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及其工作方法與流程
2023-05-11 15:13:11 1

本發明屬於後視鏡製造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後視鏡是駕駛員坐在駕駛室座位上直接獲取汽車後方、側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為了駕駛員操作方便,防止行車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國均規定了汽車上必須安裝後視鏡,且所有後視鏡都必須能調整方向。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都在不斷的提高,汽車已經成為大多數家庭的代步工具,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然而在路上,有一部分喜歡開大燈,這樣就會導致在其前面的駕駛員眼睛長時間看強光會很疲勞,甚至會出現眼盲,因而這樣就會導致安全事故增加,與此同時,晴天行車時,由於太陽的光線太強對易造成駕駛員的視覺疲勞,因而現有的後視鏡還有待於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其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易於生產,自動化程度高,根據光照強度通過光線調節機構對後視鏡進行調節,大大的提高其使用的安全性。
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包括:殼體、反光鏡片和智能控制裝置,所述反光鏡片上設於殼體上,其中,所述智能控制裝置中設有光線調節機構、距離檢測機構和控制機構,所述光線調節機構中設有用於檢測光源強度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所述光線識別單元設於殼體上,所述光線調節單元設於反光鏡片上,所述光線調節機構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以及距離檢測機構均與控制機構連接。
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通過在後視鏡中設置了光線調節機構,通過光線調節機構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對後視鏡上的光線進行調節,然後光線調節單元根據光線識別單元檢測的結果對後視鏡進行調節,減緩駕駛員的疲勞,同時,還在距離檢測機構對後視鏡周圍的障礙物進行檢測,當其檢測到後視鏡周圍有障礙物與後視鏡的距離進入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時,控制裝置中的控制器模塊將會命令報警控制模塊開始工作,通過報警控制模塊控制報警機構開始報警提醒駕駛員,當情況較為危險時,控制器模塊將會之間命令自動折彎機構對後視鏡進行摺疊,從而不僅讓其實現了後視鏡摺疊的全自動化,同時也大大的提高了其行車的安全性。
本發明中所述距離檢測機構中設有至少一個用於檢測障礙物與後視鏡距離的距離檢測儀。
本發明中所述光線識別單元採用光照強度檢測裝置。
本發明中所述的光線調節單元可以是對後視鏡的角度進行調節也可以是對後視鏡上光線強度進行調節,實現多重調節。
本發明中所述殼體與汽車作活動連接,所述汽車上位於後視鏡的位置設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弧形凹槽,所述殼體通過連接件與安裝座連接,且,所述連接件與弧形凹槽相配合,當光線太強時,經過控制器控制後視鏡,對後視鏡的角度進行調節,以減弱其光照強度。
本發明中還包括散熱裝置和報警裝置,所述散熱裝置和報警裝置均設有殼體的內部,且所述散熱裝置和報警裝置均與控制機構連接,散熱裝置的設置能夠對後視鏡中的工作溫度進行降溫,給整個智能系統提供一個正常工作溫度的保證,從而讓其更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本發明中所述殼體的下方設有穿孔,所述穿孔與散熱裝置相配合。
本發明中所述控制機構中設有光線調節控制模塊、距離檢測控制模塊、散熱控制模塊、報警控制模塊和控制器模塊,所述光線調節控制模塊中設有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所述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分別與光線調節機構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連接,所述距離檢測控制模塊與距離檢測機構連接,所述散熱控制模塊與散熱裝置連接,所述報警控制模塊與報警裝置連接,所述光線調節控制模塊中的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距離檢測控制模塊、散熱控制模塊以及報警控制模塊均與控制器模塊連接。
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的工作方法,具體的工作方法如下:
(1):首先工作人員對整個後視鏡按照要求進行組裝,然後將組裝完成的後視鏡安裝到汽車上,並將其與汽車上的控制部分連接;
(2):待上一步驟中組裝以及連接完成後,後視鏡投入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控制機構一直處於工作狀態,控制器模塊命令光線識別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識別單元對反光鏡上的光線進行檢測,並把檢測的數據傳送給控制器模塊中;
(3):當控制器模塊接收到數據後,通過數據分析單元對其進行分析,然後控制器模塊將根據數據分析單元分析得出的結果,命令光線調節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調節單元對後視鏡的光線進行調節或者是角度進行調節;
(4):在上述光線調節的過程中,控制器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控制模塊開始工作,通過距離檢測控制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機構對後視鏡周邊的障礙物進行檢測;
(5):駕駛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駕駛熟練程度對障礙物到後視鏡的安全距離的數值進行調節;
