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燙金機驅動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19 20:46:21

本發明涉及印後加工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燙金機驅動裝置。
背景技術:
由於包裝印刷行業的迅速發展,包裝產業對印後加工設備包括燙金機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不僅對設備的生產精度要求提高,對設備的生產效率要求也明顯提高。目前模切機驅動採用曲軸連杆機構驅動肘杆機構、從而帶動模切平臺往復移動的模切設備,其工作性能尤其是生產質量很大程度上受到制約,這主要是因為曲軸--連杆機構無法保證動平臺在最高點模切時有足夠的保壓時間,因此目前國內的平壓平自動模切燙印機的生產速度一直受制於這個技術瓶頸。
由於壓凸和熱燙印工藝生產的特殊要求,電化鋁箔需要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經過適當的保壓時間才能夠轉移到紙張表面上,保壓時間過短則無法保證燙印的完整性和粘附強度,保壓時間過長則會導致鋁箔燒糊成為廢品。因此目前國內採用的曲軸--連杆機構驅動模切平臺完成上述工藝的自動模切機,生產速度一直無法突破8000張/小時,而在模切功能基礎上整合了燙金功能的設備上,機器的生產速度更是會受到壓凸、燙印工藝要求的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出一種燙金機驅動裝置,明顯提高了生產效率,以及其產品質量。
基於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燙金機驅動裝置,所述的燙金機驅動裝置設置在所述燙金機的動平臺和底座之間,包括:驅動軸、第一凸輪、第二凸輪、第一從動滾輪、第二從動滾輪、第三從動滾輪、第一上肘杆、第二上肘杆、第一下肘杆和第二下肘杆;
其中,所述第一凸輪、所述第二凸輪分別安裝在所述驅動軸上;所述第一上肘杆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於所述動平臺和所述第一從動滾輪,所述第一下肘杆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於所述第一從動滾輪和所述底座;所述第二上肘杆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於所述動平臺和所述第二從動滾輪,所述第二下肘杆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於所述第二從動滾輪和所述底座;
所述燙金機使所述驅動軸轉動,帶動所述第一凸輪、所述第二凸輪旋轉,由於所述第一從動滾輪和所述第二從動滾輪分別始終與所述第一凸輪、所述第二凸輪的外周面相接觸,從而使得所述第一從動滾輪、所述第二從動滾輪做往復運動;所述第一從動滾輪、所述第二從動滾輪在做往復運動的同時,分別帶動所述第一上肘杆、所述第一下肘杆以及所述的第二上肘杆、所述第二下肘杆做往復擺動,從而帶所述動平臺上下往復運動。
可選地,所述的燙金機驅動裝置設置了安裝在所述驅動軸上的從動凸輪和第三從動滾輪。所述第三從動滾輪通過連杆分別同所述第一從動滾輪、所述第二從動滾輪相連,並且所述第三從動滾輪始終與所述從動凸輪的外周面相接觸;
所述第一凸輪、所述第二凸輪形狀均為卵形。
當所述動平臺位於最高位置時,所述第一上肘杆和第一下肘杆所形成的外夾角小於180°,所述第二上肘杆和第二下肘杆所形成的外夾角也小於180°。
當所述動平臺上升到最高位置時,所述第三從動滾輪與所述從動凸輪向內的微弧度相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的從動凸輪設置了近休止段是向內的微弧度,當所述動平臺位於最高位置時,所述第三從動滾輪與所述從動凸輪向內的微弧度的外周面處相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的燙金機驅動裝置設置了所述第三從動滾輪分別通過偏心連杆與所述第一從動滾輪、所述第二從動滾輪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的偏心連杆包括長連杆、偏心套圈和固定套,所述偏心套圈套入所述長連杆的一端,所述固定套套入所述偏心套圈中;所述第一從動滾輪、所述第二從動滾輪分別裝入各自的所述偏心連杆的固定套中,與各自的所述偏心連杆固定相連;
所述長連杆的另一端只設置有套入的所述固定套,並且通過所述固定套與所述第三從動滾輪固定相連;或者所述長連杆的另一端也設置有所述偏心套圈和所述固定套,並且通過所述固定套與所述第三從動滾輪固定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的偏心連杆的調節量為0~3mm。
進一步地,所述的固定套為銅套。
進一步地,所述的長連杆上設置有外調節孔和外固定孔,所述的偏心套圈上面設置有一圈內調節孔和一圈內固定孔;
當所述的偏心連杆調節時,用螺杆透過所述的外調節孔深入到所述偏心套圈上的一圈內調節孔中的一個中;在所述外調節孔的大小的範圍內,轉動所述偏心套圈,轉到合適的位置,用銷釘將所述長連杆上的所述外固定孔與所述偏心套圈上的一圈內固定孔中的一個銷在一起,使所述偏心套圈固定。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凸輪、所述第二凸輪的遠休止段都具有一個向外的微弧度;當所述動平臺位於最高位置時,所述第一從動滾輪、所述第二從動滾輪將會分別走過所述第一凸輪、所述第二凸輪的向外微弧度。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燙金機驅動裝置,通過使所述驅動軸轉動,帶動所述第一凸輪、所述第二凸輪旋轉,由於所述第一從動滾輪和所述第二從動滾輪分別始終與所述第一凸輪、所述第二凸輪的外周面相接觸,從而使得所述第一從動滾輪、所述第二從動滾輪做往復運動;所述第一從動滾輪、所述第二從動滾輪在做往復運動的同時,分別帶動所述第一上肘杆、所述第一下肘杆以及所述的第二上肘杆、所述第二下肘杆做往復擺動,從而帶所述動平臺上下往復運動。從而,能夠高質量地完成了燙金機燙金、保壓工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燙金機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偏心連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一種燙金機驅動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的燙金機驅動裝置設置在動平臺201和底座202之間,所述燙金機驅動裝置包括驅動軸207、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第三從動滾輪212、第一上肘杆204、第二上肘杆213、第一下肘杆206和第二下肘杆214。其中,驅動軸207安裝在設置在底座202上的支撐座上。
