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繞的製造方法
2023-04-24 00:57:41 1
復繞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繞機,旨在解決當前復繞機在繞線過程中所繞線易被擠破、無線距控制、無線徑檢測、無繞線長度控制的技術問題;包括放線機構、收線機構、控制單元、檢測調整機構,收線機構包括收線伺服電機、與收線伺服電機轉動軸連接的卷線輪;檢測調整機構包括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線徑檢測器;收線機構還包括左右移動伺服電機、與左右移動伺服電機移動軸連接的滑杆或/和拖臺、固定於復繞機機殼上的定位導輪;收線伺服電機與所述卷線輪均固定於所述滑杆或/和拖臺上;本實用新型具有在繞線生產中保護所繞線不被擠破、滿足所繞線線距的優點。
【專利說明】復繞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復繞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自動化復繞機。
【背景技術】
[0002]當前單晶矽、多晶櫃、非晶矽片的線切割是太陽能光伏電池製造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其中線切割中所用到的鋼線在其生產製造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鋼線在繞線生產中面對不同客戶需求,對鋼線繞線的要求也不用一樣。由於對鋼線的繞線標準不一,就導致在實際生產中,出現一些亟待解決的繞線質量問題,諸如繞線線距不統一導致所繞線鬆散或過於緊擠破所繞線、在繞線過程中對所繞線的張力控制不到位而導致繞線中途斷裂造成線材浪費、對線徑的檢測不到位或未檢測線徑致使所繞線的線徑不統一而無法用於晶矽的切割生產。如此諸多問題都是導致該行業發展緩慢的原因所在;因此急需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精密復繞機,來滿足當前的需要,以更加有利的促進該行業的發展。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實需要,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在繞線過程中保證所繞線無損傷、張力、線距、端經均滿足客戶需求的新型自動化復繞機,旨在解決當前復繞機在繞線過程中所繞線易被擠破、無線距控制、無線徑檢測、無繞線長度控制的技術問題。
[0004]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設計一種復繞機,包括放線機構、收線機構、控制單元、檢測調整機構,所述收線機構包括收線伺服電機、與所述收線伺服電機轉動軸連接的卷線輪;所述檢測調整機構包括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線徑檢測器;所述收線機構還包括左右移動伺服電機、與所述左右移動伺服電機移動軸連接的滑杆或/和拖臺、固定於復繞機機殼上的定位導輪;所述收線伺服電機與所述卷線輪均固定於所述滑杆或/和拖臺上;所繞線經由所述放線機構送出並被線徑檢測器檢測其線徑後,再經由定位導輪送入所述卷線輪中;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線徑檢測器檢測的信號並控制左右移動伺服電機向左或右移動相應的距離。
[0006]所述檢測調整機構還包括張力調整裝置,所述張力調整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輔助左輪與輔助右輪、設置於兩輪下方或上方的調整主輪、設置於該調整主輪上的張力檢測器、張力調整伺服電機、設置於該調整主輪上方或下方的收縮彈簧、用於使調整主輪僅上下滑動的限位件;所繞線依次經由輔助左輪、調整主輪、輔助右輪;在所繞線經由所述調整主輪時,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張力檢測器檢測的信號並控制所述張力調整伺服電機向下或向上拉動調整主輪在限位件上移動或控制張力調整伺服電機放鬆拉線使張力收縮彈簧向上或向下拉動調整主輪達而到調整張力大小的目的。
[0007]所述檢測調整機構還包括橫向調整導輪、導線輪、測長儀;所繞線依次經由橫向調整導輪、張力調整裝置、線徑檢測器、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測長儀、導線輪、定位導輪進入所述收線機構。[0008]所述測長儀為紅外線測長儀傳感器。
[0009]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在所述滑杆或拖臺下方還設置有與其相匹配的滑道。
[0010]所述控制單元包括PLC及與該PLC連接的操作按鈕。
