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固定票長列印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05:08:46 1
專利名稱:一種固定票長列印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列印領域,特別是一種固定票長列印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列印裝置,為了使用方便,一般情況下儘可能安裝長一些的列印紙卷,這樣在用量一定的情況下,能夠儘可能減少所需更換紙卷的數量。一般情況下,列印裝置須避免出現列印半票、殘票等不完整的票面,所以,針對列印紙卷處於尾段時的特性,對應設置紙將盡檢測機構,通過檢測尾段時列印紙卷的厚度,來判斷紙將盡,然後提示報警,以及時更換新的列印紙卷。實際上,列印紙卷厚度的檢測在列印紙前段和中段能夠準確檢測,但是到了尾段,當列印紙卷越來越小時,列印紙卷的重量亦越來越小,在進紙過程中紙卷易出現竄動,影響紙將盡傳感器的檢測,因此無法對列印紙卷 的尾段進行準確檢測。基於此,現在的紙將盡檢測機構設置檢測的紙卷厚度很大,即當紙將盡報警提示時,其列印紙卷的剩餘紙量還可以列印很多票,造成了列印紙的嚴重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固定票長列印裝置,採用在特定點設置紙將盡傳感器,通過精確採集紙將盡信號,以最大化的有效使用列印紙,避免列印紙的浪費,有效解決列印半票或殘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現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固定票長列印裝置,所述列印裝置包括一機頭、一紙倉、連接所述機頭與所述紙倉的容紙通道和一紙將盡傳感器;所述容紙通道包括本列印裝置處於待列印狀態的停紙路徑、處於列印狀態的走紙路徑和一進紙驅動位置點;所述紙將盡傳感器具有第一位置點,所述第一位置點鄰近所述停紙路徑;所述進紙驅動位置點與所述第一位置點之間的走紙距離大於或等於一固定票長。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改進如下所述。所述紙將盡傳感器固定設置於所述第一位置點。所述支撐機構為擺杆機構,所述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所述機頭的固定板上;或者,所述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所述紙倉的側壁上;或者,所述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所述機頭與所述紙倉之間的支架上。所述紙將盡傳感器具有第二位置點,所述第二位置點鄰近所述走紙路徑;所述支撐機構帶著所述紙將盡傳感器位於所述第二位置點或離開所述第二位置點。所述支撐機構為擺杆機構,所述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所述機頭的固定板上,或者,所述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所述紙倉的側壁上。所述支撐機構為彈簧機構,所述彈簧機構的復位狀態對應於所述紙將盡傳感器位於所述第一位置點。所述彈簧機構的固定端設置於所述紙倉的側壁或底座上。所述機頭包括印表機構、切紙機構和進紙機構。[0014]本列印裝置包括一紙盡傳感器,所述紙盡傳感器鄰近所述停紙路徑設置,且位於所述進紙驅動位置點與所述第一位置點之間。相較於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在特定點設置紙將盡傳感器,通過精確採集紙將盡信號,以最大化的有效使用列印紙,避免列印紙的浪費。本實用新型可以避免因過早更換紙卷從而造成列印紙的浪費,也可以避免出現列印半票、殘票等不完整票面的問題。
圖I為本實用新型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待列印狀態一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列印裝置列印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待列印狀態又一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列印裝置列印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待列印狀態再一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列印裝置列印狀態時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剩餘紙量充足時的一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7剩餘紙量減少後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剩餘紙量充足時的另一結構示意圖。