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骨科用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2023-05-20 11:24:16 2
一種骨科用固定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骨科用固定裝置,包括第一氣囊袋(1)、夾板(2)、第二氣囊袋(3)和用戶看板(4),夾板(2)固定在第一氣囊袋(1)外表面,第二氣囊袋(3)固定在夾板(2)外表面。第一氣囊袋(1)內表面設有壓力傳感器(12),壓力傳感器(12)內部設置有無線發射單元;用戶看板(4)包括MCU控制器(41)、無線接收單元(42)、顯示屏(43)、語音單元(44)和聲光報警單元(45)。本實用新型方便固定、使用方便、靈活、舒適。
【專利說明】一種骨科用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骨科用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對骨傷科患者,特別是四肢骨折手術後的護理治療過程中,為了保持手術後的骨骼對位穩定,避免傷員受到二次傷害,保證骨傷患者正常癒合康復,需要對骨折肢體進行復位固定。一般西醫採用的是石膏繃帶法,即用棉布紗加生石膏和水纏繞在骨折部位,石膏固化後形成硬殼使得肢體保持在正常位置上。而一般中醫是採用夾板繃帶法,用夾板壓在骨折的部位,再用繃帶包紮固定。石膏繃帶法,理論上與肢體朔型對位好,但骨傷肢體手術復位後,往往傷肢腫脹,須消腫後再進行石膏固定;這樣,就使骨傷手術復位後不能馬上固定而錯失良機。夾板繃帶法,由於夾板直接壓在皮膚上,過緊血脈不通,過松又達不到固定效果;在定時放鬆活血、塗換藥時,需有多年臨床經驗的骨科醫師小心謹慎綑紮固定,操作繁瑣,而且,一旦操作時不小心,對位固定不好,就可能造成骨傷肢體不能正常癒合。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方便固定、方便調壓、使用舒適的骨科用固定裝置。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採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骨科用固定裝置,包括第一氣囊袋、夾板、第二氣囊袋和用戶看板,所述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均採用非彈性材料製成,第一氣囊袋的內表面為魔術扣絨面,外表面為魔術扣粘貼面;第二氣囊袋的內表面為魔術扣粘貼絨面;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的側面分別設有一個單向氣閥;第一氣囊袋內表面設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內部設置有無線發射單元;所述夾板的內表面粘貼有魔術扣絨面,外表面粘貼有魔術扣粘貼面;用戶看板包括MCU控制器、無線接收單元、顯示屏、語音單元和聲光報警單元,無線接收單元的輸出端與MCU控制器電連接,顯示屏、語音單元和聲光報警單元的輸入端與MCU控制器電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7]1、相對於採用夾板與患肢直接接觸的方式來說,將第一氣囊袋的魔術扣絨面與患肢直接接觸,將使患者更加舒適;
[0008]2、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數量的夾板,固定在第一氣囊袋外表面上,使用更加靈活;
[0009]3、通過第一氣囊袋和第二氣囊袋的協調,可以控制不同的壓力大小;
[0010]4、當壓力數據值低於或者高於預先設定的壓力值例如醫生囑咐的壓力值時,聲光報警單元進行聲光報警,以提醒患者壓力過小或過大。患者在調節氣壓的過程中,可通過用戶看板的顯示屏觀看當前實時氣壓值,或者通過用戶看板的語音單元了解當前實時氣壓值,方便患者調節氣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闡述: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骨科用固定裝置的俯視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骨科用固定裝置中第一氣囊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骨科用固定裝置中第二氣囊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骨科用固定裝置中用戶看板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0016]其中,附圖標記為:1:第一氣囊袋;11:單向氣閥;12:壓力傳感器;2:夾板;3:第二氣囊袋;31:單向氣閥;4:用戶看板;41:MCU控制器;42:無線接收單元;43:顯示屏;44:語音單元;45:聲光報警單元。