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
2023-05-12 07:47:31 1
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a)除水處理:提供一上下相對的上輥和下輥,一帶鋼通過所述上輥和所述下輥的擠壓後以祛除所述帶鋼表面的水分,所述上輥和所述下輥的中部為圓柱輥,所述圓柱輥的兩端設有圓臺輥,所述帶鋼的寬度大於所述圓柱輥的寬度;b)烘乾處理:所述帶鋼經除水處理後進入一烘乾設備。本發明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可有效擠壓帶鋼,充分去除帶鋼表面殘留水分,有效提高產品品質,同時又可以達到減少輥子交換頻率、提高輥子使用壽命的目的。
【專利說明】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有關於一種酸洗工藝出口最終清洗段擠幹方法,尤其有關於一種冷軋不鏽鋼生產【技術領域】中應用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冷軋生產過程中,帶鋼經過電解硫酸鈉、刷洗、混酸酸洗、再刷洗後,還會有一部分酸液殘留在帶鋼表面,這就需要通過最終清洗段進行衝洗處理,以去除帶鋼表面殘留的酸液。帶鋼在通過最終清洗段時,由於生產線速度較快,再加上現有圓柱形的輥子邊部的磨損,會導致從最終清洗段最後一對輥子擠壓出來的帶鋼,在其兩側表面的邊緣部150mm左右寬的位置處有水殘留,帶有水的鋼帶再經過烘乾後,其表面就會形成白色的斑點而引起品質缺陷,最終導致產品降級。另外,由於產品品質缺陷的發生會增大換輥的頻率,不僅增加了設備的維護成本,而且也降低了生產效率。
[0003]根據現場使用情況分析得出:一般在薄料變厚料或者窄帶變寬帶時會發生擠幹輥擠不幹的現象。薄料變厚料時主要發生原因為:在同等壓力條件下,相對帶鋼而言,越薄的帶鋼,上下擠幹輥對帶鋼的擠壓面積就越大,反之就越小,就會發生擠不幹的現象。同樣,在同等壓力條件下窄帶變寬帶時,越窄的帶鋼使用壓力就越大,相反越寬的帶鋼使用壓力就越小,同樣也會發生擠不幹的現象。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可有效擠壓帶鋼,充分祛除帶鋼表面殘留水分,有效提高產品品質,同時又可以達到減少輥子交換頻率、提高輥子使用壽命的目的。
[0005]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可採用下列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本發明提供一種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所述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7]a)除水處理:提供一上下相對的上輥和下輥,一帶鋼通過所述上輥和所述下輥的擠壓後以祛除所述帶鋼表面的水分,所述上輥和所述下輥的中部為圓柱輥,所述圓柱輥的兩端設有圓臺輥,所述帶鋼的寬度大於所述圓柱輥的寬度;
[0008]b)烘乾處理:所述帶鋼經除水處理後進入一烘乾設備。
[0009]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步驟a)與所述步驟b)之間還包括步驟C),所述步驟c)為吹風處理:提供一吹風設備,所述吹風設備包括上噴射梁和下噴射梁,所述上噴射梁位於所述帶鋼的上方,所述下噴射梁位於所述帶鋼的下方,所述上噴射梁、所述下噴射梁上分別設有多個噴嘴。
[0010]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噴射梁距所述帶鋼上表面的距離為100mm,所述下噴射梁距所述帶鋼下表面的距離為100mm。
[0011]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噴射梁的噴嘴與所述帶鋼之間的夾角為60度,所述下噴射梁的噴嘴與所述帶鋼之間的夾角為60度。[0012]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噴射梁的兩兩噴嘴之間的距離為40mm,所述下噴射梁的兩兩噴嘴之間的距離為40mm。
[0013]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上噴射梁、所述下噴射梁通過一分支管道連接一主壓縮空氣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上設有穩壓罐。
[0014]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穩壓罐與所述上噴射梁、所述下噴射梁之間連接有三聯件,所述三聯件由依次連接的調壓表、過濾器和油霧器組成。
[0015]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圓柱棍的長度為1000mm,所述圓臺棍的長度為450mm。
[0016]在優選的實施方式中,所述圓臺輥通過其底部連接在所述圓柱輥的端部,所述圓臺輥的底部直徑與所述圓柱輥的直徑相同,所述圓臺輥的頂部半徑比所述圓柱輥的半徑小
0.2mm ~0.3mm。
