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抽氣充氣兩用泵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5:16:06 1
專利名稱:電動抽氣充氣兩用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抽氣充氣的設備,特別是一種電動抽氣充氣兩用泵。
背景技術:
傳統的抽氣充氣設備,由於體積較大、重量比較重,因而攜帶不方便影響 其實用性,而且傳統抽氣充氣設備在功用效果方面也不夠理想、耗電量比較大, 為了克服傳統設備所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體積小重量較輕、攜 帶方便,抽氣充氣效果都比傳統同類設備好,可以廣泛用於各種場合的抽氣充 氣,而且在達到同樣抽氣充氣效果的情況下比傳統同類設備更省電,製造成本 也比傳統同類設備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抽氣充氣兩用泵,它主要由電機、電源開關、進
氣管、進氣過濾器、單向氣閥A、氣體壓縮腔、密封管、電機轉軸、轉子、氣罐 A、連接氣體壓縮腔與氣罐A的氣管、單向氣閥B、氣罐B、連接氣罐A與氣罐 B的氣管、單向氣閥C、壓力表、閥門開關、充氣管、支架等組成。其特點在於: 氣體壓縮腔通過密封管與電機連接,電機轉軸通過密封管伸入氣體壓縮腔內; 轉子固定在電機轉軸上;氣罐A的進氣口有氣管與氣體壓縮腔連接,氣罐A的 進氣口與氣體壓縮腔之間有一個單向氣闊;氣罐A的出氣口有氣管與氣罐B連 接,氣罐A的出氣口與氣罐B的進氣口之間有一個單向氣閥。
電機可以選用變速電機也可以選用非變速電機,具體選用哪一種電機以 用及功率大小由製造商根據用戶實際需要決定。
電源開關如果電機是用變速電機則電源開關也要相應選用調速開關或分 檔開關,而如果電機是用非變速電機則電源開關只用普通電源開關。
進氣管進氣管與氣體壓縮腔連接,進氣管內在與氣體壓縮腔連接處安裝 有一個單向氣閥A,使氣體只能從進氣管到單向氣閥A進入氣體壓縮腔內而不能 逆流。
進氣過濾器進氣過濾器安裝在進氣管上單向氣閥A前面,進氣過濾器呈 矮圓柱體狀,兩側相通並且分別與進氣管連接,上面有蓋子,蓋好蓋子後氣體 只能從兩側通過,內部放有能過濾氣體的物質。
單向氣閥A:單向氣閥A安裝在氣體壓縮腔進氣口處,它的結構是外部有上單氣閥筒和下單向氣閥筒、上單向氣閥筒和下單向氣閥筒連接處有對應的 螺紋、兩者之間以螺絲與螺母相連接的方式連接,上單向氣閥筒有多個孔,下 單向氣閥筒底部中央有一個圓孔,下單向氣閥筒下底面由外周往中央圓孔呈傾
斜向上凹陷;內部有彈簧、內塞、橡膠圈、保護彈簧在受到進氣壓力衝擊時彈 簧收縮不超過彈性限度的兩根金屬條,內塞又可分為內塞柄、內塞身和內塞頭, 內塞柄除了末端呈圓錐體外其餘部分為圓柱體,內塞身呈圓柱體、表面有多條 凹槽,內塞頭呈圓錐體,橡膠圈中心為圓孔、上面從外周向中心圓孔呈向下傾 斜凹陷;上單向氣閥筒、下單向氣閥筒和內塞是用塑料或金屬製造。
氣體壓縮腔氣體壓縮腔通過密封管與電機連接,電機轉軸通過密封管伸 入氣體壓縮腔內,氣體壓縮腔除了進氣口與出氣口外其餘密封,氣體只能從進 氣口處的單向氣闊A進入氣體壓縮腔內,從出氣口與氣罐A進氣口連接處的單 向氣閥B (單向氣閥B的結構與單向氣閥A的結構完全相同)排出,。氣體壓縮 腔下部呈圓柱體、上部呈圓錐體形狀,大小根據轉子的大小而定。
轉子轉子是由固定在通過密封管伸入到氣體壓縮腔內的電機轉軸上的如 風扇頁狀的幾塊金屬片組成。轉子大小根據電機功率大小而定。
氣罐A:氣罐A呈正方體或長方體或圓柱體,氣罐A進氣口有氣管與氣體 壓縮腔連接,氣罐A進氣口或氣管中安裝有單向氣閥B、氣體只能通過單向氣 閥B進入氣罐A內、氣罐A出氣口也有氣管與氣罐B連接。氣罐A的作用主要 是增加氣罐B內的氣壓。氣罐A的體積應比氣罐B的體積小。
氣罐B:氣罐B的形狀呈正方體或長方體或圓柱體,氣罐B通過氣管與氣 罐A連接,氣罐B進氣口或氣管中安裝有單向氣閥C (單向氣閥C的結構與單 向氣閥A的結構完全相同),氣體只能通過單向氣閥C進入氣罐B內。氣罐B的 出氣口與充氣管連接。
充氣管充氣管上安裝有壓力表和閥門開關。
支架支架有四個腳,電機和氣罐B直接安裝在支架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在於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
製造成本低,抽氣充氣效果好而且省電。
圖1是電動抽氣充氣兩用泵結構示意圖。在圖1中1是電機、2是電源 開關、3是密封管、4是電機轉軸、5是進氣管、6是進氣過濾器、7是單向氣閥 A、 8是轉子、9是氣體壓縮腔、IO是連接氣體壓縮腔與氣罐A的氣管、11是單 向氣閥B、 12是氣罐A、 13是連接氣罐A與氣罐B的氣管、14是單向氣閥C、15是氣罐B、 16是壓力表、17是閥門開關、18是充氣管、19是支架、20是支 架腳。