圖10為圖9剩餘紙量減少後的結構示意圖。機頭11 ;紙倉12 ;支撐機構13 ;停紙路徑14 ;走紙路徑15 ;紙盡傳感器16 ;印表機構111 ;切紙機構112 ;進紙機構113 ;進紙驅動位置點141 ;第一位置點142 ;第二位置點151。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如圖I至圖10所示,一種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包括一機頭11、一紙倉12、連接機頭11與紙倉12的容紙通道和一紙將盡傳感器;容紙通道包括本列印裝置處於待列印狀態的停紙路徑14、處於列印狀態的走紙路徑15和一進紙驅動位置點141,停紙路徑14與走紙路徑15有一段共線,且進紙驅動位置點141處於該共線段;紙將盡傳感器具有第一位置點142,第一位置點142鄰近停紙路徑14 ;進紙驅動位置點141與第一位置點142之間的走紙距離大於或等於一固定票長。採用在特定點設置紙將盡傳感器,通過精確採集紙將盡信號,以最大化的有效使用列印紙,避免列印紙的浪費,也避免了列印半票或殘票。本實用新型的第一位置點142能夠為定點,亦能夠為動點,當其為定點時,則要求該定點與進紙驅動位置點141之間的走紙距離不小於一固定票長;當第一位置點142為動點時,該動點軌跡的任一點至進紙驅動位置點141的走紙距離不小於一固定票長。考慮到最大化的有效使用列印紙,第一位置點142與進紙驅動位置點141之間的距離優選小於兩倍固定票長。本實用新型的紙將盡傳感器能夠固定設置於第一位置點142。同時,本實用新型的紙將盡傳感器亦能夠活動設置於第一位置點142,此時,列印裝置包括一支撐機構13和一阻尼杆,該阻尼杆設置於支撐機構13上,紙將盡傳感器固設於阻尼杆;支撐機構13帶著紙將盡傳感器位於第一位置點142或離開第一位置點142。紙將盡傳感器具有第二位置點151,第二位置點151鄰近走紙路徑15 ;支撐機構13帶著紙將盡傳感器位於第二位置點151或離開第二位置點151。實質即紙將盡傳感器往復於第一位置點142與第二位置點151,其中第一位置點142為一定點,而第二位置點151可以為動點。為了實現阻尼杆的移動,該支撐機構13能夠為擺杆機構,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機頭11的固定板上,或者,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紙倉12的側壁上,或者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機頭11與紙紙倉12之間的支架上。該支撐機構13亦能夠為彈簧機構,彈簧機構的復位狀態對應於紙將盡傳感器位於第一位置點142,彈簧機構的固定端設置於紙倉12的側壁或底座上。除此之外,該支撐機構13亦能夠採用本技術領域悉知的其它結構方式,只需要其能夠常態下位於第一位置點142,受力後移動至第二位置點151即可。本實用新型的列印裝置當進入列印狀態時,進紙機構113以紙倉12到機頭11的方向驅動列印紙,此時,進紙機構113產生的拉力會拉動容紙通道的列印紙,紙卷因此由靜到動;由於列印紙的進紙速度小於出紙速度,所以位於機頭11與紙倉12之間的列印紙會 受力被拉,加上支撐機構13能夠活動,紙將盡傳感器由第一位置點142移動至第二位置點151 ;當進入停紙狀態時,列印紙停止輸出,支撐機構13因重力的作用,又將紙將盡傳感器由第二位置點151移動至第一位置點142。本實用新型的機頭11包括印表機構111、切紙機構112和進紙機構113,印表機構111用於將票面信息列印在列印紙上;切紙機構112用於已具有票面信息且具有一票面長度的列印紙進行切斷;進紙機構113用於驅動列印紙按序通過印表機構111。為了配合列印工作,本實用新型的進紙機構113還包括導紙輥,該導紙輥能夠用於將列印紙導入機頭11,列印裝置包括紙盡傳感器16,紙盡傳感器16鄰近停紙路徑14設置,且位於進紙驅動位置點141與第一位置點142之間,用於保證在印表機構111進行列印工作之前,停紙路徑14上有列印紙。在容紙通道中列印紙以紙倉12到機頭11的方向進紙,進紙機構113驅動列印紙在容紙通道中前進;切紙機構112對列印紙進行切紙操作,把連續的列印紙切成單頁的票面便於用戶收取;紙將盡傳感器與紙盡傳感器16檢測列印紙狀態,可以是機械檢測裝置、聲納檢測裝置或光電檢測裝置等。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機構13不僅能夠設置於機頭11的固定板(如圖I和圖2示)、紙倉12的側壁(如圖3和圖4示),也能夠在機頭11與紙倉12之間設置一支架(未圖示),然後將支撐機構13固定在該支架上。本實用新型將紙將盡傳感器設置於阻尼杆上,是因為阻尼杆與列印紙接觸,即能夠精確檢測列印紙狀態,又能夠實現阻尼作用。圖7、圖8、圖9和圖10是以紙倉12側壁為支點,通過擺杆機構將紙將盡傳感器設置在阻尼杆上,當列印紙卷剩餘量充足時,列印紙卷會將擺杆機構的擺杆高高頂起,此時紙將盡傳感器一直直接接觸列印紙,如圖7和圖9所示;隨著列印工作的進行,列印紙卷會越來越小,最終紙將盡傳感器因重力作用下落亦直接接觸列印紙,如圖8和圖10所示,當無法接觸列印紙時即指其紙將盡。