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
2023-04-24 06:55:11 1
專利名稱: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工結構物的接縫和密封方法,特別是涉及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 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在工業與民用建築施工中,大多數都離不開混凝土,而現澆混凝土在施工澆築過程中 施工縫幾乎可以說是每個混凝土工程都要遇到的問題。施工縫的留設方式、施工縫的質量、位置 直接影響整個建築結構的質量與安全,因此必須嚴格控制施工縫的質量。施工縫並不是一種真實 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後澆注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先澆注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 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因混凝土先後澆注形成的結合面容易出現各種隱患及質量問題,因此, 不同的結構工程對施工縫的處理都需要慎之又慎。《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中對於施工縫的留設要求作了說明,混凝土施工縫 不應隨意留置,其位置應事先在施工技術方案中確定。確定施工縫位置的原則為儘可能留置在 受剪力較小的部位;留置部位應便於施工。承受動力作用的設備基礎,原則上不應留置施工縫; 當必須留置時,應符合設計要求並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在地下室的施工過程中,防水混凝土原則上不留或少留施工縫,底板混凝土應連續澆築,不 得留施工縫。由於設計、施工技術和施工組織上的原因,不能連續將結構整體澆築完成,並且間 歇時間超過混凝土運輸和澆築允許的延續時間,因此通常會導致施工縫的出現。在一般的施工規 範中,要求底板和牆體澆灌混凝土施工縫不應留在兩者交接處,最低水平施工縫距底板面應不小 於200mm,距穿牆孔洞邊緣不少於300mm並避免設在牆板承受彎矩或剪力最大的部位。通常防水 混凝土施工縫留設方法為水平施工縫或"凸"字施工縫,如圖l、圖2所示。這樣設置的水平施工縫滲漏路徑短,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使地下水從外牆滲入,並且在地下 室內牆體上會留下明顯的縫痕,影響混凝土表面觀感質量。發明內容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使用本方法不僅 能增加施工縫的滲漏路徑,減少滲漏情況的發生,並且能克服混凝土接縫觀感差的缺點。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施工縫的設置底板鋼筋、模板的施工,支膜時施工縫設置成階梯狀,分兩部分,即施工縫外側設置在高於底板200 500mm的外壁上,內側施工縫設置在底板上,施工縫在牆體內部成階梯狀;② 止水板的設置在牆體高於底板的水平施工縫上垂直設置止水鋼板;③ 混凝土的澆築混凝土採用分段分層澆築,施工縫以下部分與底板施工一同完成; 施工縫以上部分與側牆一同施工。所述步驟①中階梯狀施工縫臺階部寬度大於底部寬度;優選步驟①中臺階部寬度為整個 牆體寬度的5/8;歩驟①中外牆施工縫高度優選為200 300mm;進行所述步驟④前,對施工 縫鑿毛處理,用清水衝刷乾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採用階梯式施工縫設置,不僅可以增加防水混凝土的滲透路徑,有效地增強了防水混凝土的抗滲能力,減少建築物滲漏現象的發生,並且在牆體內側底板處留置的施 工縫混凝土表面的觀感質量好,牆面無縫,大大提高了工程內部美觀效果,也不易發生滲漏,解決了一直以來混凝土牆體表面存在施工縫觀感差的問題,完善了施工質量;臺階部施工縫寬度 大於底部施工縫寬度的設計使建築物結構更穩固,滿足規範要求;止水鋼板的設置一是施工方 便,將鋼板止水帶按要求加工成一定的長度,在施工現場安裝就位後進行搭接焊即可;二是不 易變形且便於固定,止水板下部可支承在對拉螺栓上,上部用鋼筋點焊夾住固定在牆壁兩側模 板支撐系統上;三是施工縫上下止水板均有一定高度,爬水坡度陡,高度也較大,具有較好的 防滲漏效果。在混凝土澆筑前在施工縫處必須進行過鑿毛處理,並用清水將施工縫衝刷乾淨,以 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從而提高施工質量。
