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6:06:56 1
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套,公開了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包括外套和內套,外套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第一面和第三面通過第二面連接,內套包括內套本體和第一磁鐵,第三面內嵌有可被第一磁鐵吸附的第一金屬片,內套通過第一磁鐵吸附第一金屬片設置在外套上。本實用新型在不使用手機時,內套設置在第三面的上表面,第一面順時針翻折到第三面上方,或是內套設置在第三面的下表面,第一面逆時針翻折到第三面的上方,再通過連接扣使第一面的位置固定,從而將手機固定設置在外套內,對手機進行雙層保護,且也可保護到手機屏幕等;使用時,掀開第一面,即可使用手機,外套和內套的設置並不影響手機的使用,因此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機套,尤其涉及了 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
【背景技術】
[0002]手機是我們常用的通訊工具,為了防止手機被劃花或是摔壞,都會用一個外皮套將手機套住,但是有的外皮套在手機放在外皮套內時會移動,因此,手機屏幕和外殼還是會被手機套磨損;在使用手機時還需先從外皮套中取放手機,使用不便,同時因僅具有外皮套,故對手機只有一層保護作用,保護力度較弱。有的是使用手機外殼,將手機直接套在手機外殼內,使用手機外殼對手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但此種手機外殼無法對手機屏幕進行保護,故同樣具有保護力度弱的缺陷。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中外皮套或手機外殼對手機的保護力度弱且使用不方便的缺點,提供了一種保護力度大且使用方便的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0005]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包括外套和內套,外套包括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第一面和第三面通過第二面連接,第一面與第二面的連接處、第三面與第二面的連接處均設有折彎線,內套包括內套本體和第一磁鐵;第三面內嵌有可被第一磁鐵吸附的第一金屬片,內套通過第一磁鐵吸附第一金屬片設置在外套上。在使用時,先將內套套在手機上後,通過第一磁鐵吸附第一金屬片從而將手機固定在外套的第三面上,因此手機在使用或是不使用時,都是固定在外套上,不會移動,因此不會磨損手機外殼等。在不使用手機時,翻折第一面,使第一面位於第三面上方,並通過連接扣使第一面的位置固定,從而將手機固定設置在外套內,對手機進行雙層保護,且也可保護到手機屏幕等;使用時,掀開第一面,即可使用手機,外套和內套的設置並不影響手機的使用,因此使用方便。
[0006]作為優選,第一磁鐵設置在內套本體底面,第一磁鐵底面設有保護層。保護層用於保護第一磁鐵,使第二磁鐵不與空氣直接接觸,且可防止第二磁鐵磨損,另一方面可增強內套的美觀性。
[0007]作為優選,內套本體上面設有第二金屬片。第二金屬片可起到磁屏蔽的作用,使設置在手機套上的磁鐵不會影響手機的正常使用。
[0008]作為優選,內套本體底面設有第二金屬片,第一磁鐵設置在第二金屬片底面,第一磁鐵底面設有保護層。
[0009]作為優選,第一面一側邊緣設有連接扣,連接扣一端與第一面固定連接,連接扣上設有第二磁鐵,第一面內嵌有可被第二磁鐵吸附的第三金屬片,連接扣通過第二磁鐵吸附第三金屬片與第三面連接。
[0010]作為優選,內套和第三面上相應位置均設有攝像機孔和喇叭出聲孔。攝像機孔用於露出手機上的攝像頭,不影響使用;喇叭出聲孔是為了使手機的聲音能正常使用。[0011]作為優選,內套側部還設有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第一缺口、第二缺口、第三缺口和第四缺口用於與手機契合。
[0012]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將內套套在手機上後,通過第一磁鐵吸附第一金屬片從而將手機固定在外套的第三面上,因此手機在使用或是不使用時,都是固定在外套上,不會移動,因此不會磨損手機外殼等;在不使用手機時,翻折第一面,使第一面位於第三面上方,並通過連接扣使第一面的位置固定,從而將手機固定設置在外套內,對手機進行雙層保護,且也可保護到手機屏幕等;使用時,掀開第一面,即可使用手機,外套和內套的設置並不影響手機的使用,因此使用方便;在使用手機時還可將第一面翻到第三面下方,並通過連接扣固定第一面的位置;在不使用手機時,內套可設置在第三面的上表面,第一面順時針翻折到第三面的上方,也可是內套設置在第三面的下表面,第一面逆時針翻折到第三面的上方,夕卜套可雙面摺疊進行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14]圖2是圖1的內套的底面平面圖。
