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翹翹板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2:04:41 2
專利名稱:一種翹翹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娛樂器具,具體涉及一種翹翹板。
背景技術:
翹翹板主要由平板、支架、轉軸三部分組成,遊戲者分坐在平板兩頭,依靠雙方輪流蹬地產生的向上作用力,使平板兩頭輪流上下擺動,由於它的簡易和短時的騰空飄逸感,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顯然,翹翹板的兩頭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才能玩得起來,當坐在平板兩端的人體重相差較大時,兩邊的施力不平衡,重的一邊就很吃力,需用很大的蹬地力才能使對方下擺,且還沒到最高點就下落了,很難利用慣性連續的擺動起來;進而,一個人想玩翹翹板那是更不可能了,坐人的一邊總會比空著的一邊力大得多;因此現有技術中的翹翹板的結構對平衡的要求是相當高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對平板兩頭無平衡要求,甚至可一人單玩的省力翹翹板。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翹翹板,主要由平板、支架、轉軸組成,平板通過轉軸架設於支架上,平板的兩端設有扶手,所述平板下方,至少有一端設有彈簧,所述彈簧與平板的底部固定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平板下方的一端設有一彈簧,所述彈簧的頂端與平板固定連接,底端設有一彈簧基座,彈簧通過彈簧基座與地面固定連接。當只有一個遊戲者時,平板一端的彈簧力可看作為另一個遊戲者,其原理為當遊戲者坐在無彈簧的一端時,在平板的該端施加了重力,彈簧端翹起,遊戲者蹬地,平板上翹,而彈簧端在回復力的作用下回縮,當達到水平線時,由於平板的運動速度較大,會衝過平衡點,向下壓縮彈簧;當遊戲者下落時,壓縮的彈簧有一向上的彈力,而遊戲者在落地時迅速的蹬腳,藉助著彈簧的向上的彈力,可使遊戲者端的平板再次上翹,並會達到比第一次更高的高度,如此反覆,達到單人玩翹翹板的目的。
另一種技術方案是,所述平板下方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彈簧,每個彈簧的頂端與平板底面固定連接,而底端設有一彈簧基座,彈簧通過彈簧基座與地面固定連接。在平板兩端加設了彈簧,使遊戲的雙方在體重相差較大時也能輕鬆、順利的遊玩,由於彈簧為一周期性振蕩元件,可以在翹翹板運動時提供助力,因此,體重較重方如能控制運動頻率,可藉助兩端彈簧上、下配合的彈力及回復力,輕鬆的抵消自身多餘重力的影響。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彈簧與平板間通過可拆式結構固定連接;或者,所述彈簧與彈簧基座間通過可拆式結構固定連接;也可以兩者都是可拆式連接。從而,當只有一個人玩時,可將一端的彈簧基座連同彈簧拆下,或者,當兩人的體重差距較大時,可以將體重較重的人一端的彈簧拆掉。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1.由於本實用新型在平板的下方至少一端設有彈簧,當在一端設置彈簧時,可使單個遊戲者遊玩,打破了翹翹板必須要兩個人遊玩的規律。
2.同樣由於上述原因,當平板的兩端均設置彈簧時,可使在平板兩端體重不平衡的情況下,照常輕鬆完成遊戲,無需平衡要求。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翹板運動的簡圖1;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翹板運動的簡圖2;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中翹板運動的簡圖3;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附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中彈簧及基座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平板;[2]、支架;[3]、轉軸;[4]、扶手;[5]、彈簧;[6]、彈簧基座;[7]、可拆式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一參見附圖1所示,一種翹翹板,主要由平板1、支架2、轉軸3組成,平板1通過轉軸3架設於支架2上,平板1的兩端設有扶手4,所述平板1下方的一端設有彈簧5,所述彈簧5的頂端與平板1的底部固定連接,底端設有一彈簧基座6,彈簧5通過彈簧基座6與地面固定連接。
本實施例中,當遊戲者坐在無彈簧的一端時,就在平板的該端施加了重力,彈簧端翹起,參見附圖2;遊戲者蹬地,平板上翹,而彈簧端在回復力的作用下回縮,參見附圖3;當達到水平線時,由於彈簧的運動速度為最大,會衝過平衡點,向下壓縮,參見附圖4;當遊戲者下落時,壓縮的彈簧有一向上的彈力,而遊戲者在落地時迅速的蹬腳,藉助著彈簧的向上的彈力,可使遊戲者端的平板再次上翹,並會達到比第一次更高的高度,如此反覆,達到單人玩翹翹板的目的。
實施例二參見附圖5所示,一種翹翹板,主要由平板1、支架2、轉軸3組成,平板1通過轉軸3架設於支架2上,平板1的兩端設有扶手4,所述平板1下方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彈簧5,每個彈簧5的頂端與平板1底面固定連接,而底端設有一彈簧基座6,彈簧5通過彈簧基座6與地面固定連接。
本實施例中,在平板兩端加設了彈簧,使遊戲的雙方在體重相差較大時也能輕鬆、順利的遊玩,由於彈簧為一周期性振蕩元件,在真空環境中,忽略一切外界阻力,只要給平板的一端施加一個力,平板將在彈簧的作用下始終上、下擺動,因此,體重較重方可藉助兩端彈簧上、下配合的彈力及回復力,輕鬆的抵消自身多餘的重力。
實施例三參見附圖6所示,一種翹翹板,主要由平板1、支架2、轉軸3組成,平板1通過轉軸3架設於支架2上,平板1的兩端設有扶手4,所述平板1下方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彈簧5,其中一端的彈簧基座6與地面的連接為可拆式的,且其頂端設有可拆式彈簧基座6,與平板1的底面構成可拆式連接,所述可拆式可通過螺釘螺帽作為固定元件。由於一端的彈簧基座6為可拆式的,當只有一個人玩時,可將該端的彈簧基座6連同彈簧5拆下,這樣就如同實施例一中所述的單人遊戲了,而兩個彈簧都設置就同實施例2中的雙人遊戲方式了。
權利要求1.一種翹翹板,主要由平板[1]、支架[2]、轉軸[3]組成,平板[1]通過轉軸[3]架設於支架[2]上,平板[1]的兩端設有扶手[4],其特徵在於所述平板[1]下方,至少有一端設有彈簧[5],所述彈簧[5]與平板[1]的底部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翹翹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平板[1]下方的一端設有彈簧[5],所述彈簧[5]的頂端與平板[1]固定連接,底端設有一彈簧基座[6],彈簧[5]通過彈簧基座[6]與地面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翹翹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平板[1]下方的兩端分別設有一彈簧[5],每個彈簧[5]的頂端與平板[1]底面固定連接,而底端設有一彈簧基座[6],彈簧[5]通過彈簧基座[6]與地面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翹翹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5]與平板[1]間通過可拆式結構[7]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翹翹板,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5]與彈簧基座[6]間通過可拆式結構[7]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翹翹板,主要由平板、支架、轉軸組成,平板通過轉軸架設於支架上,平板的兩端設有扶手,其特徵在於所述平板下方,至少有一端設有彈簧,所述彈簧與平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實現了翹翹板在兩端不平衡的情況下也能正常上下擺動,甚至在單人的情況下也能遊玩,打破了必須兩人玩翹翹板的常規。
文檔編號A63G11/00GK2754688SQ20042005454
公開日2006年2月1日 申請日期2004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04年12月16日
發明者邵怡 申請人:邵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