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耐圍壓柔性保溫帶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20:08:31
專利名稱:水下耐圍壓柔性保溫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海洋石油開發領域,開發一種水下保溫方法一一耐圍 壓柔性保溫帶。 技術背景
水下保溫不同於空氣中,不僅需要隔熱性能好,更應具備良好的 防水性能。現有泡沫聚合物保溫材料具有良好的抗水滲性能,但在水 壓作用下會發生壓縮,破壞保溫層,且內部封存的保溫氣體易逐漸逸 失,保溫效果隨使用時間逐漸下降,不適合在圍壓較大的環境中使用。 如高凝原油水下儲存需要保持一定溫度以保證裝卸必需的流動性, 現有保溫技術應用困難。本發明是針對水下儲油技術開發的新型保溫 技術,也可用於類似工況下的保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開發一種水下耐圍壓柔性保溫帶,該保溫帶包括 防水外護層、保溫盤管及附屬連接插件、補氣管路;不低於5根保溫 盤管並排封包在外防水護層中間,補氣管路通過連接插件與各保溫盤 管相連,各保溫盤管間隔一定距離用線編織相連。
其中保溫盤管根據圍壓大小通過補氣管路逐漸充氣,保持內外壓 力基本平衡,確保不會明顯壓縮,而且耐壓要求低。補氣管路由於充 氣端在空氣中,要求具備不低於保溫區圍壓的耐壓性能。
本發明可用於水下保溫,能夠耐受較大圍壓。保溫盤管根據圍壓充氣後可防止壓縮,有效地進行隔熱保溫。 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 )耐圍壓柔性保溫帶可根據圍壓調整保溫盤管內充氣壓力, 防止有效保溫層厚度降低,維持隔熱保溫效果,且可防止因壓縮變形 造成粘結失效、防水失效等不良後果。
(2) 耐圍壓柔性保溫帶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保溫帶防水外護 層和保溫盤管本身由防水材料製成,保溫盤管內氣體得到有效密封保 護,且保溫盤管內氣壓一般應等於或略低於保溫區圍壓,保溫盤管意 外破壞,外部液體進入管內形成液柱,保溫失效區域僅限於本破壞點 周圍小範圍內。
(3) 耐圍壓柔性保溫帶每個一定距離設置一根補氣管路,並單 獨控制,不僅可以適應水深引起的壓力變化,而且在遭遇意外破壞時 保溫失效區域最多控制在本補氣管路所控制有限區域內。
(4) 施工方便。採用膠粘方法固定,既可用於內表面保溫,也 可用於外表面保溫。
圖1為耐圍壓柔性保溫帶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2附屬連接插件示意圖
1、防水外護層 2、保溫盤管 3、附屬連接插件 4、補氣管路
具體實施例方式
現結合說明書附圖l、 2,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水下耐圍壓柔性保溫帶包括防水外護層l、保溫盤管2及附屬連接 插件3、補氣管路4;將一束保溫盤管2並排編織成條帶狀,用防水外
護層1包裹,製成水下耐圍壓柔性保溫帶。用膠粘法敷設在待保溫容
器內壁或外壁。每隔一定長度利用附屬連接插件3進行封堵並接上補 氣管路4。
水下應用時,隨著入水深度的增加,通過補氣管路4充氣以平衡圍 壓,保證設計原始保溫層厚度,確保保溫效果。
權利要求
1、水下耐圍壓柔性保溫帶,包括防水外護層(1)、保溫盤管(2)及附屬連接插件(3)、補氣管路(4);其特徵是不低於5根保溫盤管(2)並排封包在外防水護層(1)中間,補氣管路(4)通過連接插件(3)與各保溫盤管(2)相連。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水下耐圍壓柔性保溫帶,其特徵是保溫 盤管(2)間隔距離用線編織相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下保溫技術——水下耐圍壓柔性保溫帶,包括防水外護層、保溫盤管及附屬連接插件、補氣管路;不低於5根保溫盤管並排封包在外防水護層中間,補氣管路通過連接插件與各保溫盤管相連,各保溫盤管間隔一定距離用線編織相連。本發明可用於水下保溫,能夠耐受較大圍壓。
文檔編號E21B7/12GK101644137SQ20081013883
公開日2010年2月10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4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4日
發明者丁忠軍, 初新傑, 張紅勝, 徐松森, 健 柏, 凱 田, 強 郭, 陳愛霞 申請人:中國石化集團勝利石油管理局鑽井工藝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