(6):當上一步驟中,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調節完成後,整個後視鏡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7):在使用的過程中,一旦後視鏡上的距離檢測裝置檢測到後視鏡周圍有障礙物與後視鏡的距離進入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時,控制機構中的控制器將會命令報警控制單元開始工作,通過報警控制單元控制報警裝置開始報警提醒駕駛員。
本發明中所述的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其特徵在於:
(1):首先工作人員對整個後視鏡按照要求進行組裝,然後將組裝完成的後視鏡安裝到汽車上,並將其與汽車上的控制部分連接;
(2):待上一步驟中組裝以及連接完成後,後視鏡投入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控制機構一直處於工作狀態,控制器模塊命令光線識別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識別單元對反光鏡上的光線進行檢測,並把檢測的數據傳送給控制器模塊中;
(3):當控制器模塊接收到數據後,通過數據分析單元對其進行分析,然後控制器模塊將根據數據分析單元分析得出的結果,命令光線調節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調節單元對後視鏡的光線進行調節或者是角度進行調節;
(4):在上述光線調節的過程中,控制器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控制模塊開始工作,通過距離檢測控制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機構對後視鏡周邊的障礙物進行檢測;
(5):駕駛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駕駛熟練程度對障礙物到後視鏡的安全距離的數值進行調節;
(6):當上一步驟中,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調節完成後,整個後視鏡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7):在使用的過程中,一旦後視鏡上的距離檢測裝置檢測到後視鏡周圍有障礙物與後視鏡的距離進入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時,控制機構中的控制器將會命令報警控制單元開始工作,通過報警控制單元控制報警裝置開始報警提醒駕駛員。
(8):在上述整個工作過程中,控制機構中的控制器命令散熱控制單元不停的工作,通過散熱控制單元控制散熱裝置不停的進行散熱工作。
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中所述的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通過在後視鏡中設置了光線調節機構,通過光線調節機構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對後視鏡上的光線進行調節,然後光線調節單元根據光線識別單元檢測的結果對後視鏡進行調節,減緩駕駛員的疲勞。
2、本發明中還設置了距離檢測機構對後視鏡周圍的障礙物進行檢測,當其檢測到後視鏡周圍有障礙物與後視鏡的距離進入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時,控制裝置中的控制器模塊將會命令報警控制模塊開始工作,通過報警控制模塊控制報警機構開始報警提醒駕駛員,當情況較為危險時,控制器模塊將會之間命令自動折彎機構對後視鏡進行摺疊,從而不僅讓其實現了後視鏡摺疊的全自動化,同時也大大的提高了其行車的安全性。
3、本發明中所述殼體與汽車作活動連接,所述汽車上位於後視鏡的位置設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上設有弧形凹槽,所述殼體通過連接件與安裝座連接,且,所述連接件與弧形凹槽相配合,當光線太強時,經過控制器控制後視鏡,對後視鏡的角度進行調節,以減弱其光照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散熱裝置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安裝座正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中電氣連接示意圖;
圖中::殼體-1、反光鏡片-2、智能控制裝置-3、光線調節機構-4、距離檢測機構-5、控制機構-6、安裝座-7、弧形凹槽-8、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
實施例1
如圖所示的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包括:殼體1、反光鏡片2和智能控制裝置3,所述反光鏡片2上設於殼體1上,其中,所述智能控制裝置3中設有光線調節機構4、距離檢測機構5和控制機構6,所述光線調節機構4中設有用於檢測光源強度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所述光線識別單元設於殼體1上,所述光線調節單元設於反光鏡片2上,所述光線調節機構4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以及距離檢測機構5均與控制機構6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距離檢測機構5中設有至少一個用於檢測障礙物與後視鏡距離的距離檢測儀。
本實施例中所述光線識別單元採用光照強度檢測裝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光線調節單元可以是對後視鏡的角度進行調節也可以是對後視鏡上光線強度進行調節。
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與汽車作活動連接,所述汽車上位於後視鏡的位置設有安裝座7,所述安裝座7上設有弧形凹槽8,所述殼體1通過連接件與安裝座7連接,且,所述連接件與弧形凹槽8相配合。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所述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均設有殼體1的內部,且所述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均與控制機構6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的下方設有穿孔,所述穿孔與散熱裝置9相配合。