圖1是傳統的水平施工縫設置圖。 圖2是"凸"字施工縫設置圖。 圖3是本發明施工縫設置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歩詳細描述。以冷軋薄板工程軋機基礎施工為例,本發明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軋機基礎為地下鋼筋混凝土箱型基礎,軋機基礎普遍埋深為-10. Om,局部埋深達到 -11. Om,基礎幾何尺寸為長66. 05m,寬44. 55m,基礎結構混凝土為抗滲混凝土,設計等級為C30、 S6,底板厚度為1.5m。基礎埋深深,地下水位高,施工縫處理難度較大。根據工程概況,將地 下室混凝土施工縫設置在-8. 2m處,即圖3中施工縫lc處。為了防止滲漏,側牆3施工縫採用 圖3的形式,形成施工縫la、 lb、 lc組成的階梯狀。基礎混凝土墊層施工完畢後,進行底板鋼 筋、模板施工,支模時施工縫設置成階梯狀,即外側施工縫lc設置在高於底板300mm的外壁 上,內側施工縫lb設置在底板上,使室內5不留施工縫的痕跡,施工縫在牆體內部成階梯狀,牆厚800腿,臺階部施工縫lc寬500mm,底板部施工縫lb寬300mm。歩驟二,採用400mm寬、2隱厚的鋼板作為施工縫處的止水板2,接頭應滿焊,不得有縫隙。 固定於牆體暗柱處,常在止水帶上割洞扎箍筋,封模前應補焊。本道工序檢査驗收合格後,進 行混凝土的澆築。步驟三,混凝土的澆築。為了保證混凝土質量,縮短澆築時間,本工程基礎混凝土採用泵送 混凝土;在澆搗之前應灑水溼潤木模板4,並對基礎內進行清理,不允許有浮泥和垃圾存在;混 凝土採用分段分層澆築,循序漸進, 一次完成。每層厚度《200mm,混凝土接頭的間隙時間不得超 過2小時,以免出現"冷縫"。振動棒振點間距控制在200mm以內,快插慢拔、斜進斜出,不允 許震動鋼筋和止水板。保證混凝土振搗密實。歩驟四,施工縫以上側牆3的施工。支模、綁紮鋼筋前,清除接縫表面的水泥浮漿、薄膜、 鬆散砂石、油汙等,將鋼筋上的浮漿刷淨,將舊混凝土表面光滑的部位適當鑿毛,並用清水衝刷 乾淨。側牆3鋼筋綁紮和支模,驗收合格後澆築側牆3混凝土,澆筑前要用清水溼潤舊混凝土表 面。混凝土澆筑後,要對施工縫1附近的混凝土細緻搗實,應用機械振搗,以保證混凝土密實, 振搗時間一般10s為宜,不應漏振或過振,振搗延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浮漿,無氣泡,不下沉 為止。步驟五,養護。混凝土澆注後,必須在12h內覆蓋保溫養護,之後混凝土表面要一直溼潤養 護到14d。為防止出現幹縮裂縫和溫度裂縫,最好其表面一直要採取措施進行保溫保溼養護。對 於大體積混凝土應採取有效的溫控措施,做好測溫記錄,控制內外溫差《25"C。拆模後,混凝土表面觀感質量非常好。竣工使用五個月後,無滲漏現象發生。本發明應用到 1750mm熱軋大型箱型基礎和冷軋薄板大型箱型基礎施工中,實施效果良好。
權利要求
1.一種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以下步驟①施工縫的設置底板鋼筋、模板的施工,支模時外牆施工縫設置成階梯狀,即外側施工縫設置在高於底板200~500mm的外壁上,內側施工縫設置在底板上,施工縫在牆體內部成階梯狀;②止水板的設置在牆體高於底板的外側水平施工縫上設置止水鋼板;③混凝土的澆築混凝土採用分段分層澆築,施工縫以下部分與底板施工一同完成;④施工縫以上部分與上部牆體一同施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 梯狀施工縫臺階部寬度大於底部寬度;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 階部寬度為整個牆體寬度的5/8。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 牆施工縫的高度為300mm。
5. 根據權利要求1 4任意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處理方法,其特徵 在於,進行所述歩驟④前,對施工縫鑿毛處理,用清水衝刷乾淨。,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①中階 ,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①中臺 ,其特徵在於,所述步驟①中外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施工縫的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施工縫的設置施工縫有兩部分組成,在牆體內部成階梯狀,外側施工縫與底板一起施工;內側施工縫設置在底板上,與上部牆體一起施工;(2)止水板的設置在牆體高於底板的外側水平施工縫上垂直設置止水鋼板;(3)混凝土的澆築外側施工縫與底板混凝土施工一同完成;內側施工縫以上部分與上部牆體混凝土施工一同完成。採用階梯式施工縫設置,不僅可以增加防水混凝土的滲透路徑,有效增強了防水混凝土的抗滲能力,減少建築物滲漏現象的發生,並且在牆體底板處留置的施工縫,保證了外牆內側混凝土表面的觀感質量,解決了一直以來地下室混凝土牆體內側表面存在施工縫觀感差的問題。
文檔編號E02D29/16GK101403218SQ20081015296
公開日2009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2日
發明者丁曉新, 張秀先, 李樹明, 王會榮, 陳臨韜 申請人:天津二十冶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