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石墨自吸泵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5:53:06 1
專利名稱:一種石墨自吸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吸泵,具體是一種石墨自吸泵。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耐蝕自吸泵是採用不鏽鋼或鋼襯裡材質加工而成,在磷氟化工行業高溫、強腐蝕工況條件下,不鏽鋼自吸泵耐蝕差,鋼襯塑自吸泵在高溫工況下襯裡層易變形脫落損壞,耐溫性不好,而陶瓷自吸泵雖然耐高溫但不耐腐蝕。因此,上述自吸泵都存在使用壽命短,檢修難度大,維修配件價格昂貴,維修成本高的問題。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石墨自吸泵,已解決現有技術中自吸泵耐蝕耐溫性能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墨自吸泵,它由泵體、葉輪、止回閥、泵軸和軸承箱組成;其特徵在於泵體由前端蓋、中間體、後端蓋組成,並用夾板進行加強緊固;所述前端蓋、中間體、後端蓋分別為獨立體,並分別由前夾板、上夾板、後夾板採用拉杆螺栓進行緊固,其前端蓋與中間體配合緊密連接,中間體與後端蓋配合緊密連接;所述前端蓋設置有進口管、儲液腔、回流通道I ;前端蓋的進口管與止回閥採用一彎管進行連接,彎管上設置有一注液孔;所述中間體設置有氣液分離腔、排氣孔、進液孔、回流通道II ;所述後端蓋設置有出口管、排液孔、能配合安裝葉輪、機械密封的渦流腔和軸封腔;軸承箱與後夾板進行配合採用螺栓緊固連接,並與泵軸配合安裝;所述泵軸與葉輪採用螺紋緊固連接,泵軸連接螺紋的旋向與運行轉向為同一方向;所述機械密封裝配在泵軸上,並與後端蓋的軸封腔密封配合;所述儲液腔和氣液分離腔由前端蓋的回流通道I與中間體的回流通道II連通,形成一個回流循環通道;回流通道I與回流通道II間設置有一回流閥。所述葉輪連接螺紋為不鏽鋼材質,即在葉輪中心處鑲嵌一內孔帶有螺紋的不鏽鋼襯套。所述回流閥可設為手動和自動。所述前端蓋、中間體、後端蓋、葉輪材質為不透性石墨,泵軸為不鏽鋼材質。本實用新型的泵體過流部件採用不透性石墨材質,其石墨材質的耐蝕耐溫性很好,對化工行業,尤其對磷氟化工行業是最佳的耐蝕材質,並能在高溫(小於200°C)下長時間運行,解決了現有自吸泵中耐蝕耐溫性能差的問題。泵體採用前端蓋、中間體、後端蓋分體組成,葉輪與泵軸也採用分體螺紋連接,檢修拆卸方便,檢修只更換損壞部件,能有效降低維修成本。並在儲液腔與氣液分離腔回流循環通道設置安裝一回流閥,當自吸泵達到正常揚程流量後關閉回流閥,可提高自吸泵3 5%有效功率。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前端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間體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後端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止回閥2.進口管3.注液孔4.儲液腔5.前端蓋6.排氣孔7.出口管
8.前夾板9.上夾板10.後夾板11.中間體12.後端蓋13.氣液分離腔14.回流閥15.排液孔16.葉輪17.機械密封18.軸承箱19.泵軸20.拉杆螺栓21.回流通道I 22.回流通道II 23.進液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是通過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石墨自吸泵,它由泵體、葉輪16、止回閥I、泵軸19和軸承箱18組成;其特徵在於泵體由前端蓋5、中間體11、後端蓋12組成,並用夾板進行加強緊固;所述前端蓋5、中間體11、後端蓋12分別為獨立體,並分別由前夾板8、上夾板
