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釣點定位杆架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2:18:41 1
專利名稱:野外釣點定位杆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釣具,特別涉及一種野外釣點定位杆架。現有技術的杆架在使用時需要有釣箱配合,當其單獨使用時,需將杆架尾部直接插入地面,這就要求地面有一定坡度,且地面泥土必須鬆軟;另外杆架一旦固定,其俯仰角則難以調節,這就給使用帶來很多不便。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杆架,它能夠方便地固定在野外釣場地面,並且能連續地調節杆架的俯仰角,攜帶時可摺疊收攏。其作用除了作為一般杆架外,還可以起到指示釣點的作用,並增加了釣杆的有效長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杆架的主體部分由若干節具有一定錐度的園管套接而成,具有伸縮功能,當全部管節拉伸開後,互相套接的兩節管頭尾之間可以互相拉緊並暫時固接。頭節管的桿頭有一半園環形的凹槽,為釣杆前架設位置,此凹槽是藉助於其下部相連的短管套在頭節桿頭的,此短管的外徑與尾節管的內徑相同,當杆架收縮時,能使其較緊密地插入尾節管內;在尾節管的前段某位置處樞接一側支撐杆,此杆由兩節細圓管套接而成,具有伸縮功能,其上端樞接一V形叉,為釣杆的後架設位置,側支撐杆的下端與樞接裝置的活動部分相固接,樞接裝置的固定部分藉助於一短管套接在尾節管上並固定,有一帶旋紐的螺釘與固定部分的內嵌螺母相旋接,旋轉此旋紐可調節螺釘抵住樞接裝置活動部件的力度,從而使側支撐杆的上仰角確定。尾節管後端插入杆架俯仰角調節器的管中並固接,角度調節器的主體外觀為一段圓管,在接近圓管後端的位置處有一兩端有對稱徑向孔的軸水平徑向穿過此管兩側帶凸緣的孔,且有兩螺母對稱旋在上述軸露出管孔外部分的螺紋處並靠近凸緣,另有一由一根完整鋼筋構成的雙腳插杆的兩腳穿過上述軸兩端的孔,穿過軸孔的兩腳和未穿過軸孔的U形部分與穿在軸中的一段鋼筋相垂直,且兩腳構成平面與U形兩邊構成平面相平行;利用旋緊軸上的螺母使雙腳插釺與軸之間的相互位置固定;另有一帶圓帽的螺釘從管的下側徑向穿過管上帶凸緣且具內螺紋的孔,圓帽的下側靠壓在雙腳插釺的U型底部;另外,在此調節器管體的內部有一被上述軸和螺釘徑向穿過的加強柱體,其後端有一軸向小孔,內有一後側被彈簧抵住的球形定位鍵,當雙腳插釺拆疊時,軸上的半球形淺孔與定位球鍵相楔合;管體尾端有一通過螺紋旋接的底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採用雙腳插釺可以較方便地使杆架固定在泥土地面,並避免杆架左右晃動;旋轉帶圓帽的螺釘可實現杆架俯仰角無級調節,插釺雙腳可旋轉摺疊,整個裝置結構簡單、緊湊、性能可靠。
下面將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和優點
圖1是杆架拉伸開後,插釺兩腳處於豎直位置時的局部側視圖;圖2是杆架拉伸開後,插釺及側撐杆處於摺疊狀態時的局部俯視圖;圖3是經過
圖1尾部軸線沿豎直方向的局部剖視圖;圖4是經過
圖1尾部軸線沿水平方向的局部剖視圖;圖5是杆架處於水平狀態時桿頭凹槽的右視圖;圖6是經過圖5軸線沿豎直方向的局部剖視圖;圖7是經過
圖1中側支撐杆與杆架樞接軸軸線的局部剖視圖;圖8是經過
圖1中杆體軸線沿豎直方向顯示側支撐杆與杆架樞接部分結構的局部剖視圖;圖9是雙腳插釺摺疊後,杆架尾端角度調節器的側視圖;參看
圖1-9,本實用新型的杆架由杆體3、4、5、6,桿頭凹槽1,側支撐杆13、14,尾端杆架俯仰角調節器18等部分組成。其中,所述杆體3、4、5、6由徑向尺寸逐漸增大且具有一定錐度的圓管AB、BC、CD、DEFGHI四段套接而成(見
圖1),在頭節杆3的前端有一桿頭凹槽1,其下側與桿頭套接的部分為短管2(見圖5、圖6)。所述側支撐杆由兩節相對較細的圓管13、14套接而成且具有伸縮功能,其右端通過螺釘15樞接一V形叉16,其左端與樞接裝置的活動件10固接;此活動件10藉助轉軸螺釘8與固定件9樞接,固定件9藉助下側相連的短管7套在尾節杆6上並固接;旋轉與螺母11旋接的螺釘8可調節樞接部分的鬆緊度(見圖2、圖7)。另有一帶旋紐的螺釘39與固定件9的側面17內嵌螺母12相旋接(見圖8),螺釘39穿過螺母11並抵住活動件10(見圖8)。所述杆架俯仰角調節器的主體為一段圓管18,尾節管6插入其中並固接(見圖3);在靠近圓管18尾端的位置處有一兩端有對稱徑向孔的軸25水平徑向穿過管18兩側帶凸緣26、27的孔,且有兩螺母28、29對稱旋在軸25露出孔外部分的螺紋處並分別靠近凸緣26、27(見圖2);另有一根完整鋼筋構成的雙腳插釺的兩腳19、20穿過軸25孔後再彎折90°其未穿過軸25孔的U形23部分亦彎折90°,即雙腳19、20構成平面與U兩邊構成平面相平行,當插釺兩腳19、20處於豎直位置時,杆18處於U形23底部上側(見
