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讓孩子學習網課(讓孩子喜歡的好網課是如何誕生的)
2023-04-24 07:38:48
用戶體驗學而思網校的教育「黑科技」。受訪者供圖
疫情之下,在線教育急遽站上風口。資本湧入、營銷投放、概念包裝火熱,吸引眾多關注。難能可貴的是,還有教育機構抱有對教育的執念,安靜地把關注點放在追求課程品質和教育本身上。
在學而思網校就是這樣。老師們上課時說的每一句話,拋出的每一個知識點,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學生們的每一次會心大笑,每一次恍然大悟,都是老師們用心準備的成果。
2008年,學而思網校前身信息事業部成立。十二年間,學而思網校從最早的錄播課模式,到探索出「直播 輔導」的雙師直播模式,再到將自主研發的AI技術引入課堂。
「教育是一項長遠的事業,無論風口是否在這裡,它的需求和本質都不會發生改變。」學而思網校總經理劉慶遜說。這個開學季,新京報記者走進學而思網校,探秘一堂好網課的誕生。
「主講老師和班主任組合出道」
雙師直播保證學習效果
「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孤獨的冒險家——《魯賓遜漂流記》』。魯濱遜是誰?他為什麼在荒島上?他有沒有成功逃離荒島呢?這節課,『老狗王子』會帶你們去學習,希望你們認真收穫知識,課後我們再見面……」
8月27日,學而思網校小學四年級的語文課上,課程開始的五分鐘內,班主任強強老師帶同學們開了簡短的「班會」,熟悉了課堂規則,然後引入課程主要內容。隨後課程切到主講部分,由暱稱為「老狗王子」的主講老師帶孩子們遨遊「大航海時代」。
和這堂課一樣,學而思網校的每一堂課都離不開兩個重要角色:主講老師和班主任老師,這兩個角色在現實教學場景下深度合作。
蔡鵬是學而思網校初中班主任負責人,他講述了班主任的主要任務。學生開始網校課程後首先進入到班主任老師的課堂,對堅持預習、堅持提交筆記、作業完成好的孩子進行表揚,「比如預習小達人,每一次我們點孩子的名字他都會很興奮。」隨後再進入主講老師的課堂。另一項重要任務是引入,包括複習、預習,課後會做一些互動遊戲,通過發紅包等形式激勵學員。
另外,學而思網校每次課後會有隨堂測試,班主任老師會陪著孩子把隨堂測試完成,隨即針對性地給每一個孩子一對一批改。
「小灶課」也屬於班主任老師的工作範疇。每當期中、期末以及月考來臨,針對孩子們的薄弱點,班主任會進行額外免費補課。其實「小灶」不僅在考前,平日裡當孩子們遇到不懂的問題,班主任也會隨時隨地通過1V1視頻的形式進行輔導。
「很多人擔心在線教育缺少互動和情感交流,所以我們率先推出了主講老師 班主任老師的雙師直播模式,在保證優秀主講老師授課的同時,由班主任老師來完成對學生的個性化輔導和陪伴,實現學習效果和滿意度的雙重提升。」劉慶遜說。
「課上一分鐘,課下下苦功」
教師上課須經層層選拔和幾十輪打磨
做線下教師和線上教師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從一名普通小學數學老師,再到學而思網校數學主講老師,現任學而思網校小學數學教學負責人的王鵬分享了他的心態變化:「從線下一對一輔導到線上一對兩千的大班課,我作為老師成就感也上千倍地增長,但同時我所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表情動作,都會影響到那麼多的學生,所以我也變得更加小心謹慎、更加如履薄冰……」
在學而思網校的老師中,抱有這種想法的不止王鵬一人。和線下站著授課的老師相比,從事在線教育老師們看起來好像輕鬆了,但事實上,他們每一堂課下的功夫要比線下多得多。「因為他們每一個人的影響力都是原來的10倍、20倍,甚至是100倍。」學而思網校大班系統負責人郝月菲說。
郝月菲介紹了學而思網校的選培機制。學而思網校教師大部分都來自於985、211院校,其中很大比例來自於清華北大,嚴格的標準保證了新老師自身就具有較強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面試通過後,新教師還會經過一個月的脫產培訓和為期3-6個月的一對一磨課。「就是看老師們是不是有足夠強的學習能力,是不是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去突破自己。」
「課上一分鐘,課下下苦功。」在體驗課堂上,記者看到了學而思網校老師們手寫的密密麻麻的逐字稿,上面還有認真修改過的痕跡。王鵬稱,所有主講老師每一周必須有一天時間全部脫產深入到備課中,各種各樣的刷題、共創、錄製DEMO、集體備課,還要進行一輪一輪的試講以及全真模課,提升委員會會對所有試講進行抽檢,如果不合格打回重錄,如果還是持續不合格,將會進行淘汰;表現優異。才能進入學期班的上課階段。
