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固態發酵汽爆秸稈製備蛋白飼料的方法
2023-05-05 00:56:11 4
專利名稱:混合固態發酵汽爆秸稈製備蛋白飼料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應用微生物技術領域,特別是關於蛋白飼料的生產方法。
在利用秸稈生產蛋白飼料的領域,探索秸稈處理措施,提高秸稈的營養價值,擴大適用範圍,已成為世界各國廣泛關注的重大課題。目前生產秸稈蛋白飼料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包括切碎、泡軟、蒸煮)、化學法(包括氨化、鹼化、酸化等)和生物法,這些方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適口性和消化利用率,但是物理法沒有解決秸稈消化率低和營養物質含量少的根本問題,化學法又有生產成本高,佔地面積大、生產周期長,對環境汙染嚴重等缺點,使其推廣應用受到很大限制。此外,通過物理法和化學法處理的秸稈只能作為反芻動物的能量飼料。要使秸稈飼料成為配合飼料的原料,適合畜禽的飼喂,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粗纖維降解率不得低於30%,粗蛋白含量不得低於10%。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將秸稈中的纖維素、半維素降解並轉化為菌體蛋白的方法。生物法由於具有汙染少、效率高、利於工業化等特點,從而成為今後秸稈利用的主導趨勢。我國在1958年和1968年曾兩次掀起全國性的「發酵飼料」群眾運動。名目繁多,但實質都是秸稈堆集自然發酵。既使人工接種,接入的也多是分解澱粉的糖化菌。在生產實踐的檢驗下,很快消聲匿跡了。在總結上述經驗的基礎上,原農林部於1975年提出了「利用微生物提高粗飼料營養價值」的研究課題,由於粗蛋白含量較低(9%),培養時間長(15天),未能推廣應用[陳洪章,糧食與飼料工業,1993,(5)30-33]。
本發明是在多年研究纖維素資源綜合利用的基礎上[陳洪章,纖維素科學與技術,1999,(2)30],選擇高效低成本的蒸氣爆碎處理秸稈技術,篩選出了具有較高纖維素酶活、半纖維素酶活的高蛋白含量的菌株。用該菌株發酵秸稈,可快速降解汽爆秸稈中的粗纖維,在高蛋白菌絲體增殖的同時,積累大量的纖維素酶和半纖維素酶,從而對秸稈持續降解。為了進一步增加秸稈飼料的蛋白質含量,並使胺基酸組成保持平衡,開發出混合高營養酵母菌,即在秸稈纖維充分降解的基礎上,再接入優選的酵母菌種。這樣製得的秸稈飼料產品蛋白質含量可達20%以上,粗纖維降解率在60%以上,可以完全代替糧食組成的精料。此外,產品中富含活性酵母和各種消化酶,尤其富含纖維素酶,因此可增強畜禽免疫性能,降低發病率,減少死亡率,促進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這種秸稈產品實際上是一種兼備保健功能的蛋白飼料,使得秸稈蛋白飼料的工業化生產成為現實。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方面,目前國內蛋白飼料嚴重短缺,生產成本高;而現有利用秸稈作飼料的技術,只是提高秸稈飼料的適口性,根本不能提高其蛋白質含量,克服上述缺點是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另一方面,我國農作物秸稈資源十分豐富,各類秸稈年總量達7億多噸,但大部分被農民無用焚燒,既浪費了寶貴的資源,又汙染了環境,開發利用豐富易得的秸稈資源,變廢為寶,是本發明的又一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以汽爆處理的秸稈為主要培養料,按一定配方製成發酵用培養基,採用特定的菌種組合,用固態發酵的方式生產蛋白飼料。這樣製得的蛋白飼料產品蛋白質含量可達20%以上,粗纖維降解率在60%以上,可以完全代替糧食組成的精料。此外,產品中富含活性酵母和各種消化酶,尤其富含纖維素酶。
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如下秸稈→蒸汽爆碎處理→汽爆料→按配方製成發酵用培養基→滅菌→接入發酵菌種→淺盤固態發酵(30℃,4d)→烘乾→蛋白飼料本工藝流程中(1)蒸汽爆碎處理是指先將原料秸稈粗切至20-30mm長,再裝入汽爆罐,於1.3-1.7Mpa維壓10分鐘,瞬間減壓釋放即得汽爆料;(2)發酵用培養基包括80~90%(重量)汽爆秸稈、10~20%(重量)麩皮和含有2%(NH4)2SO4、0.2%MgSO4和0.5%KH2PO4的無機鹽溶液,其中固體(汽爆秸稈和麩皮)和液體(無機鹽溶液)的比例為1∶3(按重量計);(3)滅菌方法為常規蒸汽滅菌方法;(4)發酵採用斜臥青黴菌(Penicillium decumbens JU-A 10)、黃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ME-446)和熱帶假絲酵母(Candidatropicalis AS 2.402)的三株混合菌種,它們的配比為1∶1∶1(重量);(5)淺盤固態發酵和烘乾均採用常規方法,其中淺盤固態發酵的條件是在30℃下發酵4天。
