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5:37:26 2
專利名稱: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尤指可利用相同的上、下屏蔽殼體來同時達到降低生產成本及有效夾持固定纜線的裝置。
現今習用的電訊連接器,大多提供訊號纜線接設於其內部,並與連接器內的複數端子作一連接,且以另一連接器將複數端子的訊號傳送至控制電路中,而此種端邊連接器的使用範圍可謂相當廣泛,一般電腦、印表機或是其它電子設備上均極為常見,且目前連接器廠商為杜絕來自連接器周圍的電磁波幹擾,於一般塑膠外殼內裝設有屏蔽鐵殼,然而不論塑膠外殼或加裝屏蔽鐵殼的端邊連接器皆需與纜線作一固定,而目前該等纜線的固定結構,皆以零件鎖固式、套筒固定式、套筒夾合式、零件夾合式及直接夾合式(請參閱圖5所示)實現,而上述習用的形式皆需另行加工組裝或另以零件夾合固定,但卻也揭露了長久以來所習以為用的連接器具有加工成本較高及所需零部件較多的缺點,如可另行設計出一種於外殼組裝時便直接可將屏蔽鐵殼與纜線同時作一夾合固定的結構,必可有效改善習用的種種缺點,而可應用於一般連接器外殼內具有屏蔽鐵殼的纜線固定上。
由此可知,該等連接器外殼體的組合方式皆為傳統的固定結構,如何針對上述不足作一改善,且完全克服習用技術的缺點,便為此行業所欲研製開發的主要方向所在。
因此,有鑑於習用連接器外殼內具有屏蔽鐵殼的纜線固定結構的缺點,創作人乃積極從事此種產品的改良,並經過多次的努力研製開發,獲得本實用新型的屏蔽鐵殼固定纜線結構的新型創作的產生。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利用上、下外殼的固定端凸設的固定柱於穿過相對屏蔽殼體的固定端的穿孔後,使固定柱的頭端推擠屏蔽殼體的固定端內側的迫壓片,使上、下迫壓片夾擠纜線呈一定位狀態,且於纜線定位後,其上、下外殼便呈密合狀,亦因迫壓片由一轉折端來連接於屏蔽殼體的固定端一側板面,使屏蔽殼體於製造時僅需一次衝壓成型,且上、下屏蔽殼體為相同形狀的設計,即可達到節省零部件及組裝工時和降低製造成本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包括二外殼、二屏蔽殼體及纜線,二外殼內容置有二屏蔽殼體,並於二外殼內的屏蔽殼體的上、下固定端間夾持有一纜線,該外殼的固定端凸設有一固定柱,而固定柱穿過屏蔽殼體固定端外側的穿孔,其頭端抵緊於內側的迫壓片上;該屏蔽殼體的固定端外側設有一穿孔,且由一側轉折端朝內彎折出一迫壓片,迫壓片抵緊於纜線的外徑表面上。
該二外殼的固定端處相對設有一可供纜線通過的剖槽。
該屏蔽殼體的迫壓片的末端呈懸空狀態。
該上、下屏蔽殼體為相同的結構。
本實用新型由於在二外殼的定位部內容納有二相同形狀的屏蔽殼體,屏蔽殼體的固定端的迫壓片間夾持纜線,通過二外殼的固定端的凸出固定柱由屏蔽鐵殼的穿孔中壓入,且以二固定柱的頭端來擠壓屏蔽殼體的迫壓片,當二外殼結合後,使纜線夾緊定位於二外殼的剖槽及二迫壓片間,因此可在組合二外殼動作的同時,實現夾合纜線的目的;由於上、下屏蔽殼體為相同形狀的設計,從而可節省零部件及組裝工時和降低製造成本。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構造,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手段及其功效,茲繪圖就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構造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於組合時的剖面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在組合後的剖面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圖5為習用的立體分解圖請參閱圖1、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及於組合時的剖面圖,可由圖中了解本實用新型包括二屏蔽殼體1、二外殼2及纜線3,二外殼2內容置有二相同構造的屏蔽殼體1,且外殼2中央較寬廣處為一內凹的定位部21,並於較窄處形成有一固定端22,而固定端22的尾端開設有一剖槽221,其內側凸設有一固定柱222;另屏蔽殼體1中央為一容置部11,而容置部11形成有可供纜線3與一般端子(圖中未示出)接設用的容納空間,並於接近外殼2的固定端22處亦設有一固定端12,而固定端12上方表面為一穿孔121,再由一側邊板處形成有一轉折端122,且使轉折端122朝內彎折出一半弧面的迫壓片123,且迫壓片123末端形成懸空狀態,而內凹的弧面處則可穿設纜線3於其內,以形成本實用新型的整體構成。
