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5-20 19:18:56 2
專利名稱: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可更換 插頭的電源轉換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進步,各式各樣的電器設備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
的工具。而電源轉換器(power converter)的主要功能是用以將市電整流轉換為 直流電後,提供電器設備使用時所需的電源,例如筆記本電腦的轉接器 (adapter)或手機及數位相機的充電器(charger)等均屬電源轉換器的一種。
電源轉換器包括一插頭,用來插接一電源插座,以接受市電。由於國際 商務的發達及越來越受重視的休閒生活質量,人們出國洽談公務或旅遊的機 會日益增多。而如筆記本電腦、手機及數位相機等攜帶式電子產品也成為人 們出國必備的電器。然而由於世界各國插座規格種類繁多,因此通常會將電 源轉接器連接一轉接頭,以適應不同插座規格。
如圖1所示,其為現有的可更換轉接頭的電源轉換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現有的電源轉換器IO主要包括本體11以及轉接頭12,其中本 體11用於供不同形式的轉接頭12連接於其上,且本體11的內部空間可容 置一內部電路(圖未示),用於將電源整流、轉換後提供於電器設備直接使用 或對充電電池進行充電。另外,本體ll還包括導槽lll、彈性卡合組件112 以及多個彈性導接部113,其中,導槽111設置在本體11的一側面上,而彈 性卡合組件112設置於導槽111的底緣,且其兩側分別還設有切縫114,使 彈性卡合組件112在外力作用下,可通過本身材質而可彈性地活動,多個彈 性導接部113則設置於導槽111內部,且一端與內部電路連接。
每一轉接頭12—側設有多個導電端子121,另一相對側則設有導軌122、 多個凹槽123以及卡合槽124,其中導電端子121可用來連接外部電源,且 導電端子121的數量及形狀可根據各國插座規格而設計,而導軌122設置於轉接頭12的外緣,且與本體11的導槽111相對應配合,用於當轉接頭12
的導軌122由本體12的上方插入導槽111內部時,轉接頭12將可結合於本 體11上,至於設置在導軌122內側邊的多個凹槽123則與多個彈性導接部 113相對應設置,當導軌122滑入導槽111時,多個導接部113將於凹槽123 中滑移而與多個導電端子121相接觸,使多個導電端子121與內部電路電連 接,卡合槽124則位於多個凹槽123之間,且與本體11的彈性卡合組件112 相對應設置,用以當轉接頭12連接定位於本體11上時,通過將彈性卡合組 件112卡固於卡合槽124內而將轉接頭12固定於本體11上。
雖然現有的電源轉換器10可通過更換具有不同數量及形狀的導電端子 121的轉接頭12來適應不同插座的規格,但為了使轉接頭12能連接於本體 11上,本體11上需額外設置導槽111,而轉接頭12則需額外設置導軌122: 以及多個凹槽123,使得電源轉換器IO具有結構複雜、不易組裝以及成本較 高等缺點。
因此,如何發展一種可改善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 子裝置,實為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以解決現 有龜源轉換器具有結構複雜、不易組裝以及成本較高等缺點。
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
置,其包括本體,具有容置槽、多個導接部,容置槽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 側壁與第二側壁以及與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相鄰接的底面,其中第一側壁及 第二側壁中至少一個內壁與底面所形成的夾角小於卯度,且多個導接部設
置於容置槽內;插頭,具有多個導電端子、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其中第 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分別與容置槽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相對應設置;以及 固定部,用於將插頭固著於本體的容置槽內;其中,插頭通過第一斜面及第 二斜面分別與容置槽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相配合而置入容置槽中並與固 定部相固著,以使多個導接部與多個導電端子電性連接。
為實現本發明的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 置,其包括本體,具有容置槽、多個導接部以及固定部,容置槽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以及與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相鄰接的底面,其中 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中至少一個內壁與底面所形成的夾角小於90度,且多 個導接部及固定部設置於容置槽內;以及插頭,具有多個導電端子、底座及
絕緣本體,其中底座具有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且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 分別與容置槽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相對應設置,絕緣本體與導電端子及底
