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齒列矯正器的製作方法
2023-05-04 15:36:21 1
專利名稱:電動齒列矯正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用牙科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直流馬達動力產生齒列矯正力,實現一種效果良好的電動齒列矯正器。
需齒列矯正的原因多系不正咬合及手術復形等,而其治療方法就是力量,也就是運用矯正裝置對牙齒推、拉或扭轉等,使其排列整齊。
最早的矯正治療裝置大多是屬於可撤性型式,只是託牙的改進而已,而早期的固定裝置也只是幾片鐵板,然後以銅線或銀線結紮於牙齒,迄今,則發展成在牙齒上使用牙冠或帶環包括運用彈簧,方線裝置等。
實際使用中,上述裝置均存在以下缺點1.無法有效,有階段的調節力量,通常施力一次需維持一段時間,這種情形易造成不是施力過大產生生理適應不良,即是彈性疲乏,失去效果等。
2.需要患者隨時配合,尤其是手調整結構,對於患者而言,定時的去實施調整工作(必須是親自去診所),這對現代繁忙人而言,確實是浪費時間的事情。
3.由於需要患者耐心的長期配合,經常半途而廢,效能因而大打折扣。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缺點,目的是提供一種操作容易,可分階段均勻施力結構的電動齒列矯正器。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是利用現代的精密科技來對齒列的矯正提供最佳裝置,利用微型馬達等精密機件實現牙列矯正器械,利用現有控制電路(如電子鐘微型馬達控制集成電路)技術實現自動調整或手動調整。
本實用新型利用電池供電,通過電路和開關控制使微型馬達轉動,其特徵是馬達轉軸連接減速齒輪組,減速齒輪組中心軸向前延伸,中心軸前端設有螺紋,該螺紋與螺紋套管配合連接。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1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使用狀態2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裝置於牙齒上的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包括一微型馬達1、一減速齒輪組2、水銀電池3及控制電路4、開關5,減速齒輪組中心軸2a及螺紋套管6。
微型馬達1的轉軸(空心轉軸)1a連接減速齒輪組2,徑減速而由一中心軸2a穿過轉軸1a的中空位置而向馬達的前方伸出,中心軸2a的前端設有螺紋2b,螺紋2b於螺紋套6結合,並將馬達1及螺紋套管6固定,中心軸2a的螺紋2b與螺紋套管6的配合轉動,可產生軸向力而形成推力,拉力或扭力等。
馬達1的動力由電池3提供,經電路4的控制馬達運轉,開關5可實施手動操作,此種操作可由醫生或患者實施,因此其至少有以下若干種變化1.馬達1可持續性施力,例如控制其減速到每日中心軸2a轉動一圈等。
2.由醫生控制,每隔一段時間啟動一次開關,使其產生一定力量,馬達即停止轉動。
3.由患者自行啟動,每一個時段啟動一次,馬達亦產生一定的力量後即行停止轉動。
4.另加遙控、聲控甚至光控裝置,啟動電路開關。
5.馬達由電路的控制自動作間歇性的轉動,甚至進、退等變化動作。
本實用新型可將馬達、減速齒輪組、電池、控制電路、開關等結合成一密封狀,以避免因唾液而影響電路,也避免因口腔的運動而觸及開關產生不必要及非預期的動作。
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螺紋2b與螺紋套管6的配合使矯正的牙走向分離,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螺紋2b與螺紋套管6的配合使矯正的牙走向拉合,圖4為本實用新型裝置於齒上的狀態示意圖,其中馬達1等裝置是以套環7固定於牙齒上。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應用精密馬達為動力,配合螺紋、螺紋套管的裝置,去實現現有齒到矯正裝置所不易實現的效果,本成果提供一種更易控制齒列矯正與生理配合的精密裝置,本實用新型亦可裝置於口腔外,利用其提供的動力來實現矯正齒列的目的。
權利要求一種電動齒列矯正器,利用電池供電,通過電路和開關控制使微型馬達轉動,其特徵是馬達轉軸連接減速齒輪組,減速齒輪組中心軸向前延伸,中心軸前端設有螺紋,該螺紋與螺紋套管配合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醫用牙科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直流馬達動力產生齒列矯正力,實現一種效果良好的電動齒列矯正器,本實用新型利用電池供電,通過電路和開關控制使微型馬達轉動,其特徵是馬達轉軸連接減速齒輪組實現減速齒軸組中心軸的慢速轉動,中心軸前端螺紋與螺紋套管配合產生軸向力,實現齒列矯正的階段性,間歇性施力,達到隨時提供適當的矯正力,改進現有技術不易操作,一次施力過大,容易彈性疲乏的缺點。
文檔編號A61C7/00GK2117136SQ9220766
公開日1992年9月30日 申請日期1992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1992年4月23日
發明者張正宗 申請人:張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