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8:58:16 1
專利名稱: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石油鑽採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
背景技術:
在油田作業中,採油是依靠抽油泵中的抽油杆上下來回做功使井下產生壓力,進 而使油液被激出來的過程。在實際開採過程中,由於油井深度較長,工作壓力較大,導致採 油設備極易產生塑性顫抖而與油井套管發生偏磨;同時由於原油中常含有沙粒、氣體、石蠟 和其它雜質,它們進入採油設備後,會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也影響其使用壽命以及油井的 產量。為防止油井井眼不規則、油井套管內蠟和油垢等雜質聚集以及泥沙等物質進入抽油 泵油管,現有技術中通常採用在杆式抽油泵上配置刮蠟扶正器、強磁防堵器和防沙管,以保 證油管順利下井,但是由於刮蠟扶正器、強磁防堵器和防沙管均為分立設置的,使用時要通 過專門的構件將其組合連接使用,這樣成本高、可靠性差且防垢除蠟效果不理想,同時在油 井檢修過程中起出油管時,由於井筒內的原油在井底原油的阻擋下,回落緩慢,當兩者壓力 相當時不易回落,使得油管提升困難,且隨著油管的上升,管內的油液會不斷濺灑在油井地 面和作業人員身上,這樣既汙染環境又造成資源浪費,也給操作人員帶來不便,同時其製造 複雜,使用成本較高。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多功能強磁防垢除 蠟增油裝置,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工作可靠且實用性強,同時具有明顯的增 油、降粘、防垢和除蠟效果,並能延長井洗周期,降低採油成本,便於推廣應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 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和一個或多個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 置,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安裝在抽油泵上端油管位置處,所述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 置安裝在抽油泵下端與凡爾座之間,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和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 均包括筒體、下接頭和筒底凹體,所述筒底凹體設置在筒體前端腔體內,所述筒體後端與下 接頭套接,所述下接頭與筒體之間設置有0型密封圈,所述筒體上部壁管處設置有偏心套, 所述筒體下部管腔內設置有尼龍套,所述尼龍套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強磁塊;所述下部防 垢除蠟增油裝置上的筒體上部壁管處還設置有卸油螺絲。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的數量為一個,且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安裝在 抽油泵上端兩根油管位置處。所述筒底凹體與筒體為焊接連接。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與油管之間、抽油泵與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之間以 及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與凡爾座之間均為螺紋連接。所述抽油泵為管式抽油泵或柱塞式抽油泵。[0009]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設計合理,該裝置分為兩部分,分別設置在抽油泵上端油管處和抽 油泵下端;(2)操作方便、工作可靠,該裝置現場施工安裝工藝簡單、快捷且見效期短,無需外 力,對油井油層無汙染,無傷害;(3)實用性強,該裝置適應範圍廣,能用於各類稀油井、高含蠟井和高低產油井,也 可以用於水驅和聚合物驅油的採油井中,且含水量高低不影響其使用效果;(4)具有明顯的增油、降粘、防垢和除蠟效果,可增加油井產量5% 25%,破乳率 升高32%,脫水原油降粘率增加25% 48. 5% ;(5)能延長井洗周期,一般情況井洗周期同泵檢周期,而該裝置可延長井洗周期 3 10倍;(6)降低採油成本,便於推廣應用,該裝置可降低負荷10% 30%,年節約電為 3 5萬度,且減少了化學藥品用量。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油井中的安裝使用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1-上部防垢除蠟
增油裝置; 3-下接頭 6-偏心套 9_抽油泵 12-油管;
1-2-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
4-筒底凹體; 7_尼龍套; 10-卸油螺絲; 13-篩管。
2-筒體;
5-0型密封圈 8-強磁塊; 11-凡爾座;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和3所示的一種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該裝置包括下部防垢除 蠟增油裝置1-2和一個或多個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 安裝在抽油泵9上端油管12位置處,所述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安裝在抽油泵9下端 與凡爾座11之間,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和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均包括筒 體2、下接頭3和筒底凹體4,所述筒底凹體4設置在筒體2前端腔體內,所述筒體2後端與 下接頭3套接,所述下接頭3與筒體2之間設置有0型密封圈5,所述筒體2上部壁管處設 置有偏心套6,所述筒體2下部管腔內設置有尼龍套7,所述尼龍套7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 強磁塊8 ;所述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上的筒體2上部壁管處還設置有卸油螺絲10。如圖1所示,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的數量為一個,且所述上部防垢除蠟 增油裝置1-1安裝在抽油泵9上端兩根油管12位置處。