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08:13:16 2
專利名稱: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治植物病毒的農藥,特別是一種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
近年來由於立體農業、大棚溫室等農業環境的明顯變化,加之溫室效應引起氣溫升高幹旱嚴重,給植物病毒造成更多侵染機會,植物病毒病頻發,而且涉及地域廣,作物種類多,給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危害。植物病毒是一種絕對內寄生的非細胞生物,它僅有核酸和外殼蛋白。在侵入植物體內後,完全依賴所寄生細胞提供的場所、能量和合成系統進行自我複製和增殖。對植物造成的嚴重危害為消耗營養,打亂生長平衡,使植物免疫力下降。感病植物表現為花葉、矮化、皺縮、畸形、叢枝、衰退等症狀。最終導致作物產量下降,品質降低,因此嚴重危害農業生產。植物病毒由於其特殊的生存方式和防治難度大,人們稱之為「植物癌症」。國內目前僅有少數幾種防治病毒病的農藥品種,其代表性品種如植病靈(山東蓬萊農藥廠生產)和病毒A(齊齊哈爾農藥廠生產)等,不僅產量小,且防效只能達到40%左右,難以滿足農業生產的實際需要。國外此類農藥種類也甚少。目前三氮唑核苷作為病毒抑制劑已被廣泛用於治療人體病毒性感冒等疾病,也有用於牲蓄病毒性疾病的。但尚未見有用於植物病毒防治的報導。植物病毒和動物病毒有很大不同。本發明人多年來一直從事植物病毒誘發抗性、表面鈍化和病毒複製抑制物試驗,積累了大量有關數據、材料。研究表明,三氮唑核苷對植物病毒也有抑制防治作用;而硫酸銅、硫酸鋅等具有病毒表面活性鈍化劑作用。但任何單一組分的病毒抑制劑三氮唑核苷或病毒表面活性鈍化劑硫酸銅、硫酸鋅等,均不能有效防治植物病毒病。如單獨用三氮唑核苷2.0%濃液,其防治效果也低於40%,基本無防治效果。硫酸銅、硫酸鋅雖被廣泛用作殺蟲劑和殺菌劑,但對病毒並無任何殺滅作用。三氮唑核苷生產成本較高,過高的濃度價格十分昂貴,大田使用農民難以接受。迄今尚未見有用三氮唑核苷防治植物病毒的報導。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現有三氮唑核苷單一成份對植物病毒病防治效果差的缺點,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進,從而提供一種價廉、高效的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
本發明的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含有下列成份(所述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是100%)
a)三氮唑核苷 0.02~2.0%;b)硫酸銅 0.5~15.0%;c)硫酸鋅 1.0~25.0%;d)其餘為水溶劑。
本病毒抑制防治劑的較佳組成為a)三氮唑核苷 0.08~0.12%;b)硫酸銅 1.2~1.3%;c)硫酸鋅 2.0~3.0%;d)其餘為水溶劑。
上述溶液中可加入各種助劑如滲透劑、乳化劑或表面活性劑等,以改善其性能。這些助劑屬慣常用物,普通專業技術人員易於理解,不贅述。
上述較佳組分病毒抑制防治劑的使用方法,可加水稀釋至400~600倍,對植物表面進行噴撒。最好是加水稀釋至500倍。施藥次數1~3次,在發病初期使用效果較好。
上述病毒抑制防治劑可以作為蔬菜、糧食、菸草或果樹的由黃瓜花葉病毒(CMV)或菸草花葉病毒(TMV)及其它病毒引起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劑。對花葉病、小葉病、黃葉病、蕨葉病、霜黴病、矮化病、叢枝病、皺縮、畸形、衰退等症狀有顯著防效。特別對蔬菜、菸葉、辣椒、瓜果作物上由黃瓜花葉病毒(CMV)、菸草花葉病毒(TMV)引起的植物病毒病,防治效果達80%。
關於防治劑的作用機理如下上述組合物中三氮唑核苷為植物病毒抑制劑,硫酸銅、硫酸鋅為植物病毒鈍化劑,對病毒表面活性起鈍化效果。如僅採用三氮唑核苷一種成份對植物病毒抑制防治作用較弱。但與硫酸銅、硫酸鋅共同使用時,三氮唑核苷的抑制作用明顯增強,同時硫酸銅、硫酸鋅表現出很強的病毒表面活性鈍化作用。因此三種成份的配合具有顯著的協同作用效果,可使防治效果達80%以上。這是任何單一組份遠遠達不到的。
本發明是在植物病毒複製抑制物基礎上開發出的一種集鈍化病毒活性、抑制病毒繁殖、誘發和提高植物抗性為一體的高效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它通過鈍化病毒活性、抑制病毒在植物體內增殖而達到防治病害、提高作物產量,改良作物品質的目的。本製劑具有很強的內吸作用和傳導活性,對於各種植物由黃瓜花葉病(CMV)、菸草花葉病(TMV)和其它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防治效果達到80%以上。本製劑經國家指定的毒性檢驗單位檢驗,LD50>10000,屬「實際無毒級」,無毒無公害,對環境無汙染,是發展綠色食品的理想產品。
本項研究從生化抗性基礎和應用兩方面為植物的抗病毒機理——植物和病毒的關係等方面提供了理論基礎,在國內首次提取和鑑定了植物病毒抑制物,並闡明了抑制作用過程,為植物病毒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徑。並通過大量試驗,先後經500多次以唑類和其它鈍化劑、抑制劑多種組合進行復配,最終以農藥高效、低毒、低成本三原則篩選和研製出了此植物病毒抑制劑。