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0018]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骨科用固定裝置,包括第一氣囊袋1、夾板2、第二氣囊袋3和用戶看板4。所述第一氣囊袋I和第二氣囊袋3均採用非彈性材料製成,第一氣囊袋I的內表面為魔術扣絨面,外表面為魔術扣粘貼面;第二氣囊袋3的內表面為魔術扣粘貼絨面;第一氣囊袋I和第二氣囊袋3的側面分別設有一個單向氣閥11,31 ;第一氣囊袋I內表面設有壓力傳感器12,壓力傳感器12內部設置有無線發射單元;所述夾板2的內表面粘貼有魔術扣絨面,外表面粘貼有魔術扣粘貼面;用戶看板4包括MCU控制器41、無線接收單元42、顯示屏43、語音單元44和聲光報警單元45,無線接收單元42的輸出端與MCU控制器41電連接,顯示屏43、語音單元44和聲光報警單元45的輸入端與MCU控制器41電連接。
[0019]使用時,首先將第一氣囊袋I的魔術扣絨面纏繞在患肢上,此時,第一氣囊袋I的魔術扣粘貼面為外表面,纏繞完整個患肢表面後,將魔術扣絨面粘貼在魔術扣粘貼面上從而實現第一氣囊袋I的固定。相對於採用夾板與患肢直接接觸的方式來說,將第一氣囊袋I的魔術扣絨面與患肢直接接觸,將使患者更加舒適。然後,根據需要,選擇合適數量的夾板2,將夾板2的魔術扣絨面粘貼在第一氣囊袋I的外表面即魔術扣粘貼面上,從而實現夾板2在第一氣囊袋I外表面上的固定,此時夾板2的外表面為魔術扣粘貼面;然後再將第二氣囊袋3的魔術扣絨面粘貼在夾板2的外表面即魔術扣粘貼面上,從而實現第二氣囊袋3在夾板2外表面上的固定。最後,在第一氣囊袋I和第二氣囊袋2上的氣閥11、31上通過氣管連接充放氣裝置,分別對第一氣囊袋I和第二氣囊袋2進行充氣,從而完成對骨折肢體的復位固定。
[0020]壓力傳感器12實時感應第一氣囊袋I對骨折肢體的壓力,並通過內設的無線發射單元發送至用戶看板4的無線接收單元42,無線接收單元42將壓力數據傳送至MCU控制器41,MCU控制器41 一方面將收到的壓力數據值在顯示屏43上進行顯示,同時通過語音單元44進行語音播報當前壓力值,另一方面將收到的壓力數據值與預先設定的壓力值例如醫生囑咐的壓力值進行比較,當收到的壓力數據值低於或者高於預先設定的壓力值例如醫生囑咐的壓力值時,則啟動聲光報警單元45進行聲光報警,以提醒患者壓力過小或過大,從而通過充放氣裝置調節第一氣囊袋I和第二氣囊袋3的氣壓。患者在調節氣壓的過程中,可通過用戶看板4的顯示屏43觀看當前實時氣壓值,或者通過用戶看板4的語音單元44 了解當前實時氣壓值,方便患者調節氣壓。
[0021]上述實施例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是在於讓本領域內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並據以實施,並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凡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內容的實質所作出的等效的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骨科用固定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第一氣囊袋(1)、夾板(2)、第二氣囊袋(3)和用戶看板(4),所述第一氣囊袋(I)和第二氣囊袋(3)均採用非彈性材料製成,第一氣囊袋(I)的內表面為魔術扣絨面,外表面為魔術扣粘貼面;第二氣囊袋(3)的內表面為魔術扣粘貼絨面;第一氣囊袋(I)和第二氣囊袋(3)的側面分別設有一個單向氣閥(11,31);第一氣囊袋(I)內表面設有壓力傳感器(12),壓力傳感器(12)內部設置有無線發射單元;所述夾板(2)的內表面粘貼有魔術扣絨面,外表面粘貼有魔術扣粘貼面;用戶看板(4)包括MCU控制器(41)、無線接收單元(42)、顯示屏(43)、語音單元(44)和聲光報警單元(45),無線接收單元(42)的輸出端與MCU控制器(41)電連接,顯示屏(43)、語音單元(44)和聲光報警單元(45)的輸入端與MCU控制器(41)電連接。
【文檔編號】A61F5/058GK204246290SQ201420710634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4日
【發明者】苗春昱 申請人:青島市市立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