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肘連杆合模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2:14:31 2
專利名稱:曲肘連杆合模機構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機中的合模機構,尤其涉及一種曲肘連杆合模機構。
背景技術:
傳統注塑機合模機構其是以一個鎖模油缸來完成整個開鎖模過程的,為了獲得較 大的鎖模力,因此其需要使用大流量的鎖模油缸,因此鎖模油缸的重量重,組裝拆修 困難,還由於大流量的鎖模油缸其缸徑大,長期使用鎖模油缸容易磨損,造成油缸內 洩,耐用性不好,再者要驅動大流量的鎖模油缸其速度也比較慢,難以實現快速開模 鎖模。
針對前述現狀,近年來,雙曲肘五支鉸連杆合模機構注塑機的設計製造在中國開 始逐漸發展,雙曲肘五支鉸連杆合模機構的核心部分就是傳遞油缸運動的連杆部分。
當用液壓缸驅動活塞杆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通過曲肘連杆機構傳動的動模板會產 生慢-快-慢的速度特性適合模板起閉模的工藝要求,如果採用伺服電機驅動,可改變活 塞杆的變速運動規律使之得到高速、平穩的動模板運動特性,並節能。當曲肘連杆機 構伸直時,可進入自鎖狀態,在鎖緊模具後,由變形所產生的彈性反力無法使模具打 開因此可以暫時切斷輸入端的動力,並達到節省能源降低成本。
由於目前雙曲肘五支鉸連杆合模機構注塑機尾板中的大銷軸與尾板之間有相對的 轉動,從而易導致尾板的磨損,降低了尾板的壽命;而且連杆結構中的前連杆為多個 獨立存在的杆件,故其強度、剛度較低。
如一專利號為ZL02138666.8(公開號為CN1502461A)的中國發明專利《曲肘合模機 構》披露了這樣一種類似的曲肘合模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現狀而提供一種曲肘連杆結 構強度高的曲肘連杆合模機構,該機構具有動模板和尾板的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的 優點。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曲肘連杆合模機構,包 括有尾板、動模板及設置在尾板和動模板之間以驅動動模板相對尾板移動的一對曲肘 連杆結構,各曲肘連杆結構又包括前連杆、後連杆、小連杆和推座,其中,前連杆的前端與動模板的後端面鉸接,前連杆的後端與後連杆的前端鉸接,後連杆的後端與尾 板的前端面鉸接,所述的小連杆一端與後連杆的中部鉸接,另一端與推座一側鉸接, 而推座通過導杆限位於尾板和動模板之間並可來回移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連杆 為一整體件,前連杆的前端具有與動模板後端面鉸接的兩個前凸耳,前連杆的後端具 有與後連杆鉸接的三個後凸耳。
上述動模板的後端面具有第一中間支架,該第一中間支架上固定有第一大銷軸, 該第一大銷軸不能相對第一中間支架轉動,所述前連杆的兩個前凸耳活動套設在第一 大銷軸上並可相對第一大銷軸轉動;所述前連杆的三個後凸耳上穿設固定有第二大銷 軸,該第二大銷軸不能相對前連杆轉動,所述後連杆的前端活動套設在第二大銷軸上 並可相對第二大銷軸轉動,且後連杆由彼此獨立的第一後連杆和第二後連杆組成,該 第一後連杆和第二後連杆位於相鄰的兩個後凸耳之間,並與後凸耳端面緊貼;所述尾 板的前端面具有第二中間支架,該第二中間支架上固定有第三大銷軸,該第三大銷軸 不能相對該第二中間支架轉動,所述後連杆的後端活動套設在該第三大銷軸上並可相 對第三大銷軸轉動;所述小連杆由彼此獨立的第一小連杆、第二小連杆和第三小連杆 組成, 一第一小銷軸其兩端與第一小連杆和第三小連杆的一端固定,該第一小銷軸不 能相對第一小連杆和第三小連杆轉動,所述的第二小連杆套設在該第一小銷軸的中 部,所述的第一後連杆的中部活動套設在第二小銷軸上並可相對第二小銷軸轉動,且 第一後連杆位於第一小連杆和第二小連杆之間且端面彼此緊貼,所述的第二後連杆的 中部活動套設在第二小銷軸上並可相對第二小銷軸轉動,且第二後連杆位於第二小連
杆和第三小連杆之間且端面彼此緊貼; 一第二小銷軸其兩端與第一小連杆和第三小連 杆的另一端固定,該第二小銷軸不能相對第一小連杆和第三小連杆轉動,所述的第二 小連杆的另一端套設在該第二小銷軸的中部,推座的一側的兩個凸耳活動套設在第二 小銷軸上並可相對第二小銷軸轉動。
