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7:21:26 2
專利名稱:蓄水池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蓄冷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蓄水池系統。
背景技術:
水蓄冷中央空調系統是將冷量以顯熱或潛熱的形式儲存在某種介質中,並在需要時能夠從儲存冷量的介質中釋放出冷量的空調系統。水蓄冷是空調蓄冷的重要方式之一,水蓄冷中央空調系統是用水為介質,將夜間電網多餘的谷段電力(低電價時)與水的顯熱相結合來蓄冷,以低溫冷凍水形式儲存冷量,並在用電尖峰時段(高電價時)使用儲存的低溫冷凍水來作為冷源的空調系統。水蓄冷空調系統與常規空調系統的最大區別就是增加了蓄水池。蓄水池是水蓄冷空調系統的關鍵結構,蓄水池的設計合理與否和蓄水池中的布水器的結構形式直接影響到夜間低電價時儲存在蓄水池中的能量能否被有效利用,也即直接影響到蓄水池的利用率。現有的蓄水池中使用的條縫型布水器的缺點是條縫口的均勻性不容易控制,很容易造成混水現象,直接影響斜溫層的厚度進而影響到蓄水池的利用率。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蓄水池系統,包括用於容納儲存水的蓄水池;在所述蓄水池的下表面上設置有數條用於排放冷水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上設置有條縫型布水器;在所述蓄水池的上端懸掛設置有數條用於排放熱水的熱水管,所述熱水管上設置有數個徑向圓盤型布水器。所述熱水管的兩端各設置有一所述徑向圓盤型布水器。所述徑向圓盤型布水器包括垂直設置的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上端設置有徑向圓盤;所述徑向圓盤包括上盤面和下盤面,所述上盤面和所述下盤面之間間隔設置多個支撐,相鄰的兩個所述支撐之間形成一出水口 ;所述下盤面上設置有一圓孔與所述進水管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系統,通過對蓄水池和蓄水池中的布水器的結構形式的合理設計,保證了蓄水池內水體的穩定性,儘量減少了蓄水池斜溫層厚度,提高了蓄水池的使用率,保證了較高的經濟性。
圖I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系統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系統中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I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系統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圖I詳細說明蓄水池系統的結構組成,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採用自然分層型蓄水池,蓄水池系統包括用於容納儲存水的蓄水池;設計水位線如6所示,在蓄水池的下表面上設置有數條用於排放冷水的冷水管3,冷水管3上設置有條縫型布水器4 ;在蓄水池的上端懸掛設置有數條用於排放熱水的熱水管2,熱水管2上設置有數個徑向圓盤型布水器1,熱水管2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熱水區7、冷水區8及水池牆體9如圖所示,熱水與冷水形成一斜溫層5。自然分層型蓄水池具有結構簡單,蓄水利用率高和經濟效益好的特點。下面詳細說明蓄水池工作原理,由於水的密度與其溫度密切相關,冷熱水密度不同,水溫在0°c到4°C的範圍內,水的密度隨溫度增加而增加,在大於4°C的範圍內水的溫度升高其密度減小,因此在蓄水池中,蓄水池的下表面上設置的數條冷水管排放的冷水聚集在蓄水池下部,蓄水池的上端懸掛設置的數條熱水管排放的熱水聚集在蓄水池上部,冷熱水混合會在中間形成一斜溫層,因而在蓄水池中需用布水器將水平穩地引入池中,依靠密度差而不是慣性力產生一個沿水池上部和水池下部水平分布的重力流,使冷熱水混合區一斜溫層儘量減小,因此蓄水池的結構和蓄水池中的布水器的結構形式直接影響水的流速進 而影響到斜溫層的厚度,斜溫層的厚度直接影響到蓄水池的利用率。不同類型的布水器在蓄冷過程中形成的速度場也各不相同,通過模擬比較徑向圓盤型布水器、八角型布水器和條縫型布水器下進出口處的速度場,可以得出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的進出口處的速度場都比較有規律。這是由於徑向圓盤型布水器進出口處混合作用較小,減少了進出口與周圍環境的混合,從而形成了穩定而規律的速度場。所以本實用新型通過利用實驗和大量工程實例總結出了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的製作方法。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的結構形式及半徑直接決定了斜溫層的厚度和蓄水池內水體的穩定性。如果選取半徑合理則直接減少了斜溫層的厚度,增大了蓄水池的利用率。本實用新型利用普通不鏽鋼鋼板材料,只要保證結構形式及使用半徑則可以實現良好且穩定的溫度分布,很好的控制流速,保證布水器邊緣流速在O. 1-0. 2m/s,達到保證斜溫層厚度的目的,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通過布水器邊緣流速可以計算出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的半徑,其中流量/流速=布水器盤面的面積,通過面積即可計算出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的半徑。下面結合圖2詳細說明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的結構,圖2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系統中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徑向圓盤型布水器包括垂直設置的進水管14,進水管的上端設置有徑向圓盤;徑向圓盤包括上盤面10和下盤面13,本實用新型上盤面10和下盤面13材料使用不鏽鋼鋼板材料,也可以為其他材料,上盤面10和下盤面13之間間隔設置多個支撐11,支撐11的材料也使用不鏽鋼鋼板材料,相鄰的兩個支撐11之間形成一出水口,水流方向如12所示;下盤面13上設置有一圓孔與進水管14連接。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系統通過對蓄水池和蓄水池中的布水器的結構形式的合理設計,保證了蓄水池內水體的穩定性,儘量減少了蓄水池斜溫層厚度,提高了蓄水池的使用率,保證了較高的經濟性。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儘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徵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並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蓄水池系統,其特徵在於,包括 用於容納儲存水的蓄水池; 在所述蓄水池的下表面上設置有數條用於排放冷水的冷水管,所述冷水管上設置有條縫型布水器; 在所述蓄水池的上端懸掛設置有數條用於排放熱水的熱水管,所述熱水管上設置有數個徑向圓盤型布水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蓄水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熱水管的兩端各設置有一所述徑向圓盤型布水器。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蓄水池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徑向圓盤型布水器包括垂直設置的進水管,所述進水管的上端設置有徑向圓盤;所述徑向圓盤包括上盤面和下盤面,所述上盤面和所述下盤面之間間隔設置多個支撐,相鄰的兩個所述支撐之間形成一出水口 ;所述下盤面上設置有一圓孔與所述進水管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蓄水池系統,包括用於容納儲存水的蓄水池;在蓄水池的下表面上設置有數條用於排放冷水的冷水管,冷水管上設置有條縫型布水器;在蓄水池的上端懸掛設置有數條用於排放熱水的熱水管,熱水管上設置有數個徑向圓盤型布水器。熱水管的兩端各設置有一徑向圓盤型布水器。徑向圓盤型布水器包括垂直設置的進水管,進水管的上端設置有徑向圓盤;徑向圓盤包括上盤面和下盤面,上盤面和下盤面之間間隔設置多個支撐,相鄰的兩個支撐之間形成一出水口;下盤面上設置有一圓孔與進水管連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蓄水池系統,通過對蓄水池和蓄水池中的布水器的結構形式的設計,儘量減少了蓄水池斜溫層厚度,提高了蓄水池的使用率。
文檔編號F24F5/00GK202675505SQ20122029849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
發明者趙兵, 米秀偉, 崔明富 申請人:北京中標新亞機電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