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於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的蓋體及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1:48:52 2

本發明涉及醫療用具技術領域,具體的,涉及一種應用於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的蓋體及醫用廢液收集裝置。
背景技術:
如圖1所示,為現有應用於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蓋體的結構圖,包括蓋本體1以及設於蓋本體1上的吸流口11以及負壓口12,吸流口11用於連接水刀類設備的回流管,抽吸切割組織於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負壓口12用於連接負壓產生裝置,排出醫用廢液收集裝置內的氣體,於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產生負壓。包括有圖1所示蓋體的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用於水刀類設備時,高速噴射水流產生切割動能的同時,利用文丘裡效應產生負壓將切割組織抽吸走,切割組織通過吸流口11流入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因此,當水刀類設備連接廢液收集裝置時,負壓口12如果連接了負壓裝置,將嚴重影響水刀類設備的切割及抽吸效果。如果廢液收集裝置的排氣能力不足時,同樣也將嚴重影響水刀類設備的切割及抽吸效果。另外,當插拔連接在吸流口11上的回流管時,醫用廢液順著回流管的管口流出至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外部,造成汙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第一方面,為了克服現有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需要連接負壓,易造成排氣能力受影響以及影響切割及抽吸效果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應用於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的蓋體及醫用廢液收集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第一方面,本文公開的一種應用於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的蓋體,其包括:
蓋體本體部;
於蓋體本體部表面內凹形成的一凹槽,凹槽具有槽壁;
通孔,其成型於凹槽的槽壁;以及
進液部,進液部的末端設於凹槽內。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其中,凹槽的槽壁具有:一底壁及圍繞底壁而設的一側壁;進液部的末端連通於凹槽的底壁;通孔成型於凹槽的側壁。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其中,凹槽環設於進液部的末端;凹槽的俯視面為圓環形,凹槽的側壁為向凹槽外部凸出的圓弧面。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其中,通孔為多個,多個通孔均勻有序排列於凹槽的側壁;每一通孔具有一面向進液部的開口端,開口端的底部延伸至凹槽底壁與凹槽側壁的交接處,頂部靠近凹槽側壁的上周緣。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其中,蓋體還包括:多個排氣用的膜體;膜體的數目與通孔的數目相同,每一膜體對應覆蓋住一通孔。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其中,蓋體還包括:一兩端固定於蓋體本體部的提手;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的寬度所在方向,或,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的長度所在方向。
根據本發明的第二方面,本文公開的一種醫用廢液收集裝置,其包括:
本發明第一方面的蓋體,以及
用於收集醫用廢液的主體部,主體部具有開口部;
蓋體設於開口部。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其中,主體部包括:廢液收集袋,廢液收集袋具有開口部;廢液收集袋的開口部連接於蓋體本體部的周緣區域。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其中,廢液收集袋的開口部可拆卸地連接於蓋體本體部的周緣區域。
根據本發明的其他實施形態,其中,主體部包括:廢液收集桶,廢液收集桶具有開口部;蓋體扣合於廢液收集桶的開口部。
本發明公開的蓋體及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進液部連接水刀類設備的回流管,抽吸切割組織於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進液部的末端設於凹槽內,當拔出回流管時,有效防止醫用廢液流出;通孔排出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的空氣,不需要連接負壓。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於解釋本申請,並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現有技術中蓋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實施例一中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的寬度所在方向時蓋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一中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的長度所在方向時蓋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一中蓋體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實施例二中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的寬度所在方向時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立體結構圖;