請參閱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於組裝時,將纜線3穿過上、下屏蔽殼體1的迫壓片123間,再將上、下外殼2朝屏蔽殼體1蓋合,此時其外殼2的固定端22的固定柱222由屏蔽殼體1的固定端12的穿孔121處壓入,使其固定柱222頭端擠壓迫壓片123朝纜線3的外徑處推動,當上、下外殼2於蓋合固定後,其迫壓片123便通過固定柱222的上、下擠壓,使迫壓片123夾擠定位纜線3外徑於其內呈一定位,同時上、下外殼2的固定端22尾端的剖槽221亦貼緊於纜線3的外徑(請參閱圖3所示),便已完成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組裝動作。
而本實用新型的上、下屏蔽殼體1為相同構造的金屬片體,故本實用新型不但只需製造一種形狀的屏蔽殼體1來降低生產成本,且可直接通過上、下外殼2的組裝動作,便可同時達到夾合纜線3的目的。
請參閱圖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另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可由圖中得知其屏蔽殼體1的固定端12一側邊板處延伸出一轉折端122,再由轉折端122向內彎折出水平狀的迫壓片123,而其轉折端122亦可由固定端12一側邊板的前方折彎成型。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在使用時不但只需製造一種形狀的屏蔽殼體來降低生產成本,且可利用二外殼的組合來同時達到夾合纜線的目的,確實能達到其所述的功效及目的,誠為一實用性優異的創作,符合專利的申請條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審委早日賜準本案,以保障創作人的辛苦創作,倘若鈞局有任何疑問,請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
權利要求1.一種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包括二外殼、二屏蔽殼體及纜線,二外殼內容置有二屏蔽殼體,並於二外殼內的屏蔽殼體的上、下固定端間夾持有一纜線,其特徵在於該外殼的固定端凸設有一固定柱,而固定柱穿過屏蔽殼體固定端外側的穿孔,其頭端抵緊於內側的迫壓片上;該屏蔽殼體的固定端外側設有一穿孔,且由一側轉折端朝內彎折出一迫壓片,迫壓片抵緊於纜線的外徑表面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其特徵在於該二外殼的固定端處相對設有一可供纜線通過的剖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屏蔽殼體的迫壓片的末端呈懸空狀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其特徵在於該上、下屏蔽殼體為相同的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屏蔽鐵殼固定纜線裝置,於二外殼內的二屏蔽殼體的上、下固定端間夾持有一纜線,外殼的固定端凸設有一固定柱,固定柱穿過屏蔽殼體固定端外側的穿孔,其頭端抵緊於內側的迫壓片上;該屏蔽殼體由一側轉折端朝內彎折出一迫壓片,迫壓片抵緊於纜線的外徑表面上。該裝置使屏蔽殼體於製造時僅需一次衝壓成型,且上、下屏蔽殼體為相同形狀的設計,從而可節省零部件及組裝工時和降低製造成本。
文檔編號H01R13/648GK2409657SQ99256859
公開日2000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1999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1999年12月17日
發明者張智凱 申請人:臺捷電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