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改進的漏纜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8:46:16 2

本發明涉及漏纜安裝領域,具體為一種改進的漏纜夾具。
背景技術:
在傳統地鐵線路工程中,漏纜安裝夾具通過內膨脹螺栓直接釘在土建結構的牆壁上,如中國專利公開號為cn204290234u,公開日為2014-11-12,名稱為漏纜吊夾,該申請公開了一種漏纜吊夾,包括底座、與底座連接的設有卡齒和卡槽的卡箍,用於連接底座和卡箍的雙頭螺栓,雙頭螺栓的末端設有膨脹管,該膨脹管用於將漏纜吊夾固定在牆壁上。然而,這種安裝漏纜吊夾的方法會破壞土建結構,降低土建結構的耐久性和密封性,並且安裝時效低。因此,越來越多的地鐵線路工程採用預埋滑槽技術或預置支架技術施工,再將漏纜吊夾安裝在滑槽或支架上。而現有的漏纜吊夾只適用於通過膨脹管固定的方法,無法直接安裝在滑槽或支架上,所以亟需一種可以快速安裝在滑槽或支架上的漏纜夾具。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改進的漏纜夾具,其可以快速安裝到預設在牆壁上的滑槽或支架上。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按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改進的漏纜夾具,包括底座、卡箍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貫穿底座和卡箍,底座和卡箍通過第一螺杆連接,還包括一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一端與第一螺杆的尾部連接,另一端用於連接預設在牆壁上的滑槽。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二螺杆和套在第二螺杆上的螺母。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桿頭部的最大寬度小於或等於滑槽的槽口寬度,最小長度大於滑槽的槽口寬度。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桿頭部為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桿頭部的底面設有用於嵌入滑槽的槽口的防轉凸臺,所述防轉凸臺為正方形,其邊長與第二螺桿頭部的寬度方向的邊長相等。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桿頭部的底面設有用於防止第二螺杆轉動和滑動的防滑花紋。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螺杆尾部沿第二螺杆的長度方向設有第一螺紋孔,第一螺杆尾部通過所述第一螺紋孔與第二螺杆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卡箍包括支撐座和兩個弧形託鉤,兩個弧形託鉤固定在支撐座上並相對設置,每個弧形託鉤的頂端分別設有卡槽和掛鈎,所述支撐座上設有通孔。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為底端開口的喇叭狀筒,底座的頂端沿其軸線方向設有加強柱,所述加強柱內設有貫通的第二螺紋孔,所述第二螺杆通過該第二螺紋孔與底座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在現有的漏纜夾具的基礎上,只需增加一個連接件,通過連接件即可將現有的漏纜夾具應用連接到牆壁上的滑槽上,改造成本低,安裝操作方便,同時保證現有的漏纜夾具不被浪費,節約資源。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一種改進的漏纜夾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滑槽的截面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提供的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1第二螺杆的俯視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2提供的支架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實所述的一種改進的漏纜夾具的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中:1、底座;11、加強柱;111、第二螺紋孔;12、加強筋;2、卡箍;21、支撐座;211、通孔;22、弧形託鉤;221、卡槽;222、掛鈎;3、第一螺杆;31、第一螺桿頭部;32、第一螺杆尾部;4、連接件;41、第二螺杆;411、第二螺桿頭部;412、防轉凸臺;413、第二螺杆尾部;414、第一螺紋孔;415、防滑花紋;42螺母、5、滑槽;51、槽口;6、支架;61、腰形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於說明和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改進的漏纜夾具,包括底座1、卡箍2、第一螺杆3和連接件4。