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合簾電機的製作方法
2023-05-21 06:56:56 1
專利名稱:開合簾電機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開合簾電機,尤其是一種具有電磁離合裝置的開合簾電機。
背景技術:
現有的使用電機驅動的開合式窗簾(開合簾),通過電機的運轉帶動窗簾的展開和收攏。當遇到停電或電源無法供給的情況下,由於電機的動力輸出軸與外部的傳動機構無法脫離,從而使得無法通過手拉的方式來調整窗簾的位置。為此,人們研究了在開合簾電機中設置離合器,如授權公告號為CN201975906U的中國專利公開的一種機械離合開合簾電機,主要有頭部離合裝置、減速箱、鋼管、定子、轉子、動輪和定輪等組成,轉子、定子和減速箱置於鋼管內。通電狀態下,轉子帶動定輪通過靠減速箱尾部動輪的斜面,將減速箱上抬,從而與頭部離合裝置實現合功能;當斷電時,減速 箱靠自身重力下降,與頭部離合裝置實現離功能。這種機械離合裝置,由於轉子是活動的,轉子推動力小,在零件加工時其精度要求很高,容易有轉子推不動減速箱的情況,造成穩定性不高;此外,機械離合裝置發出的噪音以及振動難控制,使用時給使用者帶來一定的困擾。此外,現有的開合簾電機,通常通過電流大小控制開合,當電流不正常的情況下,容易使元器件損壞,而且工作不穩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工作穩定、噪音和振動小的電磁離合裝置的開合簾電機。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開合簾電機,包括機箱、設置在機箱底部的電機和用於控制所述電機運轉的線路控制端,所述電機連接到所述機箱的箱體內的減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出軸連接到電磁離合裝置,所述電磁離合裝置包括電磁鐵,與所述電磁鐵電連接的線圈,和設置在所述電磁鐵上方的離合器片,所述離合器片固定到連接輪,所述連接輪穿設在傳接套內並固定,所述傳接套與帶動外部負載的輸出輪配合以作同步轉動和軸向的相對運動。所述電磁鐵外套設有線架,所述線圈纏繞在所述線架上,以此可以將線圈的位置相對固定。所述線圈外罩設有電磁鐵外圈,所述電磁鐵外圈上部設置有離合器罩,所述離合器片位於所述離合器罩上方。所述傳接套上端內側具有至少一個凹槽所述輸出輪周緣具有至少一個置於所述凹槽內並與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塊,凹槽和凸塊活動連接,由此使得傳接套可以相對輸出輪作軸向的運動。所述傳接套側向設置有固定不動的光電板,所述光電板上設置有包括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的光感應裝置,所述傳接套外側周向上粘貼有反光的採樣紙,所述採樣紙上間隔布置有光吸收區和光反射區。當電機上電運轉時,線路控制端可以接收光電板在採樣紙轉到光吸收區和光反射區時輸出的不同的脈衝信號,由此可以根據該脈衝信號計算行程,以控制電機的運行。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於在開合簾的減速機構的輸出端和連接到外部負載的輸出輪之間設置電磁離合裝置,通過通電時的吸合和斷電時的不吸合來實現電動和手拉啟動開合簾,使得操作比較方便,並且運行穩定,噪音和振動小;設置有行程記憶裝置,由此實時檢測電機的行程,控制其以預設的行程運轉,工作較為穩定。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開合簾電機剖視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開合簾電機的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參見圖I和圖2,一種開合簾電機,包括機箱I、電機2和線路控制端3,機箱I包括箱體11和用於與開合簾軌道連接的端蓋12,箱體11內設置有減速機構、電磁離合裝置和行程記憶裝置,電機2設置在機箱I底部,線路控制端3內有線路板,通過外置遙控器發射無限信號給線路板,使其接收信號並將一系列命令傳輸至電機2以控制電機2運轉。箱體11內設有減速機構,包括行星輪13,與箱體11底部的電機2的輸出軸連接,然後通過行星輸出輪14輸出,行星輪13和行星輸出輪14外設有內齒輪套15,行星輸出輪14的輸出軸連接到電磁離合裝置。電磁離合裝置包括電磁鐵16,行星輸出輪14的輸出軸插入到電磁體16中並固定,由此行星輸出輪14的轉動可以帶動電磁體16轉動。電磁鐵16外套設有線架17,在線架17上纏繞有與電磁鐵16電連接的線圈18,電磁鐵外圈19罩在線圈18外。電磁鐵外圈19上部設置有離合器罩20,離合器罩20上方設置有離合器片21,離合器片21與連接輪22固定,連接輪22的上端穿設在行程記憶裝置內。行程記憶裝置包括圓柱形的傳接套23,連接輪22穿設在傳接套23內並且相對固定,電機2轉動時帶動傳接套23隨之轉動。轉動連接套24穿設在連接輪22內並且相對固定,傳接套23上端內側具有至少一個凹槽232,輸出輪25周緣具有至少一個凸塊251,凸塊251置於凹槽232內與凹槽232配合,由此傳接套23轉動時可以帶動輸出輪25轉動,輸出輪25伸出端蓋12與外部負載相連接。可替代地,也可以在輸出輪25周緣設置鋸齒結構,而在傳接套23上端內側設置相應的內齒結構。