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垂直旋轉鞦韆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22:57:46 1
專利名稱:一種垂直旋轉鞦韆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體育娛樂健身器械,涉及一種鞦韆,特別涉及一種垂直旋轉鞦韆。
背景技術:
鞦韆是一種娛樂和競技運動,傳統的鞦韆,是在橫梁上綁定吊繩牽拉的座椅,人或坐或站於其上,搖動吊繩,即可蕩漾空中,這種鞦韆大多只能一個人玩,多人同玩,則需要同站或者同坐在座椅上,同步運動,缺乏互動的樂趣,而且蕩漾的幅度不大,尤其是不能翻轉, 對於玩家特別是喜歡刺激的年輕人來說吸引力稍顯不足。另外,當前的鞦韆都需要玩家蹬地助力或者由他人幫忙推動,載動少數玩家的情況下沒有太大的影響,當同時的玩家過多,則需要耗費較大的體力,從而無法長時間娛樂。
發明內容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垂直旋轉鞦韆, 可以垂直旋轉,同時外設電機,具有結構簡單、方便易玩的特點。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垂直旋轉鞦韆,包括左支座11和右支座12,左支座11和右支座12之間通過滾動軸承連接有水平的旋轉軸2,旋轉軸2上固定有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都為四邊形結構,第一翻轉架3所在平面與第二翻轉架4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並且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各自有兩條邊與旋轉軸2平行,第一翻轉架3 與旋轉軸2平行的兩條邊上各自設置有第一吊座31,第二翻轉架4與旋轉軸2平行的兩條邊上各自設置有第二吊座41。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連接於旋轉軸2的中間位置,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在旋轉軸2上有兩個共同的交點。所述旋轉軸2還連接有電機5。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可玩性強,本實用新型的鞦韆可以垂直旋轉,而且需要四個人一起玩,也可以相應增加翻轉架,進而進行八人遊戲,為普通的鞦韆活動增加了挑戰和樂趣。2)外設有電機,當玩家感覺累了的時候,可以打開電機,設置相應轉速,帶動旋轉軸,使玩家在健身之餘享受片刻輕鬆。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詳盡的說明。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垂直旋轉鞦韆,包括左支座11和右支座12,左支座11和右支座12之間通過滾動軸承連接有水平的旋轉軸2,旋轉軸2上固定有第一翻轉架 3和第二翻轉架4,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都為四邊形結構,第一翻轉架3所在平面與第二翻轉架4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並且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各自有兩條邊與旋轉軸2平行,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連接於旋轉軸2的中間位置,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在旋轉軸2上有兩個共同的交點,第一翻轉架3與旋轉軸2平行的兩條邊上各自設置有第一吊座31,第二翻轉架4與旋轉軸2平行的兩條邊上各自設置有第二吊座41, 同時,所述旋轉軸2還連接有電機5。使用時,四個玩家分別坐在四個吊座上,由水平位置最低的那個玩家蹬地使力,離地後,下一個玩家蹬地使力,依次而為,可以在幾次使力之後,四個玩家共同享受在空中翻轉的樂趣,也可以由另外的一個輔助者,在附近幫忙推動翻轉架,玩家在空中表現為你追我趕的局面,而且轉速越快,玩家在空中就飛得越高,精彩好玩。當大家都累了的時候,可以打開電機5,帶動旋轉軸2轉動,玩家只需坐在吊座上, 自由享受,調整電機5,可以設置相應的轉速,方便易玩。
權利要求1.一種垂直旋轉鞦韆,包括左支座(11)和右支座(12),其特徵在於,左支座(11)和右支座(12)之間通過滾動軸承連接有水平的旋轉軸(2),旋轉軸(2)上固定有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都為四邊形結構,第一翻轉架(3) 所在平面與第二翻轉架(4)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並且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各自有兩條邊與旋轉軸(2)平行,第一翻轉架(3)與旋轉軸(2)平行的兩條邊上各自設置有第一吊座(31),第二翻轉架(4)與旋轉軸(2)平行的兩條邊上各自設置有第二吊座(4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旋轉鞦韆,其特徵在於,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 ⑷連接於旋轉軸⑵的中間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旋轉鞦韆,其特徵在於,第一翻轉架(3)和第二翻轉架(4)在旋轉軸(2)上有兩個共同的交點。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旋轉鞦韆,其特徵在於,所述旋轉軸(2)還連接有電機(5)。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體育娛樂健身器械,為一種垂直旋轉鞦韆,包括左支座和右支座,左支座和右支座之間通過滾動軸承連接有水平的旋轉軸,旋轉軸上固定有第一翻轉架和第二翻轉架,第一翻轉架和第二翻轉架都為四邊形結構,第一翻轉架所在平面與第二翻轉架所在平面相互垂直,並且第一翻轉架和第二翻轉架各自有兩條邊與旋轉軸平行,第一翻轉架與旋轉軸平行的兩條邊上各自設置有第一吊座,第二翻轉架與旋轉軸平行的兩條邊上各自設置有第二吊座,本實用新型可以垂直旋轉,具有結構簡單、方便易玩的特點。
文檔編號A63G1/10GK202128890SQ20112023851
公開日2012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7日
發明者寧寶權, 張龍, 林長松 申請人:六盤水師範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