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仿貼布繡花緞檔毛巾及其織造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7:29:21

本發明涉及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仿貼布繡花緞檔毛巾工藝。
背景技術:
緞檔是通過經緯紗浮長線的變換、紗支密度的差異、配合組織結構的構建,共同形成的織物花紋。緞檔尤其在毛巾織物中起到重要的裝飾作用。一個好的緞檔花紋能夠增加毛巾產品的高雅華貴感,提高外觀檔次。綜觀近幾年的紡織行業,隨著市場日新月異的變化,紡織技術設備的引進和提高,機織工藝的深層次研究與革新,使富有特色的新產品不斷湧現。巾被類產品更是趨向於款式新、色彩自然、圖案新穎的特點發展。在國外紡織品市場上,各類緞檔類巾被產品顯示出良好的裝飾性和實用性的優點,佔據著大量市場份額。
傳統緞檔類巾被產品織造時,在毛巾、浴巾或毛巾被織物上增加一至多處緞檔組織結構,有斜紋、緞紋等組織配合不同的色緯形成橫條或縱條花型。多年的業內開發花型也都是基於三原組織作變換,特別是在綜框受限的多臂毛巾織機上,緞檔花型確實乏善可陳;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緞檔花型由變化浮長而來,產品經後處理時,存在較大收縮,與毛身寬度相差過多,導致產品外觀不方正、不平整、嚴重影響產品品質。
貼布繡花是將布料按照圖案要求剪好後繡縫在其他面料上的刺繡形式。這種繡花工藝簡單,立體感強,圖案以塊面為主,風格別致大方,而且外觀周正,不會縮水。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立體起皺緞檔花型,緞檔收縮極小,成品外觀平整方正的仿貼布繡花緞檔毛巾。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立體起皺緞檔花型,緞檔收縮極小,成品外觀平整方正的仿貼布繡花緞檔毛巾的織造工藝。
為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仿貼布繡花緞檔毛巾,所述毛巾包括花型區和非花型區,所述花型區的花型是由所述花型區所對應的毛經與緯紗交織而成的;所述非花型區是由非花型區對應的毛經、地經和緯紗交織而成的平布組織;交織形成所述花型的緯紗在所述非花型區不參與交織。
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所述毛巾的花型區包括花型和花型下部的底布;所述花型是由所述花型區所對應的毛經與緯紗交織而成的,所述底布是由花型區所對應的地經和緯紗交織而成的。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毛巾的經密≥11.8羽/釐米;所述毛巾的緯密≥55根/釐米。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毛經、地經和緯紗的線密度均≤58.4tex。
為解決上述第二個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仿貼布繡花緞檔毛巾的織造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毛經進行分區,將花型區對應的毛經與緯紗交織形成花型部分;將非花型區對應的毛經全起,地經全落,將交織形成花型的那部分緯紗夾在中間,非花型區對應的毛經、地經和未參與交織花型的緯紗交織形成非花型區部分的平布組織;如此交織循環花型部分和非花型部分,形成完整的毛巾緞檔。
在需要形成花型的地方,毛經交織花紋,地經全落不交織;在形成非花型的地方,起花紋的毛經不交織,其餘毛經適時交織,所有地經適時交織。
作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在織造花型部分時,花型區所對應的地經和緯紗交織形成位於花型下部的底布。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毛巾的經密≥11.8羽/釐米;所述毛巾的緯密≥55根/釐米。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織造時的地經張力比毛經張力≥110kg以上。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毛經、地經和緯紗的線密度均≤58.4tex。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依據花型的寬度,參與交織花型的毛經使用十到十二片毛經綜框,將第一個花型對應的第一、第二片毛經綜框循環數次,第二個花型對應的第三、第四片毛經綜框循環數次,依次循環數次形成多個花型;地經使用兩到四片綜框,按照從前到後順序掏綜。
