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胸腰椎骨折後腹脹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3:13:16 4
本發明屬於中藥製劑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胸腰椎骨折後腹脹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化及交通的發展。胸腰椎骨折也越來越常見,其發生率臨床報導各家不一,比較可信的是佔全部骨折的5%~6%,佔脊柱骨折的70%~80%,骨折後出血刺激腹膜後交感神經,影響胃腸蠕動功能,加之老年人胃腸功能素弱,以及長期臥床的影響,使腹脹成為胸腰椎骨折最常見的併發症,其出現對患者生理、心理及日常起居、飲食等方面帶來的痛苦,很多時候都超過了原發的疾病。
目前西醫對胸腰椎壓縮骨折後腹脹多採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胃腸動力藥,存在副作用較大、選擇性低的特點,而肛內灌入開塞露,或口服果導片、灌腸等通便方法,雖能緩解症狀,但難以恢復自主排便機制,且易導致劑量依賴性,甚則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和腸功能紊亂。
中醫對腹脹的治療常用單方是番瀉葉,服用後容易造成輕微腹痛、嘔吐或加重胃腸道疾病,甚至誘發腹瀉、消化道出血、依賴等不良反應,中醫複方方劑有承氣湯類,四磨湯、六磨湯等,以上大多以通便為主目的,對腹脹的治療效果不佳,且有導致腹瀉的副作用。外治法有針灸、按摩以及臍部貼敷等治療,多療效緩慢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治療胸腰椎骨折後腹脹的中藥製劑。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治療胸腰椎骨折後腹脹的中藥製劑,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製成:黃芪25份、茯苓10份、桃仁15份、吳茱萸6份、萊菔子10份、厚樸6份、梔子6份、山楂12份、黃柏6份、檳榔份、枳實6份、麥冬5份、大腹皮9份、半夏6份、羌活6份、炙甘草6份。
本發明可以製成中藥學上可接受的各種製劑,優選湯劑。製備方法:按上述重量稱取原料,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總藥材十倍重量的水,煎煮二小時,取煎液,第二次加總藥材七倍重量的水煎煮一小時,取兩次濾液混合、過濾,熱封袋中,100℃高溫滅菌,每袋200ml。
用法及用量:口服,每次一袋,每日早晚各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孕婦忌用。
其中部分藥材的藥理作用:
黃芪:補氣昇陽,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痺。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
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用於水腫尿少,脾虛食少,便溏洩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止咳平喘。用於瘕瘕痞塊.跌扑損傷,腸燥便秘。
吳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嘔,助陽止瀉。用於腹痛,脘腹脹痛,嘔吐吞酸。
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於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
厚樸:燥溼消痰,下氣除滿。用於溼滯傷中,脘痞吐瀉,食積氣滯,腹脹便秘。
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溼,涼血解毒。
山楂:消食健胃,行氣散瘀,化濁降脂。用於肉食積滯,胃脘脹滿,心腹刺痛。
黃柏:清熱燥溼,瀉火解毒。
檳榔:消積,行氣,利水。用於積滯瀉痢。
枳實: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用於積滯內停,痞滿脹痛,大便不通,痰滯氣阻。
麥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用於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大腹皮:下氣寬中,行水消腫。用於溼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
半夏: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嘔吐反胃,胸脘痞悶。
羌活:祛風除溼,止痛。
炙甘草:補脾和胃,益氣復脈。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
以上諸藥的主治及功效均參考於《中國藥典》2010年版。本發明以黃芪、茯苓、桃仁為君藥,萊菔子、黃柏、麥冬、厚樸、枳實為臣藥,吳茱萸、梔子、山楂、大腹皮、檳榔、半夏、羌活、炙甘草佐使藥。
以下為臨床實驗總結:臨床實驗治療胸腰椎骨折後腹脹56例
胸腰椎骨折後腹脹的臨床症狀及體徵:上腹部脹滿,嚴重者全腹瀰漫性脹滿,甚至高過劍突,腹壁軟,叩診鼓音,腸鳴音弱,1~2次/分,無氣過水音。
療效判斷:顯效:服藥後12h內肛排氣,症狀緩解;好轉:服藥後24h內肛排氣,症狀緩解;無效:服藥後48h內肛門仍未排氣,症狀無緩解或者繼續加重。
治療結果:臨床治療胸腰椎骨折後腹脹患者56例,口服本發明湯劑,一次一袋,早晚各一次,7天為一療程。三個療程後,顯效42例,顯效率75%,好轉9例,佔16%,無效5例,佔9%,總有效率90%。通過治療所示,對病人無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規化驗及肝腎功能檢測未發現異常。
以下列舉幾個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路某某,男,69歲,因高血壓眩暈摔倒,傷後腰部疼痛、活動受限,當時未予特殊治療,1天後出現腹脹,後逐漸加重,伴有噁心,遂來我院就診,拍片後發現第12胸椎骨折;診斷為:t12椎體壓縮性骨折、腹脹。口服本發明藥物12小時後肛門排氣,腹脹減輕,一個療程後,腹脹症狀全部消失,腸鳴音正常。
病例2:患者龐某某,女,72歲,在家搬東西時突發腰部疼痛,在當地醫院拍片示第二腰椎輕度楔形變,回家臥床休息治療,2天後發現腹脹,家屬給予腹部熱敷、按摩,效果不佳,12天腹脹如鼓,難以忍受,遂來我院就診,病人煩躁較重,輾轉反側,不能安臥,大便困難、小便不利,舌紅、苔黃膩,脈弦細數。磁共振示:l1~3輕度壓縮骨折,診斷為:腰椎骨折、腹脹。口服本發明藥物15小時後肛門排氣,病人自述腹脹減輕,2個療程後,症狀全部消失,二便正常,無腹瀉等不良併發症發生。
病例3:患者王某,女,35歲,高處墜落後腰部疼痛、活動受限來診,住院1天後出現腹脹,逐漸加重,口服本發明藥物8小時後肛門排氣,腹脹減輕,1個療程後,腹脹症狀消失,無併發症發生。
本發明有如下優點:
(1)本發明所使用的中草藥均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根據配伍本發明具有補氣行氣,化瘀止痛,利水滲溼、消腫除脹的作用。
(2)本發明不僅對胸腰椎骨折後腹脹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而且可預防胸腰椎骨折後腹脹的發生。
(3)本發明堅守中醫辨證施治之大法,組方嚴謹、高效,無毒無害,治療胸腰椎骨折後腹脹見效快、療程短、安全方便,長期未發現有腹瀉等併發症發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說明。
實施例湯劑,按重量份數稱取原料:黃芪25克、茯苓10克、桃仁15克、吳茱萸6克、萊菔子10克、厚樸6克、梔子6克、山楂12克、黃柏6克、檳榔8克、枳實6克、麥冬5克、大腹皮9克、半夏6克、羌活6克、炙甘草6克。
製備方法:按上述重量稱取原料,置多功能提取罐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總藥材十倍重量的水,煎煮二小時,取煎液;第二次加總藥材七倍重量的水煎煮一小時,取兩次濾液混合、過濾,熱封袋中,100℃高溫滅菌,每袋200ml。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