圖1)。另有一帶圓帽38的螺釘24從管18的下側徑向穿過帶凸緣31、32且具內螺紋的孔,圓帽38的下側靠壓在U形23的底部(見
圖1);另外,在管18的內部有一被軸25及螺釘24分別徑向穿過的加強柱體36(見圖3、圖4),其後端軸向小孔內有一後側被彈簧35抵住的定位小球34(見圖3),當插釺雙腳19、20處於摺疊狀態時(見圖9),軸25中間的半球形淺孔33與小球34相楔合;在加強柱體36的前端與尾節杆6之間有一彈性墊圈37;另外在管18的尾端有一通過螺紋旋接的底蓋30。
參看
圖1,使用杆架時,將插釺雙腳19、20從摺疊狀態順時針旋轉270°,使其處於豎直狀態,再將其錐尖21、22向下插入泥土地面固定,此時螺釘24的圓帽38靠壓在U形23的底部,旋轉螺釘24可調節桿身的俯仰角。
參看圖2,當拆疊收攏杆架時可將管節5、4、3依次插入尾節管6中,將側支撐杆的兩套接細杆13、14收縮並轉到與杆體平行的方向;將插釺雙腳19、20從豎直狀態逆時針旋轉270°,可使其轉到與桿身平行,且其U形23處於管18上側(見圖9)。
實現本自實用新型最好採用如下表1所列材料及數據
權利要求1.一種野外釣點定位杆架,整個杆架由AB、BC、CD、DEFGHI段組成一個可伸縮摺疊的整體,其主要部件有杆體(3、4、5、6,)桿頭凹槽(1),側支撐杆(13、14),杆架俯仰角調節器(18)等部分組成,上述杆體(3、4、5、6)由徑向尺寸逐漸增大且具有一定錐度的圓管套接而成;在頭節杆3的前端有一藉助於短管(2)套接在此杆(3)頭部的凹槽1,上述側支撐杆由兩節相對較細的圓管(13、14)套接而成並與圓管6樞接,其右端通過螺釘(15)樞接一V形叉(6),上述杆架俯仰角調節器(18)與尾節杆(6)相套接並固定,本實用新型的特徵在於所述與桿頭凹槽(1)相連的短管(2)的外徑與尾節管(6)的前端內徑相同,當杆架收攏時,短管(2)能與尾節管(6)緊密配合;所述側支撐杆(13、14)與尾節管(6)的樞接裝置是由與細圓管(13)相連的活動件(10)、與套在尾節管(6)上的短管(7)相連的固定件(9)及樞接螺釘(8)組成,樞接時活動件(10)被夾在固定件(9)的中間,另外在固定件(9)的側面(17)有一與螺釘(39)旋接的內嵌螺母(12),螺釘(39)穿過螺母(12)的一端抵住活動件(10)的半圓面;所述杆架俯仰角調節器的主體為一與雙腳插釺(19、20)樞接的管體(18),其樞接軸(25)水平經向穿過圓管(18)及其內部的加強柱體(36),且處於管(18)靠近底蓋(30)的位置,在軸(25)露出圓管(18)外部分對稱旋有靠近軸孔凸緣(31、32)螺母(28、29),而軸(25)暴露在螺母(28)、(29)外側的部分有兩個對稱的被插釺兩腳(19、20)徑向穿過的孔;另外在管(18)上離底蓋(30)稍遠的位置有一帶圓帽(38)的螺釘(24)從管(18)的下側徑向穿過管(18)及其內部的加強柱體(36),圓帽(38)的下側可靠壓在U形(23)的底部,旋轉螺釘(24)可調節杆架的俯仰角,另外在加強柱體(36)後段有一軸向小孔,內有一被彈簧(35)抵住的定位小球(34),當雙腳(19、20)從豎直狀態逆時針旋轉270°摺疊時,軸(25)中間的半球形淺孔(33)與小球(34)相楔合,此時U形(23)處於管(18)上側;在加強柱體(36)的前端與尾節杆(6)之間有一彈性墊圈(37);在尾端有一底蓋30與圓管18旋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杆架,其特徵在於所述雙腳插釺(19、20)由一根完整鋼筋彎曲而成,其穿過軸(25)的兩腳(19、20)及未穿過軸(25)的U形(23)部分皆與穿在軸(25)中的一段鋼筋相垂直,且插釺兩腳(19、20)所構成平面與U形(23)兩邊所構成平面相平行,當插釺兩腳(19、20)處於尖端(21、22)向下的豎直狀態時,U形(23)處於管體(18)的下側,此時U形(23)底部可與圓帽(38)相接觸並託住圓帽(38)。
專利摘要一種可指示野外釣點並增加釣杆有效長度的杆架,其主要由若干節帶一定錐度的圓管套接而成,具有伸縮功能,其前端有架設釣杆的凹槽;其後部樞接一可轉動摺疊且具伸縮功能的側支撐杆,為釣杆的後架設位置;其尾端有一桿架俯仰角調節裝置,此裝置的主要部件為一與杆體樞接且能轉動摺疊的雙腳插釺,此插釺由一根完整鋼筋彎曲而成,並與一帶圓帽螺釘協同完成杆架俯仰角調節功能;使用時,插釺雙腳能插入泥土地面固定。
文檔編號A01K97/10GK2351964SQ982085
公開日1999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1998年3月24日 優先權日1998年3月24日
發明者宋一瑛, 韋敏 申請人:宋一瑛, 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