圖6為實施例二中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的長度所在方向時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立體結構圖;
圖7為實施例二中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分解結構圖;
圖8為實施例二中廢液收集袋套入廢液收集桶內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蓋本體;11、吸流口;12、負壓口;2、蓋體;21、蓋體本體部;22、凹槽;23、通孔;24、進液部;211、周緣區域;212、周圍區域;220、槽壁;221、底壁;222、側壁;223、凹槽底壁與凹槽側壁的交接處;224、上周緣;231、通孔開口端;232、開口端的底部;233、開口端的頂部;241、進液部的末端;25、膜體;26、提手;27、封蓋;3、主體部;31、主體部的開口部;32、廢液收集桶;33、廢液收集袋;321、把持位;322、廢液收集袋的開口部;331、廢液收集桶的開口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發明的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了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發明。也就是說,在本發明的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組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的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本發明為有關於一種應用於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的蓋體及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相關設計。第一方面,本發明的蓋體及醫用廢液收集裝置非常適用於各種外科微創手術中,以便利用醫用廢液收集裝置收集醫用廢液,如切割的組織,再如醫用射流等等,不需要接入負壓;第二方面,本發明的蓋體及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也適用於其他同原理且有待回收廢液的對象上。本發明的蓋體及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蓋體可以扣合或連接於其他具有收容功能的對象上,如袋體或桶體中,形成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為使本發明更易於理解,以下,參照附圖分兩個具體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蓋體及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實施形態,及其所帶來的好處。
實施例一:
圖2是本發明的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的寬度所在方向時蓋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的長度所在方向時蓋體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蓋體的底部結構示意圖。
蓋體2形成為與醫用廢液收集裝置中主體部3的上表面的開口部31匹配的形狀及大小,於圖2、圖3及圖4所示的實施形態中,蓋體本體部21的俯視圖輪廓在俯視圖中是呈矩形狀。
蓋體2包括形成大致平板狀的蓋體本體部21、於蓋體本體部21表面內凹形成的一具有槽壁220的凹槽22、成型於凹槽22槽壁220的通孔23以及末端241設於凹槽22內的進液部24。一實施例中,蓋體2還包括一提手26及一封蓋27,提手26用於提動蓋體2閉塞主體部3的開口部31,封蓋27用於密封凹槽22,其中,提手的設置方式有兩種,一種實施形態如圖2,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21的寬度所在方向,另一種實施形態如圖3所示,提手平行蓋體本體部21的長度所在方向。
蓋體本體部21由決定蓋體本體部21外周輪廓形狀的周緣區域211以及包圍凹槽22周圍的周圍區域212兩個區域所構成。
於圖2、圖3及圖4所示的蓋體2中,凹槽22具體配設在遠離蓋體本體部21中心位置的位置上,圖2、圖3及圖4所示的配設位置為其中一實施形態的最佳配設位置,醫用廢液由進液部24流進主體部3的其中一端,再緩慢覆蓋主體部3底部並充滿整個主體部3,有利於主體部3內氣體的排出,當然,其他實施形態中,若不考慮主體部3內部氣體的上述排出效果,凹槽22還可以配設在蓋體本體部21的中心位置。
