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及其製備方法
2023-05-04 13:42:36 2
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及其製備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及其製備方法,涉及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其中培養基料以棉籽殼、廢棉、酒糟、羊茅乾草為主料,以牛糞、草木灰、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為輔料,並加入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備料;(2)預混;(3)混合;(4)一次發酵;(5)裝袋製成。本發明提供的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及其製備方法,培養基料營養豐富,極大的滿足草菇生長所需,且培養基料各個組分經混合發酵之後栽培草菇,不僅能夠延長出菇期,且草菇子實體發育健壯旺盛,產量較高,草菇中各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元素的含量顯著高於普通草菇。
【專利說明】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和該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草菇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於20世紀約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草菇因常常生長在潮溼腐爛的稻草中而得名,多產於兩廣、福建、江西、臺灣地區。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有「蘭花菇」、「美味包腳菇」之稱。
[0003]正因草燕的營養價值高和悠久的歷史,我國對於草燕的種植研究頗多。傳統的草菇栽培技術以稻草為主料,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能夠利用多種農副產品作為主料栽培草菇,但在高產量地區,栽培草菇依然以稻草、麥草和玉米秸杆等為主,一方面推高了這些農副產品的價格,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草菇的營養價值並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
[0004]草菇是以豐富的營養價值聞名於世,而現今人們對於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要求,推動了健康和綠色的發展,營養價值更高的草菇受到人們青睞。既要滿足營養價值更好的目的,也要儘可能的降低成本,是草菇栽培的一大趨勢。
【發明內容】
[0005]發明目的:針對上述不足,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和該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
[0006]一種栽培草菇的 培養基料,以棉籽殼、廢棉、酒糟、羊茅乾草為主料,以牛糞、草木灰、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為輔料,並加入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其中各個組分的質量份數為:棉籽殼200-400份、廢棉40-80份、酒糟20-45份、羊茅乾草40-75份、牛糞30-90份、草木灰10-25份、過磷酸鈣8-20份、尿素5_10份、石膏粉12-30份、生石灰50-200份、萘乙酸製劑0.5-2份和氯吡脲1-3份。
[0007]作為優選,酒糟為玉米酒糟,經乾燥處理,含水量位於15%_35%之間。
[0008]作為優選,萘乙酸製劑為含有70%萘乙酸鈉鹽的粉末顆粒。
[0009]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備料:棉籽殼200-400份、廢棉40-80份、酒糟20-45份、羊茅乾草40-75份、牛糞30-90份、草木灰10-25份、過磷酸鈣8-20份、尿素5_10份、石膏粉12-30份、生石灰50-200份、萘乙酸製劑0.5-2份和氯吡脲1-3份;
(2)預混:將稱取的上述主料和輔料混合在一起,並攪拌均勻,製成預混料,將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攪拌均勻;
(3)混合:將添加有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的水加入到預混料中,並攪拌均勻,製成混合
料;(4)一次發酵:混合均勻以後,在溫度為20-35°C,空氣相對溼度70-85%的環境下發
酵;
(5)裝袋製成:將上述一次發酵後的混合料裝入菌袋中,製成圓柱形,培養基料製成。
[0010]作為優選,添加的水的質量份數為400-600份。
[0011]作為優選,一次發酵階段的時間為5-15日。
[0012]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及其製備方法,利用主料和輔料各個組分獨特的營養價值和配比關係,使得培養基料營養豐富,極大的滿足草菇生長所需,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能夠幫助草菇更好更快的生長,且無副作用,另一方面培養基料各個組分經混合發酵之後栽培草菇,不僅能夠延長出菇期,且草菇子實體發育健壯旺盛,產量較高,草菇中各營養成分,尤其是維生素和部分礦物質元素的含量顯著高於普通草菇。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進一步理解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優選實施方案進行描述,但是應當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特徵和優點,而不是對本發明權利要求的限制。
[0014]實施例1
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以棉籽殼、廢棉、玉米酒糟、羊茅乾草為主料,以牛糞、草木灰、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為輔料,並加入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其中各個組分的質量份數為:棉籽殼200份、廢棉40份、玉米酒糟20份、羊茅乾草40份、牛糞30份、草木灰10份、過磷酸鈣8份、尿素5份、石膏粉12份、生石灰50份、萘乙酸製劑0.5份和氯吡脲I份。其中,萘乙酸製劑為含有70%萘乙酸鈉鹽的粉末顆粒。
`[0015]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備料:稱取質量份數的上述各個組分;
(2)預混:將稱取的上述主料和輔料混合在一起,並攪拌均勻,製成預混料,將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攪拌均勻;