[0011]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該復繞機還設置有針對多種型號收線輪及放線輪進行固定的卡盤裝置。
[0012]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顯示器、熱敏印表機、存
儲裝置。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0014]1.本實用新型使用左右移動伺服電機與固定導輪的結合,具有在繞線生產中保護所繞線不被擠破、自動控制所繞線線距的優點。
[0015]2.本實用新型在原有基礎上使用檢測調整機構與控制單元與其有效結合,具有精密自動化控制所繞線張力大小、檢測線徑大小、自動調整線距大小、自動檢測所繞線長度等優點,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0016]3.本實用新型進一步使用操作按鈕、顯示器、熱敏印表機、存儲裝置等裝置,具有可直觀的查看繞線長度,線距,線徑,張力等信息,也可對相關信息進行列印,以上操作均可由操作按鈕完成的優點。
[0017]4.本實用新型使用伺服電機作為動力機,具有精度高,運行穩定,反應靈敏等優點。
[0018]5.本實用新型進一步使用靈活多功能卡盤裝置,具有可滿足不同國家地區對線輪固定的需求。
[0019]6.本實用新型在具有以上優點的同時還具有繞線速度可通過參數設定並由操作按鈕實現的優點;該操作控制版面採用移動式控制做到一人單獨操作的優點;設備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復繞機側面內部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復繞機上面去蓋俯視圖;
[0022]圖3為本實用新型復繞機中張力調整機構示意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復繞機中電氣原理框架示意圖。
[0024]圖中:1.機殼;2.放線輪;3.左右滑動伺服電機Ml ;4.收線伺服電機M2 ;5.滑竿或/和拖臺;6.滑道;7.收線輪;8.顯示屏;9.操作按鈕;10.定位導輪;11.導線輪;12.線徑檢測器;13.輔助右輪;14.輔助左輪;15.橫向調整導論;16.所繞線;17.調整主輪;18.放線伺服電機M3;19.張力調整輔伺服電機M4;20.收縮彈簧;21.測長儀;22.限位件;23.張力檢測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6]實施例:一種復繞機,參見圖1,圖2,圖3,圖4;包括放線機構、收線機構、控制單元、檢測調整機構,所述收線機構包括收線伺服電機4、與所述收線伺服電機4轉動軸連接的卷線輪7 ;所述檢測調整機構包括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線徑檢測器12 ;所述收線機構還包括左右移動伺服電機3、與所述左右移動伺服電機3移動軸連接的滑杆或/和拖臺5、固定於復繞機機殼I上的定位導輪10 ;所述收線伺服電機4與所述卷線輪7均固定於所述滑杆或/和拖臺5上;所繞線經由所述放線機構送出並被線徑檢測器12檢測其線徑後再經由定位導輪10送入所述卷線輪7中;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線徑檢測器12檢測的信號並控制左右移動伺服電機3向左或右移動相應的距離;所述滑杆或拖臺5安裝於所述滑到6上。
[0027]所述檢測調整機構還包括張力調整裝置,所述張力調整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輔助左輪15與輔助右輪13、設置於兩輪下方或上方的調整主輪17、設置於調整主輪17上的張力檢測器23、張力調整伺服電機19、設置於調整主輪17上方或下方的收縮彈簧20、用於使調整主輪17僅上下滑動的限位件22 ;所繞線依次經由輔助左輪14、調整主輪17、輔助右輪13 ;在所繞線經由調整主輪17時,所述控制單元接收張力檢測器23檢測的信號並控制張力調整伺服電機19向下或向上拉動調整主輪17在限位件22上移動或控制張力調整伺服電機19放鬆拉線使張力收縮彈簧20向上或向下拉動調整主輪17達到而調整張力大小的目的。
[0028]所述檢測調整機構還包括橫向調整導輪15、導線輪11、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測長儀;所繞線依次經由橫向調整導輪15、張力調整裝置、線徑檢測器12、測長儀21、導線輪
11、定位導輪10進入所述收線機構;;以上所述測長儀為紅外線測長儀傳感器。所述控制單元包括PLC及與該PLC連接的操作按鈕;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顯示器8、熱敏印表機、存儲裝置;該復繞機還設置有針對多種型號收線輪及放線輪進行固定的卡盤裝置;
[0029]本實用新型復繞機工作過程如下:
