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速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2:04:41 1
專利名稱:超高速自行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行車,特別涉及一種省力、高速的自行車。
背景技術:
現有的自行車最大的缺點就是腳踏板的踏杆太短,根據力學原理踏杆太短髮出的力就小,要使自行車的速度快點或在上坡時,就需要費很大的力踩腳踏板才行,踩起來很吃力,長時間的踩會使人感到非常的累。為克服上述傳統自行車存在的缺陷,也有人研究出一些省力的自行車,如2009年8月26日授權公告專利號為200820091303. 9的中國專利所述的「腳踏省力自行車」,這種自行車將與腳踏板連接的踏杆加長,這種自行車需要通過與大飛輪帶動裝在後輪轉軸上的中軸齒輪轉動而使後輪轉動,其傳動原理與傳統自行車的傳動原理相似,由於踏杆加長可以達到省力的目的,但由於力的傳遞不直接,踏杆需要通過大飛輪將力傳遞給中軸齒輪,在傳動過程中有部分力損耗,較難提高自行車的速度,這種自行車的速度與傳統自行車的速度相差不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省力、行走速度快的超高速自行車。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採用技術方案是一種超高速自行車,包括車架、車座、手把、前輪、後輪、繩索、左踏板、右踏板、左槓桿、右槓桿、左鏈條及右鏈條,左槓桿一端與左踏板連接,右槓桿一端與右踏板連接,左槓桿和右槓桿均為加長型槓桿,繩索的兩端分別與左槓桿、右槓桿靠近左踏板、右踏板一端連接,在車架前部設有支撐繩索並供繩索在其上來回滑動的支撐部,在後輪輪轂兩側分別裝有呈對稱設置的左飛輪與右飛輪,所述左鏈條與左飛輪相嚙合,左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左飛輪的一個齒上,左鏈條的另一端直接與左槓桿遠離左踏板的一端末相連接,所述右鏈條與右飛輪相嚙合,右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右飛輪的一個齒上,右鏈條的另一端直接與右槓桿遠離右踏板的一端末相連接,左、右鏈條直接帶動左、右飛輪轉動,在後輪兩側與車架連接的車梁上分別設有支撐左槓桿、右槓桿的支撐裝置,在後輪兩側的車架上分別設有連接左槓桿、右槓桿的支撐裝置,左槓桿、右槓桿在繩索的拉動下分別以對應的支撐裝置做支撐點繞對應的支撐裝置上下擺動。其中所述支撐裝置是可移動的裝在車梁上,支撐裝置在車梁上可向前或先後移動。其中所述左槓桿、右槓桿的長度是普通自行車槓桿長度為100-130釐米。其中所述左飛輪、右飛輪為具有7-14齒的飛輪。將左、右槓桿與左、鏈條連接的一端末定義為B端,支撐裝置所在點即為左、右槓桿的支撐點,支撐點的位置在B端向前10-20釐米處。本實用新型超高速自行車由於採用加長型槓桿,人在騎自行車時可以省50%的力,另外由於與飛輪連接的鏈條直接連接在槓桿的末端,由槓桿直接帶動鏈條運動,鏈條帶動與後輪同軸的飛輪轉動,在力的傳動上比現有自行車相減少了一個環節(現有自行車的傳力方式通常是槓桿帶動大飛輪轉動,大飛輪再通過鏈條帶動與後輪同軸的小飛輪轉動), 因此可避免力在傳輸過程中因過多環節而帶來的損耗,在人施出的力一樣時能使自行車能行走的速度更快。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超高速自行車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超高速自行車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所示超高速自行車局部放大視圖。主要元件標號說明
1-前輪,2-手把,3-滑輪,4-左踏板,5-車座,6_車架,7_後輪,8_右踏板,9_右槓桿,10-左槓桿,11-支撐裝置,12-左鏈條,13-輪轂,14-車梁,15-左飛輪。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超高速自行車(下面簡稱「自行車」),包括車架6、車座 5、手把2、前輪1、後輪7、繩索、左踏板4、右踏板8、左槓桿10、右槓桿9、左鏈條12及右鏈條 (圖中未示出)。左踏板4、右踏板8分別設置在自行車的左右兩側,左槓桿10 —端與左踏板4連接,右槓桿9 一端與右踏板8連接,左槓桿10和右槓桿9均為加長型槓桿,在本實施例中左槓桿10、右槓桿9的長度是普通自行車槓桿長度為100-130釐米,具體長度可按照自行車的整體長度適當調整。繩索的兩端分別與左槓桿10、右槓桿9靠近左踏板4、右踏板8 一端連接,在車架6前部設有支撐繩索並供繩索在其上來回滑動的支撐部,在本實施例中支撐部為與車架6連接的滑輪3。在後輪輪轂13的兩側分別裝有呈對稱設置的左飛輪15與右飛輪(圖中未示出),左飛輪15、右飛輪為具有7-14齒的小飛輪,左鏈條12與左飛輪15相嚙合,左鏈條12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左飛輪15的一個齒上,左鏈條12的另一端直接與左槓桿10遠離左踏板4的一端末相連接,右鏈條與右飛輪相嚙合,右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右飛輪的一個齒上,右鏈條的另一端直接與右槓桿9遠離右踏板8的一端末相連接,左、右鏈條直接帶動左、右飛輪轉動,在後輪7兩側與車架6連接的車梁14上分別設有支撐左槓桿、 右槓桿的支撐裝置11,左槓桿10、右槓桿9在繩索的拉動下以對應的支撐裝置11做支撐點分別繞對應的支撐裝置11上下擺動。