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的製作方法
2023-04-24 03:57:54 2

本實用新型涉及數控衝壓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
背景技術:
在數控衝壓加工中,特別是對於金屬罐的生產,當片材進行數控衝壓機臺衝壓加工完畢後,需要進行堆料整理。而在傳統的數控衝壓加工生產中,片材在衝壓加工成工件後,一般是通過傳送帶傳送到回收箱,然後通過人工收集堆疊整齊,這樣的工作效率很低。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提高工作效率的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
一種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包括:底板、安裝在底板上的導料槽、垂直連接在底板上的多根限位杆、安裝在底板底部的頂料組件、連接在底板底部的來料感應器、安裝在底板上的多個翻轉組件、以及分別連接底板和限位杆的機架;底板開設有位於限位杆之間的頂料貫孔和位於翻轉組件之下的檢測貫孔;檢測貫孔位於來料感應器之上;多根限位杆構成一個連通頂料貫孔以及檢測貫孔的容置槽;容置槽的底部連通導料槽;頂料組件包括:安裝在底板底部的頂料氣缸和連接頂料氣缸的頂料板;頂料氣缸位於頂料貫孔的下方且電連接來料感應器;頂料板位於頂料貫孔中;翻轉組件的數量與限位杆的數量相等;一個翻轉組件對應設置在一根限位杆的底端;每個翻轉組件包括:連接在底板且位於限位杆底端的翻轉支座以及樞接在翻轉支座上的翻轉支板;翻轉支座上設有抵接在翻轉支板一端的支撐杆;翻轉支板遠離支撐杆的一端設有支撐部;支撐部朝向底板的一面設有朝向底板上方延伸的導向斜面;支撐部背離底板的一面設有支撐平面;機架的一端連接底板的兩側,機架的另一端連接限位杆的頂端。
上述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當片材加工為工件後,通過導料槽導入到多根限位杆所構成的容置槽中,當片材進入該容置槽的底部時,覆蓋在頂料貫孔和檢測貫孔上,並且觸發了位於檢測貫孔下方的來料感應器,頂料氣缸推動頂料板頂起,工件被頂料板頂起,並且推動翻轉組件上的翻轉支板翻轉,並且當工件順著翻轉支板上的支撐部的導向斜面越過該導向斜面後,工件抵接在該支撐部的支撐平面上,此時,頂料氣缸復位,工件失去頂料板的作用力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並且迫使翻轉支板復位,當翻轉支板的端部重新抵接到翻轉支座上的支撐杆上時,工件被翻轉支板固定在容置槽中。當下一個工件進來時,重複上述的步驟,實現自動堆料。通過上述設計,使得片材在衝壓加工為工件後,能夠被自動收料,提高工作效率。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頂料貫孔為長方形結構設置且位於容置槽的中心處。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檢測貫孔為條形結構設置且位於遠離導料槽的翻轉組件的下方。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限位杆上套設有壓料尼龍套。壓料尼龍套用於將堆疊的工件卡緊,避免工件掉落。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限位杆的頂端設有滿載感應器和電連接滿載感應器的警示燈。當工件堆疊的高度達到滿載的高度時,觸發滿載感應器,此時警示燈點亮,提示工人將堆疊的工件取走。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滿載感應器為接近開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來料感應器為接近開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機架包括:樞接底板兩側的主架體、樞接主架體一端的連接杆、以及樞接主架體另一端的連接板;連接杆遠離主架體的一端樞接底板的底部且靠近導料槽的入口處;連接板連接限位杆的頂端。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的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的局部示意圖;
圖3為圖2所示的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的翻轉後的局部示意圖;
圖4為圖2所示的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中的翻轉組件的示意圖;
圖5為圖1所示的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中的機架的局部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的含義為:
