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應出風口較小的汽車前除霜格柵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6:59:11
專利名稱:一種適應出風口較小的汽車前除霜格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空調系統除霜除霧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前除霜格柵
結構。
背景技術:
在汽車零部件中,除霜格柵的作用是在需要的時候吹出熱風,以化除擋風玻璃上 的霧氣或結霜,保證行車安全。當前的前除霜格柵形狀設計通常是在先確定乘員艙內CAS 面(包括儀錶板,前檔風玻璃及除霜風口位置)和除霜風管形狀的情況下,再根據需要調整 格柵片的大小、位置、形狀,以保證前除霜氣流能夠均勻高速地吹至前檔風玻璃內側,起到 良好的除霜除霧作用,確保除霜除霧性達到國家法規標準。 然而與傳統的微車和轎車前除霜風口呈細長狀分布在儀錶板前端的設計相比,目 前轎車內飾造型的一種趨勢大大縮短了前除霜風口的長度,即為前除霜風口留出的空間位 置有限,出風面積減小了。在這種情況下,再採用原來裝飾作用的細條狀格柵極易使前除霜 氣流集中在前檔風玻璃中央,造成兩側氣流速度偏低,除霜除霧性能存在不能達標的隱患。 因此在現有儀錶板出風口大小較小的情況下,必須通過更改細條狀格柵來改善除霜除霧性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能夠改善在出風口較狹窄的情況下氣流過於 集中現象的汽車前除霜格柵,保證格柵的除霜除霧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採用的技術方案是 —種適應出風口較小的汽車前除霜格柵,其包括中央風管和前出風格柵,其在中 央風管底部設置有進風口 ,中部接出有側除霜風管,頂端設置有左右對稱布置的兩組前出 風格柵。 所述前出風格柵由若干具有導流作用的導流片組成,每組前出風格柵的相鄰兩導 流片下端之間的距離小於相鄰兩格柵上端之間的距離。並且每組前出風格柵的靠對稱中 線位置的第二片導流片與車的豎直方向一致進行布置,其餘導流片均與豎直方向呈夾角布 置。這樣布置,可以避免前除霜氣流集中在前檔風玻璃中央,有利於氣流向擋風玻璃兩側發散。 同時為了提高氣流向擋風玻璃兩側流動的均勻性,還可以將位於第二片導流片靠 向車外側方向的第三、第四至最後一片導流片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呈逐漸增大的狀態布置。 更好地,可以將所述第三、第四、第五導流片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20° ,第六、第七 導流片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第八導流片與豎直方向夾角為40。,第九和第十導流片 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5。。這樣形成逐漸過渡,氣流的均勻性更好。 並且設計第一導流片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15° ,使兩組前出風格柵的第一導流片 將氣流導向它們的交界位置,有利於彌補由於兩組前出風格柵左右對稱布置而造成的對稱中心位置的氣流空擋。 可見,採用本汽車前除霜格柵結構,可以在出風口較狹窄的情況下改善原有結構 氣流過於集中現象,使氣流在整個前擋風玻璃上均勻分布,使整個前擋風玻璃上的霧氣或 結霜快速、均勻地化掉,以保證行車安全。
圖1為本汽車前除霜格柵與儀錶板搭接的位置關係圖; 圖2為表示了本汽車前除霜格柵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其中一組前出風格柵的導流片布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 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參看圖1,本前除霜格柵5的風口長度不到儀錶板6長度的一半,布置在儀錶板6 的中部。 參看圖2,該前除霜格柵5結構包括其包括中央風管3和前出風格柵l,其在中央 風管3的底部設置有進風口 2,中部接出有側除霜風管4,頂端設置有左右對稱布置的兩組 前出風格柵1。 參見圖3,此是一組前出風格柵1的局部放大效果圖,圖中氣流由下方經過10片呈 一定角度漸變的導流片,到達上方的乘員艙內。圖中每組前出風格柵的靠對稱中線位置的 第二導流片b與車的豎直方向一致布置,第一 a導流片與豎直方向夾角為15° (反向),第 三、第四、第五導流片c、 d、 e與豎直方向夾角為20° ,第六、第七導流片f、 g與豎直方向夾 角為30° ,第八導流片h與豎直方向夾角為40。,第九、第十導流片i、j與豎直方向夾角為 45° ;各導流片之間的間距為15到16毫米,且相鄰兩導流片下端之間的距離小於相鄰兩格 柵上端之間的距離。氣流通過這樣一組角度漸變的導流片後,既能夠確保前檔風玻璃兩側 有足夠的氣流吹到,有效地優化前除霜性能;又可以避免因格柵角度過大,導致氣流大部分 被導到兩側而使中央出現低速區的情況。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 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 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 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 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權利要求一種適應出風口較小的汽車前除霜格柵,其包括中央風管和前出風格柵,在中央風管底部設置有進風口,中部接出有側除霜風管,頂端設置有左右對稱布置的兩組前出風格柵;其特徵在於,所述前出風格柵由若干具有導流作用的導流片組成,每組前出風格柵的相鄰兩導流片下端之間的距離小於相鄰兩格柵上端之間的距離;所述每組前出風格柵的靠對稱中線位置的第二片導流片與車的豎直方向一致進行布置,其餘導流片均與豎直方向呈夾角布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應出風口較小的汽車前除霜格柵,其特徵在於;所述位於 第二片導流片靠向車外側方向的第三、第四至最後一片導流片與豎直方向的夾角呈逐漸增 大的狀態布置。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適應出風口較小的汽車前除霜格柵,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 第四、第五導流片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20。,第六、第七導流片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0。, 第八導流片與豎直方向夾角為40。,第九和第十導流片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45。。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適應出風口較小的汽車前除霜格柵,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 導流片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15° 。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應出風口較小的汽車前除霜格柵,其特徵在於;所述各導 流片之間的間距為15-16毫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適應出風口較小的汽車前除霜格柵,其包括中央風管和前出風格柵,在中央風管底部設置有進風口,中部接出有側除霜風管,頂端設置有左右對稱布置的兩組前出風格柵。前出風格柵由若干具有導流作用的導流片組成,每組前出風格柵的相鄰兩導流片下端之間的距離小於相鄰兩格柵上端之間的距離;每組前出風格柵的靠對稱中線位置的第二片導流片與車的豎直方向一致進行布置,其餘導流片均與豎直方向呈夾角布置。氣流通過一組角度漸變的導流片後,既能夠確保前擋風玻璃兩側有足夠的氣流吹到,有效地優化前除霜性能,又不至於發生因導流片角度過大,導致氣流大部分被導到兩側而使中央出現低速區的情況,使整個前擋風玻璃上的霧氣或結霜快速、均勻地化掉,以保證行車安全。
文檔編號B60H1/34GK201544751SQ20092020733
公開日2010年8月1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6日
發明者嚴旭, 陳小東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