圖2是單向氣閥A的整體結構圖。在圖2中1是上單向氣閥筒、2是下 單向氣閥筒、3是上單向氣閥筒的孔、4是彈簧、5是內塞、6是金屬條、7是橡 膠圈、8是下單向氣閥筒底部的圓孔、9是下單向氣閥筒的下底面、10是內塞柄、 ll是內塞身、12是內塞頭。
圖3是單向氣閥A的上單向氣閥筒與下單向氣閥筒分開時結構圖。在圖3 中l是上單向氣閥筒、2是下單向氣閥筒、3是上單向氣闊筒的孔、4是彈簧、 5是內塞、6是金屬條、7是橡膠圈、8是下單向氣閥筒底部的圓孔、9是下單向 氣閥筒的下底面、IO是內塞柄、ll是內塞身、12是內塞頭。
圖4是內塞詳細結構圖。在圖4中1是內塞柄、2是內塞身、3是內塞頭、 4是凹槽。
圖5是橡膠圈底面圖a
圖6是下單向氣閥筒底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接通電源開關2,電機1啟動,電機轉軸4帶動轉子8高速旋轉, 將氣體壓縮腔9內轉子8前方的氣體通過氣管lO和單向氣閥Bll壓入氣罐A12 內,而轉子後方就形成了真空,這時進氣管5內的氣體就經過進氣過濾器6過 濾後由單向氣閥A 7進入氣體壓縮腔9內;由於本實用新型中所用的單向氣閥 的特殊構造使得氣體很容易通過單向氣閥而不可逆流,所以氣體在氣體壓縮腔 內在轉子的作用下源源不斷地從單向氣閥A 7進入、又從單向氣閥Bll出去進 入氣罐A12內,當氣罐A12內的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氣體又從氣管13和單 向氣閥C 14進入氣罐B 15內,同理,當氣罐B15內的氣壓達到一定程度時即 通過充氣管18進行充氣,從而完成充氣功能。
以上是本實用新型充氣的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還具有抽氣的功能, 其具體實施方式
如下將本實用新型的進氣管連接需要抽氣的容器、連接處不 能漏氣,打開閥門開關17,然後打開電源開關2,在轉子的作用下需抽氣容器 內的氣體就會被從進氣管5到進氣過濾器6再到單向氣閥A7進入氣體壓縮腔9 內,再由氣體壓縮腔9經氣管10、單向氣閾B 11、氣罐A 12、氣管13、單向 氣閥C14、氣罐B15、充氣管18—路排出,從而完成抽氣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電動抽氣充氣兩用泵,它主要由電機、電源開關、進氣管、進氣過濾器、單向氣閥A、氣體壓縮腔、密封管、電機轉軸、轉子、氣罐A、連接氣體壓縮腔與氣罐A的氣管、單向氣閥B、氣罐B、連接氣罐A與氣罐B的氣管、單向氣閥C、壓力表、閥門開關、充氣管等組成;其特徵在於氣體壓縮腔通過密封管與電機連接,電機轉軸通過密封管伸入氣體壓縮腔內;轉子固定在電機轉軸上;氣罐A的進氣口有氣管與氣體壓縮腔連接,氣罐A的進氣口與氣體壓縮腔之間有一個單向氣閥;氣罐A的出氣口有氣管與氣罐B連接,氣罐A的出氣口與氣罐B的進氣口之間有一個單向氣閥。
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電動抽氣充氣兩用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單向 氣閥A、單向氣閥B和單向氣閥C三個單向氣閥的結構均相同,其結構是外部 有上單氣閥筒和下單向氣閥筒、上單向氣閥筒和下單向氣閥筒連接處有對應的 螺紋、兩者之間以螺絲與螺母相連接的方式連接,上單向氣閥筒有多個孔,下 單向氣閥筒底部中央有--個圓孔,下單向氣閥筒下底面由外周往中央圓孔呈傾 斜向上凹陷;內部有彈黃、內塞、橡膠圈、保護彈黃在受到進氣壓力衝擊時彈 黃收縮不超過彈性限度的兩根金屬條,內塞又可分為內塞柄、內塞身和內塞頭, 內塞柄除了末端呈圓錐體外其餘部分為圓柱體,內塞身呈圓柱體、表面有多條 凹槽,內塞頭呈圓錐體,橡膠圈中心為圓孔、上面從外周向中心圓孔呈向下傾 斜凹陷;上單向氣閥筒、下單向氣閥筒和內塞是用塑料或金屬製造。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抽氣充氣兩用泵,它主要由電機、電源開關、進氣管、進氣過濾器、單向氣閥A、氣體壓縮腔、密封管、電機轉軸、轉子、氣罐A、連接氣體壓縮腔與氣罐A的氣管、單向氣閥B、氣罐B、連接氣罐A與氣罐B的氣管、單向氣閥C、壓力表、閥門開關、充氣管、支架等組成。本實用新型較傳統同類設備在結構上有明顯的進步它使用了三個結構特殊的單向氣閥從而使得氣體容易通過卻不可逆流,另外設有兩個氣罐使得氣壓升高更省力。從而使得無論是抽氣還是充氣都比同類傳統設備省力效果好。而且本實用新型比同類傳統設備重量輕、體積小、攜帶方便、製造成本低。
文檔編號F04D17/10GK201133359SQ20072017497
公開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07年9月14日 優先權日2007年9月14日
發明者田清沛 申請人:田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