9、後夾板10採用拉杆螺栓20進行緊固,其前端蓋5與中間體11配合緊密連接,中間體11與後端蓋12配合緊密連接;所述前端蓋5設置有進口管2、儲液腔4、回流通道I 21 ;前端蓋5的進口管2與止回閥I採用一彎管進行連接,彎管上設置有一注液孔3 ;所述中間體11設置有氣液分離腔13、排氣孔6、進液孔23、回流通道II 22 ;所述後端蓋12設置有出口管7、排液孔15、能配合安裝葉輪16、機械密封17的渦流腔和軸封腔;軸承箱18與後夾板10進行配合採用螺栓緊固連接,並與泵軸19配合安裝;所述泵軸19與葉輪16採用螺紋緊固連接,葉輪16中心處鑲嵌一內孔帶有螺紋的不鏽鋼襯套;泵軸19連接螺紋的旋向與運行轉向為同一方向;所述機械密封17裝配在泵軸19上,並與後端蓋12的封腔密封配合;所述儲液腔4和氣液分離腔13由前端蓋5的回流通道I 21與中間體11的回流通道II 22連通,形成一個回流循環通道。所述回流通道I 21與回流通道II 22間設置有一回流閥14。所述回流閥14設為自動。
權利要求1.一種石墨自吸泵,它由泵體、葉輪(16)、止回閥(I)、泵軸(19)和軸承箱(18)組成;其特徵在於泵體由前端蓋(5)、中間體(11)、後端蓋(12)組成,並用夾板進行加強緊固;所述前端蓋(5)、中間體(11)、後端蓋(12)分別為獨立體,並分別由前夾板(8)、上夾板(9)、後夾板(10)採用拉杆螺栓(20)進行緊固,其前端蓋(5)與中間體(11)配合緊密連接,中間體(11)與後端蓋(12)配合緊密連接;所述前端蓋(5)設置有進口管(2)、儲液腔(4)、回流通道I (21);前端蓋(5)的進口管(2)與止回閥(I)採用一彎管進行連接,彎管上設置有一注液孔⑶;所述中間體(11)設置有氣液分離腔(13)、排氣孔(6)、進液孔(23)、回流通道II (22);所述後端蓋(12)設置有出口管(7)、排液孔(15)、能配合安裝葉輪(16)、機械密封(17)的渦流腔和軸封腔;軸承箱(18)與後夾板(10)進行配合採用螺栓緊固連接,並與泵軸(19)配合安裝;所述泵軸(19)與葉輪(16)採用螺紋緊固連接,泵軸(19)連接螺紋的旋向與運行轉向為同一方向;所述機械密封(17)裝配在泵軸(19)上,並與後端蓋(12)的軸封腔密封配合;所述儲液腔⑷和氣液分離腔(13)由前端蓋(5)的回流通道I (21)與中間體(11)的回流通道II (22)連通,形成一個回流循環通道,回流通道I (21)與回流通道II (22)間設置有一回流閥(14)。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石墨自吸泵,其特徵在於所述葉輪(16)中心處鑲嵌一內孔帶有螺紋的不鏽鋼襯套。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石墨自吸泵,其特徵在於所述回流閥(14)能夠設為手動和自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石墨自吸泵,它由泵體、葉輪、止回閥、泵軸和軸承箱組成;其特徵在於泵體由前端蓋、中間體、後端蓋組成,並用夾板進行加強緊固;所述前端蓋、中間體、後端蓋分別為獨立體,並分別由前夾板、上夾板、後夾板採用拉杆螺栓進行緊固,其前端蓋與中間體配合緊密連接,中間體與後端蓋配合緊密連接;所述前端蓋設置有進口管、儲液腔、回流通道Ι;前端蓋的進口管與止回閥採用一彎管進行連接,彎管上設置有一注液孔;所述中間體設置有氣液分離腔、排氣孔、進液孔、回流通道Ⅱ;所述後端蓋設置有出口管、排液孔、能配合安裝葉輪、機械密封的渦流腔和軸封腔。本實用新型耐蝕耐溫性能好,運行能效高,且設備故障率低,維修方便。
文檔編號F04D9/02GK202659515SQ20122015011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1日
發明者鄭映 申請人:甕福(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