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可根據油井的 深淺在油管上安裝合理數目的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0029]所述筒底凹體4與筒體2為焊接連接。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與油管12之間、抽油泵9與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 置1-2之間以及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與凡爾座11之間均為螺紋連接。方便了該裝 置的安裝和拆卸。所述抽油泵為管式抽油泵或柱塞式抽油泵。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的工作原理和過程為抽油杆上下來回 運動,使抽油泵9內形成真空,在上下壓力差的作用下,原油經過沙網包裹的篩管13後進入 本實用新型。由於原油為抗磁物質,當其以一定流速通過尼龍套7上設置的強磁塊8產生 的強磁場時,分子產生誘導磁距,分子沿磁力線方向有序排列,並繞磁力線發生進動,進動 時的電子自旋磁距與電子環流產生附加磁距,此磁距的磁場方向與外磁場方向相反,因而 使原油進入磁場時必須克服磁場力做功。由於原油中各種組成分子的質量和磁距不同,則 分子的進動角也不同,磁場越高,進動角速度越大,不同分子間距離越大,則分子間作用力 減弱,分子內能增大,減弱了不同分子間的結合,有利於降粘;而同種蠟分子的進動角速度 相近,在磁場力的作用下,沿磁場方向形成分子串,並形成微晶,同時由於相鄰分子串排列 方向相同,極性相同,互相排斥;當各分子串分別結晶後,由於分子中束縛電荷被「中和」,靜 電引力大大削弱,分子串間就不易會再結合成大蜡晶,也不會吸附到油管壁上形成蠟層,從 而達到防蠟、降粘的目的,同時增加了油井產量。在上述的作用機理下,原油前後兩次分別 經過安裝在抽油泵9下端與凡爾座11之間的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和安裝在抽油泵 9上端油管12位置處的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達到了增油、降粘、防垢和除蠟目的,進 而提高了油井產量。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 據本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換,均仍 屬於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其特徵在於該裝置包括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和一個或多個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安裝在抽油泵(9)上端油管(12)位置處,所述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安裝在抽油泵(9)下端與凡爾座(11)之間,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和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均包括筒體(2)、下接頭(3)和筒底凹體(4),所述筒底凹體(4)設置在筒體(2)前端腔體內,所述筒體(2)後端與下接頭(3)套接,所述下接頭(3)與筒體(2)之間設置有O型密封圈(5),所述筒體(2)上部壁管處設置有偏心套(6),所述筒體(2)下部管腔內設置有尼龍套(7),所述尼龍套(7)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強磁塊(8);所述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上的筒體(2)上部壁管處還設置有卸油螺絲(10)。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防垢 除蠟增油裝置(1-1)的數量為一個,且所述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1)安裝在抽油泵(9) 上端兩根油管(12)位置處。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筒底凹體 (4)與筒體(2)為焊接連接。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上部防垢 除蠟增油裝置(1-1)與油管(12)之間、抽油泵(9)與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之間以 及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1-2)與凡爾座(11)之間均為螺紋連接。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抽油泵為 管式抽油泵或柱塞式抽油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強磁防垢除蠟增油裝置,該裝置包括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和一個或多個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上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安裝在抽油泵上端油管位置處,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安裝在抽油泵下端與凡爾座之間,上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均包括筒體、下接頭和筒底凹體,筒底凹體設置在筒體前端腔體內,筒體後端與下接頭套接,下接頭與筒體之間設置有O型密封圈,筒體上部壁管處設置有偏心套,筒體下部管腔內設置有尼龍套,尼龍套上設置有均勻分布的強磁塊;下部防垢除蠟增油裝置上的筒體上部壁管處還設置有卸油螺絲。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特點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工作可靠且實用性強;增油、降粘、防垢和除蠟效果好。
文檔編號E21B37/00GK201606042SQ201020105769
公開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1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1月29日
發明者孫鵬, 王思傑 申請人:孫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