10-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
20-底板,21-頂料貫孔,22-檢測貫孔;
30-導料槽;
40-限位杆,41-容置槽,42-壓料尼龍套,43-滿載感應器,44-警示燈;
50-頂料組件,51-頂料氣缸,52-頂料板;
60-來料感應器;
70-翻轉組件,71-翻轉支座,72-翻轉支板,73-支撐杆,74-支撐部,75-導向斜面,76-支撐平面;
80-機架,81-主架體,82-連接杆,83-連接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徵、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解析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精神,藉由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詳述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參見圖1至圖5,其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10。
該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10,安裝連接數控衝壓機臺的出料傳送帶的出口處以接收加工完畢的工件並且將工件堆疊起來。該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10包括:底板20、安裝在底板20上的導料槽30、垂直連接在底板20上的三根限位杆40、安裝在底板20底部的頂料組件50、連接在底板20底部的來料感應器60、安裝在底板20上的三個翻轉組件70、以及分別連接底板20和限位杆40的機架80。各部件的具體說明如下:
底板20為長方形金屬板,其開設有位於限位杆40之間的頂料貫孔21和位於翻轉組件70之下的檢測貫孔22。頂料貫孔21為長方形結構設置且位於容置槽41的中心處。檢測貫孔22位於來料感應器60之上。檢測貫孔22為條形結構設置且位於遠離導料槽30的翻轉組件70的下方。
限位杆40為金屬圓杆。多根限位杆40構成一個連通頂料貫孔21以及檢測貫孔22的容置槽41。容置槽41的底部連通導料槽30。限位杆40上套設有壓料尼龍套42。限位杆40的頂端設有滿載感應器43和電連接滿載感應器43的警示燈44。該滿載感應器43為接近開關。
頂料組件50包括:安裝在底板20底部的頂料氣缸51和連接頂料氣缸51的頂料板52。頂料氣缸51位於頂料貫孔21的下方且電連接來料感應器60。頂料板52位於頂料貫孔21中。
該來料感應器60為接近開關。
翻轉組件70的數量與限位杆40的數量相等。一個翻轉組件70對應設置在一根限位杆40的底端。每個翻轉組件70包括:連接在底板20且位於限位杆40底端的翻轉支座71以及樞接在翻轉支座71上的翻轉支板72。翻轉支座71上設有抵接在翻轉支板72一端的支撐杆73。翻轉支板72遠離支撐杆73的一端設有支撐部74。支撐部74朝向底板20的一面設有朝向底板20上方延伸的導向斜面75。支撐部74背離底板20的一面設有支撐平面76。
機架80包括:樞接底板20兩側的主架體81、樞接主架體81一端的連接杆82、以及樞接主架體81另一端的連接板83。連接杆83遠離主架體81的一端樞接底板20的底部且靠近導料槽30的入口處。連接板83連接限位杆40的頂端。
上述用於數控衝壓生產的自動收料架10,當片材加工為工件後,通過導料槽30導入到多根限位杆40所構成的容置槽41中,當片材進入該容置槽41的底部時,覆蓋在頂料貫孔21和檢測貫孔22上,並且觸發了位於檢測貫孔22下方的來料感應器60,頂料氣缸51推動頂料板52頂起,工件被頂料板52頂起,並且推動翻轉組件70上的翻轉支板72翻轉,並且當工件順著翻轉支板72上的支撐部74的導向斜面75越過該導向斜面75後,工件抵接在該支撐部74的支撐平面76上,此時,頂料氣缸51復位,工件失去頂料板52的作用力後,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並且迫使翻轉支板72復位,當翻轉支板72的端部重新抵接到翻轉支座71上的支撐杆73上時,工件被翻轉支板72固定在容置槽41中。當下一個工件進來時,重複上述的步驟,實現自動堆料。通過翻轉底板20調整導料槽30入口的位置,可以適應不同傳送帶的輸出口的位置,使得工件更加順暢地進入到導料槽30中。通過上述設計,使得片材在衝壓加工為工件後,能夠被自動收料,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壓料尼龍套42用於將堆疊的工件卡緊,避免工件掉落。當工件堆疊的高度達到滿載的高度時,觸發滿載感應器43,此時警示燈44點亮,提示工人將堆疊的工件取走。通過轉動連接板83可以調整底板20與機架80之間形成的夾角,以更好地匹配傳送帶的出口位置。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