圖5和圖6是採用彈簧機構帶著阻尼杆移動,當彈簧機構復位時對應於待列印狀態。—種適用於固定票長列印裝置的列印方法,該列印方法應用於如圖I至圖10所示的列印裝置,該列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依據本列印裝置適用的固定票長,預設第一位置點142,使紙將盡傳感器位於所述第一位置點142 ;待列印狀態下,由紙將盡傳感器檢測第一位置點142列印紙的有/無狀態;若為有紙狀態,列印裝置正常列印;若為無紙狀態,列印裝置進行紙將盡報警。當紙將盡傳感器檢測為有紙狀態,剩餘紙量一定能夠列印至少一完整票面。當為無紙狀態時,剩餘紙量已小於一固定票長及其餘量,那麼即禁止列印,需要對用戶報警提示。該報警提示優選為聲音提示、燈光提示或是發一提示控制信息。預先對進紙驅動位置點141與第一位置點142之間的距離進行設定,使紙將盡傳感器與進紙驅動位置點141之間的走紙長度至小為一固定票面長度,以最大化的有效使用列印紙。為了對應於不同的列印產品,該固定票面長度是可調的,此時第一位置點142亦對應調整。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 認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只局限於這些說明。對於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其特徵在於 所述列印裝置包括一機頭、一紙倉、連接所述機頭與所述紙倉的容紙通道和一紙將盡傳感器; 所述容紙通道包括本列印裝置處於待列印狀態的停紙路徑、處於列印狀態的走紙路徑和一進紙驅動位置點;所述紙將盡傳感 器具有第一位置點,所述第一位置點鄰近所述停紙路徑; 所述進紙驅動位置點與所述第一位置點之間的走紙距離大於或等於一固定票長。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紙將盡傳感器固定設置於所述第一位置點。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列印裝置包括一支撐 機構和一阻尼杆,所述阻尼杆設置於所述支撐機構上,所述紙將盡傳感器固設於所述阻尼杆;所述支撐機構帶著所述紙將盡傳感器位於所述第一位置點或離開所述第一位置點。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紙將盡傳感器具有第二位置點,所述第二位置點鄰近所述走紙路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機構為擺杆機構,所述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所述機頭的固定板上;或者,所述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所述紙倉的側壁上;或者,所述擺杆機構的鉸接點設置於所述機頭與所述紙倉之間的支架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支撐機構為彈簧機構,所述彈簧機構的復位狀態對應於所述紙將盡傳感器位於所述第一位置點。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彈簧機構的固定端設置於所述紙倉的側壁或底座上。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機頭包括印表機構、切紙機構和進紙機構。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其特徵在於本列印裝置包括一紙盡傳感器,所述紙盡傳感器鄰近所述停紙路徑設置,且位於所述進紙驅動位置點與所述第一位置點之間。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固定票長列印裝置,包括一機頭、一紙倉、連接所述機頭與所述紙倉的容紙通道和一紙將盡傳感器;容紙通道包括本列印裝置處於待列印狀態的停紙路徑、處於列印狀態的走紙路徑和一進紙驅動位置點;紙將盡傳感器具有第一位置點,第一位置點鄰近所述停紙路徑;所述進紙驅動位置點與所述第一位置點之間的走紙距離大於或等於一固定票長。還提供一種適用於所述固定票長列印裝置的列印方法。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採用在特定點設置紙將盡傳感器,通過精確採集紙將盡信號,以最大化的有效使用列印紙,避免列印紙的浪費。本實用新型可以避免因過早更換紙卷從而造成列印紙的浪費,也可以避免出現列印半票、殘票等不完整票面的問題。
文檔編號B41J11/42GK202716563SQ20122031145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李運清, 李儒鵬 申請人:北京公達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蛇口廣華電子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