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海上油田的風能型火災煙霧警報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5:09:32 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火災警報裝置,具體是一種海上油田的風能型火災煙霧警報裝置。
背景技術:
火災是危害人類的重大災害之一,是一種在時空上失去控制的燃燒現象。它直接危及人類的生命和財產,造成環境的汙染甚至會影響到生態平衡。因此對於火災進行實時有效的檢測預警並把火災控制在最小範圍內是火災放置技術領域的熱點研究內容。
海上油田是將原油和天然氣匯集、儲存、初步加工處理和外輸的重要場所,海上油田是採油廠原有和天然氣外輸的「咽喉」和「心臟」。作為油氣開採和中轉集散的重要場所,其中油氣集中,設備較多,而且海上氣候多變複雜,因此面對火災時的危險性和危害性就更大。
現有的技術中,監測裝置的電力來源一般都是採用連接主電路或是採用太陽能供電,連接主電路的監測裝置持續運轉也會消耗不少電量,海上電力傳輸的損害較大,因此這樣會增加生產成本,而採用太陽能供電有光汙染的隱患,太陽能板對光的反射也會對外界產生影響;海上溼度大,容易對裝置的零部件造成影響,現有的設備對零部件的保護不夠到位,容易產生鏽蝕損壞等問題;現有的裝置中煙霧感應器容易因外界環境造成採集不準確而影響到監測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海上油田的風能型火災煙霧警報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海上油田的風能型火災煙霧警報裝置,包括外殼、扇葉、微型風能發電機、蓄電池、逆變器、控制主板、無線連接裝置、警報燈和煙霧感應器,所述外殼上端固定設置有扇框,所述扇框中水平設置有固定梁,所述固定梁中部貫穿設置有轉軸,所述轉軸正面焊接設置有主齒輪,所述轉軸外圍位於所述固定梁外側設置有扇葉,所述主齒輪下端設置有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下端焊接設置有傳動軸,所述傳動軸下端連接設置有微型風能發電機,所述微型風能發電機下端設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端位於所述微型風能發電機右側設置有蓄電池,所述蓄電池右端連接設置有逆變器,所述外殼底部的上端設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外圍設置有保護外層,所述外殼右壁內側位於所述固定板下方設置有無線連接裝置,所述外殼左壁中部設置有警報燈,所述外殼下端連接設置有通風底殼,所述通風底殼左壁下端和右壁上端均開口,所述通風底殼內位於所述外殼下端連接設置有煙霧感應器。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外殼為硬質塑料盒體。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扇框為不鏽鋼圈,所述扇框圓邊通過支架和所述外殼上端固定。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扇葉和所述轉軸焊接固定,所述扇葉和所述扇框內圈尺寸契合。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傳動齒輪和所述主齒輪相契合,所述主齒輪在垂直平面內轉動帶動所述傳動齒輪在水平面轉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傳動軸下端貫穿所述外殼上端進入所述外殼內。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保護外層為填充有乾燥劑的多孔外殼。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無線連接裝置和油田的控制中心系統相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煙霧感應器通過線路和所述控制主板相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時扇葉在風力的作用下轉動,能夠帶動轉軸在固定梁上轉動,轉軸末端的主齒輪和傳動齒輪相配合,在扇葉的帶動下,傳動軸隨之轉動並帶動微型風能發電機的動力輸入端並進行發電,這樣充分利用了海上的風能,節省了電力,降低了海上用電的壓力;平時氣流通過通風底殼內的時候會和煙霧感應器接觸,煙霧感應器能夠感應到空氣中的煙霧,當油田中有火災發生,原油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霧,此時煙霧感應器能夠快速感應到空氣中的煙霧數值並向控制主板傳遞,這樣的設置能夠快速捕獲煙霧;同時能夠將煙霧感應器置於保護中,不易收到損壞,同時內部主板也由帶有乾燥劑的多孔保護外層進行保護,提高了裝置的使用壽命,提高了裝置的靈敏度。