第一螺杆3依次穿過卡箍2和底座1的使二者連接,連接件4的一端與第一螺杆3的尾部連接,連接件4的另一端用於連接預設在牆壁上的滑槽5。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3所示,連接件4由第二螺杆41和螺母42組成,螺母42套在第二螺杆41上,其中,第二螺杆41用於連接第一螺杆3和滑槽5,螺母42用於將第二螺杆41緊固在滑槽5上。滑槽5的截面形狀如圖2所示,為了方便地將第二螺桿頭部411伸入滑槽5內,同時可以實現第二螺桿頭部411可以抵住滑槽5開口的側壁,第二螺桿頭部411的最大寬度小於或等於滑槽5的槽口51的寬度,最小長度大於滑槽5的槽口51的寬度。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二螺杆螺桿頭部411可以設計為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在本實施例中,如圖4所示,第二螺桿頭部411為平行四邊形。將第二螺杆41連接到滑槽5時,保持第二螺桿頭部411的長邊與槽口51的邊緣平行,使第二螺桿頭部411穿過槽口51伸入滑槽5內,然後90°旋轉第二螺杆41,保持第二螺桿頭部411的長邊與槽口51的邊緣垂直,由於第二螺桿頭部411的最小長度大於滑槽5的槽口51寬度,第二螺桿頭部411便無法滑出滑槽5外,旋轉螺母42使槽口51的側壁緊緊夾在第二螺桿頭部411和螺母42之間,此時,螺杆31即牢固地與滑槽5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二螺桿頭部411的底面設有防轉凸臺412,螺杆31與滑槽5連接時,防轉凸臺412剛好嵌在滑槽5的槽口51,可以防止第二螺杆41轉動。如圖4所示,為了便於防轉凸臺412的加工,防轉凸臺412設計為正方形,其邊長與第二螺桿頭部411的寬度相等,防轉凸臺412的其中兩個側面分別與第二螺桿頭部411長邊所在的側面平齊。防轉凸臺412限制第二螺杆41轉動,避免了外界擾動造成螺母42鬆動。
槽口51側壁的內表面一般設有防滑花紋,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二螺桿頭部411的底面也設有防滑花紋415,螺杆31與滑槽5連接時,第二螺桿頭部411的上的防滑花紋415與與槽口51側壁內表面的防滑花紋互相咬合,既可以防止第二螺杆41轉動,也可以限制第二螺杆41沿滑槽5滑動。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第二螺杆尾部413沿第二螺杆41的軸線設有第一螺紋孔414,第一螺杆3的尾部螺紋旋入第一螺紋孔414內,使得第一螺杆3和第二螺杆41連接。本發明的第一螺杆3和第二螺杆41採用螺紋連接的方式,安裝時使用的工具比較簡單,適合在隧道內施工使用。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卡箍2包括支撐座21和兩個弧形託鉤22,兩個弧形託鉤22固定在支撐座21上並相對設置,每個弧形託鉤22的頂端分別設有卡槽221和掛鈎222,弧形託鉤22具有彈性,按壓兩個弧形託鉤22使得掛鈎222卡入卡槽221內,此時,弧形託鉤22和支撐座212形成一個環,漏纜即可被固定在這個環內。在支撐座21上設有通孔211,第一螺杆3穿過通孔211,第一螺桿頭部31卡在支撐座21的端面,限制卡箍2滑脫第一螺杆3。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底座1為底端開口的喇叭狀筒,在底座1的頂端,沿其軸線方向設有加強柱11,加強柱11內設有貫通的第二螺紋孔111,加強柱11上還設有加強筋12,加強筋12分別與加強柱11和底座1的側壁連接。第一螺杆3通過加強柱11的螺紋孔與底座1連接。第一螺杆3和底座1採用螺紋連接,使二者之間的連接更加牢固,在該漏纜夾具安裝完成時,底座1的底端緊貼滑槽5,當漏纜振動時,底座1可以快速地將振動衰減。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改進的漏纜夾具的安裝過程如下:
(1)將第二螺杆41通過螺母42固定在滑槽5上;
(2)將卡箍22通過通孔套在第一螺桿頭部31一側;
(3)將底座11通過第二螺紋孔111連接在第一螺杆3上,並使底座1的頂面貼緊卡箍2的支撐座21;
(4)連接第一螺杆尾部32與旋入第一螺紋孔414,直至底座1的底端貼緊滑槽5,此時,該漏纜夾具即安裝完成,使用狀態如圖6所示。
實施例2
實施例1適用於廣泛應用的預設滑槽5技術,在一些環境中還會採用預埋支架技術技術。支架6的結構如圖5所示,支架6上設有一腰形孔61,漏纜支架只需通過該腰形孔61固定在支架6上即可。實施2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於,實施2的第二螺桿頭部411的尺寸不必二次加工,選用第二螺杆41時,只需保證第二螺桿頭部411大於腰形孔61的寬度即可。
本發明所述一種改進的漏纜夾具的其它結構參見現有技術。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