說明並在下文中描述。儘管本實用新型將結合示例性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不限於這些示例性實施方式。相反,本實用新型不僅包括這些實施方式,而且還包括各種變形、改進。實施例一參見圖3、圖3A和圖4,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噴墨列印設備,包括由底殼1、後牆板2、左牆板3、右牆板4以及上殼等部分組成的框架,為清楚起見,上殼等部分已從圖中隱藏。後牆板2的後側設有電源板30和主板31,主板31上設有主控制晶片,以控制整臺噴墨列印設備的運行。如圖3和圖4所示,後牆板2、左牆板3和右牆板4分別直立地設置在底殼I的後側、左側和右側。後牆板2上設置有可移動的噴墨單元,該噴墨單元包含墨盒5和字車6,其中,字車6安裝在後牆板2的滑軌7上,字車電機8通過字車同步帶9驅動字車6,使字車6可沿左右橫嚮往復移動。墨盒5可拆卸地安裝在字車6上,墨盒5內部容納有快幹墨水。噴墨單元包含有列印頭24,根據不同的情況,該列印頭24可以集成在字車6上,也可以集成在墨盒5上。參見圖5,底殼I上固定有下導紙板10,下導紙板10的上方設有上導紙板11,上導紙板11與下導紙板10之間形成有位於噴墨單元下方的水平的走紙通道12,該走紙通道12可使列印介質在其內水平移動。走紙通道12的前側具有進紙口 13,同時,該進紙口 13也是該走紙通道12的出紙口。走紙通道12內設有走紙機構,用於使列印介質沿走紙通道12水平移動。所述走紙機構包括走紙電機14、走紙同步帶15、同步帶輪16、第一齒輪17、第二齒輪18、過渡齒輪19、第一導紙輥20、第一摩擦輪21、第二導紙輥22和第二摩擦輪23等,其中,第一齒輪17固定在第一導紙棍20的 棍軸端部,第二齒輪18固定在第二導紙棍22的棍軸端部,過渡齒輪19哨合於第一齒輪17與第二齒輪18之間,以便傳遞驅動力。第一導紙棍20與第一摩擦輪21相互摩擦配合,共同構成位於列印頭24前側的第一走紙單元;第二導紙輥22與第二摩擦輪23相互摩擦配合,共同構成位於列印頭24後側的第二走紙單元。走紙電機14的輸出端通過走紙同步帶15與同步帶輪16連接,同步帶輪16同軸固定於第二齒輪18。同步帶輪16的軸向外側安裝有光柵碼盤25和光電編碼器26,用於向主控制晶片反饋走紙量信肩、O第一摩擦輪21和第二摩擦輪23可以為如圖6所示的圓柱形輪,採用圓柱形輪的優點是形狀簡單,加工方便;也可以採用如圖9a和圖9b所示的鼓形輪,其優點是可避免注塑中的缺陷,減少紙張走偏(若做成圓柱狀,由於模具出模的需要及注塑件縮水,實際成型後圓柱會一頭大一頭小,導致紙張走紙受力不均勻、走偏)。除此之外,還可以採用如圖1Oa和圖1Ob所示的細腰圓柱形輪,其優點與上述鼓形輪相同;或者如圖1Ia和圖1lb所示的多碟狀輪,其優點是可最大程度避免汙墨;還可以是如圖12a和圖12b所示的米字狀輪,其優點是可用於矯紙斜。上述走紙機構的傳動原理如下:走紙電機14通過走紙同步帶15帶動同步帶輪16,同步帶輪16旋轉帶動第二導紙輥22進行主動旋轉,第二摩擦輪23通過與第二導紙輥22摩擦配合而產生被動旋轉;同時,同步帶輪16旋轉時還帶動第二齒輪18旋轉,第二齒輪18經由過渡齒輪19傳遞驅動力而帶動第一齒輪17旋轉,第一齒輪17旋轉帶動第一導紙輥20進行主動旋轉,第一摩擦輪21通過與第一導紙輥20摩擦配合而產生被動旋轉。列印介質在第一導紙輥20與第一摩擦輪21的夾持、以及第二導紙輥22與第二摩擦輪23的夾持下,可沿走紙通道12水平移動。[0035]如圖7所不,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紙棍20的前側設有第一傳感器27,第一導紙棍20的後側還設有第二傳感器28,第一傳感器27和第二傳感器28分別連接至主控制晶片。第一傳感器27的作用是感應列印介質的存在,控制走紙電機14開始旋轉;第二傳感器28的作用是確認列印介質前端或末端,控制主控制晶片開始計算。本實施例具有兩種工作方式:1、方式一:邊退紙邊列印列印介質從進紙口 13被放入並推到第一導紙輥20上一第一傳感器27檢測到列印介質的存在,並發出信號一主控制晶片收到信號,發出指令,走紙電機14帶動第一導紙輥20和第一摩擦輪21旋轉,移動列印介質前進一列印介質繼續前進進入第二導紙輥22和第二摩擦輪23 —當列印介質末端離開第二傳感器28的瞬間,第二傳感器28發出信號一主控制晶片收到信號,確認列印介質末端位置,並開始計算,把列印介質移動到需要列印內容的位置開始列印一邊列印邊退紙一直到全部列印完畢一退紙。2、方式二:邊進紙邊列印[0040]列印介質從進紙口 13被放入並推到第一導紙輥20上一第一傳感器27檢測到列印介質的存在,並發出信號一主控制晶片收到信號,發出指令,走紙電機14帶動第一導紙輥20和第一摩擦輪21旋轉,移動列印介質前進一當列印介質前端到達第二傳感器28的瞬間,第二傳感器28發出信號一主控制晶片收到信號,確認列印介質前端位置,並開始計算,把列印介質移動到需要列印內容的位置開始列印一邊列印邊進紙一直到全部列印完畢一退紙。上述噴墨列印設備由於採用了快幹墨水進行列印,快幹墨水由列印頭噴射出來依附在列印介質上,在到達摩擦輪之前已經固化乾涸,使得列印介質上的墨跡不會被刮花,摩擦輪未沾有墨跡也不會玷汙後面的列印介質,避免了圖像失真的問題。相對於L型和C型走紙通道,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噴墨列印設備上的一字型走紙通道,在從進紙、列印、出紙的整個過程中,列印介質始終是平展的,無需因列印介質的彎折問題而考慮其柔軟度,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噴墨列印設備對列印介質柔軟度的限制,對於一些C型和L型走紙通道無法處理的厚列印介質,該一字型走紙通道則可輕鬆處理;另外,該一字型走紙通道是進紙和出紙共用一個走紙通道,實現列印介質的前進前出,尤其適合用於發票等的列印。實施例二如圖8所示,本實施例的噴墨列印設備的結構與實施例一基本相同,區別僅在於,只在第一導紙輥20的軸向側設有一個連接至主控制晶片的傳感器29。該傳感器29可兼顧檢測列印介質存在與否以及列印介質的前/末端位置。