[0017]本發明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的特點及優點是:該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通過最終清洗段最後的兩對擠壓輥可有效擠壓帶鋼,充分祛除帶鋼表面殘留水分,之後通過烘乾設備的烘乾處理,有效提高帶鋼產品的品質,同時又可以達到減少擠壓輥的上輥和下輥的交換頻率、提高擠壓輥的使用壽命的目的。
[0018]進一步,為避免帶鋼為厚料的情況下,帶鋼經除水處理後其表面仍然殘留水分的缺陷,在除水處理與 烘乾處理之間可對帶鋼進行吹風處理,以進一步祛除帶鋼表面殘留水分,為生廣聞品質的帶鋼提供有效保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本發明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發明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使用的上輥和下輥間夾設有帶鋼的示意圖。
[0022]圖3為本發明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使用的上輥或下輥的示意圖。
[0023]圖4為本發明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使用的吹風設備的示意圖。
[0024]圖5為本發明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使用的上噴射梁和下噴射梁的側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0026]如圖1-3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a)除水處理:提供一上下相對的上輥I和下輥2,一帶鋼3通過所述上輥I和所述下輥2的擠壓後以祛除所述帶鋼3表面的水分,所述上輥I和所述下輥2的中部為圓柱輥4,所述圓柱輥4的兩端設有圓臺輥5,所述帶鋼3的寬度W大於所述圓柱輥4的寬度;b)烘乾處理:所述帶鋼3經除水處理後進入一烘乾設備。[0027]具體是,在步驟a)中,冷軋連續性生產過程中,由於帶鋼3經過電解硫酸鈉、刷洗、混酸酸洗、再刷洗後表面會殘留有一定的酸液,這時就需要對帶鋼3表面進行清洗作業並對清洗後的帶鋼3表面進行除水處理。該除水處理步驟是使帶鋼3進入最終清洗段並對清洗過後的帶鋼3表面進行除水處理,在本發明中,該最終清洗段出口端設有兩對擠幹輥,請配合參閱圖2所示,該擠幹輥由上下相對設置的上輥I和下輥2組成,帶鋼3從每對擠幹輥的上輥I和下輥2之間經過,經上輥I和下輥的擠壓後實現去除帶鋼3表面殘留水分的目的。
[0028]該擠幹輥的下輥2兩端固定設置,上輥I兩端分別通過氣缸提供一壓下力F1,上輥I和下輥2組合成對用於祛除帶鋼3表面殘留水份。在本發明中,上輥I和下輥2均由圓柱輥4和一體成型在圓柱輥4兩端的圓臺輥5組成。如圖3所示,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根據生產線生產出的帶鋼3寬度W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其中,寬度W的最大值為1560_,寬度W的最小值為1260mm)、以及上輥4和/或下輥5的總長Wl (其中,總長Wl為1900mm),從而優選設計出上輥I和下輥2的圓柱輥4的長度W2為1000mm,圓臺輥5的長度W3為450mm,其中,該圓臺棍5通過其底部51連接在圓柱棍4的端部,圓臺棍5的底部51直徑與圓柱棍4的直徑相同,圓臺棍5的頂部52半徑比圓柱棍4的半徑小0.2mm~0.3mm,也即圖2中距離D為0.2_~0.3_。這樣當帶鋼 3經過上輥I和下輥2之間時,就可確保帶鋼3在寬窄規格交替過程中,帶鋼3不會對上輥I或下輥2的輥面兩側形成摩擦傷,因為上輥I的工作壓力是恆定的,位於上輥I兩端的氣缸壓下後,上輥I和下輥2的圓柱輥4首先接觸帶鋼3,然後才是位於上輥I和下輥2的圓柱輥4兩側的圓臺輥5接觸帶鋼3,這樣就使得圓臺輥5與帶鋼3的接觸面積小於圓柱輥4與帶鋼3的接觸面積,所以帶鋼3不易在上輥I和下輥2上形成擦傷,有效減少輥子交換頻率、提高輥子使用壽命。
[0029]在步驟b)中,當帶鋼3經除水處理後,帶鋼3將進入一烘乾設備,該烘乾設備可對帶鋼3表面進行徹底的烘乾處理。
[0030]該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當帶鋼3為薄料時,經步驟a)和步驟b)處理過後的帶鋼3效果比較明顯,帶鋼3表面的殘留水分可充分被祛除,有效提高了帶鋼3產品的生產品質。
[0031]當帶鋼3為厚料時,由於上輥I與下輥2中間的間隙加大,使得上輥I和下輥2兩側的圓臺輥5對帶鋼3的擠壓面縮小,因此還會在帶鋼3的兩側發生少許水殘留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就需在步驟a)與步驟b)之間增加一道步驟C),該步驟c)為吹風處理步驟,即,提供一吹風設備,如圖4所示,所述吹風設備包括上噴射梁6和下噴射梁7,所述上噴射梁6位於所述帶鋼3的上方,所述下噴射梁7位於所述帶鋼3的下方,所述上噴射梁6、所述下噴射梁7上分別設有多個噴嘴61、噴嘴71。
