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半自動底塗的製造方法
2023-05-20 04:02:11 2
玻璃半自動底塗的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玻璃半自動底塗機,它涉及玻璃底塗【技術領域】。它包括模架系統、輸送機和頂升定位系統,輸送機上方設置有模架系統,輸送機下方設置有頂升定位系統;第一氣缸通過第一浮動接頭與軸承旋轉座相連,軸承旋轉座上方設置有第一直線軸承,軸承旋轉座下方設置有第二直線軸承,軸承旋轉座上固定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頭部連接有定位頭,定位頭與滑動軸承配合,第二直線軸承下方設置有模架,第二直線軸承上設置有彈簧,模架上裝有吸盤,第一氣缸上方設置有吸氣罩。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優化了生產工藝,方便工人操作,節省了工作時間,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工人的作業強度,提高了成品玻璃的品質。
【專利說明】玻璃半自動底塗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玻璃底塗【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玻璃半自動底塗機。
【背景技術】
[0002]玻璃底塗是汽車玻璃行業生產過程中在玻璃上需粘貼附件的部位塗布膠粘劑增加物品粘貼力的一種工藝,底塗可以增加玻璃和膠之間的粘結度,當前國內較多玻璃生產行業企業的玻璃底塗仍採用人工搬運上下料後在單獨的設備上進行底塗,不但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下,而且在底塗過程中底塗的位置和區域完全靠人工控制,底塗分布區域隨機性大,工人存在操作誤差,常在不需要底塗的區域塗上多餘的膠水,造成浪費,多餘的膠水還會降低玻璃成品的品質,基於此設計一種玻璃半自動底塗機還是很有市場應用前景的。
【發明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上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是在於提供一種玻璃半自動底塗機,結構合理,操作簡便,解決了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優化了生產工藝,方便工人操作,節省了工作時間,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工人的作業強度,提高了成品玻璃的品質。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玻璃半自動底塗機,包括模架系統、輸送機和頂升定位系統,輸送機上方設置有模架系統,輸送機下方設置有頂升定位系統;所述的模架系統包括第一氣缸、第二氣缸、第一直線軸承、第一浮動接頭、軸承旋轉座、第二直線軸承、彈簧、模架、吸盤、定位頭和吸氣罩,第一氣缸頭部設置有第一浮動接頭,第一氣缸通過第一浮動接頭與軸承旋轉座相連,軸承旋轉座上方設置有第一直線軸承,軸承旋轉座下方設置有第二直線軸承,軸承旋轉座上固定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頭部連接有定位頭,定位頭與滑動軸承配合,第二直線軸承下方設置有模架,第二直線軸承上設置有彈簧,模架上裝有吸盤,第一氣缸上方設置有吸氣罩。
[0005]作為優選,所述的頂升定位系統包括第三氣缸、第四氣缸、直線滑軌、鋁型材、校正輪、第三直線軸承、第二浮動接頭、第三浮動接頭、萬向球軸承和頂塊,第三氣缸頭部設置有第三浮動接頭,第三氣缸通過第三浮動接頭與鋁型材固定連接,鋁型材固定在滑塊上與直線滑軌滑動配合,鋁型材上固定有萬向球軸承和三個校正輪,第四氣缸頭部設置有第二浮動接頭,第四氣缸通過第二浮動接頭與框架連接,框架與第三直線軸承滑動配合,框架上固定有頂塊。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結構合理,操作簡便,解決人工搬運上下料在單獨的設備上進行底塗,工人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
[0007]1、優化了生產工藝,實現了連線生產,節省了工作時間,設備使用簡單安全,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工人的作業強度和安全風險,工作效率顯著提高。
[0008]2、依靠模板實現了底塗區域的精確定位,方便了工人操作,減少了浪費,提高了成品玻璃的品質,節約人力成本,經濟性好。
[0009]3、設備使用靈活,可適用不同尺寸規格的玻璃。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為本實用新型模架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3為本實用新型頂升定位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達成目的與功效易於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0015]參照圖1-3,本【具體實施方式】採用以下技術方案:玻璃半自動底塗機,包括模架系統1、輸送機2和頂升定位系統3,輸送機2上方設置有模架系統1,輸送機2下方設置有頂升定位系統3。