凹槽22的槽壁220具有:一底壁221及圍繞底壁221而設的一側壁222;進液部24的末端241連通於凹槽22的底壁221;通孔23成型於凹槽22的側壁222。進液部24的末端241連通於凹槽22的底壁221,通孔23設置於凹槽22的側壁222,當拔出連接於進液部24的水刀類設備的回流管時,若有醫用廢液流入凹槽22內,防止流入凹槽22內的醫用廢液堵住通孔23的大部分,影響主體部3內氣體的排出。或者其他未用圖示示出的實施形態中,凹槽22的側壁222的輪廓可以為倒置的圓臺狀,或圓筒狀,或圓錐狀等,還可以為具有側壁222和底壁221的不規則立體形狀。於圖2及圖3中所示的蓋體2中的凹槽22的形狀,凹槽22環設於進液部24的末端241;凹槽22的俯視面為圓環形,凹槽22的側壁222為向凹槽22外部凸出的圓弧面。圖2及3所示的實施形態,若拔出連接於進液部24的水刀類設備的回流管時,流入凹槽22內的醫用廢液即使過多,堵住通孔23中的大部分,但相對於直筒狀結構或圓錐狀結構,主體部3內氣體可流通的截面積相對較大,氣體排出效果更佳。設於凹槽22側壁222的通孔23,可以為多個,如圖2、圖3及圖4所示為18個,通孔23的個數並不受圖2、圖3及圖4所示的個數的限制,通孔23的個數具體可以根據主體部3的容量以及凹槽22的大小具體配置。當通孔23為多個時,多個通孔23均勻有序排列於凹槽22的側壁222;每一通孔23具有一面向進液部24的開口端231,開口端231的底部232延伸至凹槽22底壁221與凹槽22側壁222的交接處223,開口端231的頂部233靠近凹槽22側壁222的上周緣224。需要說明的是,多個通孔23的開設方式,並未限定為圖2及圖3所示的開設方式,多個通孔23還可以橫向圍繞凹槽22的側壁222有序或無序或均勻或不均勻的排列,如:每個通孔23平行於凹槽22的底壁221而設,每個通孔23距離凹槽22底壁221的距離相等;或者,每個通孔23平行於凹槽22的底壁221而設,每個通孔23距離凹槽22底壁221的距離不等;或者,每個通孔23平行於凹槽22的底壁221而設,相鄰兩個通孔23之間的間距相等;或者,每個通孔23平行於凹槽22的底壁221而設,相鄰兩個通孔23之間的間距不等;或者,每個通孔23與凹槽22的底壁221呈夾角而設,相鄰兩個通孔23相互平行且間距相等;或者,每個通孔23與凹槽22的底壁221呈夾角而設,相鄰兩個通孔23相互不平行且間距不相等,以及其他設置方式,這裡不一一舉例。通孔23採用圖2及圖3所示的開設方式,相對於上述其他實施形態中的開設方式,當拔出連接於進液部24的水刀類設備的回流管時,若有相同容量的醫用廢液流入凹槽22內,堵住通孔23的大部分時,圖2及圖3所示的開設方式中,通孔23中可用於氣體流通面積相對其他實施形態通孔23中可用於氣體流通面積更大,更有利於氣體的排出。
另一實施形態中,蓋體2還包括:多個排氣用的膜體25;膜體25的數目與通孔23的數目相同,每一膜體25對應覆蓋住一通孔23。膜體25為排氣膜,排氣膜則優選為疏水性排氣膜,疏水性排氣膜具備不吸收水分且透氣性優良的特性,其對空氣的阻力而言,相對於一般排氣膜更小。膜體25防水透氣,防止外部固體微粒穿透通孔23進入主體部3內,起到阻菌的作用。
進液部24的俯視圖輪廓於圖2及圖3中呈圓環狀,進液部24整體呈直管狀,但本發明並不以圖2及圖3所示的形狀為限,進液部24的俯視圖輪廓還可以呈圓形、方形、三角形或其他不規則形狀,無論進液部24的俯視圖輪廓為何種形狀,進液部24的末端241位於凹槽22內部,最佳進液部24的末端241位於凹槽22底部的中心位置。除此之外,其他實施形態中,進液部24還可以為彎管狀,當進液部24為彎管狀,進液部24的俯視投影面中,進液部24的頂端位於凹槽22內。如此,當拔出連接於進液部24的水刀類設備的回流管時,醫用廢液不會流出,而是流入凹槽22內部,杜絕外部汙染。
實施例二:
圖5及圖6為本發明的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立體結構圖;圖7是本發明的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分解結構圖;圖8為廢液收集袋33套入廢液收集桶32內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結構圖。圖5及圖6中所示的醫用廢液收集裝置,區別點在於,蓋體2上提手26的設置方式不同,圖5中,提手26平行蓋體本體部21的寬度所在方向設置,圖6中,提手26平行蓋體本體部21的長度所在方向。
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由蓋體2以及主體部3所構成,蓋體2的結構與實施例一中所示的各種實施形態中的結構相同,本例中不再贅述。主體部3具有開口部31,蓋體2設於主體部3的開口部31,用於閉塞主體部3的開口部31。
圖5及圖6所示的用於收集醫用廢液的主體部3,主體部3為廢液收集桶32,廢液收集桶32具有開口部331,廢液收集桶32的開口部331位於廢液收集桶32的上表面,蓋體2扣合於廢液收集桶32的開口部331,廢液收集桶32其俯視圖呈矩形的角筒形狀,但廢液收集桶32的形狀並未限定為圖5及圖6所示的形狀,除了可以是一端有底的圓筒形狀、一端有底的橢圓筒形狀或三角筒形狀,甚至是其他不規則筒形狀。當主體部3為廢液收集桶32時,廢液收集桶32的面積較小的相對的兩側邊頂部還分別開設有一把持位321,蓋體2扣合於廢液收集桶32的開口部331時,廢液收集桶32的兩個把持位321高出蓋體2。
另外,主體部3也不限定為圖5及圖6所示的廢液收集桶32,還可以為一次性廢液收集袋33,如圖8所示,廢液收集袋33具有開口部322;廢液收集袋33的開口部322連接於蓋體本體部21的周緣區域211。廢液收集袋33的開口部322可以固定的連接於蓋體本體部21的周緣區域211,還可以可拆卸地連接於蓋體本體部21的周緣區域211。當廢液收集袋33的開口部322固定的連接於蓋體本體部21的周緣區域211,蓋體2及廢液收集袋33為一次性使用;當廢液收集袋33的開口部322可拆卸地連接於蓋體本體部21的周緣區域211,一實施形態中,廢液收集袋33的開口部322上設有一連接體,如帶有連接螺紋的連接體,對應地,蓋體本體部21的底部設有與連接螺紋相匹配的紋路,用於連接連接體,如此,實現廢液收集袋33與蓋體本體部21的可拆卸式連接。
或者,另一實施形態中,如圖8,由於廢液收集袋33易被外界尖銳物件劃破,造成醫用廢液外漏,汙染環境,醫用廢液收集裝置的主體部3包括:廢液收集袋33及廢液收集桶32,其中廢液收集袋33套入廢液收集桶32內,該實施形態中,廢液收集袋33的開口部322固定的連接於蓋體本體部21的周緣區域211,或,廢液收集袋33的開口部322可拆卸地連接於蓋體本體部21的周緣區域211。
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而已,並不用於限制本發明。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發明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