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雷射燈條、由雷射燈條構成的背光模組及顯示器的製造方法
2023-04-23 14:29:56 1
一種雷射燈條、由雷射燈條構成的背光模組及顯示器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雷射燈條、由雷射燈條構成的背光模組及顯示器,包括片狀的燈條基板和多個發光模塊,所述多個發光模塊設置於所述燈條基板的同一面上,構成直線排列的發光點陣列。一種由雷射燈條製成的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至少一片擴散片,至少一層增亮膜,反射板和至少一個雷射燈條,或者僅包括至少一片擴散片,至少一層增亮膜,反射板和至少一個雷射燈條。一種由背光模組製成的顯示器,包括殼體,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組。本實用新型利用雷射模塊作為發光元件,配合導光板和擴散板,實現均勻的雷射面光源,提升了背光模組及顯示器的發光效率和顯示質量。
【專利說明】一種雷射燈條、由雷射燈條構成的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發光元件和背光顯示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雷射燈條、由雷射燈條構成的背光模組及顯示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顯示技術的快速進步和消費電子市場的迅猛發展,液晶面板(IXD panel)由於厚度薄,質量輕,攜帶方便,低輻射等特點,已經在顯示器市場佔據了主導地位,現在廣泛應用於電視機,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數位相機,行動電話及投影機等多種電子產品。背光模組(Back light module)作為液晶顯示器面板的核心零件之一,市場需求巨大且仍在持續增長。隨著液晶顯示器製造技術的進步,在大尺寸及低價格的趨勢下,市場對背光模組提出了輕量化,薄型化,低能耗,高能效,高亮度及低成本的要求,為了保持在未來市場的競爭力,開發設計新型的背光模組及顯示器製造技術,成為了重要課題和關鍵方向。
[0003]背光模組是的液晶面板的第二大關鍵零部件,重要性僅次於彩色濾光片。由於液晶本身不發光,所以需要背光模組提供亮度充足且分布均勻的面光源,使液晶面板正常顯示圖像的同時,擁有足夠的亮度和對比度。現有的背光模組大多為側入式和直下式兩種,其中側入式需要通過導光板將線光源轉換為面光源,而直下式直接將線光源的出光通過擴散板變為均勻出射的面光源。所採用的線光源主要有冷陰極螢光燈(CCFL)和發光二極體(LED)。由於冷陰極螢光燈存在壽命較短,色域較小,結構易損,含汞等環境有害物等諸多缺點,現在市場上已經逐漸被發光二極體替代。發光二極體雖然在廣色域,長壽命方面有相對優勢,但也存在能效偏低,散熱不佳,出光均勻度稍差和成本高等諸多問題。近年來,雷射也被引入背光模組作為照明光源,雷射模塊發射的光束一般為直徑較小的光束,必須要通過光學元件,擴束器等結構將雷射光束擴大以後才能作為照明光源,使用這樣結構的背光模組工藝複雜,體積較大,成本也偏高。
[0004]根據上述分析,現有的背光模組,均存在色域範圍較窄、亮度和均勻度差或者結構複雜,體積較大,成本偏高等各種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均勻出光、發光效率高、顯示質量高的雷射燈條、由雷射燈條構成的背光模組及顯不器。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雷射燈條,包括片狀的燈條基板和多個發光模塊,所述多個發光模塊設置於所述燈條基板上的同一平面上,構成直線排列的發光點陣列。
[000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利用雷射模塊作為發光元件,配合導光板和擴散板,實現均勻出光的雷射面光源,並結合雷射光源的高亮度,高能效和廣色域的特點,來提升背光模組及顯示器的發光效率和顯示質量。
[0008]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0009]進一步,所述發光模塊為雷射模塊、LED模塊或者雷射模塊與LED模塊的封裝後形成的組合模塊。
[0010]進一步,當所述發光模塊為LED模塊時,所述燈條基板上還間隔設置有若干個雷射模塊,使發出的光束垂直於燈條基板的方向射出。
[0011]進一步,所述發光模塊發出的光為單色光或者由多種顏色組成的混合光。
[0012]進一步,一種採用雷射燈條製成的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至少一片擴散片,至少一層增亮膜,反射板和至少一個雷射燈條;
[0013]進一步,所述導光板、至少一片的擴散片和至少一層的增亮膜依次或非依次的設置於反射板反光面的一側,所述導光板、至少一片的擴散片、至少一層的增亮膜與反射板層疊固定,所述雷射燈條設置於所述導光板的一側或多側的側壁上。
[0014]進一步,一種採用雷射燈條製成的背光模組,包括至少一片擴散片,至少一層增亮膜,反射板和至少一個雷射燈條;
[0015]進一步,所述雷射燈條與所述反射板的反光面固定,所述增亮膜和擴散片依次或非依次的設置於反射板反光面的一側,所述增亮膜、擴散片和設置有雷射燈條的反射板層
疊固定。
[0016]進一步,一種採用背光模組製成的顯示器,包括殼體,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設置於所述液晶面板與殼體形成的空腔之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雷射燈條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實用新型雷射模塊作為發光模塊時雷射燈條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實用新型雷射模塊和LED模塊作為發光模塊時雷射燈條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組合模塊作為發光模塊時雷射燈條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包括導光板的背光模組主視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包括導光板的背光模組右視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不包括導光板的背光模組主視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不包括導光板的背光模組右視圖;