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海上油田的風能型火災煙霧警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一種海上油田的風能型火災煙霧警報裝置中A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扇框,3-固定梁,4-轉軸,5-主齒輪,6-扇葉,7-傳動齒輪,8-傳動軸,9-微型風能發電機,10-固定板,11-蓄電池,12-逆變器,13-控制主板,14-保護外層,15-無線連接裝置,16-警報燈,17-通風底殼,18-煙霧感應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海上油田的風能型火災煙霧警報裝置,包括外殼1、扇葉6、微型風能發電機9、蓄電池11、逆變器12、控制主板13、無線連接裝置15、警報燈16和煙霧感應器18,所述外殼1為硬質塑料盒體,這樣的材質便於在海上環境中使用,所述外殼1上端固定設置有扇框2,所述扇框2為不鏽鋼圈,所述扇框2圓邊通過支架和所述外殼1上端固定,所述扇框2中水平設置有固定梁3,所述固定梁3中部貫穿設置有轉軸4,所述轉軸4能夠在所述固定梁3內轉動,所述轉軸4正面焊接設置有主齒輪5,所述轉軸4轉動帶動所述主齒輪5轉動,所述轉軸4外圍位於所述固定梁3外側設置有扇葉6,所述扇葉6和所述轉軸4焊接固定,所述扇葉6和所述扇框2內圈尺寸契合,在海上海風較大,風力資源相當充足,扇葉6在海風的作用下通過所述轉軸4在所述固定梁3上轉動,所述主齒輪5下端設置有傳動齒輪7,所述傳動齒輪7和所述主齒輪5相契合,所述主齒輪5在垂直平面內轉動帶動所述傳動齒輪7在水平面轉動,所述傳動齒輪7下端焊接設置有傳動軸8,所述傳動齒輪7和所述傳動軸8同步轉動,所述傳動軸8下端貫穿所述外殼1上端進入所述外殼1內,所述傳動軸8下端連接設置有微型風能發電機9,所述微型風能發電機9位於所述外殼1內上部,所述傳動軸8和所述微型風能發電機9輸入端相連接,所述傳動軸8轉動時能夠帶動所述微型風能發電機9發電,所述微型風能發電機9下端設置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四周和所述外殼1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10能夠將所述微型風能發電機9固定支撐,所述固定板10上端位於所述微型風能發電機9右側設置有蓄電池11,所述微型風能發電機9發電後通過輸出端將電能儲存在所述蓄電池11內,所述蓄電池11右端連接設置有逆變器12,所述蓄電池11中的電通過所述逆變器12後能夠被各部件所使用,所述外殼1底部的上端設置有控制主板13,所述控制主板13能夠連接控制所述外殼1內所有電子部件,所述控制主板13外圍設置有保護外層14,所述保護外層14為填充有乾燥劑的多孔外殼,所述保護外層14能夠保證所述控制主板13的安全使用,所述外殼1右壁內側位於所述固定板10下方設置有無線連接裝置15,所述無線連接裝置15和油田的控制中心系統相連接,控制主板13能夠將電子信號通過無線連接裝置15傳遞到控制中心,所述外殼1左壁中部設置有警報燈16,當所述控制主板13通過所述無線連接裝置15傳遞報警信號到控制中心時,所述控制主板13同步控制所述警報燈16啟動,通過所述警報燈16發出警報提醒周圍的工作人員注意該區域的情況,所述外殼1下端連接設置有通風底殼17,所述通風底殼17左壁下端和右壁上端均開口,這樣的開口便於氣流的流動,當有火災發生時,煙霧也能夠快速通過所述通風底殼17內,所述通風底殼17內位於所述外殼1下端連接設置有煙霧感應器18,所述煙霧感應器18通過線路和所述控制主板13相連接,所述煙霧感應器18感應到所述通風底殼17內的煙霧,並將數據傳輸到所述控制主板13,當煙霧數值高於預設值的時候,所述控制主板13將危險信號通過無線連接裝置15傳遞到控制中心並控制警報燈16發出警報,能夠及時的發現火情並快速提醒控制部門進行維護。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扇葉6在風力的作用下轉動,能夠帶動轉軸4在固定梁3上轉動,轉軸4末端的主齒輪5和傳動齒輪7相配合,在扇葉6的帶動下,傳動軸8隨之轉動並帶動微型風能發電機9的動力輸入端並進行發電,這樣充分利用了海上的風能,節省了電力,降低了海上用電的壓力;電能通過蓄電池11儲存後經過逆變器12後和裝置內各元件相連接,保證各用電裝置使用的穩定性;平時氣流通過通風底殼17內的時候會和煙霧感應器18接觸,煙霧感應器18能夠感應到空氣中的煙霧,當油田中有火災發生,原油的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煙霧,此時煙霧感應器18能夠快速感應到空氣中的煙霧數值並向控制主板13傳遞,此時煙霧數值超過預設值,控制主板13通過無線連接裝置15向控制中心傳遞危險信號並控制警報燈16啟動提醒周圍工作人員,以便快速對現場情況進行控制,避免產生更大的損失。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