[0032]具體是,本發明的上噴射梁6、下噴射梁7通過一分支管道101連接在一主壓縮空氣管道10上,該分支管道101上連接有一穩壓罐8,該穩壓罐8通過一三聯件9與上噴射梁
6、下噴射梁7相連。
[0033]其中,分支管道101上設有一個檢修閥102,穩壓罐8為一 0.8立方米的穩壓罐,其連接在分支管道101上,由於冷軋生產線上還有其他用氣設備,當集中用氣時,會致氣壓不穩定的情況發生,該穩壓罐8可起到緩解上噴射梁6或下噴射梁7瞬間用氣量不足,穩定現場使用壓力的目的,增設穩壓罐8後可以確保邊吹使用壓力,也即,從上噴射梁6的噴嘴61和下噴射梁7的噴嘴71吹出的壓縮空氣的壓力,控制在6±0.7bar的範圍內。[0034]三聯件9連接在穩壓罐與上噴射梁6、下噴射梁7之間,其由依次連接的過濾器91、調壓表92和油霧器93組成。其中,過濾器91可過濾壓縮空氣中的水份和雜質,由於每逢雨季時節時,現場主壓縮空氣管道10內會有水份,這樣就會導致從上噴射梁6的噴嘴61或下噴射梁7的噴嘴71吹出的氣體內含有水,水就會直接被吹到帶鋼3表面上,導致帶鋼3表面產生缺陷。在本發明中,經過濾器91處理後的空氣的露點控制在-40度,雜質含量控制在0.01毫米,這樣可確保從上噴射梁6的噴嘴61和下噴射梁7的噴嘴71吹出的壓縮空氣既是乾燥的又是乾淨的,確保帶鋼3不會因此受到二次汙染。
[0035]三聯件9的調壓表92可調節上噴射梁6的噴嘴61或下噴射梁7的噴嘴71的使用壓力,為緩解空壓機的用氣壓力,上噴射梁6的噴嘴61或下噴射梁7的噴嘴71的使用壓力一般控制在4Bar~5Bar (也即,4X IO5Pa~5X IO5Pa)即可。[0036]上噴射梁6設置在帶鋼3的上方,其距帶鋼3上表面的距離為100mm,下噴射梁7設置在帶鋼3的下方,其距帶鋼3下表面的距離為100mm。請配合參閱圖5所示,上噴射梁6上連接的多個噴嘴61,其兩兩噴嘴61之間的距離為40mm,該噴嘴61與帶鋼3之間的夾角Θ為60度;下噴射梁7上連接的多個噴嘴71,其兩兩噴嘴71之間的距離為40mm,該噴嘴71與帶鋼3之間的夾角Θ為60度。
[0037]該吹風設備可將殘留在帶鋼3表面的水份快速衝掉,防止帶鋼3表面上還有水份殘留,導致帶鋼3進入烘乾設備後在帶鋼3表面產生缺陷。
[003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幾個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據申請文件公開的內容可以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或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除水處理:提供一上下相對的上輥和下輥,一帶鋼通過所述上輥和所述下輥的擠壓後以祛除所述帶鋼表面的水分,所述上輥和所述下輥的中部為圓柱輥,所述圓柱輥的兩端設有圓臺輥,所述帶鋼的寬度大於所述圓柱輥的寬度; b)烘乾處理:所述帶鋼經除水處理後進入一烘乾設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步驟a)與所述步驟b)之間還包括步驟C),所述步驟c)為吹風處理:提供一吹風設備,所述吹風設備包括上噴射梁和下噴射梁,所述上噴射梁位於所述帶鋼的上方,所述下噴射梁位於所述帶鋼的下方,所述上噴射梁、所述下噴射梁上分別設有多個噴嘴。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噴射梁距所述帶鋼上表面的距離為100mm,所述下噴射梁距所述帶鋼下表面的距離為100mm。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噴射梁的噴嘴與所述帶鋼之間的夾角為60度,所述下噴射梁的噴嘴與所述帶鋼之間的夾角為60度。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噴射梁的兩兩噴嘴之間的距離為40mm,所述下噴射梁的兩兩噴嘴之間的距離為40mm。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上噴射梁、所述下噴射梁通過一分支管道連接一主壓縮空氣管道,所述分支管道上設有穩壓罐。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穩壓罐與所述上噴射梁、所述下噴射梁之間連接有三 聯件,所述三聯件由依次連接的調壓表、過濾器和油霧器組成。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圓柱輥的長度為1000mm,所述圓臺棍的長度為450mm。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鋼表面擠幹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圓臺輥通過其底部連接在所述圓柱輥的端部,所述圓臺輥的底部直徑與所述圓柱輥的直徑相同,所述圓臺輥的頂部半徑比所述圓柱棍的半徑小0.2mm~0.3mm。
【文檔編號】C23G3/02GK103741160SQ201410017769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5日
【發明者】王民 申請人:張家港浦項不鏽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