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病害的高粱種植技術的製作方法
2023-04-23 17:02:26 1
一種防病害的高粱種植技術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病害的高粱種植技術,其種植技術是採用以下步驟來實現的。①農田處理:打農藥;曝曬;施肥:施有機複合肥,其中N、P、K含量在20%以上;②選種及種子催芽:選擇外表光滑亮澤,無小粒碎粒的種子,先用20-30℃的溫水浸泡3-4h,把裝種的器具直接放到炕上,炕溫15℃,倒水後用木棍攪動,直到燙手為止,用蓋子蓋好,過3-4小時濾出原水,用溫水清洗1次,用編織袋裝好,放到熱炕上,炕溫15℃,24-36h即可出芽;③播種施肥:4月中下旬利用人工或者機器播種,將紅高粱均勻的播種在農田上,農田內的紅高粱進行施肥,為紅高粱在後期生長過程中提供營養保障。
【專利說明】一種防病害的高粱種植技術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植技術,特別涉及一種防病害的高粱種植技術,屬於農業種植【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高粱屬於禾本科高粱屬一年生草本,是古老的穀類作物之一。高粱的種類甚多,按高粱穗的外觀色澤,一般隨種皮中單寧含量的增加,粒色由淺變深,可以分為白高粱、紅高粱、黃高粱等。胚乳按結構分為粉質、角質、蠟質、爆粒等類型。高粱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高粱脫殼後即為高粱米,子粒呈橢圓形、倒卵形或圓形。高粱米一般含澱粉60% — 70 %。高粱中含的脂肪及鐵較大米多,高粱皮膜中含有一些色素和鞣酸,加工過粗,則飯紅色,味澀,不利蛋白質的吸收消化。高粱有一定的藥效,具有和胃、健脾、消積、溫中、澀腸胃、止霍亂的功效。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基於現有的高粱種植技術,採用創新性的科學原理,提出了一種防病害的高粱種植技術,其極大節省了勞動力,降低了高粱種植成本,提高了高粱成活率,增強了種植高粱的效益,使高粱的抗病性和抗蟲害能力增強,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採用以下步驟來實現的。
[0005]①農田處理: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紅高粱的生長奠定基礎;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土地旋耕,保證土質;施肥:施有機複合肥,其中N、P、K含量在20%以上;
[0006]②選種及種子催芽:選擇外表光滑亮澤,無小粒碎粒的種子,先用20_30°C的溫水浸泡3-4h,把裝種的器具直接放到炕上,炕溫15°C,倒水後用木棍攪動,直到燙手為止,用蓋子蓋好,過3-4小時濾出原水,用溫水清洗I次,用編織袋裝好,放到熱炕上,炕溫15。。,24-36h即可出芽;
[0007]③播種施肥:4月中下旬利用人工或者機器播種,將紅高粱均勻的播種在農田上,農田內的紅高粱進行施肥,為紅高粱在後期生長過程中提供營養保障,其中的肥料主要由60%水分的秸杆45-55%,氮肥5-15%,磷肥5_15 %、鉀肥5_15 %,尿索1_2 %、硝胺2-3%、過磷酸鈣1-2%和硫酸鉀0.5-1%。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防病害的高粱種植技術,其極大節省了勞動力,降低了高粱種植成本,提高了高粱成活率,增強了種植高粱的效益,使高粱的抗病性和抗蟲害能力增強,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0]一種防病害的高粱種植技術,其種植技術是採用以下步驟來實現的。
[0011]①農田處理: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紅高粱的生長奠定基礎;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土地旋耕,保證土質;施肥:施有機複合肥,其中N、P、K含量在20%以上;
[0012]②選種及種子催芽:選擇外表光滑亮澤,無小粒碎粒的種子,先用20_30°C的溫水浸泡3-4h,把裝種的器具直接放到炕上,炕溫15°C,倒水後用木棍攪動,直到燙手為止,用蓋子蓋好,過3-4小時濾出原水,用溫水清洗I次,用編織袋裝好,放到熱炕上,炕溫15。。,24-36h即可出芽;
[0013]③播種施肥:4月中下旬利用人工或者機器播種,將紅高粱均勻的播種在農田上,農田內的紅高粱進行施肥,為紅高粱在後期生長過程中提供營養保障,其中的肥料主要由60%水分的秸杆45-55%,氮肥5-15%,磷肥5_15%、鉀肥5_15%,尿索1_2%、硝胺
2-3%、過磷酸鈣1-2%和硫酸鉀0.5-1%。
[0014]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範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防病害的高粱種植技術,其特徵在於:所述的種植技術是採用以下步驟來實現的: ①農田處理: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紅高粱的生長奠定基礎;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土地旋耕,保證土質;施肥:施有機複合肥,其中N、P、K含量在20%以上; ②選種及種子催芽:選擇外表光滑亮澤,無小粒碎粒的種子,先用20-30°C的溫水浸泡3_4h,把裝種的器具直接放到炕上,炕溫15°C,倒水後用木棍攪動,直到燙手為止,用蓋子蓋好,過3-4小時濾出原水,用溫水清洗1次,用編織袋裝好,放到熱炕上,炕溫15°C,24-36h即可出芽; ③播種施肥:4月中下旬利用人工或者機器播種,將紅高粱均勻的播種在農田上,農田內的紅高粱進行施肥,為紅高粱在後期生長過程中提供營養保障,其中的肥料主要由60%水分的秸杆45-55%,氮肥5-15%,磷肥5-15%、鉀肥5-15%,尿索1_2%、硝胺2_3%、過磷酸鈣1-2%和硫酸鉀0.5-1%。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255277SQ201410548678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16日
【發明者】徐凱, 徐再, 趙雲龍, 徐靖 申請人:張家港市鴻嘉數字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