[0025]圖9為本實用新型顯示器結構示意圖。
[0026]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雷射燈條,2、燈條基板,3、發光模塊,4、光線,5、雷射模塊,6、LED模塊,7、組合模塊,8、導光板,9、擴散板,10、增亮膜,11、反射板,12、背光模組,13、殼體,14、液晶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
[0029]如圖1所示,圖1為本實用新型雷射燈條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雷射模塊作為發光模塊時雷射燈條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雷射模塊和LED模塊作為發光模塊時雷射燈條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組合模塊作為發光模塊時雷射燈條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包括導光板的背光模組主視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包括導光板的背光模組右視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不包括導光板的背光模組主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不包括導光板的背光模組右視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顯示器結構示意圖。
[0030]實施例1
[0031]一種雷射燈條,包括片狀的燈條基板2和多個發光模塊3,所述多個發光模塊3設置於所述燈條基板2上的同一平面上,構成直線排列的發光點陣列。
[0032]所述發光模塊3為雷射模塊5、LED模塊6或者雷射模塊與LED模塊的封裝後形成的組合模塊7。
[0033]當所述發光模塊3為LED模塊6時,所述燈條基板2上還間隔設置有若干個雷射模塊5,使發出的光束垂直於燈條基板2的方向射出。
[0034]所述發光模塊3發出的光為單色光或者由多種顏色組成的混合光。
[0035]所述燈條基板的長度和寬度,發光模塊的形狀,大小,數量和間距,排列方式等均不限於圖示中的情況,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以保證所述發光模塊構成的直線排列發光點陣發出的光較為接近線光源。
[0036]實施例2
[0037]—種採用雷射燈條製成的背光模組,包括導光板8,至少一片擴散片9,至少一層增亮膜10,反射板11和至少一個雷射燈條I ;
[0038]所述導光板8、至少一片的擴散片9和至少一層的增亮膜10依次或非依次的設置於反射板11反光面的一側,所述導光板8、至少一片的擴散片9、至少一層的增亮膜10與反射板11層疊固定,所述雷射燈條I設置於所述導光板8的一側或多側的側壁上。
[0039]實施例3
[0040]一種採用雷射燈條製成的背光模組,包括至少一片擴散片9,至少一層增亮膜10,反射板11和至少一個雷射燈條I;
[0041]所述雷射燈條I與所述反射板11的反光面固定,所述增亮膜10和擴散片9依次或非依次的設置於反射板11反光面的一側,所述增亮膜10、擴散片9和設置有雷射燈條I的反射板11層疊固定。
[0042]實施例4
[0043]一種採用背光模組製成的顯示器,包括殼體13,液晶面板14和背光模組15,所述背光模組12設置於所述液晶面板14與殼體13形成的空腔之間。
[0044]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雷射燈條,其特徵在於:包括片狀的燈條基板(2)和多個發光模塊(3),所述多個發光模塊(3)設置於所述燈條基板(2)上的同一平面上,構成直線排列的發光點陣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燈條,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光模塊(3)為雷射模塊(5)、LED模塊(6)或者雷射模塊與LED模塊的封裝後形成的組合模塊(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雷射燈條,其特徵在於:當所述發光模塊(3)為LED模塊(6)時,所述燈條基板(2)上還間隔設置有若干個雷射模塊(5),使發出的光束垂直於燈條基板(2)的方向射出。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雷射燈條,其特徵在於:所述發光模塊(3)發出的光為單色光或者由多種顏色組成的混合光。
5.一種採用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雷射燈條製成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包括導光板(8),至少一片擴散片(9),至少一層增亮膜(10),反射板(11)和至少一個雷射燈條(I); 所述導光板(8)、至少一片的擴散片(9)和至少一層的增亮膜(10)依次或非依次的設置於反射板(11)反光面的一側,所述導光板(8)、至少一片的擴散片(9)、至少一層的增亮膜(10)與反射板(11)層疊固定,所述雷射燈條(I)設置於所述導光板(8)的一側或多側的側壁上。
6.一種採用如權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雷射燈條製成的背光模組,其特徵在於:包括至少一片擴散片(9),至少一層增亮膜(10),反射板(11)和至少一個雷射燈條(I); 所述雷射燈條(I)與所述反射板(11)的反光面固定,所述增亮膜(10)和擴散片(9)依次或非依次的設置於反射板(11)反光面的一側,所述增亮膜(10)、擴散片(9)和設置有雷射燈條(I)的反射板(11)層疊固定。
7.一種採用如權利要求5或6任一所述的背光模組製成的顯示器,其特徵在於:包括殼體(13),液晶面板(14)和背光模組(15),所述背光模組(12)設置於所述液晶面板(14)與殼體(13)形成的空腔之間。
【文檔編號】F21V13/00GK203718476SQ201420021863
【公開日】2014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4日
【發明者】毛珂, 崔碧峰, 徐暉, 韓永剛 申請人:北京牡丹視源電子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