座連接;其中,插頭的底座通過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分別與容置槽的第一側 壁及第二側壁相配合而置入容置槽中並與固定部相固著,以使多個導接部與 多個導電端子形成電性連接。
圖1為現有技術的可更換轉接頭的電源轉換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a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的結構分解圖, 圖2b為圖2a所示的電子裝置組裝完成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2c為圖2b的剖面圖。
圖2d為圖2b所示的多個導電端子設置於使用位置狀態的示意圖。
圖3a為圖2a所示本體一實施例的結構分解圖。
圖3b為圖3a所示的容置殼體與底蓋結合狀態的示意圖。
圖4為圖2a所示本體另一實施例的結構剖面圖
圖5為圖2a所示插頭另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1、 21:本體 112:彈性卡合組件
114、 212a:切縫 121、 221:導電端子
123:凹槽 2:電子裝置 212:固定部 412:彈性組件 312:卡勾結構 215:第二側壁
10:電源轉換器 111:導槽
113、 213:彈性導接部 12:轉接頭 122:導軌
124、 224:卡合槽
曹
211: 212b:突出部 413:卡合組件 214:第一側壁216、226:底面216a:開口
217:容置殼體218: 底蓋
219:第三側壁22、 52:插頭
222、5211:第一斜面223、 5212:第二斜面
225:頂面521:底座
522:絕緣本體523:導電端子
具體實施例方式
體現本發明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下面的說明中詳細敘述。 應理解的是本發明能夠在不同的實施例上具有各種變化,其皆不脫離本發明 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附圖、在本質上是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 案。
如圖2a所示的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的結 構分解圖。如圖2a所示,本發明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2可為但不 限於電源轉換器,主要由本體21以及插頭22所構成。其中,本體21具有 容置槽211、至少一固定部212以及設置於該容置槽211內的多個導接部213。 容置槽211可用以容置插頭22,且具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214、第二側壁 215、與該第一側壁214及第二側壁215相鄰接的底面216以及與底面216 垂直設置的第三側壁219。於本實施例中,多個導接部213凸出設置於第三 側壁219上,且可為多個彈性導接部(以下以標號213表示),但並不以此為 限,於一些實施例中,多個彈性導接部213可依需要設置於底面216上。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側壁214的整體厚度實際上相等,而第二側壁215 的整體厚度實際上也相等,但不以此為限,第一側壁214與第二側壁215厚 度的設置形式可依不同產品需要改變,且第一側壁214及第二側壁215中至 少1個內壁與底面216所形成的夾角小於90度,使第一側壁214及/或第二 側壁215形成向內傾斜的結構。而固定部212用以當插頭22置入本體21的 容置槽211時,將與插頭22相卡固,而使插頭22固著於容置槽211內。插 頭22則具有多個導電端子221、第一斜面222以及第二斜面223,其中第一 斜面222與第二斜面223分別與容置槽211的第一側壁214與第二側壁215 相對應設置,且第一斜面222與第二斜面223的傾斜角度與第一側壁214與第二側壁215的傾斜角度相對應,而多個導電端子221則用以當插頭22容 置於本體21的容置槽211時,與本體21的多個彈性導接部213電性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本體21可由容置殼體217及底蓋218所組成,且容置 殼體217內部可設置一內部電路(圖未示),用以將電源整流、轉換後提供於. 電器設備直接使用或對充電電池進行充電。
在上述實施例中,固定部212與容置槽211的底面216—體成形,而固 定部212的一端具有一突出部212b,且部分邊緣具有切縫212a,使固定部 212本身具有彈性,即在外力作用下可彈性地活動。
在本實施例中,插頭22還具有相對設置的頂面225以及底面226,其分 別與第一斜面222及第二斜面223相鄰接。而多個導電端子221為可轉動地 摺疊收納,當欲使用本發明的電子裝置2時,便可轉動導電端子221,使其 處於與頂面225相互垂直的位置(如圖2d所示),以供插接於電源插座上,待 使用完畢則可將多個導電端子221摺疊收納,以方便攜帶。在一些實施例中, 導電端子221的設置方式並不以此為限,也可採固定的方式垂直設置於頂面 225上。
此外,插頭22的底面226具有卡合槽224,可為一凹部結構,用以與容 置槽211的底面216所設置的固定部212的突出部212b相對應設置,當插 頭22的第一斜面222、第二斜面223與本體21的第一側壁214及第二側壁 215相配合而滑入該容置槽211內時,插頭22的卡合槽224將與固定部212 的突出部212b相卡合以使插頭22固著於容置槽211內,並使得插頭22的 導電端子221與本體21的彈性導接部213相接觸(如圖2b及圖2c所示), 但卡合槽224與突出部212b的結構並不限定為圖2a所示的實施例,只要能 夠通過卡合槽224與突出部212b相配合卡固,而使插頭22固著於容置槽211 的結構,皆為本案所保護的範圍。