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機構6中設有光線調節控制模塊、距離檢測控制模塊、散熱控制模塊、報警控制模塊和控制器模塊,所述光線調節控制模塊中設有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所述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分別與光線調節機構4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連接,所述距離檢測控制模塊與距離檢測機構5連接,所述散熱控制模塊與散熱裝置9連接,所述報警控制模塊與報警裝置10連接,所述光線調節控制模塊中的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距離檢測控制模塊、散熱控制模塊以及報警控制模塊均與控制器模塊連接。
實施例2
如圖所示的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包括:殼體1、反光鏡片2和智能控制裝置3,所述反光鏡片2上設於殼體1上,其中,所述智能控制裝置3中設有光線調節機構4、距離檢測機構5和控制機構6,所述光線調節機構4中設有用於檢測光源強度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所述光線識別單元設於殼體1上,所述光線調節單元設於反光鏡片2上,所述光線調節機構4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以及距離檢測機構5均與控制機構6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距離檢測機構5中設有至少一個用於檢測障礙物與後視鏡距離的距離檢測儀。
本實施例中所述光線識別單元採用光照強度檢測裝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光線調節單元可以是對後視鏡的角度進行調節也可以是對後視鏡上光線強度進行調節。
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與汽車作活動連接,所述汽車上位於後視鏡的位置設有安裝座7,所述安裝座7上設有弧形凹槽8,所述殼體1通過連接件與安裝座7連接,且,所述連接件與弧形凹槽8相配合。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所述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均設有殼體1的內部,且所述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均與控制機構6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的下方設有穿孔,所述穿孔與散熱裝置9相配合。
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機構6中設有光線調節控制模塊、距離檢測控制模塊、散熱控制模塊、報警控制模塊和控制器模塊,所述光線調節控制模塊中設有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所述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分別與光線調節機構4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連接,所述距離檢測控制模塊與距離檢測機構5連接,所述散熱控制模塊與散熱裝置9連接,所述報警控制模塊與報警裝置10連接,所述光線調節控制模塊中的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距離檢測控制模塊、散熱控制模塊以及報警控制模塊均與控制器模塊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的工作方法,具體的工作方法如下:
(1):首先工作人員對整個後視鏡按照要求進行組裝,然後將組裝完成的後視鏡安裝到汽車上,並將其與汽車上的控制部分連接;
(2):待上一步驟中組裝以及連接完成後,後視鏡投入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控制機構6一直處於工作狀態,控制器模塊命令光線識別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識別單元對反光鏡上的光線進行檢測,並把檢測的數據傳送給控制器模塊中;
(3):當控制器模塊接收到數據後,通過數據分析單元對其進行分析,然後控制器模塊將根據數據分析單元分析得出的結果,命令光線調節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調節單元對後視鏡的光線進行調節或者是角度進行調節;
(4):在上述光線調節的過程中,控制器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控制模塊開始工作,通過距離檢測控制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機構5對後視鏡周邊的障礙物進行檢測;
(5):駕駛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駕駛熟練程度對障礙物到後視鏡的安全距離的數值進行調節;
(6):當上一步驟中,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調節完成後,整個後視鏡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7):在使用的過程中,一旦後視鏡上的距離檢測裝置5檢測到後視鏡周圍有障礙物與後視鏡的距離進入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時,控制機構中的控制器將會命令報警控制單元開始工作,通過報警控制單元控制報警裝置9開始報警提醒駕駛員。
實施例3