與實施例一相比,本實施例可以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本實施例同樣具有兩種工作方式:1、方式一:邊退紙邊列印列印介質從進紙口 13被放入並推到第一導紙輥20上一傳感器29檢測到列印介質的存在,並發出信號一主控制晶片收到信號,發出指令,走紙電機14帶動第一導紙輥20和第一摩擦輪21旋轉,移動列印介質前進一列印介質繼續前進進入第二導紙輥22和第二摩擦輪23 —當列印介質末端離開傳感器29的瞬間,傳感器29發出信號一主控制晶片收到信號,確認列印介質末端位置,並開始計算,把列印介質移動到需要列印內容的位置開始列印一邊列印邊退紙一直到全部列印完畢一退紙。2、方式二:邊進紙邊列印列印介質從進紙口 13被放入並推到第一導紙輥20上一傳感器29檢測到列印介質的存在,並發出信號一主控制晶片收到信號,發出指令,走紙電機14帶動第一導紙輥20和第一摩擦輪21旋轉,移動列印介質前進,同時確認列印介質前端的位置,並開始計算,把列印介質移動到需要列印內容的位置開始列印一邊列印邊進紙一直到全部列印完畢一退紙。當然,上述實施方式僅是本實用新型優選的實施方式,實際應用時,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更多的變化,例如,摩擦輪還可以採用其它適宜的形狀,這樣的改變也包括在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 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前進前出的噴墨列印設備,包括: 框架; 具有列印頭的噴墨單元,可橫嚮往復移動地安裝在所述框架上; 走紙通道,位於所述列印頭下方,具有進紙口和出紙口 ; 走紙機構,用於使列印介質沿所述走紙通道移動; 其特徵在於: 所述噴墨單元包括容納有快幹墨水的墨盒,使得由所述列印頭噴射出來依附在所述列印介質上的所述快幹墨水在到達所述走紙機構之前固化乾涸;所述走紙通道為使列印介質水平移動的水平通道,所述進紙口和出紙口為所述走紙通道前側的同一個開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列印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框架上設有上導紙板和下導紙板,所述走 紙通道位於所述上導紙板與下導紙板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噴墨列印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走紙機構包括走紙電機、傳動機構、第一走紙單元和第二走紙單元,所述第一走紙單元位於所述列印頭的前側,所述第二走紙單元位於所述列印頭的後側;所述第一走紙單元包含相互摩擦配合的第一導紙輥和第一摩擦輪,所述第二走紙單元包含相互摩擦配合的第二導紙輥和第二摩擦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噴墨列印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傳動機構包括走紙同步帶、同步帶輪、固定在所述第一導紙輥的輥軸端部的第一齒輪、固定在所述第二導紙輥的輥軸端部的第二齒輪、以及嚙合於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二齒輪之間的過渡齒輪,所述走紙電機的輸出端通過所述走紙同步帶與所述同步帶輪連接,所述同步帶輪同軸固定於所述第二齒輪。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噴墨列印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同步帶輪的軸向外側安裝有光柵碼盤和光電編碼器。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噴墨列印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紙輥的前側設有用於感應列印介質是否存在的第一傳感器,後側設有用於確認列印介質前端或末端位置的第二傳感器。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噴墨列印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導紙輥的軸向側設有傳感器,該傳感器用於檢測列印介質存在與否以及確認列印介質的前端或末端位置。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噴墨列印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摩擦輪和第二摩擦輪為圓柱形輪、鼓形輪、細腰圓柱形輪、多碟狀輪或米字狀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前進前出的噴墨列印設備,包括框架、具有列印頭的噴墨單元、走紙通道和走紙機構,噴墨單元包括容納有快幹墨水的墨盒,走紙通道為使列印介質水平移動的水平通道,走紙通道的進紙口和出紙口為走紙通道前側的同一個開口。本實用新型的噴墨列印設備採用了「一」字型走紙通道,列印介質前進前出,操作人性化,降低了對列印介質柔軟度的要求;採用快幹墨水進行列印,使得由列印頭噴射出來依附在列印介質上的快幹墨水在到達走紙機構的摩擦輪之前已經固化乾涸,解決了摩擦輪刮花未乾涸的墨跡而使圖像失真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簡化了設備結構,安裝方便、操作簡單、成本低、使用壽命長,尤其適合前進前出的列印介質如發票等。
文檔編號B41J11/00GK203110523SQ20132002027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覃慧敏, 張榮就, 梁岐江 申請人:新會江裕信息產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