以下將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電子裝置2的本體21與插頭22的組裝方式。 請參閱圖2b-圖2d,並配合圖2a,其中圖2b-圖2c為圖2a所示電子裝置組 裝後的結構示意圖及剖面示意圖,而圖2d則為圖2b所示的將多個導電端子 轉動至使用位置的結構示意圖。首先,將插頭22置於與本體21的容置槽2U 相對應的位置(如圖2a所示),並將插頭22的第一斜面222、第二斜面223 與容置槽211的第一側壁214與第二側壁215相配合而朝容置槽211的第三側壁219方向滑入,使插頭22置入容置槽211中,由於設置於容置槽2U 底面216的固定部212具有彈性的原因,因此在插頭22滑入容置槽211的. 過程中便會壓迫固定部212的突出部212b,使該固定部212下陷至底蓋218 內,直至插頭22的卡合槽224與突出部212b相卡合後,固定部212即可恢 復原狀態,在此同時,插頭22將會與第三側壁219相抵頂,使得插頭22的 多個導電端子221與本體21的多個彈性導接部213相接觸,以進行電性連 接,而且因為插頭22的導電端子221為可摺疊收納,因此電子裝置2組裝 完成後其頂部為一平面結構(如圖2b及圖2 c所示)。當欲使用本發明的電子 裝置2時,便可轉動導電端子221,使其處於與頂面225相互垂直的位置(如 圖2d所示),並將插頭22插接於電源插座上,即可將外部電源傳送至本體 21內部電路中。
反之,當欲進行更換不同規格的插頭22時,只需於插頭22上施加與容 置槽211的第三側壁219相對方向的外力,即可使固定部212產生變形而下 陷至底蓋218內,使固定部212的突出部212b與插頭22的卡合槽224相分 離,即可將插頭22自容置槽2U取出。
在一些實施例中,設置於本體21的容置槽211內的固定部可為一卡勾 結構312 (如圖3a所示),其一端固設於本體21的底蓋218上,且容置槽 211的底面216相對應設置一開口 216a, 一旦本體21的容置殼體217與底 蓋218組合時,卡勾結構312便會貫穿開口 216a而部分突出於容置槽211 的底面216上(如圖3b所示)。當插頭22置入容置槽211時,插頭22的卡合 槽(圖未示)便可與卡勾結構312相卡合,而使插頭22固定於容置槽211 內。反之,當欲將插頭22自容置槽211中退出時,使用者只需按壓底蓋218 底部,即可使卡勾結構312與插頭22的卡合槽相分離,接著只要再施以一 反向作用力即可將插頭22從容置槽2U中退出。
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設置於本體21的容置槽211內的固定部可由 一彈性組件412及卡合組件413所組成(如圖4所示),彈性組件412的一 端固設於本體21的底蓋218或電路板(圖未示)上,另一端則與卡合組件413 相連接,且容置槽211的底面216相對應設置一開口 216a, 一旦本體21的 容置殼體217與底蓋218組合時,彈性組件412及卡合組件413便會貫穿開 口216a,而使卡合組件413的至少部分結構突出於容置槽211的底面216上,當插頭22置入容置槽211的過程中,將會壓迫卡合組件413,連帶地使彈性 組件412也壓縮變形,使卡合組件413容置於開口 216a內部,直至插頭22 的卡合槽(圖未示)與卡合組件413相卡合時,即可使插頭22固著於本體 21的容置槽211內。
當然,在一些實施例中,固定部並不局限設置於容置槽211的底面216 上,也可設置於第一側壁214及/或第二側壁215的內壁上,且固定部與插頭 22的卡合槽的配合結構也可有其它的實施例,舉例而言,可於插頭22的第 一斜面222與第二斜面223上設置為凸點結構(圖未示),而容置槽211的 第一側壁214與第二側壁215的內壁則設置相對應的凹部結構,以達到使插 頭22固著於本體21的容置槽211內。另外,本發明所適用的插頭所包括的 導電端子221的數目及形狀則可根據各國插座規格而設計,並不局限於圖a 所示的兩導電端子形式,請參閱圖5並配合圖2a,其為圖2a所示插頭另一 變化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插頭52可由底座521、 絕緣本體522以及3個導電端子523所組成,絕緣本體522與底座521及導 電端子523連接,底座521具有第一斜面5211與第二斜面5212,分別與容 置槽211的第一側壁214與第二側壁215相對應設置,且第一斜面5211與 第二斜面5212的傾斜角度與本體21的第一側壁214與第二側壁215的傾斜 角度相對應,使插頭52可通過第一斜面5211與第二斜面5212與本體21的 第一側壁214與第二側壁215相配合,而使插頭52置入容置槽211內,便 可使插頭52能快速地組裝於本體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是通過插頭的第一斜面 與第二斜面,與本體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相配合,便可使插頭能快速地組 裝於本體上,具有結構簡單,組裝方便,以及成本較低等優點。
以上所述的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可行實施例,所述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 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因此凡是運用本發明的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同 結構變化,同理均應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