所述第一大銷軸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第一中間支架兩最外端面上也開 有槽, 一第一卡板同時卡於第一大銷軸的第一中間支架的槽內;所述第二大銷軸的兩 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後凸耳兩最外端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二卡板同時卡於第二 大銷軸和後凸耳的槽內;所述第三大銷軸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第二中間支 架兩最外端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三卡板同時卡於第三大銷軸和第二中間支架的槽內; 所述第一小銷軸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第一小連杆和第三小連杆一端的外端面 上也開有槽, 一第四卡板同時卡於第一小銷軸、第一小連杆和第三小連杆的槽內;所 述第二小銷軸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第一小連杆和第三小連杆另一端的外端 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五卡板同時卡於第二小銷軸、第一小連杆和第三小連杆的槽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
①、前連杆做成一整體件,消除了分別加工每一個的累積誤差,既提高前連杆的
5加工精度,又提高了前連杆的剛度,簡化了裝配過程,降低了製造成本。
②、各大銷軸與動模板、尾板之間無相對轉動固定;各小銷軸與小連杆之間無相 對轉動固定,消除了動模板、尾板與大銷軸的磨損,提高了動模板和尾板的壽命,節 約了成本;同時後連杆和前連杆之間為緊密貼合,小連杆和後連杆之間也緊密貼合, 加工時只需對前連杆和後連杆進行精加工,而前連杆和後連杆為杆件,加工時為端面 加工,故加工方便,同時,還使得各支架、推座的內惻面全都不需要加工,各連杆與 各支架、推座之間即使存在較大間隙也不影響該曲肘結構動作的穩定性,而如對各支 架、推座與各連杆之間的接合面進行精加工則很困難,綜上所述,該曲肘機構大大降 低了加工難度與生產製造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圖l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立體結構示意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開模狀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開模狀態的剖視圖(正視方向);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鎖t莫狀態側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小連杆與推座及後連杆的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如圖1 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應該優選實施例。
一種曲肘連杆合模機構,包括有尾板l、動模板2及設置在尾板1和動模板2之間以 驅動動模板2相對尾板1移動的一對曲肘連杆結構,尾板l固定在注塑機的機架上,尾板 l上固定有四根拉杆12,該四根拉杆12的另一端固定在頭板13上,而動模板2則套設在 機架的四根拉杆12上,並可沿拉杆12上下滑移,各曲肘連杆結構又包括前連杆3、後連 杆4、小連杆5和推座6。
其中,前連杆3為一整體件,前連杆3的前端具有與動模板2後端面鉸接的兩個前凸 耳31,該前凸耳31間隔設置,前連杆3的後端具有與後連杆4鉸接的三個後凸耳32,該 三個後凸耳32間隔設置。
前連杆3的前端與動模板2的後端面鉸接,即動模板2的後端面具有第一中間支架 21,該第一中間支架21上固定有第一大銷軸22,第一大銷軸22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 槽,相應地第一中間支架21兩最外端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一卡板7同時卡於第一大銷軸 22的第一中間支架21的槽內,這樣第一大銷軸22不能相對第一中間支架21轉動,前連 杆3的兩個前凸耳31活動套設在第一大銷軸22上並可相對第一大銷軸22轉動。
前連杆3的後端與後連杆4的前端鉸接,即前連杆3的三個後凸耳32上穿設固定有第
6二大銷軸33,第二大銷軸33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後凸耳32兩最外端面上也 開有槽, 一第二卡板8同時卡於第二大銷軸33和後凸耳32的槽內,這樣第二大銷軸33不 能相對前連杆3轉動,後連杆4由彼此獨立的第一後連杆41和第二後連杆42組成,第一 後連杆41和第二後連杆42的前端活動套設在第二大銷軸33上並可相對第二大銷軸33轉 動,且第一後連杆41和第二後連杆42位於相鄰的兩個後凸耳32之間,並與後凸耳32端 面緊貼。