如圖所示的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包括:殼體1、反光鏡片2和智能控制裝置3,所述反光鏡片2上設於殼體1上,其中,所述智能控制裝置3中設有光線調節機構4、距離檢測機構5和控制機構6,所述光線調節機構4中設有用於檢測光源強度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所述光線識別單元設於殼體1上,所述光線調節單元設於反光鏡片2上,所述光線調節機構4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以及距離檢測機構5均與控制機構6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距離檢測機構5中設有至少一個用於檢測障礙物與後視鏡距離的距離檢測儀。
本實施例中所述光線識別單元採用光照強度檢測裝置。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光線調節單元可以是對後視鏡的角度進行調節也可以是對後視鏡上光線強度進行調節。
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與汽車作活動連接,所述汽車上位於後視鏡的位置設有安裝座7,所述安裝座7上設有弧形凹槽8,所述殼體1通過連接件與安裝座7連接,且,所述連接件與弧形凹槽8相配合。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所述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均設有殼體1的內部,且所述散熱裝置9和報警裝置10均與控制機構6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的下方設有穿孔,所述穿孔與散熱裝置9相配合。
本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機構6中設有光線調節控制模塊、距離檢測控制模塊、散熱控制模塊、報警控制模塊和控制器模塊,所述光線調節控制模塊中設有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所述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分別與光線調節機構4中的光線識別單元和光線調節單元連接,所述距離檢測控制模塊與距離檢測機構5連接,所述散熱控制模塊與散熱裝置9連接,所述報警控制模塊與報警裝置10連接,所述光線調節控制模塊中的光線識別控制單元和光線調節控制單元、距離檢測控制模塊、散熱控制模塊以及報警控制模塊均與控制器模塊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一種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的工作方法,具體的工作方法如下:
(1):首先工作人員對整個後視鏡按照要求進行組裝,然後將組裝完成的後視鏡安裝到汽車上,並將其與汽車上的控制部分連接;
(2):待上一步驟中組裝以及連接完成後,後視鏡投入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控制機構6一直處於工作狀態,控制器模塊命令光線識別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識別單元對反光鏡上的光線進行檢測,並把檢測的數據傳送給控制器模塊中;
(3):當控制器模塊接收到數據後,通過數據分析單元對其進行分析,然後控制器模塊將根據數據分析單元分析得出的結果,命令光線調節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調節單元對後視鏡的光線進行調節或者是角度進行調節;
(4):在上述光線調節的過程中,控制器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控制模塊開始工作,通過距離檢測控制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機構5對後視鏡周邊的障礙物進行檢測;
(5):駕駛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駕駛熟練程度對障礙物到後視鏡的安全距離的數值進行調節;
(6):當上一步驟中,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調節完成後,整個後視鏡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7):在使用的過程中,一旦後視鏡上的距離檢測裝置5檢測到後視鏡周圍有障礙物與後視鏡的距離進入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時,控制機構中的控制器將會命令報警控制單元開始工作,通過報警控制單元控制報警裝置9開始報警提醒駕駛員。
本實施例中所述的具有光線調節功能的智能化後視鏡,其特徵在於:
(1):首先工作人員對整個後視鏡按照要求進行組裝,然後將組裝完成的後視鏡安裝到汽車上,並將其與汽車上的控制部分連接;
(2):待上一步驟中組裝以及連接完成後,後視鏡投入使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控制機構6一直處於工作狀態,控制器模塊命令光線識別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識別單元對反光鏡上的光線進行檢測,並把檢測的數據傳送給控制器模塊中;
(3):當控制器模塊接收到數據後,通過數據分析單元對其進行分析,然後控制器模塊將根據數據分析單元分析得出的結果,命令光線調節控制單元控制光線調節單元對後視鏡的光線進行調節或者是角度進行調節;
(4):在上述光線調節的過程中,控制器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控制模塊開始工作,通過距離檢測控制模塊命令距離檢測機構5對後視鏡周邊的障礙物進行檢測;
(5):駕駛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駕駛熟練程度對障礙物到後視鏡的安全距離的數值進行調節;
(6):當上一步驟中,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調節完成後,整個後視鏡正式進入工作狀態;
(7):在使用的過程中,一旦後視鏡上的距離檢測裝置5檢測到後視鏡周圍有障礙物與後視鏡的距離進入安全距離的數值範圍時,控制機構中的控制器將會命令報警控制單元開始工作,通過報警控制單元控制報警裝置9開始報警提醒駕駛員。
(8):在上述整個工作過程中,控制機構中的控制器命令散熱控制單元不停的工作,通過散熱控制單元控制散熱裝置7不停的進行散熱工作。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