將左、右槓桿10、9靠近踏板一端定義為A端,左、右槓桿9與鏈條連接的一端定義為B端,支撐裝置所在點即為左、右槓桿的支撐點,支撐點的位置在B端向前10-20釐米處,支撐點的具體位置可根據需要具體調整,支撐裝置可為設置在支撐點出的連接轉軸,也可為其它支撐裝置。支撐裝置是可移動的裝在車梁上,可在車梁上向前或先後移動,調節支撐裝置向前或向後可改變槓桿B端上下運動的範圍,移動支撐裝置可使自行車變速。在騎自行車時,左右兩跟槓桿的運動剛好相反,當右腳向下踩右踏板8時,右槓桿 9B端揚起,右槓桿9拉動右鏈條向上運動,右鏈條拉動右飛輪向車身前方轉動,自行車向前運動,運動的範圍是輪胎轉動一圈左右,此時,在繩索的拉動下左槓桿IOA端揚起B端下降, 左鏈條12向下運動套在左飛輪15上,左鏈條12完成復位;當左腳向下踩左踏板4時,左槓桿IOB端揚起,左槓桿10拉動左鏈條12向上運動,左鏈條12拉動左飛輪15向車身前方轉動,自行車向前運動,運動的範圍也是輪胎轉動一圈左右,此時,在繩索的拉動下右槓桿9A 端揚起B端下降,右鏈條向下運動套在右飛輪上,右鏈條完成復位;如此反覆運動,自行 車即可快速的前進。
權利要求1.一種超高速自行車,包括車架(6)、車座(5)、手把(2)、前輪(1)、後輪(7)、繩索、左踏板(4)、右踏板(8)、左槓桿(10)、右槓桿(9)、左鏈條(12)及右鏈條,左槓桿(10) —端與左踏板(4)連接,右槓桿(9) 一端與右踏板(8)連接,左槓桿(10)和右槓桿(9)均為加長型槓桿,繩索的兩端分別與左槓桿(10)、右槓桿(9)靠近左踏板(4)、右踏板(8)—端連接,在車架(6)前部設有支撐繩索並供繩索在其上來回滑動的支撐部,其特徵在於,在後輪(7)輪轂(13)兩側分別裝有呈對稱設置的左飛輪(15)與右飛輪,所述左鏈條(12)與左飛輪(15) 相嚙合,左鏈條(12)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左飛輪(15)的一個齒上,左鏈條(12)的另一端直接與左槓桿(10)遠離左踏板(4)的一端末相連接,所述右鏈條與右飛輪相嚙合,右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右飛輪的一個齒上,右鏈條的另一端直接與右槓桿(9)遠離右踏板(8)的一端末相連接,左、右鏈條直接帶動左、右飛輪轉動,在後輪(7)兩側與車架連接的車梁(14) 上分別設有支撐左槓桿(10)、右槓桿(9)的支撐裝置(11),左槓桿(10)、右槓桿(9)在繩索的拉動下分別以對應的支撐裝置(11)做支撐點繞對應的支撐裝置(11)上下擺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自行車,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裝置是可移動的裝在車梁上,支撐裝置在車梁(14)上可向前或先後移動。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自行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左槓桿(10)、右槓桿(9)的長度為100-130釐米。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自行車,其特徵在於,所述左飛輪(15)、右飛輪為具有 7-14齒的飛輪。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自行車,其特徵在於,將左、右槓桿與左、鏈條連接的一端末定義為B端,支撐裝置所在點即為左、右槓桿的支撐點,支撐點的位置在B端向前10-20 釐米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超高速自行車,涉及一種自行車,該自行車包括車架、車座、手把、前後輪、繩索、左右踏板、左右槓桿、左右鏈條,左右槓桿均為加長型槓桿,繩索的兩端分別與左右槓桿靠近左右踏板一端連接,在後輪輪轂兩側分別裝有呈對稱設置的左飛輪與右飛輪,左鏈條與左飛輪相嚙合,左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左飛輪的一個齒上、另一端直接與左槓桿遠離左踏板的一端相連接,右鏈條與右飛輪相嚙合,右鏈條的一端固定連接在右飛輪的一個齒上、另一端直接與右槓桿遠離右踏板的一端相連接,左、右鏈條直接帶動左、右飛輪轉動,在後輪兩側與車架連接的車梁上分別設有支撐左槓桿、右槓桿的支撐裝置,左右槓桿在繩索的拉動下分別繞對應的支撐裝置上下擺動。本自行車具有結構簡單、省力、快速的優點。
文檔編號B62M9/02GK202124095SQ201120148318
公開日2012年1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11日
發明者韋順凱 申請人:韋順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