後連杆4的後端與尾板1的前端面鉸接,即在尾板l的前端面具有第二中間支架ll, 該第二中間支架11上固定有第三大銷軸12,第三大銷軸12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 應地第二中間支架ll兩最外端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三卡板9同時卡於第三大銷軸12和第 二中間支架ll的槽內,這樣第三大銷軸12不能相對該第二中間支架11轉動,後連杆4的 後端活動套設在該第三大銷軸12上並可相對第三大銷軸12轉動。
推座6通過導杆14限位於尾板1和動模板2之間並可來回移動,推座6—般與開鎖模 油缸的活塞杆固定,通過活塞杆的移動帶動推座6在尾板1和動模板2之間來回移動,其 為一般曲肘連杆合模機構的常規結構。
小連杆5—端與推座6—側鉸接,該小連杆5由彼此獨立的第一小連杆51、第二小連 杆52和第三小連杆53組成, 一第一小銷軸54其兩端與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的 一端固定,第一小銷軸54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 53—端的外端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四卡板10同時卡於第一小銷軸54、第一小連杆51和 第三小連杆53的槽內,這樣第一小銷軸54不能相對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轉 動;第二小連杆52套設在該第一小銷軸54的中部,第一後連杆41的中部活動套設在第 一小銷軸54上並可相對第一小銷軸54轉動,且第一後連杆41位於第一小連杆51和第二 小連杆52之間且端面彼此緊貼,所述的第二後連杆42的中部活動套設在第一小銷軸54 上並可相對第一小銷軸54轉動,且第二後連杆42位於第二小連杆52和第三小連杆53之 間且端面彼此緊貼。
小連杆5的另一端與後連杆4的中部鉸接,即一第二小銷軸55其兩端與第一小連杆 51和第三小連杆53的另一端固定,所述第二小銷軸55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 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另一端的外端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五卡板U同時卡於第 二小銷軸55、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的槽內,這樣第二小銷軸55不能相對第一 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轉動;所述的第二小連杆52的另一端套設在該第二小銷軸55 的中部,推座6的一側的兩個凸耳61活動套設在第二小銷軸55上並可相對第二小銷軸55 轉動。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是這樣的
鎖模時,鎖模油缸推動推座6朝遠離尾板1的方向移動,小連杆5隨推座6移動,同時小連杆5的另一端推動後連杆4的上端外張,進而帶動前連杆3的下端外張,推動動模 板2朝遠離尾板1的方向移動,從而完成整個鎖模動作;
開模時,鎖模油缸拉動推座6朝靠近尾板1的方向移動,小連杆5隨推座6移動,同 時小連杆5的另一端拉動後連杆4的上端內縮,進而帶動前連杆3的下端內縮,拉動動模 板2朝靠近尾板1的方向移動,從而完成整個開模動作。
權利要求1、一種曲肘連杆合模機構,包括有尾板(1)、動模板(2)及設置在尾板(1)和動模板(2)之間以驅動動模板相對尾板移動的一對曲肘連杆結構,各曲肘連杆結構又包括前連杆(3)、後連杆(4)、小連杆(5)和推座(6),其中,前連杆(3)的前端與動模板(2)的後端面鉸接,前連杆(3)的後端與後連杆(4)的前端鉸接,後連杆(4)的後端與尾板(1)的前端面鉸接,所述的小連杆(5)一端與後連杆(4)的中部鉸接,另一端與推座(6)一側鉸接,而推座(6)通過導杆(14)限位於尾板(1)和動模板(2)之間並可來回移動,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前連杆(3)為一整體件,前連杆(3)的前端具有與動模板(2)後端面鉸接的兩個前凸耳(31),前連杆(3)的後端具有與後連杆(4)鉸接的三個後凸耳(32)。