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及其製備方法與流程
2023-04-23 22:38:31 1
本發明屬於動物治療應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及其製備方法,適用於對各種動物進行治療如魚類、獸類等。
背景技術:
魚的繁殖、飼養和放養。魚類養殖,也稱作水產養殖、養魚(aquaculture,fishfarming)和養魚業(pisciculture),在維持食物的供應、垂釣以及擴大捕魚區這些方面是重要的。通過魚類養殖,許多種類被成功地引進新的區域。有一種魚類養殖是將飼養金魚和熱帶魚作為職業和業餘愛好。其他的則包括飼養鯉科小魚當作誘餌以及在私人水域飼養其他魚類。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養殖著大量的魚類且大多用於商業銷售。然而,只有很少的種類可以成功地用於這一用途,包括鯰魚、鯡、鯉魚和鮭魚。
近年來,特種動物養殖業已成為我國農業中新興的一支養殖大軍。特養業不同於已經形成的大批量、大規模、普及飼養繁育的常規動物養殖業,如豬、牛、羊、禽、魚等。其特點是種類多,涉及範圍廣,經濟價格高。
特種動物養殖業分類,草食類特養動物,此類特養動物以草食為主,如梅花鹿、馬鹿、羚羊、香樟、犛牛、駱駝、肉兔、野兔等;現今除鹿、兔養殖有一定規模和繁育飼養水平較高及各有一些品種外,其他種類的養殖,尚處於進一步開發探索階段,尤其是品種、繁育、飼養技術、衛生防疫等方面需要進行廣泛和深入的研究。雜食類經濟動物,日前有一定養殖規模的有肉狗、香豬、小型豬、果子狸、麝鼠、竹鼠、蛇、蛤蚧、野豬、毛驢、貓、牛蛙、林蛙、美國青蛙等。特禽類經濟動物,這是當前頗受各地重視,況相發展的多種特禽統稱,其中包括:黑風雞、白風雞、貴婦雞、珍珠雞、七彩山雞、火雞、褐馬雞、金雞、宮廷黃雞、絲光雞、綠殼蛋雞、麻雀、山雀、鵪鶉、孔雀、鷓鴣、綠頭鴨、野鴨、野鵝、肉鴿、鴕鳥、觀賞鳥等,此類特禽的養殖技術不太複雜,場地設備要求不高,宜在各在農村擴大飼養,市場銷售狀況一般看好,尤其是作為營養滋補型和野味食品,頗受消費者歡迎。毛皮經濟動物,中國狐、貂、貉、海狸、毛兔、獺兔、艾虎、黃鼬等養殖已有一定規模和經驗。但受國際市場供求狀況的影響很大,已多次出現市場銷售大起大落現象,養殖戶市場積極性受至一定影響。此外,中國毛皮動物在飼養和營養水平亟待改善,只有大力發展高檔毛皮產品才能在國際市場上佔領一定的份額。
而上述的無論是魚類養殖還是特種動物養殖業等,其所飼養的產品在養殖過程中,若養殖不當都會出現生病的現象如腸炎、出血等。當前,用於治療此種病症的藥物,其副作用大、且治療效果差,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而這是當前所亟待解決的。
基於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及其製備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及其製備方法,解決現有治療魚類、蝦類、特種動物養殖業等治療腸炎、出血藥物副作用大、且治療效果差的問題,其為中藥成分副作用小、且治療效果優。
技術方案:本發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製成,黃芩2000g-3000g、黃柏1500g-2000g、大黃1600g-1700g、大青葉1000g-1300g、黃芪800g-1000g、烏賊骨600g-700g、白及1200g-2000g、炒白朮1500g-1600g、炒芲術900g-950g、黃連1000g-1100g、制烏梅700g-800g、炒薏仁400g-700g、茯苓600g-800g、澤瀉800g-1500g、甘草1400g-1500g、炒枳殼550g-850g,炙厚樸400g-600g、姜制半夏650g-850g、丁香1350g-1550g。
本技術方案的,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製成,黃芩2500g-2800g、黃柏1600g-1900g、大黃1650g-1690g、大青葉1200g-1250g、黃芪900g-950g、烏賊骨650g-680g、白及1250g-1800g、炒白朮1550g-1590g、炒芲術920g-945g、黃連1050g-1080g、制烏梅750g-790g、炒薏仁450g-650g、茯苓650g-750g、澤瀉900g-1400g、甘草1420g-1480g、炒枳殼600g-800g,炙厚樸450g-550g、姜制半夏750g-800g、丁香1400g-1500g。
本技術方案的,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製成,黃芩2600g-2700g、黃柏1650g-1800g、大黃1655g-1680g、大青葉1225g-1240g、黃芪910g-940g、烏賊骨655g-670g、白及1400g-1700g、炒白朮1560g-1580g、炒芲術930g-940g、黃連1055g-1070g、制烏梅760g-780g、炒薏仁500g-600g、茯苓660g-700g、澤瀉1000g-1200g、甘草1450g-1470g、炒枳殼650g-750g,炙厚樸470g-520g、姜制半夏770g-790g、丁香1450g-1480g。
