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1:15:01 2
專利名稱: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
背景技術:
金屬壓カ加工技術是機械製造、家用電器、儀器儀表燈行業極為重要的ー種加工手段,但目前國內金屬壓カ加工成型的主要設備——壓カ機的上下料工作及壓カ機之間的エ件傳送大多由人工操作完成,生產效率低,工作環境惡劣,工人勞動強度大,人身傷害事
故難以避免;現有的壓カ機自動化上下料設備中,一般採用壓力機的主軸動カ輸出作為驅動或由単獨的交流驅動,利用凸輪和連杆機構等方式傳動,來實現上下料所需的再水平和垂直兩個方向上的運動。其缺點是靈活性差,產品調整困難,不能滿足多品種、中小批量現代化生產方式的要求。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它結構合理,製造容易,操作方便,它不僅能高速、高效地完成壓カ機的上下料工作,將操作人員從危險、單調、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且能方便靈活的通過更改程序適用於不同型號的壓カ機和不同產品的衝壓生產。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包含固定支架、轉盤、軸、減速器、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第一直線導軌、推桿、機架、第三伺服電機、第二直線導軌、第四伺服電機、第三直線導軌、機械手、控制櫃、觸控螢幕、壓カ機和吸盤;減速器的下端設置有第一伺服電機,減速器上端穿過法蘭與軸固定連接,軸上端與轉盤固定連接,轉盤上設置有固定支架,減速器的一側設置有推桿,推桿固定在第一直線導軌的滑塊上,第一直線導軌設置在機架內側,且第一直線導軌底部設置有第二伺服電機,第三伺服電機右端設置有第二直線導軌,第三直線導軌上端設置有第四伺服電機,第二直線導軌與控制櫃固定連接,觸控螢幕設置在控制櫃左端固定架上,第三直線導軌與機械手連接,機械手上設置有吸盤,控制櫃ー側設置有壓力機。所述的轉盤上的四個エ位的位置設置有孔,且孔徑為90MM,便於推桿託起待加工エ件作上下運動。所述的第一直線導軌、第二直線導軌和第三直線導軌為半封閉式直線導軌。所述的機械手的兩端分別規則分布有三十個M5螺紋孔,便於調整吸盤的安裝個數和位置,從而滿足該裝置適用於多種エ件,且機械手的兩端分別布置ー個M3螺紋孔,便於安裝光纖傳感器,從而檢測機械手下端是否有エ件存在。所述的吸盤的吸附和釋放動作的實現,亦可採用電磁鐵吸放來完成。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製造容易,操作方便,它不僅能高速、高效地完成壓カ機的上下料工作,將操作人員從危險、單調、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且能方便靈活的通過更改程序適用於不同型號的壓カ機和不同產品的衝壓生產。
圖I是本實用新型機械手送料部分左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機械手俯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機械手正視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機械手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1-4,本具體實施方式
是採用以下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汽車音響五金件 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包含固定支架I、轉盤2、軸3、減速器4、第一伺服電機5、第二伺服電機6、第一直線導軌7、推桿8、機架9、第三伺服電機10、第二直線導軌11、第四伺服電機12、第三直線導軌13、機械手14、控制櫃15、觸控螢幕16、壓カ機17和吸盤18 ;減速器4的下端設置有第一伺服電機5,減速器4上端穿過法蘭與軸3固定連接,軸3上端與轉盤2固定連接,轉盤2上設置有固定支架I,減速器4的一側設置有推桿8,推桿8固定在第一直線導軌7的滑塊上,第一直線導軌7設置在機架9內側,且第一直線導軌7底部設置有第二伺服電機6,第三伺服電機10右端設置有第二直線導軌11,第三直線導軌13上端設置有第四伺服電機12,第二直線導軌11與控制櫃15固定連接,觸控螢幕16設置在控制櫃15左端固定架上,第三直線導軌13與機械手14連接,機械手14上設置有吸盤18,控制櫃15 —側設置有壓カ機17。所述的轉盤2上的四個エ位的位置設置有孔,且孔徑為90MM,便於推桿8託起待加エエ件作上下運動。所述的第一直線導軌7、第二直線導軌11和第三直線導軌13為半封閉式直線導軌。所述的機械手14的兩端分別規則分布有三十個M5螺紋孔,便於調整吸盤18的安裝個數和位置,從而滿足該裝置適用於多種エ件,且機械手14的兩端分別布置ー個M3螺紋孔,便於安裝光纖傳感器,從而檢測機械手14下端是否有エ件存在。所述的吸盤18的吸附和釋放動作的實現,亦可採用電磁鐵吸放來完成。本具體實施方式
