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三岔路口機非立交橋的製作方法
2023-05-12 08:18:21 1
專利名稱:簡易三岔路口機非立交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橋梁類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立交橋,都十分複雜,且未考慮非機動車及人行通道,不太理想。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簡易三岔路口機非立交橋,就能達到結 構簡單且非機動車及行人任意通行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由縱向車道、左岔道、右岔道及單跨橋 和人行下穿隧道組成的簡易三岔路口機非立交橋,其特徵是在三岔路口相鄰兩路口中心 線右側上空,架一弧狀弓形單行跨線橋,弓背高處離路口地面,為允許機動車通行的高度, 約5米,單跨橋兩端與相鄰兩路中心線右側地面相交。在三岔路各路兩側非機動車及人 行道內側,設置有下行斜坡,分別與過街下穿隧道出入口相連通,下穿隧道高度淨空約2. 5 米。三岔路中除一條路上如右側岔道來車無左轉需要外,其餘各線左右轉直行倒車及非機 動車和行人均各行其道,暢通無阻。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造價低廉、機非分離、各行其道效果好。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全景及行車示意圖。圖中1.單行跨線橋,2.非機動車及人行道,3.斜坡,4.過街下穿隧道出入口, 5.左岔道來車右轉車道,6.左岔道來車左轉車道,7.縱向車道右轉車道,8.縱向車道左轉 車道,9.右岔道右轉車道,10.過街下穿隧道。
具體實施方式
圖1中,在三岔路口相鄰兩路口中心線右側上空,架一弧狀弓形單行跨線橋1,弓 背高處離路口地面,為允許機動車通行的高度,約5米,單跨橋兩端與相鄰兩路中心線右側 地面相交。在三岔路各路兩側非機動車及人行道內側,設置有下行斜坡3,分別與過街下穿 隧道出入口 4相連通,下穿隧道高度淨空約2. 5米。行車路線縱向車道通過單行跨線橋1實現左轉,通過縱向車道右轉車道7實現右轉。 左岔道通過左岔道來車右轉車道5實現右轉,通過左岔道來車左轉車道6實現左轉。右岔道通過右岔道右轉車道9實現右轉。非機動車及行人,通過斜坡到達過街下穿隧道出入口 4,穿過過街下穿隧道10實 現過街。
權利要求一種簡易三岔路口機非立交橋,由縱向車道、左岔道、右岔道及單跨橋和人行下穿隧道組成,其特徵是在三岔路口相鄰兩路口中心線右側上空,架一弧狀弓形單行跨線橋(1),弓背高處離路口地面,為允許機動車通行的高度,約5米,單跨橋兩端與相鄰兩路中心線右側地面相交。
2.如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簡易三岔路口機非立交橋,其特徵是在三岔路各路兩側非 機動車及人行道內側,設置有下行斜坡(3),分別與過街下穿隧道出入口(4)相連通,下穿 隧道高度淨空約2. 5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由縱向車道、左岔道、右岔道及單跨橋和人行下穿隧道組成的簡易三岔路口機非立交橋,其特徵是在三岔路口相鄰兩路口中心線右側上空,架一弧狀弓形單行跨線橋,弓背高處離路口地面,為允許機動車通行的高度,約5米,單跨橋兩端與相鄰兩路中心線右側地面相交。在三岔路各路兩側非機動車及人行道內側,設置有下行斜坡,分別與過街下穿隧道出入口相連通,下穿隧道高度淨空約2.5米。三岔路中除一條路上如右側岔道來車無左轉需要外,其餘各線左右轉直行倒車及非機動車和行人均各行其道,暢通無阻。
文檔編號E01C1/04GK201738206SQ20102024087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9日
發明者張航 申請人:張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