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的製備方法,步驟1、將上述組成的原料藥物的置入大鍋內,加清潔水至與藥相平的水平線上,浸泡60分鐘-120分鐘,其中,水溫控制在20攝氏度-30攝氏度。步驟2、將浸泡好的原料藥物利用燃氣對大鍋內進行煮熬,水開10-20分鐘後,再小火熬30-40分鐘,最後通過不鏽鋼濾篩過濾濾出湯汁製得清熱解毒止瀉藥原液。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及其製備方法的有益效果在於:解決現有治療魚類、蝦類、特種動物養殖業等治療腸炎、出血藥物副作用大、且治療效果差的問題,其為中藥成分副作用小、且治療效果優。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
實施例一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製成,黃芩2000g-3000g、黃柏1500g-2000g、大黃1600g-1700g、大青葉1000g-1300g、黃芪800g-1000g、烏賊骨600g-700g、白及1200g-2000g、炒白朮1500g-1600g、炒芲術900g-950g、黃連1000g-1100g、制烏梅700g-800g、炒薏仁400g-700g、茯苓600g-800g、澤瀉800g-1500g、甘草1400g-1500g、炒枳殼550g-850g,炙厚樸400g-600g、姜制半夏650g-850g、丁香1350g-1550g。
上述實施例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的製備方法,步驟1、將上述組成的原料藥物的置入大鍋內,加清潔水至與藥相平的水平線上,浸泡60分鐘-120分鐘,其中,水溫控制在20攝氏度-30攝氏度。步驟2、將浸泡好的原料藥物利用燃氣對大鍋內進行煮熬,水開10-20分鐘後,再小火熬30-40分鐘,最後通過不鏽鋼濾篩過濾濾出湯汁製得清熱解毒止瀉藥原液。
實施例二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製成,黃芩2500g-2800g、黃柏1600g-1900g、大黃1650g-1690g、大青葉1200g-1250g、黃芪900g-950g、烏賊骨650g-680g、白及1250g-1800g、炒白朮1550g-1590g、炒芲術920g-945g、黃連1050g-1080g、制烏梅750g-790g、炒薏仁450g-650g、茯苓650g-750g、澤瀉900g-1400g、甘草1420g-1480g、炒枳殼600g-800g,炙厚樸450g-550g、姜制半夏750g-800g、丁香1400g-1500g。
上述實施例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的製備方法,步驟1、將上述組成的原料藥物的置入大鍋內,加清潔水至與藥相平的水平線上,浸泡60分鐘-120分鐘,其中,水溫控制在20攝氏度-30攝氏度。步驟2、將浸泡好的原料藥物利用燃氣對大鍋內進行煮熬,水開10-20分鐘後,再小火熬30-40分鐘,最後通過不鏽鋼濾篩過濾濾出湯汁製得清熱解毒止瀉藥原液。
實施例三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由原料按以下重量份數製成,黃芩2600g-2700g、黃柏1650g-1800g、大黃1655g-1680g、大青葉1225g-1240g、黃芪910g-940g、烏賊骨655g-670g、白及1400g-1700g、炒白朮1560g-1580g、炒芲術930g-940g、黃連1055g-1070g、制烏梅760g-780g、炒薏仁500g-600g、茯苓660g-700g、澤瀉1000g-1200g、甘草1450g-1470g、炒枳殼650g-750g,炙厚樸470g-520g、姜制半夏770g-790g、丁香1450g-1480g。
上述實施例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的製備方法,步驟1、將上述組成的原料藥物的置入大鍋內,加清潔水至與藥相平的水平線上,浸泡60分鐘-120分鐘,其中,水溫控制在20攝氏度-30攝氏度。步驟2、將浸泡好的原料藥物利用燃氣對大鍋內進行煮熬,水開10-20分鐘後,再小火熬30-40分鐘,最後通過不鏽鋼濾篩過濾濾出湯汁製得清熱解毒止瀉藥原液。
本發明用於動物的清熱解毒止瀉藥,用法用量,混合投餌餵食,每1kg體重0.5g(按10%混合投餌量計,每100kg餌料用本品1000g)。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