由於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的仿貼布繡花緞檔毛巾,花型是由花型區所對應的毛經與緯紗交織而成的;所述非花型區是由非花型區對應的毛經、地經和緯紗交織而成的平布組織;交織形成所述花型的緯紗在所述非花型區不參與交織。棄用傳統毛巾的地經起花,選用毛經起皺做出不同規律的變化形成花型,掏綜方法任意,不受形成毛圈的綜框因素約束,可以變換的花型種類多,開發價值大。而以往使用地經做花型時,需要考慮到起毛圈時的夾持約束,綜框很受限制;本發明只使用毛經起花型,地經不參與主體花型的交織,無需將地經分區,節省了綜框用量,優化了上機工藝條件。本發明的緞檔毛巾使用普通的多臂機就可以達到傳統毛巾必須使用提花機才能達到的織造效果。
本發明除起皺的花型區域的毛經與緯紗交織以外,剩餘緯紗全部被非花型區域的毛地經夾層、隱藏,並未交織,這種結構使得緞檔在處理完後,縮率極小,基本與毛身同寬度。並且,再次下水烘乾之後,產品外觀依舊不會「收腰」。
本發明除花型區域的毛經與緯紗交織以外,剩餘的非花型區每隔兩緯都會交織一上一下的平布,外觀不僅平整方正,而且質地細膩,與貼布繡花產品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上機組織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花型成型後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花型成型後的緯向截面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1做成的仿貼布繡花緞檔毛巾實物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範圍。
紗線以及生產設備要求:
織機需要使用可以獲得兩系統經紗不同張力的毛巾,或是其它經起絨織造設備;地經張力設置160~210kg,毛經張力在50~100kg範圍,並且地經張力要≥毛經張力110kg以上;經、地經、緯紗線密度≤58.4tex;經密要≥11.8羽/釐米,緯密要≥55根/釐米。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使用多臂機,緞檔組織選用毛經起皺,做出不同規律變化形成花型。毛巾的經密11.8羽/釐米、緯密58根/釐米,地經張力比毛經張力大120kg,毛經、地經和緯紗的線密度均為58.4tex。將毛經進行分區,參與交織花型的毛經使用十片毛經綜框,將第一個花型對應的第一、第二片毛經綜框循環數6次(圖1中為簡化只畫出2次),第二個花型對應的第三、第四片循環6次(圖1中為簡化只畫出2次),十片毛經綜框依次循環6次,地經使用2片綜框,按照從前到後順序掏綜(如圖1上方的穿綜圖)。
如圖2、圖3所示,先將花型區(圖2中間大方格區域)對應的毛經交織兩緯平布,將非花型區對應的毛經全起,地經全落,交織形成花型的那部分緯紗夾在中間(圖3中凸起兩端的夾層結構),非花型區對應的毛經、地經和未參與交織花型的緯紗交織形成非花型區部分的平布組織。如此交織循環花型部分和非花型部分,形成完整的毛巾緞檔(如圖4)。
實施例2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為設計特定的大花型採用不一樣的毛經掏機分區方式)
本實施例中把毛經進行分區,第一個花型對應的第一、第二片毛經綜框循環數20次,第二個花型對應的第三、第四片毛經綜框循環18次,第三個花型對應的第五、第六片毛經綜框循環16次,第四個花型對應的第七、第八片毛經綜框循環14次,第五個花型對應的第九、第十片循環12次,第六個花型對應的第十一、第十二片毛經綜框循環10次。地經使用4片綜框,按照從前到後順序掏綜。
將花型區對應的毛經交織三緯平布,將非花型區對應的所有毛經,地經全落,毛經在上層,地經在下層,交織形成花型的那部分緯紗被夾在中間,只受到上下兩層的壓力(如實施例1中圖3)。除花型區毛經全提不參與交織,剩餘的所有毛經和地經交織一上一下組織,上下層連接在一起形成平布組織。花型區的毛經依次循環每個毛經分區的小花型,最終所有小花型構成一整塊大花型。
實施例3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區別在於:使用提花機做提花起皺花型,或將其直接用來做不起毛的茶巾、浴巾、靠背套、休閒毯、沙灘巾)。
毛經、地經不再分區掏綜。只是在毛經起皺形成花型的地方,地經不參與交織。在非花型區域仍有緯紗夾層和結節層,基本組織同實施例1中圖1。整個大花型也是每個毛經起皺共同組成的,大花型的變化比在多臂機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