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痔瘡的外用藥物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9:26:46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痔瘡的外用藥物的製作方法
一種治療痔瘡的外用藥物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於中成藥品領域,涉及一種治療痔瘡的外用藥物,尤其是針對嚴重頑固痔瘡的一種祖傳中成藥物。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痔瘡藥物,對初期痔瘡有點效果,但對II、III、IV期內痔、脫肛、以及血栓外痔幾乎無效,如馬應龍、京萬紅、榮昌肛泰等等,京萬紅痔瘡膏在說明書上就標註,只對初期痔瘡有緩解作用。有的痔瘡藥物副作用太大,且有毒性,如專利申請號200610044254 和200510016827等。所以,很多嚴重痔瘡患者無奈,只好選擇了手術。手術治療痔瘡,一是治療費用高,中小城市需要五六千元,大城市需要一萬多元;二是風險大,手術後出現的肛門狹窄、括約肌失控者比比皆是;再是復發率太高,高達90 %。發明內容
針對以上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見效快、成本低、療效高的痔瘡藥物。
一種治療痔瘡的外用藥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組成五倍子5-15克、血竭5-15克、槐角5-10克、黃柏5-10克、蛤 蟆草2-8克,翻白草2-8克、芒硝2_8克、白礬2_8克、冰片3_5克。
本發明見效快,當天見效;使用安全,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療效高,有效率100%, 治癒率95%以上。成本低廉,治療費用低,是一種很理想的痔瘡藥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做進一步的說明和闡述
實施例
五倍子10克、血竭10克、槐角8克、黃柏8克、蛤蟆草6克,翻白草6克、芒硝8克、 白礬8克、冰片5克。將以上藥物加工成100-120目的藥粉,加入適量的凡士林攪拌均勻就可以製作成軟膏。也可以加入蜂蜜製作成3克藥栓使用,也可以是中藥提取的液體外塗。也可以是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熬水燻洗。
痔瘡多以溼熱下注所致,導致肛門部位充血腫脹痛疼,氣血瘀結。本發明以五倍子和血竭為主,五倍子其性寒,能散熱瘡腫,其性收能止血收溼,外用具有很強的消腫收斂之功效,血竭則具有活血散瘀,定痛,止血生肌的功效。輔以蛤蟆草能解毒消腫,利溼止癢;翻白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槐角清熱瀉火,黃柏瀉溼熱,尤其適合瘡瘍腫毒,溼疹瘙癢;芒硝清火消腫;白礬解毒殺蟲,燥溼止癢;冰片清熱止痛,防腐止癢。
根據不痛則痛的,通則不痛理論,選用消腫祛瘀止痛的中藥,作用局部,祛其瘀結, 暢通血脈使其痔瘡核消散而病癒。方中諸藥合用可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
本發明之藥物對肛乳頭瘤、結締纖維外痔效果較慢。
臨床病例
I、劉某,女性67歲,黑龍江人,現在濰坊市五道廟小區居住,內痔30多年,痔瘡核花生米大小,無痛感,大便變形,使用本發明製作的栓劑6天治癒,痔瘡核消失。
2、宋某,山東安丘人,男,42歲,農民,種植大姜,內痔10多年,不能喝酒、吃辣椒, 大便時便血嚴重,使用本發明製作的栓劑,當天止血,3天症狀全部消失。
3、張某,女性,濰坊柴油機廠職工,40歲,混合痔、輕微脫肛,使用本發明製作的栓劑2天症狀消失。
4、王女士,濰坊鐵通公司職工,36歲,混合痔,嚴重時排屁都困難,正打算住院做手術,通過其做大夫的表姐姐介紹,使用本發明製作的栓劑3天後痔核還剩黃豆粒大小,連續用藥5天後痔核消失。
5、齊先生,70歲,混合痔瘡,曾經做過2次手術,又復發,使用本發明製作的軟膏3 天症狀消失,後又繼續用藥2天鞏固。
6、無錫朱女士,教師,31歲,內痔,便血嚴重,購買了 15天的藥栓,結果只使用2天, 症狀就消失了。
7、韓女士,78歲,山東省濰坊市濰城區松園子小區居民說自己的痔瘡有幾十年了 (混合痔),經常便血,腫痛,嚴重時不能走路,2009年6月中旬通過親戚介紹,使用本發明製作的軟膏3天就已痊癒。
8、吳某,男性,38歲,農民,壽光人,種植大棚蔬菜,內痔,便血如噴,患者說,每次便血大於100毫升,並出現貧血,說自己幾乎用遍了當地藥店的所有品種的痔瘡藥,均無效。 06年通過朋友介紹,使用本發明製作的軟膏10天即痊癒。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痔瘡的外用藥物,其特徵由以下重量份組成五倍子5-15克、血竭5-15 克、槐角5-10克、黃柏5-10克、蛤蟆草2-8克,翻白草2-8克、芒硝2_8克、白礬2_8克、冰片3-5克組成。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其特徵在於本發明的藥物可以是栓劑、膏劑、粉劑以及提取的液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草藥祖傳秘方製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痔瘡的外用藥物,尤其是適合頑固性痔瘡,其特徵是由五倍子5-15克、血竭5-15克、槐角5-10克、黃柏5-10克、蛤蟆草2-8克,翻白草2-8克、芒硝2-8克、白礬2-8克、冰片3-5克組成。本發明見效快,當天見效;使用安全,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療效高,有效率100%,治癒率95%以上。成本低廉,是一種很理想的痔瘡藥物。
文檔編號A61K36/889GK102935158SQ20121051288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5日
發明者張雲德 申請人:濰坊百草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