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分別安裝在驅動軸207上。較佳地,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之間保持一定距離的安裝在驅動軸207上。第一上肘杆204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於動平臺201和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一下肘杆206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於第一從動滾輪205和底座202。較佳地,第一上肘杆204通過軸座203與動平臺201轉動連接。第二上肘杆213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於動平臺201和第二從動滾輪211,第二下肘杆214的兩端分別轉動連接於第二從動滾輪211和底座202。較佳地,第二上肘杆213通過軸座203與動平臺201轉動連接。第一從動滾輪205和第二從動滾輪211分別始終與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的外周面相接觸。
所述的燙金機驅動裝置在工作時,是由驅動軸207輸入轉矩,帶動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旋轉,由於第一從動滾輪205和第二從動滾輪211分別始終與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的外周面相接觸,從而使得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做往復運動。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在做往復運動的同時,分別帶動第一上肘杆204、第一下肘杆206以及第二上肘杆213、第二下肘杆214做往復擺動,從而帶動平臺201上下往復運動。
較佳的,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的形狀均為卵形,優選為雞蛋形。所述的兩個凸輪的遠休止段具有一定長度的向外微弧度。當然,所述的兩個凸輪還可設計為其他形狀,只要保證當動平臺201位於最高位置時,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將會分別走過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的向外微弧度,以保證燙金保壓時間足夠長。
本發明所述的燙金機驅動裝置還設置了安裝在驅動軸207上的從動凸輪210和第三從動滾輪212。其中,第三從動滾輪212通過連杆分別同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相連,並且第三從動滾輪212始終與從動凸輪210的外周面相接觸。其中,從動凸輪210設置了近休止段是具有一定長度的向內微弧度。當動平臺201位於最高位置時,第三從動滾輪212與從動凸輪210具有向內的微弧度的外周面處相接觸。
所述燙金機的電機使驅動軸207轉動,帶動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旋轉,從而使得分別與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外周面相接觸的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向遠離驅動軸207的方向移動,同時帶動第一上肘杆204、第一下肘杆206以及第二上肘杆213、第二下肘杆214做遠離驅動軸207的方向擺動,使動平臺201上升。當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接觸到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的遠休止段具有一定長度的向外微弧度的起始端時,動平臺201已經位於其上升的最高位置(如圖2所示),並開始進行燙金保壓步驟。當所述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走過了該微弧度時,則完成燙金,這一段時間,即為燙金過程的保壓時間。
與此同時,在動平臺201上升的過程中,隨著驅動軸207的轉動帶動從動凸輪210的轉動,使得始終與從動凸輪210的外周面相接觸的第三從動滾輪212做靠近驅動軸207的方向移動,由於第三從動滾輪212通過連杆分別與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相連,從而第三從動滾輪212能夠起到向遠離驅動軸207的方向頂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加速了動平臺201上升的速度;當動平臺201位於最高位置時,第三從動滾輪212與從動凸輪210向內的微弧度相接觸。
驅動軸207繼續轉動,帶動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繼續旋轉,因而使得始終與第一凸輪208、第二凸輪209外周面相接觸的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向靠近驅動軸207的方向移動,帶動第一上肘杆204、第一下肘杆206以及第二上肘杆213、第二下肘杆214做靠近驅動軸207的方向擺動,使動平臺201下降。
與此同時,在動平臺201從最高位置開始下降的過程中,隨著驅動軸207的轉動帶動從動凸輪210繼續轉動,使得始終與從動凸輪210的外周面相接觸的第三從動滾輪212做遠離驅動軸207的方向移動。由於第三從動滾輪212通過連杆分別與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相連,當第三從動滾輪212做遠離驅動軸207方向移動的過程中,可以拉動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快送向驅動軸207靠近。從而,分別帶動第一上肘杆204、第一下肘杆206以及第二上肘杆213、第二下肘杆214快速向驅動軸207靠近,最後動平臺201能夠達到迅速的下降。
所述的燙金機驅動裝置還可以設置第三從動滾輪212分別通過偏心連杆215與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相連。參閱圖2所示,為本發明實施例偏心連杆的結構示意圖。所述的偏心連杆215包括長連杆301、偏心套圈302和固定套303,偏心套圈302套入所述長連杆301的一端,固定套303套入偏心套圈302中。第一從動滾輪205、第二從動滾輪211分別裝入各自偏心連杆215的固定套303中,與各自的偏心連杆215固定相連。所述長連杆301的另一端只設置有套入的固定套303,並且通過固定套303與第三從動滾輪212固定相連。優選地,固定套303採用銅套,具有更好地耐磨性,延長壽命。
所述的長連杆301上設置有外調節孔306和外固定孔307,所述的偏心套圈302上面設置有一圈內調節孔305和一圈內固定孔304。偏心連杆215在調節時,可以用螺杆透過外調節孔306深入到偏心套圈302上的一圈內調節孔305中的一個中。在外調節孔306的孔大小的範圍內,轉動偏心套圈302,轉到合適的位置,可用銷釘將長連杆301上的外固定孔307與偏心套圈302上的一圈內固定孔304中的一個銷在一起,使偏心套圈302固定,從而達到偏心調節的目的。
當然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將偏心連杆215與第三從動滾輪212相固定連接的位置也設置偏心套圈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