1. 一種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包括一本體,具有一容置槽、多個導接部,該容置槽具有相對設置的一第一側壁與一第二側壁以及與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相鄰接的一底面,其中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的至少一個內壁與該底面所形成的夾角小於90度,且該多個導接部設置於該容置槽內;一插頭,具有多個導電端子、一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二斜面,其中該第一斜面以及該第二斜面分別與該容置槽的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相對應設置;以及一固定部,用以將該插頭固著於該本體的容置槽內;其特徵在於,該插頭通過該第一斜面及該第二斜面分別與該容置槽的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相配合而置入該容置槽中並與該固定部相固著,以使所述多個導接部與所述多個導電端子電性連接。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電 子裝置為一電源轉換器。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容 置槽還具有一第三側壁,且所述多個導接部凸出設置於該第三側壁上。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多個導電端子可摺疊收納或是固定設置於該插頭上。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 多個導電端子的數量為二個或三個。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固 定部一體成型地連接於該容置槽的底面,該固定部的部分邊緣具有一切縫, 用以使該固定部具有彈性,以及該固定部具有一突出部,用以與該插頭的一 卡合槽相卡固,以使該插頭固定於該容置槽內。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 一側壁上的整體厚度實質上相等,且該第二側壁的整體厚度實質上相等。
8.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本 體包括一容置殼體及一底蓋,該容置殼體具有該容置槽,該容置槽的該底面具有一開口。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固 定部具有一彈性組件及一卡合組件,且該彈性組件的一端與該底蓋相連接, 另一端與該卡合組件相連接,該彈性組件及該卡合組件貫穿該開口,且該卡 合組件至少部分凸出於該底面的該開口外。
10.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固定部為一卡勾結構,其一端固定於該底蓋上,另一端貫穿該開口,且該卡勾 結構至少部分凸出於該底面的該開口外。
11. 如權利要求l所述的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導 接部為彈性導接部。
12. —種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包括一本體,具有一容置槽、多個導接部以及一固定部,該容置槽具有相對 設置的一第一側壁與一第二側壁以及與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相鄰接的 一底面,其中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中至少一個內壁與該底面所形成的夾 角小於90度,且所述多個導接部及該固定部設置於該容置槽內;以及一插頭,具有多個導電端子、 一底座及一絕緣本體,其中該底座具有一 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二斜面,且該第一斜面以及該第二斜面分別與該容置槽的 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相對應設置,該絕緣本體與該導電端子及該底座連接;其特徵在於,該插頭的該底座通過該第一斜面及該第二斜面分別與該容 置槽的該第一側壁及該第二側壁相配合而置入該容置槽中並與該固定部相 固著,以使所述多個導接部與該多個導電端子電性連接。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可更換插頭的電子裝置,其包括本體,容置槽、多個導接部,容置槽有相對設置的第一側壁、與第二側壁以及底面,其中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的至少一個內壁與底面形成的夾角小於90度,且多個導接部設置於容置槽內;插頭,具有多個導電端子、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其中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為與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相對應設置;以及固定部,用於將插頭固著於本體的容置槽內;其中,插頭通過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分別與容置槽的第一側壁及第二側壁配合而置入容置槽中並與固定部相固著,使多個導接部與多個導電端子連接。本發明的電子裝置可使插頭能快速地組裝於本體上,具有結構簡單,組裝方便,以及成本較低等優點。
文檔編號H01R13/42GK101436725SQ20071018631
公開日2009年5月20日 申請日期2007年11月12日 優先權日2007年11月12日
發明者聞秉宏, 陳俊呈 申請人:臺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