[0015]圖3是實施例2內套的結構圖。
[0016]圖4是實施例3內套的結構圖。
[0017]附圖中各數字標號所指代的部位名稱如下:其中I一外套、2 —內套、3—第一磁鐵、4 一第一金屬片、5—保護層、6—第二磁鐵、7—連接扣、8—攝像機孔、9 一喇機出聲孔、10 一第二金屬片、11 一第一面、12—第二面、13—第二面、14 一折彎線、16—第二金屬片、21一第一缺口、22—第二缺口、23—第三缺口、24—第四缺口、25—內套本體。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9]實施例1
[0020]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如圖1至圖2所示,包括外套I和內套2,外套I包括第一面11、第二面12和第三面13,第一面11和第三面13通過第二面12連接,第一面11與第二面12的連接處、第三面13與第二面12的連接處均設有折彎線14,內套2包括內套本體25和第一磁鐵3 ;第三面13內嵌有可被第一磁鐵3吸附的第一金屬片4,在本實施中,第三面13內嵌有可被第一磁鐵3吸附的第一金屬片4。內套2通過第一磁鐵3吸附第一金屬片4設置在外套I上。
[0021]第一磁鐵3設置在內套本體25底面,第一磁鐵3底面設有保護層5。
[0022]第一面11 一側邊緣設有連接扣7,連接扣7 —端與第一面11固定連接,連接扣7上設有第二磁鐵6,第一面11內嵌有可被第二磁鐵6吸附的第三金屬片16,連接扣7通過第二磁鐵6吸附第三金屬片16與第三面13連接。內套2和第三面13上相應位置均設有攝像機孔8和喇叭出聲孔9。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金屬片4和第三金屬片16均採用鐵片。
[0023]內套2側部還設有第一缺口 21、第二缺口 22、第三缺口 23和第四缺口 24。
[0024]設置在第三面13內的第一金屬片4的外形與第三面13的外形契合。
[0025]實施例2[0026]如圖3所示,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為內套本體25上面設有第二金屬片10。在本實施例中,第二金屬片10採用鐵片。
[0027]實施例3
[0028]如圖4所示,其基本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為內套本體25底面設有第二金屬片10,第一磁鐵3設置在第二金屬片10底面,第一磁鐵3底面設有保護層5。
[0029]在本實用新型,內套2也可單獨使用,並不一定要和外皮套I配套使用。
[0030]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專利的涵蓋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包括外套(I)和內套(2),其特徵在於:外套(I)包括第一面(11)、第二面(12)和第三面(13),第一面(11)和第三面(13)通過第二面(12)連接,第一面(11)與第二面(12)的連接處、第三面(13)與第二面(12)的連接處均設有折彎線(14),內套(2)包括內套本體(25)和第一磁鐵(3);第三面(13)內嵌有可被第一磁鐵(3)吸附的第一金屬片(4),內套(2)通過第一磁鐵(3)吸附第一金屬片(4)設置在外套(I)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其特徵在於:第一磁鐵(3)設置在內套本體(25 )底面,第一磁鐵(3 )底面設有保護層(5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其特徵在於:內套本體(25)上面設有第二金屬片(1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其特徵在於:內套本體(25)底面設有第二金屬片(10),第一磁鐵(3)設置在第二金屬片(10)底面,第一磁鐵(3)底面設有保護層(5)。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其特徵在於:第一面(11) 一側邊緣設有連接扣(7 ),連接扣(7 ) —端與第一面(11)固定連接,連接扣(7 )上設有第二磁鐵(6),第一面(11)內嵌有可被第二磁鐵(6)吸附的第三金屬片(16),連接扣(7)通過第二磁鐵(6)吸附第三金屬片(16)與第三面(13)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其特徵在於:內套(2 )和第三面(13 )上相應位置均設有攝像機孔(8 )和喇叭出聲孔(9 )。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種雙面使用可分離式手機套,其特徵在於:內套(2)側部還設有第一缺口(21)、第二缺口(22)、第三缺口(23)和第四缺口(24)。
【文檔編號】A45C11/24GK203675150SQ201320794064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王立軍 申請人:王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