(3)混合:將添加有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的400質量份數的水加入到預混料中,並攪拌均勻,製成混合料;
(4)一次發酵:混合均勻以後,在溫度為25°C,空氣相對溼度75%的環境下發酵,發酵時間 10 H ;
(5)裝袋製成:將上述一次發酵後的混合料裝入菌袋中,製成圓柱形,培養基料製成。製成的培養基料的PH值為7.4。
[0016]實施例2
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以棉籽殼、廢棉、玉米酒糟、羊茅乾草為主料,以牛糞、草木灰、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為輔料,並加入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其中各個組分的質量份數為:棉籽殼400份、廢棉80份、玉米酒糟45份、羊茅乾草75份、牛糞90份、草木灰25份、過磷酸鈣20份、尿素10份、石膏粉30份、生石灰200份、萘乙酸製劑2份和氯吡脲3份。其中,萘乙酸製劑為含有70%萘乙酸鈉鹽的粉末顆粒。
[0017]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備料:稱取質量份數的上述各個組分;(2)預混:將稱取的上述主料和輔料混合在一起,並攪拌均勻,製成預混料,將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攪拌均勻;
(3)混合:將添加有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的600質量份數的水加入到預混料中,並攪拌均勻,製成混合料;
(4)一次發酵:混合均勻以後,在溫度為25°C,空氣相對溼度75%的環境下發酵,發酵時間 10 H ;
(5)裝袋製成:將上述一次發酵後的混合料裝入菌袋中,製成圓柱形,培養基料製成。製成的培養基料的PH值為7.3。
[0018]實施例3 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以棉籽殼、廢棉、玉米酒糟、羊茅乾草為主料,以牛糞、草木灰、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為輔料,並加入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其中各個組分的質量份數為:棉籽殼350份、廢棉55份、玉米酒糟35份、羊茅乾草65份、牛糞50份、草木灰15份、過磷酸鈣14份、尿素6份、石膏粉22份、生石灰140份、萘乙酸製劑1份和氯吡脲2份。其中,萘乙酸製劑為含有70%萘乙酸鈉鹽的粉末顆粒。
[0019]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備料:稱取質量份數的上述各個組分;
(2)預混:將稱取的上述主料和輔料混合在一起,並攪拌均勻,製成預混料,將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攪拌均勻;
(3)混合:將添加有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的550質量份數的水加入到預混料中,並攪拌均勻,製成混合料;
(4)一次發酵:混合均勻以後,在溫度為25°C,空氣相對溼度75%的環境下發酵,發酵時間 10 H ;
(5)裝袋製成:將上述一次發酵後的混合料裝入菌袋中,製成圓柱形,培養基料製成。製成的培養基料的PH值為7.4。
[0020]利用現有技術中常用的草菇栽培的培養基料為對照組,製成對照組I。對實施例1-3和對照組I進行草菇栽培試驗。試驗中,實施例組和對照組採用相同的草菇V35品種,室內的溫度、溼度、光照、通氣管理工作及覆土條件相同,栽培試驗採用現有的栽培方法,觀測出菇時間、出菇期和產量。之後對實施例組和對照組栽培出的草菇進行營養成分分析試驗,對比不同培養基栽培的草燕在礦物質含量和其他營養成分上的區別。
[0021]試驗結果如下:
(I)出燕時間、出燕期和產量的對比分析。
[0022]本培養基料和現有技術中常用的培養基料在,在現蕾出菇時間、出菇期間以及產量都有一定的差異,實施例1-3使得現蕾出菇時間提早2-5天;停止出菇時間上,實施例組晚於對照組3-7天,整個出菇期5-12天;在草菇子實體重量方面,相比之下,鮮重:實施例組平均比對照組重12%,乾重:實施例組略重於對照組;產量上,實施例1-3比對照組I產量多出 13-19%。
[0023](2)不同培養基栽培的草燕在維生素含量和其他營養成分上的區別,結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培養基料栽培草燕對草燕營養成分的影響(單位:/kg)
【權利要求】
1.一種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其特徵在於:以棉籽殼、廢棉、酒糟、羊茅乾草為主料,以牛糞、草木灰、過磷酸鈣、尿素、石膏粉和生石灰為輔料,並加入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其中各個組分的質量份數為:棉籽殼200-400份、廢棉40-80份、酒糟20-45份、羊茅乾草40-75份、牛糞30-90份、草木灰10-25份、過磷酸|丐8-20份、尿素5_10份、石骨粉12-30份、生石灰50-200份、萘乙酸製劑0.5-2份和氯吡脲1-3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其特徵在於:酒糟為玉米酒糟,經乾燥處理,含水量位於15%-35%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其特徵在於:萘乙酸製劑為含有70%萘乙酸鈉鹽的粉末顆粒。
4.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 (1)備料:棉籽殼200-400份、廢棉40-80份、酒糟20-45份、羊茅乾草40-75份、牛糞30-90份、草木灰10-25份、過磷酸鈣8-20份、尿素5_10份、石膏粉12-30份、生石灰50-200份、萘乙酸製劑0.5-2份和氯吡脲1-3份; (2)預混:將稱取的上述主料和輔料混合在一起,並攪拌均勻,製成預混料,將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添加到水中,攪拌均勻; (3)混合:將添加有萘乙酸製劑和氯吡脲的水加入到預混料中,並攪拌均勻,製成混合料; (4)一次發酵:混合均 勻以後,在溫度為20-35°C,空氣相對溼度70-85%的環境下發酵; (5)裝袋製成:將上述一次發酵後的混合料裝入菌袋中,製成圓柱形,培養基料製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草菇的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添加的水的質量份數為400-600份。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栽培 草菇的培養基料的製備方法,其特徵在於:一次發酵階段的時間為5-15日。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880543SQ201410115226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26日
【發明者】葛靜波, 陳春化, 王浩東, 沈業庭, 季林章, 孫曉亮 申請人:泗陽縣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