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4:17:21 1
專利名稱: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電子產品機箱結構設計技術,特別是一種應用於桌上型電腦機箱中組件支架的安裝方式。
背景技術:
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計算機用戶對電腦的升級和維護不斷的增多,同時從電腦整機的生產和用戶維護的角度,都對電腦整機部件拆裝的方便性、可靠性、易用性提出了要求,像電腦中的光碟機安裝方式,由於目前大多數機箱結構設計的狀況,只能單邊對光碟機進行固定,造成光碟機的固定可靠性不是很好,在運輸中也易造成光碟機安裝的失效。同時由於一些電腦機箱外觀設計的要求,要求光碟機只能在機箱內部進行安裝,而機箱內部空間的狹小對光碟機的安裝造成很大的不便,並且會造成對機箱內部件的安裝的順序提出特殊的要求,對電腦安裝的靈活性造成影響。
如圖2所示,顯示了現在傳統機箱內部的布局情況,光碟機架、軟碟機架、硬碟架連在一起,光碟機架與機箱的頂部連接,同時光碟機架、軟碟機架、硬碟架也分別與機箱的前面板連接,光碟機的安裝可以從機箱前面進行安裝,但是有時由於機箱外觀設計的要求,光碟機只能從機箱內部進行安裝,此時就必須先安裝光碟機,然後才能進行電源的安裝,對部件的安裝順序有特殊的要求。同時如果機箱的右側板不能拆卸的話,光碟機的安裝只能單邊進行螺釘固定。
綜上所述,提高光碟機安裝的可靠性,改善光碟機安裝的易用性、方便性和靈活性,已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通過對電腦機箱電子驅動器安裝結構的改進,以改善電子驅動器安裝的方便性、可靠性和靈活性。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一種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包括電子驅動器支架和橫梁;電子驅動器支架為獨立體,與橫梁動接觸;橫梁的軸向與機箱的長方向一致。
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所述橫梁為水平的,其上設有滑道;電子驅動器支架的底面,即與橫梁的接觸面上設有至少兩排導向柱,與水平橫梁上所設的滑道相適配。
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所述滑道包括主滑道和支滑道;每一主滑道上側面垂直連有至少兩條支滑道。
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所述電子驅動器支架底面即與橫梁的接觸面上的每排導向柱至少有兩個導向柱。
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還包括鎖片,鎖片置於滑槽內,與滑槽動接觸;滑槽在同一水平面與支滑道相交;鎖片上設有兩個向上的∏形開口,與橫梁上所設的支滑道相適配。
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所述滑槽在同一水平面與支滑道相交,其相交點在導向柱最終位置的後緣。
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所述電子驅動器支架的底面即與橫梁的接觸面上,靠後部的兩個導向柱改為朝向機箱前部的兩個卡鉤。
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所述橫梁為垂直的。
本發明的優點在於1、使電子驅動器架可以從機箱主體上拆下來,從而實現在不拆機箱右側板的前提下,完成對電子驅動器的雙邊螺釘固定;2、電子驅動器安裝支架與機箱主體橫梁之間通過特殊設計的活動滑道完成電子驅動器架的安裝,並通過巧妙的鎖片裝置達到對電子驅動器架安裝的鎖死目的。
本發明將已安裝好電子驅動器的電子驅動器架方便的實現無螺釘拆裝,從而提高用戶和產線操作的方便性和可靠性。同時電子驅動器架安裝設計不影響整機部件安裝順序,產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任意確定電子驅動器架與其他部件的安裝先後順序。
本發明解決了以往傳統機箱設計中光碟機單邊安裝、光碟機安裝複雜、光碟機安裝有安裝順序限值等缺點,在不拆機箱右側板和不增大機箱體積的前提下,本發明不僅實現了對光碟機雙邊螺釘固定,以及光碟機架在機箱內完成安裝,光碟機架無螺釘固定等設計要求。同時提高了光碟機安裝維護的方便性和可靠性。
所述電子驅動器支架包括光碟機支架、軟碟機支架、電源支架和硬碟支架。
本發明亦可以在其他電子產品、電子驅動器的支架上使用。
圖1為本發明使用的一種新機箱系統結構示意圖;圖2為傳統機箱內部的布局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光碟機架示意圖;圖4為本發明橫梁的示意圖;圖5為本發明光碟機架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明橫梁的立體示意圖;圖7為本發明鎖片的立體示意圖;圖8為本發明光碟機架卡鉤卡接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一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安裝方式在一種新機箱系統結構中實施,該機箱在電源和光碟機架4的下部增加一橫梁5。
圖4是橫梁5的示意圖,圖4A為主視圖,圖4B為俯視圖。如圖4所示,在與光碟機架4對應的機箱橫梁5上有若干主滑道6和支滑道7;每一主滑道6上側面垂直連有兩條支滑道7,構成F形;右前端支滑道7的端部,設有鎖片滑槽8,滑槽8內有鎖片9,鎖片9與鎖片滑槽8動接觸;滑槽8在同一水平面與支滑道7正相交。