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曲肘連杆合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動模板(2)的後端 面具有第一中間支架(21),該第一中間支架(21)上固定有第一大銷軸(22),該第一大銷 軸(22)不能相對第一中間支架(21)轉動,所述前連杆(3)的兩個前凸耳(31)活動套設在第 一大銷軸(22)上並可相對第一大銷軸(22)轉動;所述前連杆(3)的三個後凸耳(32)上穿設固定有第二大銷軸(33),該第二大銷軸(33) 不能相對前連杆(3)轉動,所述後連杆(4)的前端活動套設在第二大銷軸(33)上並可相對 第二大銷軸(33)轉動,且後連杆(4)由彼此獨立的第一後連杆(41)和第二後連杆(42)組 成,該第一後連杆(41)和第二後連杆(42)位於相鄰的兩個後凸耳(32)之間,並與後凸耳 (32)端面緊貼;所述尾板(l)的前端面具有第二中間支架(ll),該第二中間支架(ll)上固定有第三大 銷軸(12),該第三大銷軸(12)不能相對該第二中間支架(11)轉動,所述後連杆(4)的後端 活動套設在該第三大銷軸(12)上並可相對第三大銷軸(12)轉動;所述小連杆(5)由彼此獨立的第一小連杆(51)、第二小連杆(52)和第三小連杆(53)組 成, 一第一小銷軸(54)其兩端與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的一端固定,該第一 小銷軸(54)不能相對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辨動,所述的第二小連杆(52)套設 在該第一小銷軸(54)的中部,所述的第一後連杆(41)的中部活動套設在第一小銷軸(54) 上並可相對第二小銷軸(55)轉動,且第一後連杆(41)位於第一小連杆(51)和第二小連杆 (52)之間且端面彼此緊貼,所述的第二後連杆(42)的中部活動套設在第一小銷軸(54)上 並可相對第一小銷軸(54)轉動,且第二後連杆(42)位於第二小連杆(52)和第三小連杆(53) 之間且端面彼此緊貼;一第二小銷軸(55)其兩端與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的另一端固定,該第 二小銷軸(55)不能相對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轉動,所述的第二小連杆(52)的 另一端套設在該第二小銷軸(55)的中部,推座(6)的一側的兩個凸耳(61)活動套設在第二 小銷軸(55)上並可相對第二小銷軸(55辨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曲肘連杆合模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大銷軸(22) 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第一中間支架(21)兩最外端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一卡板 (7)同時卡於第一大銷軸(22)的第一中間支架(21)的槽內;所述第二大銷軸(33)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後凸耳(32)兩最外端面上也開 有槽, 一第二卡板(8)同時卡於第二大銷軸(33)和後凸耳(32)的槽內;所述第三大銷軸(12)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第二中間支架(ll)兩最外端面 上也開有槽, 一第三卡板(9)同時卡於第三大銷軸(12)和第二中間支架(ll)的槽內;所述第一小銷軸(51)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 (53)—端的外端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四卡板(10)同時卡於第一小銷軸(54)、第一小連杆 (51)和第三小連杆(53)的槽內;所述第二小銷軸(52)的兩外端面上開有一槽,相應地第一小連杆(51)和第三小連杆 (53)另一端的外端面上也開有槽, 一第五卡板(11)同時卡於第二小銷軸(55)、第一小連 杆(51)和第三小連杆(53)的槽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曲肘連杆合模機構,包括有尾板、動模板及一對曲肘連杆結構,各曲肘連杆結構又包括前連杆、後連杆、小連杆和推座,其中,前連杆的前端與動模板的後端面鉸接,前連杆的後端與後連杆的前端鉸接,後連杆的後端與尾板的前端面鉸接,小連杆一端與後連杆的中部鉸接,另一端與推座一側鉸接,而推座限位於尾板和動模板之間並可來回移動,其特徵在於前連杆為一整體件,前連杆的前端具有與動模板後端面鉸接的兩個前凸耳,前連杆的後端具有與後連杆鉸接的三個後凸耳。該曲肘連杆合模機構具有動模板和尾板的結構簡單、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文檔編號B29C45/66GK201320831SQ20082016806
公開日2009年10月7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4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4日
發明者丁世前, 張衛東, 強 鄭 申請人:寧波海雄塑料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