[0030]通過操作按鈕控制該機通電開機,PLC控制放線伺服電機2與收線伺服電機4同步轉動;放線輪2開始放線,所繞線由橫向調整導向輪15使所繞線直線依次進入輔助左輪14、調整主輪17、輔助右輪13 ;此時,所繞線在經過調整主輪17時,張力檢測器23對其線徑檢測並將檢測信號送入PLC中,並由PLC根據張力檢測器送入信號判斷進而控制張力調整伺服電機19向下拉動調整主輪17在限位件22上移動或控制控制張力調整伺服電機19放線致使收縮彈簧向上拉動調整主輪17在限位件22上移動達到調整張力大小的目的。之後所繞線依次進入線徑檢測器12、測長儀21、導線輪11、定位導輪10、收線輪7中,在這同時線徑檢測器12、測長儀21對其線徑、繞線長度進行檢測,並將檢測信號送入PLC中;PLC根據線徑信號判斷線距的大小,控制左右移動伺服電機3左右移動達到控制線距的大小,若測長儀在檢測其線徑長度時發現所繞線已斷或無所繞線經過該測長儀時,該測長儀將給控制單元輸送一個相應信號,所述控制單元將根據所輸入的信號判斷後控制該復繞機停止工作。
[0031 ] 在以上工作中,檢測儀或/和檢測器檢測到的信號在輸入PLC後,自動進入與其連接的存儲裝置中進行保存,當需要查看相關信息時,可通過操作按鈕操作,在顯示屏8上顯示以供查看,當需要列印結果時,可通過操作按鈕操作由熱敏印表機列印出結果;該操作按鈕、顯示屏、熱敏印表機可設置成移動式或固定於機殼內;本實施例中設置為移動式以方便操作人員操作。
[0032]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公布的是較佳的實施例,但並不局限於此,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極易根據上述實施例,領會本實用新型的精神,並做出不同的引申和變化,但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復繞機,包括放線機構、檢測調整機構、收線機構、控制單元,所述收線機構包括收線伺服電機、與所述收線伺服電機轉動軸連接的卷線輪;其特徵是:所述檢測調整機構包括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線徑檢測器;所述收線機構還包括左右移動伺服電機、與所述左右移動伺服電機移動軸連接的滑杆或/和拖臺、固定於該復繞機機殼上的定位導輪;所述收線伺服電機與所述卷線輪均固定於所述滑杆或/和拖臺上;所繞線經由所述放線機構送出並被所述線徑檢測器檢測其線徑後,再經由所述定位導輪送入所述卷線輪中;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線徑檢測器檢測的信號並控制左右移動伺服電機向左或右移動相應的距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繞機,其特徵是:所述檢測調整機構還包括張力調整裝置,所述張力調整裝置包括兩個相對設置的輔助左輪與輔助右輪、設置於兩輪下方或上方的調整主輪、設置於該調整主輪上的張力檢測器、張力調整伺服電機、設置於該調整主輪上方或下方的收縮彈簧、用於使調整主輪僅上下滑動的限位件;所繞線依次經由輔助左輪、調整主輪、輔助右輪;在所繞線經由所述調整主輪時,所述控制單元接收所述張力檢測器檢測的信號並控制所述張力調整伺服電機向下或向上拉動調整主輪在限位件上移動或控制張力調整伺服電機放鬆拉線使張力收縮彈簧向上或向下拉動調整主輪而達到調整張力大小的目的。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復繞機,其特徵是:所述檢測調整機構還包括橫向調整導輪、導線輪、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測長儀;所繞線依次經由橫向調整導輪、張力調整裝置、線徑檢測器、測長儀、導線輪、定位導輪進入所述收線機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復繞機,其特徵是:所述測長儀為紅外線測長儀傳感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繞機,其特徵是:在所述滑杆或拖臺下方還設置有與其相匹配的滑道。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繞機,其特徵是:所述控制單元包括PLC及與該PLC連接的操作按鈕。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繞機,其特徵是:該復繞機還包括與所述控制單元連接的顯示器、熱敏印表機、存儲裝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復繞機,其特徵是:該復繞機還設置有針對多種型號收線輪及放線輪進行固定的卡盤裝置。
【文檔編號】B65H59/38GK203638880SQ201320683717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日
【發明者】楊俊強, 顧亮亮, 任磊, 穆保定, 李要正, 宋賀臣 申請人:開封恆銳新金剛石製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