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的送料部分,由第一交流伺服電機5經減速器4按一定減速比驅動軸3旋轉,繼而帶動轉盤2作逆時針方向旋轉,從而使得已加工完畢的固定支架I繞軸3旋轉90°,新堆疊的待加工エ件轉到機械手14下方吸取位置處,以保證整個裝置連貫作業;上下料部分,由第三伺服電機10驅動第二直線導軌11中的絲杆,從而使得固定於其上的第三直線導軌13可以在水平面上作左右的往復運動;由第四伺服電機12驅動第三直線導軌13中的絲杆,從而使得固定在其滑塊上的機械手14可以在豎直方向上作上下往復運動,即機械手14具有上下、左右兩個方向的自由度,剛好滿足作業需求。故人エ將待加工エ件砌放在固定支架I內,由裝在第一直線導軌7上的推桿8向上推送,機械手14左端吸取代加工エ件,右端吸取已加工エ件,並右移到相應位置,將待加エエ件精確放於下模內,已加工エ件落在盛放成品的框中,機械手14再向左運動返回至中點,等待壓カ機18衝壓。當某一固定支架I內エ件加工完畢時,交流伺服電機5帶動軸,使得裝盤2旋轉ー個エ位,繼而令上下料機械手得以連續作業。[0023]本具體實施方式
結構合理,製造容易,操作方便,它不僅能高速、高效地完成壓カ機的上下料工作,將操作人員從危險、單調、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而且能方便靈活的通過更改程序適用於不同型號的壓カ機和不同產品的衝壓生產。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若干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業的普通技術人員均可按說明書內容而順暢地實施本實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 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範圍內,可利用以上所掲示的技術內容而作出的些許更動、修飾與演變的等同變化,均為本實用新型的等效實施例;同時,凡依據本實用新型的實質技術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變化的更動、修飾與演變等,均仍屬於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其特徵在於它包含固定支架(I)、轉盤(2)、軸(3)、減速器(4)、第一伺服電機(5)、第二伺服電機(6)、第一直線導軌(7)、推桿(8)、機架(9)、第三伺服電機(10)、第二直線導軌(11)、第四伺服電機(12)、第三直線導軌(13)、機械手(14)、控制櫃(15)、觸控螢幕(16)、壓カ機(17)和吸盤(18);減速器(4)的下端設置有第一伺服電機(5),減速器(4)上端穿過法蘭與軸(3)固定連接,軸(3)上端與轉盤(2)固定連接,轉盤(2)上設置有固定支架(I),減速器(4)的一側設置有推桿(8),推桿(8)固定在第一直線導軌(7)的滑塊上,第一直線導軌(7)設置在機架(9)內側,且第一直線導軌(7)底部設置有第二伺服電機(6),第三伺服電機(10)右端設置有第二直線導軌(11),第三直線導軌(13)上端設置有第四伺服電機(12),第二直線導軌(11)與控制櫃(15)固定連接,觸控螢幕(16)設置在控制櫃(15)左端固定架上,第三直線導軌(13)與機械手(14)連接,機械手(14)上設置有吸盤(18),控制櫃(15) 一側設置有壓カ機(17)。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轉盤(2)上的四個エ位的位置設置有孔,且孔徑為90MM。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第一直線導軌(7)、第二直線導軌(11)和第三直線導軌(13)為半封閉式直線導軌。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機械手(14)的兩端分別規則分布有三十個M5螺紋孔,且兩端分別布置ー個M3螺紋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音響五金件衝壓自動化上下料機械手,包含固定支架、轉盤、軸、減速器、第一伺服電機、第二伺服電機、第一直線導軌、推桿、機架、第三伺服電機、第二直線導軌、第四伺服電機、第三直線導軌、機械手、控制櫃、觸控螢幕、壓力機和吸盤,減速器的下端設置有第一伺服電機,減速器上端穿過法蘭與軸固定連接,軸上端與轉盤固定連接,轉盤上設置有固定支架,減速器的一側設置有推桿,推桿固定在第一直線導軌的滑塊上,第一直線導軌設置在機架內側,其結構合理,操作方便,能高速、高效地完成壓力機的上下料工作,且能方便靈活的通過更改程序適用於不同型號的壓力機和不同產品的衝壓生產。
文檔編號B21D43/14GK202479385SQ20122006160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4日
發明者張鐵, 梅雪川, 邱俊旋, 鄒焱飈 申請人:豐順縣培英電聲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