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支承調節閥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3:50:46 2
專利名稱:連接支承調節閥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集中式空調系統終端出風口的風量調節閥技術範疇。
傳統薄鋼板制調節閥葉片的開閉是以軸、軸承為支承部件的,零件多、成本高,且由於裝配配合、鏽蝕、油漆沾附等原因,易造成調節不靈。
本發明省略了支承軸,葉片與框架之間以具有形變特性的金屬材料支承部固定連接(
圖1中3),以支承部彈性和塑性變形為基礎,代替支承軸。支承部可以是葉片或框架的同一板材,亦可採用單獨的有較好形變特性的各種金屬制的支承部。
圖1為葉片留有用於連接的支承部與框架結合、葉片為對開式、葉片轉角約30°(圖2)的實施例1。
對於支承部要求有合適強度,以達到葉片開閉應力集中於支承部和滿足葉片需要的支承強度。遠離撥叉一端的葉片支承部強度可略小於撥叉端葉片支承部的強度,有利於葉片不出現扭曲。圖3為幾種支承例。
調節閥調好後即固定,其調節次數為有限次數,只要選擇支承部的合適長度,支承部的反覆彎折斷裂次數便足以滿足需要。本方法可用於各種金屬板材制調節閥。
本發明所需調節力為支承部的屈服力,此力不易受其它影響而變化,因而可靠,生產簡單,葉片可整體製造(實施例2圖4、圖5),降低成本。
本調節閥以薄鋼板製作,亦比鋁型材制調節閥成本低,圖6為實施例3。圖7為調節機構實施例。
圖中(1)框架(2)葉片(3)支承部(4)結合部(5)加強筋(6)葉片撥叉(7)撥叉槽(8)撥叉板(9)調節絲杆
權利要求1.連接支承調節閥特徵在於葉片與框架之間由具有形變特性的金屬材料的支承部作固定連接,以支承部的彈性及塑性變形為基礎,代替現有技術中的支承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其特徵在於以鋼 板材製作,根據調節閥的大小,葉片厚度在0.3——1.5mm之間,支承部截面積為葉片截面積的 1/4 —— 1/10 之間,以達到葉片開閉應力集中於支承部和滿足葉片所需的支承力。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於集中式空調系統終端出風口的風量調節閥技術範疇。本調節閥葉片不以軸、軸承為支承部件,而以葉片板材直接與框架結合,以其張力、彈性及塑性變形特性作為支承部。調節閥在調節完成後即固定不動的,其調節所需次數可以遠遠小於葉片板材的彎折斷裂次數。因而簡化了生產過程,避免了因裝配配合、鏽蝕、油漆沾附等因素使摩擦力增加而失靈的可能,因此可靠。本調節閥採用薄鋼板製作,亦比鋁型材制調節閥成本低。
文檔編號F24F13/15GK2042936SQ8821909
公開日1989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1988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1988年5月31日
發明者沈景辰 申請人:沈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