[0016]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模架系統I包括第一氣缸11、第二氣缸12、第一直線軸承13、第一浮動接頭14、軸承旋轉座15、第二直線軸承16、彈簧17、模架18、吸盤19、定位頭20和吸氣罩21,第一氣缸11頭部設置有第一浮動接頭14,第一氣缸11通過第一浮動接頭14與軸承旋轉座15相連,軸承旋轉座15內部有軸承降低旋轉阻力,實現工人在底塗時玻璃的輕鬆旋轉,依靠工人轉動模架板進行旋轉,可讓工人將玻璃遠離人站立端的部分轉到面前方便塗抹,軸承旋轉座15上方設置有第一直線軸承13,軸承旋轉座15下方設置有第二直線軸承16,軸承旋轉座15上固定有第二氣缸12,第二氣缸12頭部連接有定位頭20,定位頭20由第二氣缸12驅動,定位頭20在滑動軸承內滑動,通過第二氣缸12伸出將定位杆插入定位孔中完成鎖定,確保在模架18在升降機構動作過程處於正確位置且不能旋轉,第二直線軸承16下方設置有模架18,模架18可實現底塗區域的精確定位,第二直線軸承16上設置有彈簧17,模架18上裝有吸盤19,吸盤19利用真空吸附玻璃,需要釋放玻璃時,停止真空並在吸盤19中通入壓縮空氣加快玻璃釋放,吸盤19有彈簧17緩衝,可減小吸盤19快速貼合玻璃時的衝擊,第一氣缸11伸縮帶動模架18和吸盤19上下運動,第一氣缸11上方設置有吸氣罩21,吸氣罩21通過管道連接風機系統,在工作時吸氣,可以將膠水中揮發的難聞氣味抽走處理。
[0017]此外,所述的頂升定位系統3包括第三氣缸31、第四氣缸32、直線滑軌33、鋁型材34、校正輪35、第三直線軸承36、第二浮動接頭37、第三浮動接頭38、萬向球軸承39和頂塊40,第三氣缸31頭部設置有第三浮動接頭38,第三氣缸31通過第三浮動接頭38與鋁型材34固定連接,鋁型材34固定在滑塊上與直線滑軌33滑動配合,鋁型材34上固定有萬向球軸承39和三個校正輪35,校正輪35內部裝有軸承,可旋轉,校正輪軸固定在鋁型材34上,可對應不同規格玻璃沿鋁型材34方向調整校正輪35的位置,第四氣缸32頭部設置有第二浮動接頭37,第四氣缸32通過第二浮動接頭37與框架連接,框架與第三直線軸承36滑動配合,框架上固定有頂塊40。
[0018]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前一臺設備輸送來的玻璃,經輸送機2運送到頂升定位系統3上方停止,第三氣缸31伸出,萬向球軸承39將玻璃頂離輸送機2的輸送面,工人拖動玻璃,將玻璃靠向3個校正輪35完成玻璃定位,第四氣缸32伸出,頂塊40將定位好的玻璃頂離萬向球軸承39,模架系統I中的第一氣缸11伸出,下降到達玻璃上方,將模架18和吸盤19壓向玻璃,吸盤19依靠真空吸取玻璃,並通過吸盤19變形縮短將玻璃拉向模架18靠緊,第二氣缸12縮回,將定位頭20縮回使模架18解鎖,工人拿著底塗用的膠粘劑瓶,在玻璃上未被模架面遮擋的區域塗滿膠粘劑,完成底塗工作,底塗完成後,工人將模架18轉到初始位置,第二氣缸12伸出,用定位頭20鎖定模架18,吸盤19內通入壓縮空氣破除真空,將玻璃釋放到頂塊40上,隨後第四氣缸32縮回,把玻璃放到輸送機2的輸送面上,輸送機2運轉將玻璃運至後面的設備,完成整個底塗工作,等待下一片玻璃進入本設備。
[0019]本【具體實施方式】優化了生產工藝,實現了連線生產,節省了工作時間,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工人的作業強度,依靠模板實現了底塗區域的精確定位,方便了工人操作,減少了浪費,提聞了成品玻璃的品質。
[0020]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玻璃半自動底塗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模架系統(I)、輸送機(2)和頂升定位系統(3),輸送機(2)上方設置有模架系統(1),輸送機(2)下方設置有頂升定位系統(3);所述的模架系統(I)包括第一氣缸(11)、第二氣缸(12)、第一直線軸承(13)、第一浮動接頭(14)、軸承旋轉座(15)、第二直線軸承(16)、彈簧(17)、模架(18)、吸盤(19)、定位頭(20)和吸氣罩(21),第一氣缸(11)頭部設置有第一浮動接頭(14),第一氣缸(11)通過第一浮動接頭(14)與軸承旋轉座(15)相連,軸承旋轉座(15)上方設置有第一直線軸承(13),軸承旋轉座(15)下方設置有第二直線軸承(16),軸承旋轉座(15)上固定有第二氣缸(12),第二氣缸(12)頭部連接有定位頭(20),定位頭(20)與滑動軸承配合,第二直線軸承(16)下方設置有模架(18),第二直線軸承(16)上設置有彈簧(17),模架(18)上裝有吸盤(19),第一氣缸(11)上方設置有吸氣罩(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半自動底塗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頂升定位系統(3)包括第三氣缸(31)、第四氣缸(32)、直線滑軌(33)、鋁型材(34)、校正輪(35)、第三直線軸承(36)、第二浮動接頭(37)、第三浮動接頭(38)、萬向球軸承(39)和頂塊(40),第三氣缸(31)頭部設置有第三浮動接頭(38),第三氣缸(31)通過第三浮動接頭(38)與鋁型材(34)固定連接,鋁型材(34)固定在滑塊上與直線滑軌(33)滑動配合,鋁型材(34)上固定有萬向球軸承(39)和三個校正輪(35),第四氣缸(32)頭部設置有第二浮動接頭(37),第四氣缸(32)通過第二浮動接頭(37)與框架連接,框架與第三直線軸承(36)滑動配合,框架上固定有頂塊(40)。
【文檔編號】C03C17/00GK203923014SQ201420313714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3日
【發明者】王海剛 申請人:上海共生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