採用本發明方法製得的秸稈飼料產品蛋白質含量可達20%以上,粗纖維降解率在60%以上,可以完全代替糧食組成的精料。此外,產品中富含活性酵母和各種消化酶,尤其富含纖維素酶,因此可增強畜禽免疫性能,降低發病率,減少死亡率,促進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這種秸稈產品實際上是一種兼備保健功能的蛋白飼料,使得秸稈蛋白飼料的工業化生產成為現實。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混合固態發酵汽爆秸稈製備蛋白飼料的方法1.汽爆麥草將已粗切至約25mm長的麥草80kg裝入1M3汽爆罐中,通入蒸汽,待排出罐內冷空氣後,關閉裝料閥,升壓到1.5Mpa,維壓10min,打開放料閥,瞬間減壓釋放即得汽爆麥草。
2.發酵用培養基的製備及滅菌培養基的配方如下90%汽爆秸稈,10%麩皮,無機鹽溶液為含有2%(NH4)2SO4、0.2%MgSO4和0.5%KH2PO4的溶液,固液比為1∶3。於大型滅菌鍋中滅菌,0.1Mpa,維持50分鐘。
3.接種及裝盤發酵將已滅菌的培養基打散,於無菌室接入如下表1第2列所示的各菌種(菌種試管斜面及茄子瓶斜面製作同微生物常規操作法)進行比較試驗,混勻,裝入已滅菌的搪瓷盤。移入發酵室,30℃靜置培養4天,期間注意保溼。
4.利用汽爆秸稈混合固態發酵蛋白飼料的條件實驗結論(1)斜臥青黴菌(Penicillium decumbens JU-A 10),黃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 ME-446)發酵料的粗纖維降解率高,並且分別具有較高的纖維素酶活和木質素酶活;而混合培養酵母菌熱帶假絲酵母(Candidatropicalis AS 2.402),一是酵母菌可利用酶降解纖維素、半纖維素的糖,降低降解產物對酶的反饋抑制,二是發揮酵母菌的高營養性,因此,混合培養上述三菌種可使粗蛋白質達到了21.8%,粗纖維降解了43.7%,並具有較高酶活。結果見表1。
(2)以幾種主要農作物秸稈為底物,固態發酵後均使粗蛋白質提高到10%以上,其中經過汽爆處理秸稈的發酵料蛋白質含量到20.87%。這說明汽爆處理,可提高了微生物對秸纖維素的降解性。結果見表2。
(3)由於近年來配合飼料的大量發展,擺脫了傳統的單一糧食或青秸稈草的養殖方式,但現有配合飼料大多缺乏一定量的粗纖維或雙歧生長因子,使之飼料利用較低,有時需添加酵母粉、雙歧菌和乳酸菌。而本發明產品不僅具有高含量蛋白質和生物酶活,而且有酵母菌、粗纖維和半纖維素水解物等雙歧生長因子存在,可大大提高飼料利用率。因此,我們不能把秸稈發酵產品仍簡單地稱之為粗飼料,應看到它的多營養性。
(4)本發明秸稈蛋白飼料產品的胺基酸組成分析16種胺基酸總計為138.52mg/g,胺基酸組成齊全,因此,是一種較好的蛋白飼料(表3)。
表1不同菌株固態發酵蛋白飼料的比較(30℃,4天,汽爆麥草)
表2不同原料發酵比較(原料∶麩皮=9∶1)
表3汽爆麥草生物蛋白飼料胺基酸分析
權利要求
1.一種混合固態發酵汽爆秸稈製備蛋白飼料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秸稈→蒸汽爆碎處理→汽爆料→按配方製成發酵用培養基→滅菌→接入發酵菌種→淺盤固態發酵→烘乾→蛋白飼料;其中(1)蒸汽爆碎處理是指先將原料秸稈粗切至20-30mm長,再裝入汽爆罐,於1.3-1.7Mpa維壓10分鐘,瞬間減壓釋放即得汽爆料;(2)發酵用培養基包括80~90%汽爆秸稈、10~20%麩皮和含有2%(NH4)2SO4、0.2%MgSO4和0.5%KH2PO4的無機鹽溶液,其中固液比為1∶3;(3)發酵採用的菌種為斜臥青黴菌、黃孢原毛平革菌和熱帶假絲酵母的三株混合菌種,它們的配比為1∶1∶1。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淺盤固態發酵的條件是在30℃下發酵4天。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說的秸稈是指麥草、稻草、玉米稈等植物原料。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合固態發酵汽爆秸杆製備蛋白飼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秸稈、蒸汽爆碎處理、汽爆料、按配方製成發酵用培養基、滅菌、接入發酵菌種、淺盤固態發酵、烘乾、蛋白飼料,其中:發酵用培養基是汽爆秸稈和麩皮與無機鹽溶液的混合物,發酵採用的菌種為斜臥青黴菌、黃孢原毛平革菌、和熱帶假絲酵母的混合物;製得的蛋白飼料產品蛋白質含量可達20%以上,粗纖維降解率在60%以上,可以完全代替糧食組成的精料。此外,產品中富含活性酵母和各種消化酶,尤其富含纖維素酶。
文檔編號A23J1/00GK1294861SQ9912234
公開日2001年5月16日 申請日期1999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1999年11月3日
發明者劉健, 陳洪章, 李佐虎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化工冶金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