傳接套23側向設置有光電板26,其固定不動,通常可以與箱體11固定。光電板26上設置有光感應裝置261,包括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傳接套23位於光感應裝置261的感應範圍內,外側周向上粘貼有反光的採樣紙231,其上間隔布置有光吸收區2311和光反射區2312,用於吸收或反射光以給出變化的信號。以光感應裝置261對光反射區2312的邏輯值為I,對光吸收區2311邏輯值為O計(也可以與此相反)。當電機2通電後,傳接套23隨之轉動,光發射器發出連續的光線。當光反射區2312轉至光感應裝置261處時,光接收器接收到反射回的光,輸出邏輯值I的脈衝信號;當光吸收區2311轉至光感應裝置261處時,光發射器發出的光線被吸收,光接收器接收不到光線,輸出邏輯值O。由此,線路控制端3接收到脈衝信號後,可以根據該脈衝信號計算行程,以控制電機2的運行。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工作過程如下當電機2上電運行後,通過線圈18導電給電磁鐵16,電磁鐵16產生的磁力吸合離合器片21,傳接套23與輸出輪25發生相對運動,傳接套23軸向下移,電機2的轉動通過離合器片21與離合器罩20之間的摩擦力帶動連接輪22轉動,連接輪22傳遞給傳接套23,通過凹槽232和凸塊251的配合使得輸出輪25隨傳接套23轉動,傳遞到外部負載;當電機2斷電時,沒有電流供應到電磁鐵16,由此不產生吸合離合器片21的磁力,離合器片21與離合器罩20分離,傳接套23軸向上移,此時,可以通過手拉的方式來調整窗簾的位置。此外,還可以通過行程記憶裝置來設置電機2的行程。當電機2上電進行第一次操作時,分別在打開(撞到開合簾軌道的左右末端)以及關閉(在中部位置相撞)時,通過行程記憶裝置可以記錄電機2打開和閉合的行程,並以此作為電機2預設的行程。由此當電機2下一次運行時,根據該預設的行程運行,而不會再次發生碰撞。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還可以做出多種變形和改進,這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開合簾電機,包括機箱(I)、設置在機箱(I)底部的電機(2)和用於控制所述電機(2)運轉的線路控制端(3),所述電機(2)連接到所述機箱(I)的箱體(11)內的減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出軸連接到電磁離合裝置,所述電磁離合裝置包括電磁鐵(16),與所述電磁鐵(16)電連接的線圈(18),和設置在所述電磁鐵(16)上方的離合器片(21),所述離合器片(21)固定到連接輪(22),所述連接輪(22)穿設在傳接套(23)內並固定,所述傳接套(23)與帶動外部負載的輸出輪(25)配合以作同步轉動和軸向的相對運動。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開合簾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電磁鐵(16)外套設有線架(17),所述線圈(18)纏繞在所述線架(17)上。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開合簾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線圈(18)外罩設有電磁鐵外圈(19),所述電磁鐵外圈(19)上部設置有離合器罩(20),所述離合器片(21)位於所述離合器罩(20)上方。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開合簾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傳接套(23)上端內側具有至少一個凹槽(232),所述輸出輪(25)周緣具有至少一個置於所述凹槽(232)內並與所述凹槽(232)配合的凸塊(251)。
5.如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開合簾電機,其特徵在於,所述傳接套(23)側向設置有固定不動的光電板(26),所述光電板(26)上設置有包括光發射器和光接收器的光感應裝置(261),所述傳接套(23)外側周向上粘貼有反光的採樣紙(231),所述採樣紙(231)上間隔布置有光吸收區(2311)和光反射區(23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開合簾電機,包括機箱、設置在機箱底部的電機和用於控制所述電機運轉的線路控制端,所述電機連接到所述機箱的箱體內的減速機構,其特徵在於,所述減速機構的輸出軸連接到電磁離合裝置,所述電磁離合裝置包括電磁鐵,與所述電磁鐵電連接的線圈,和設置在所述電磁鐵上方的離合器片,所述離合器片固定到連接輪,所述連接輪穿設在傳接套內並固定,所述傳接套與帶動外部負載的輸出輪配合以作同步轉動和軸向的相對運動。通過通電時的吸合和斷電時的不吸合來實現電動和手拉啟動開合簾,使得操作比較方便,並且運行穩定,噪音和振動小。
文檔編號H02K7/10GK202586629SQ20122021145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0日
發明者陳國章 申請人:餘姚市精誠高新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