圖6是橫梁5的立體示意圖,橫梁5的三個邊與機箱鉚釘固連接,靠近前部有光碟機架4安裝的主滑道6和支滑道7,以及鎖片滑槽8,後部是電源的通風孔。
圖7是鎖片9的立體示意圖,鎖片9上有與兩條支滑道7相應的開口10,還設有弧形凸起11和彈片12,凸起11與橫梁5上的開口13相適配。
如圖3、圖5所示,為光碟機架結構示意圖,其中,1和2為兩個光碟機,3為導向圓柱,4為光碟機架。光碟機架4為前後貫通的方形筒狀,本發明在光碟機架4底板下面增加兩排共四個導向圓柱3,該四個導向圓柱3將與機箱橫梁5相互配合完成光碟機架4的無螺釘安裝。
本發明的光碟機架4為可拆卸式,光碟機架4可很方便的實現無螺釘拆裝。首先,將兩個光碟機1、2在光碟機架4的兩側邊用螺釘固緊,實現光碟機1、2的雙邊螺釘固定;再將光碟機架4底部的導向圓柱3對準相應的主滑道6,由側面將光碟機架4水平推進機箱內;此時,將鎖片9由鎖片滑槽8向外拉,使鎖片9上的兩開口10正好對準橫梁5上的兩支滑道7,即可將光碟機架4側向向前推到位置,然後將鎖片9推進去,鎖片9上的兩開口10與橫梁5上的兩支滑道7錯開,鎖片9正處於導向圓柱3的後緣,鎖片9的弧形凸起11與橫梁5上的開口13相抵,從而起到了鎖片9對光碟機架4的鎖死作用,完成了光碟機架4的無螺釘安裝。拆卸光碟機架4的方法是逆向操作,首先將鎖片9向外拉,鎖片9上的兩開口10自動對上橫梁5的兩支滑道7,將光碟機架4向後拉,然後將光碟機架4再側向由主滑道6水平外拉,光碟機架4即被拆下來。
本發明充分的利用機箱內部空間,在讓光碟機架4在機箱內完成安裝的前提下,使光碟機架4在安裝的過程中不會與其他部件造成幹涉,光碟機架4安裝完後,裝上機箱的左側板,此時鎖片9與左側板之間保留非常小的間隙,不會因為鎖片9的移動,導致光碟機架4從橫梁的滑道上滑出,確保了設計的可靠性。
實施例二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就是將實施例一中的光碟機架4上後部的兩個導向圓柱3進行改動,將光碟機架4上靠後部的兩個導向圓柱3改為朝向機箱前部的兩個卡鉤14,與橫梁5的卡接位15相適配。同實施例一一樣,先將光碟機架4側向水平推進機箱橫梁5,橫梁5上後部的支滑道7端頭有卡接位15與光碟機架4的卡鉤14相配合,在光碟機架4最後向前安裝時,在機箱橫梁5上有兩個與光碟機架卡鉤14配合的卡接位15,這樣光碟機架4後部的兩個卡鉤14也可與機箱橫梁5通過卡接很好的連接,如圖8所示,是卡鉤14卡接的示意圖,15是橫梁5的卡接位,14是光碟機架4的卡鉤,加上光碟機架4前部又有與鎖片9鎖死的導向圓柱3,這樣可使光碟機架4安裝更加牢固。
雖然本發明以特定實施例的方式進行了描述,但並不限於所描述的特定實施例,凡與本發明的原則和精神不相分離的可能的修改和變動,都在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特徵在於,包括電子驅動器支架和橫梁;電子驅動器支架為獨立體,與橫梁動接觸;橫梁的軸向與機箱的長方向一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特徵在於,所述橫梁為水平橫梁,其上設有滑道;電子驅動器支架的底面與橫梁的接觸面上設有至少兩排導向柱,與水平橫梁上所設的滑道相適配。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特徵在於,所述滑道包括主滑道和支滑道;每一主滑道上側面垂直連有至少兩條支滑道。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驅動器支架與橫梁的接觸面上的每排導向柱至少有兩個導向柱。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特徵在於,還包括鎖片,鎖片置於滑槽內,與滑槽動接觸;滑槽在同一水平面與支滑道相交;鎖片上設有兩個向上的∏形開口,與橫梁上所設的支滑道相適配。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特徵在於,所述滑槽在同一水平面與支滑道相交,其相交點在導向柱最終位置的後緣。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驅動器支架的底面上,靠後部的兩個導向柱為朝向機箱前部的兩個卡鉤。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特徵在於,所述電子驅動器支架包括光碟機支架、軟碟機支架、電源支架和硬碟支架。
9.如權利要求1電子驅動器支架的無螺釘安裝方式,其特徵在於,所述橫梁是垂直的。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電子產品機箱結構設計技術,特別是一種應用於桌上型電腦機箱中電子驅動器支架的安裝方式。本發明包括電子驅動器支架和水平橫梁;電子驅動器支架為獨立體,與水平橫梁動接觸;水平橫梁的軸向與機箱的長方向一致。水平橫梁上設有滑道;電子驅動器支架的底面上設有至少兩排導向柱,與水平橫梁上所設的滑道相適配。本發明不僅實現了對光碟機雙邊螺釘固定,以及光碟機架在機箱內完成安裝,光碟機架無螺釘固定等設計要求,同時提高了光碟機安裝維護的方便性和可靠性,並使產線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任意確定光碟機架與其它部件的安裝先後順序。
文檔編號G06F1/16GK1567125SQ03147829
公開日2005年1月19日 申請日期2003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03年6月25日
發明者甘立淵, 周晉鵬, 高志軍 申請人:聯想(北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