植物表面通常有油質,浸潤效果差,製劑中還應加入滲透劑等助劑,以利在作物葉面形成連續的藥膜。
為了便於運輸和貯存,本製劑也採用可溼性粉劑形式。其中三氮唑核苷、硫酸銅和硫酸鋅三種有效成份的比例與前述水乳劑基本相同。在農田現場臨時加水配製成水劑噴藥。最終應符合最佳配比。可溼性粉劑中並可加入膨潤土、硅藻土等填料。這二種製劑形式均屬本發明的保護範圍。
本植物病毒防治劑生產工藝過程如下首先按配比稱量三氮唑核苷、硫酸銅和硫酸鋅各量;然後加入溶劑水中溶解,進行混合反應,同時加適量乳化劑及滲透劑等助劑,攪拌均勻,靜置後取清液即成。各成份應達到權利要求2中所述的含量。使用時按常規農藥噴霧方式噴撒。可溼性粉劑經水溶解、稀釋至規定範圍後使用。
以下詳細描述本發明的若干具體實施例。
實施例1三氮唑核苷0.10%、硫酸銅(以CuSO4.5H2O加入)1.25%、硫酸鋅(以ZnSO4.7H2O加入)2.5%,助劑適量。按上述比例配製成的水浮劑,防治效果達到80%以上,屬最佳配比。因三種有效成份含量總計為3.85%,故此種成份的農藥稱為「3.85%病毒必克」——本品的商業名稱。
實施例2三氮唑核苷0.02%、硫酸銅(以CuSO4.5H2O加入)0.50%、硫酸鋅(以ZnSO4.7H2O加入)1.0%。防治效果為47%,含量低於此配比已基本無防治效果。
實施例3
三氮唑核苷2.0%、硫酸銅(以CuSO4.5H2O)加入)15.0%、硫酸鋅(以ZnSO4.7H2O加入)25.0%。防治效果為58%,說明含量太高反而影響防治效果。再高於此配比,可能對植物產生藥害。
本產品中試期在二十多個示範區對菸草、果樹、蔬菜等植物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該產品對各種植物的黃瓜花葉病毒(CMV)和菸草花葉病毒(TMV)防治率較高,且無負作用,是較理想的內吸和傳導活性的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
本植物病毒防治劑,以實施例1的「3.85%病毒必克」為例,具有如下明顯效果1、通過田間試驗,用該劑500倍液對番茄花葉毒病(CMV)的防效為83.6%,大大高於現有的同類藥劑,如病毒A的防效67.1%。詳細資料因篇幅關係不贅述。如需要可隨時提供,以下同。
2、該劑500倍液對玉米病毒病(CMV)防效達84.7%,處理區病情指數為2.65,而對照區達32.30。
3、該劑500倍液對菸草病毒病(TMV)防效為81.45%。遠高於植病靈II號乳劑的45.45%。
本產品中試期在二十多個示範區對菸草、果樹、蔬菜等植物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該產品對各種植物由黃瓜花葉病毒(CMV)和菸草花葉病毒(TMV)引起的植物病毒病防治率達80%,且無負作用,是較理想的內吸和傳導活性的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
4、農藥安全性毒理學檢驗報告證實為低毒,對眼、皮膚無刺激性。
本製劑無毒無汙染,生產成本低,抑病治病效果好,是農業生產上急需的農藥產品。
權利要求
1.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其特徵在於含有下列成份(所述組分重量百分比之和是100%)a)三氮唑核苷 0.02~2.0%;b)硫酸銅 0.5~15.0%;c)硫酸鋅 1.0~25.0%;d)其餘為水溶劑。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病毒抑制防治劑,其特徵在於組成為a)三氮唑核苷 0.08~0.12%;b)硫酸銅 1.2~1.3%;c)硫酸鋅 2.0~3.0%;d)其餘為水溶劑。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病毒抑制防治劑,其特徵在於所說的溶液中加有滲透劑、乳化劑或表面活性劑。
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病毒抑制防治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加水稀釋至400~600倍,對植物表面進行噴撒。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病毒抑制防治劑的使用方法,其特徵在於加水稀釋至500倍,對植物表面進行噴撒。
6.應用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病毒抑制防治劑作為蔬菜、糧食、菸草或果樹的由黃瓜花葉病毒(CMV)或菸草花葉病毒(TMV)引起的植物病毒病防治劑。
全文摘要
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含有下列成分(重量%):三氮唑核苷0.02~2.0%;硫酸銅0.5~15.0%;硫酸鋅1.0~25.0%;其餘為水溶劑。其較佳組成為:三氮唑核苷0.08~0.12%;硫酸銅1.2~1.3%;硫酸鋅2.0~3.0%:其餘為水溶劑。本病毒抑制防治劑中試期在二十多個示範區對菸草、果樹、蔬菜等植物進行了驗證。結果表明該產品對各種植物由黃瓜花葉病毒(CMV)和菸草花葉病毒(TMV)引起的植物病毒病防治率達80%,且無負作用,是較理想的內吸和傳導活性的植物病毒抑制防治劑。
文檔編號A01N59/16GK1327740SQ00113839
公開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00年6月14日 優先權日2000年6月14日
發明者張勤福, 安德榮, 馬馳 申請人:西安海浪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