王鵬向記者展示了一張「備課作息時間表」:刷題、兩輪集體備課、三輪創課討論、第一個版本試講、省課老師反饋、個人省課、第二個版本試講、省課老師再次反饋、集體省課……省課是學而思網校的內部說法,主要用來反覆高質量評課。如此從早到晚排列飽和,時間精度具體到半小時、15分鐘,並明確標出了參與人和通過標準。
「輸出一杯水,背靠一片海」
五步法打造一堂好課
「你們今天的戰隊是勇敢獅子隊和雪狐隊,你選擇哪一個戰隊呢?」在8月27日的體驗課堂上,班主任強強老師引導同學們為接下來的課程做準備。這是學而思網校的3V3的小組互動課,孩子們既競爭又合作,自由組隊盡情PK。
不止3V3小組課,學而思網校課堂上,有3D動畫課件、動畫 互動遊戲、在線互動實驗系統等學習工具可以充分激發孩子的興趣;語音彈幕、連麥互動、戰隊PK等功能設計提升了課堂參與度;學習積分激勵、個人成長體系、明星隊員和進步黑馬評選等環節則讓孩子感受到滿滿的成就感……
「輸出一杯水,背靠一片海」一節好課的誕生背後更有教研團隊的默默付出。那麼如何評價一堂在線課好不好?學而思網校的標準是:第一,孩子要喜歡——屏幕裡的內容足夠吸引他,讓他全神貫注;第二,快樂學習之後學生和家長要能感受到學習效果。
為達到這兩個目標,首先要找到好方法。在這個環節,學而思網校會邀請十年以上經驗的優秀教師「共創」,找出有趣又能讓孩子有收穫的最優方法論。
下一步,是讓課堂好玩。這就要通過每節課的情景化課堂設計去實現。以語文課上的說明文學習為例,說明文學習起來很枯燥,怎麼讓這堂課變得有趣呢?學而思網校的老師們決定,做一場植物選美大賽,老師變成主持人,介紹每一種植物的特性,讓孩子去票選到底哪一個植物是選美大賽的第一名。這個過程中,孩子要闡述投票的理由,從場景融入角色,同時學會了說明文的閱讀和寫作方法。
最近,學而思網校剛上線了3V3小組互動課,孩子們組隊,一起積分、一起打怪、一起升級,讓學習就像玩遊戲。「氛圍和環境、周圍的同學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潛在的,我們採取3V3的方式,希望讓學生和學生建立連接,從而提升專注度和課程效果,也培養孩子們的協作能力。」劉慶遜說道。
接下來,是1 1 1三輪課程打磨,一輪磨課,一輪內測,一輪集體備課,保證課程最終呈現效果。更重要的,還要在課後進行數據化課程復盤,也就是反思環節。「每節課上實時監測在線人數、出勤率、互動題參與率、正確率、完課率等核心指標,通過復盤才能知道是不是真正做到了讓學生既喜歡,同時又能產生好的學習效果。」
「教育是個良心活」
免費直播課是老師們的高光時刻
「萬萬沒想到,我的辦公室成為了網紅打卡地,每年暑假很多孩子來北京旅遊時會專門到網校,就為了看我一眼。」作為一名主講老師,王鵬有著「幸福的煩惱」。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來自瀋陽的12個學員家庭包了一列車廂,跨越千裡來到北京與屏幕另一邊的自己相見。
王鵬現在已經擔任學而思網校小學數學教學負責人。無論是對於新教師還是老教師,王鵬會分享給他們這樣幾句話:你一定要摸著自己的良心去上課,這不像我們買了一個商品,覺得不好可以退貨,甚至可以扔掉,而教育這件事情是不可逆的,所以教育是一個良心活。
對於一些記錄和學生寶貴瞬間的照片,王鵬如數家珍。每一年的畢業季,王鵬會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發來的信息,他們有的考上了目標好學校,有的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興趣高漲,甚至還有家長給王鵬送來錦旗。「當時接過錦旗我手都是抖的,我只是一個小學數學老師,卻得到家長和孩子喜愛,夫復何求?!……」
高光時刻不僅屬於王鵬一個人。疫情暴發後,學而思網校第一時間開放了免費直播課。郝月菲給出了一組數據:學而思網校一共有252位老師參與了所有免費直播課程的講義、教材編寫,共出了5個版本的全國免費直播課,超過331個省市的孩子們參與了這場直播課學習,每天觀看直播課的學生逾6000萬人次,峰值最高時每節課有超過100萬人同時在線。
數字之外,郝月菲和學而思網校的老師們看到,三四線、五六線城市的更多用戶加入到了這場在線雙師大班直播課堂中,他們也從這群新用戶身上學到了很多。課堂免費開放之後,更多孩子有機會聽到、看到來自清華、北大的優秀老師們一講一講認真磨出來的優質課程,這讓郝月菲心存感動。「我們希望讓萬裡挑一的老師,能給中國的孩子們上最好的課。」
新京報記者 馮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