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顆粒燃燒機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7:46:11 1

本實用新型屬於生物質燃燒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生物質顆粒燃燒機。
背景技術:
生物質燃燒機是一種生物質半氣化自動控制燃燒機,以生物質顆粒等有機生物質為燃料的生物質高溫裂解燃燒機。其主要特點是:①無汙染環保效果明顯,以可再生生物質能源為燃料,實現能源的可持續利用,採用高溫分段燃燒技術,煙氣中NOX、SO2、灰塵等排放低,是燃油(氣)燃燒機、電加熱等最佳的替代品;②無焦油、廢水等各種廢棄物排放:採用高溫裂解燃燒技術,焦油等以氣態的形式直接燃燒,解決生物質氣化焦油含量高的技術難題,避免了水洗焦油帶來的水質二次汙染;③生物質燃燒機適用於塗裝線體、電鍍廠烤爐、鍋爐、小型電站鍋爐、工業窯爐、焚燒爐、熔煉爐、壓鑄機、烘乾設備、廚房設備、乾燥設備、食品烘乾設備、熨燙設備、烤漆設備、公路築路機械設備、工業退火爐、燃油,燃氣,燃煤大噸位鍋爐,瀝青加熱設備等各種熱能行業。
對於現有的生物質燃燒機多採用實時上料,由於其生物質顆粒生產過程中或存放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水分,不便於燃燒,且在輸送過程中,粘附力強,整體較為鬆散,很容易發生破碎,從而導致在燃燒過程中發生結垢,長時間的運行,影響上料效率和燃燒效率;此外由於生物質顆粒中容易夾雜金屬,而金屬雜物對輸送系統有較大的損傷,且對爐體有一定的危害。
決定一臺生物質燃燒機的性能的主要參數為燃燒率,現有的生物質燃燒機配風系統不合理,需要設置爐排,用來排渣,其不僅對燃燒爐的結構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很難實現較高的燃燒率,熱效率低,維護成本高,因此對於如何有效實現汙染物的零排放,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即為配風系統和供料系統的合理協調設計。
此外,對於現有的生物質顆粒燃燒爐結構來說,其檢修困難,燃燒率低,容易在燃燒爐內結渣,長時間的使用,需要停機維護,維護成本高,清洗較為困難,導致生物質燃燒機的整體性能無法得到有效的優化和提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生物質顆粒燃燒機,其能夠實現大大降低汙染物排放兩,實現無渣燃燒,提高燃燒效率,且能夠有效的提高熱利用率,優化燃燒機的性能。
為達到上述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生物質顆粒燃燒機,包括燃燒機本體、配風組件、給料組件和出火組件,所述給料組件包括設置在燃燒機本體側部的進料倉和設置在進料倉下部的螺旋給料機構,所述的配風組件包括配風箱、穿設在配風箱上的兩進料管、分別設置在進料管上下兩側的配風箱上的助燃管和配風管,所述的螺旋給料機構的出料端與進料管連接,進料管的內端部延伸至燃燒機本體內腔中;所述的燃燒機本體底部設置有配風槽,所述的進料倉與燃燒機本體之間盤設有烘乾加熱管道,烘乾加熱管道的進氣端連接有風機,烘乾加熱管道的出氣端與進料倉連通;所述的出火組件包括與配風箱對應設置的出火口、呈圓周均布開設在出火口內壁上的助風口、和埋設在燃燒機本體的側壁內的助火風管,在助火風管的進氣端連接有風機,助火風管出氣端與助風口連接。
所述螺旋給料機構包括與進料倉的下料口對應的第一輸送螺旋、與進料管連接的第二輸送螺旋和第三輸送螺旋,所述的第二輸送螺旋和第三輸送螺旋的進料口均與第一輸送螺旋的出料口通過連通管道對應連通,且第二輸送螺旋和第三輸送螺旋的進料口、以及第一輸送螺旋的出料口呈三角布設。
所述的連通管道的下側樞接設置有除鐵活門,除鐵活門上嵌設有強力磁鐵,所述的除鐵活門的內側設置有截面呈圓弧形的除鐵凹槽,所述除鐵凹槽的槽深H<R,除鐵凹槽的槽口寬度4R≥D>2R,其中R為生物質顆粒的半徑。
與烘乾加熱管道的出氣端對應的進料倉底部設置有透氣篩板。
所述燃燒機本體由內向外依次設置有耐火層、加強隔板和保溫層,烘乾加熱管道和助火風管均匹配嵌設在耐火層內。
所述的配風槽的兩側和底部對稱設置有兩組配風管,兩組配風管分別與兩進料管對應,且在配風管上開設有朝向對應的進料管的配風孔,每組配風管中配風管的數量為四根,且四根配風管呈上下錯位設置。
所述的助燃管的數量為並排設置的4根。
所述的燃燒機本體底部設置有排汙口,所述的排汙口內匹配插設有耐火堵頭,耐火堵頭外端設置有壓板,壓板與燃燒機本體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與配風箱的內腔對應的進料管上開設有二級配風孔。
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緊湊,其通過烘乾加熱管道和助火風管的布設,能夠實現對燃燒爐體的部分餘熱的利用,通過對進料倉進行烘乾,並保持進料倉內呈現正壓狀態,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生物質顆粒的乾燥度,也能夠防止回火現象的發生,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和實用性;本申請中的螺旋進料機構和除鐵活門的結構設計,能夠實現均勻給料和生物質顆粒中夾雜的鐵片的吸附,同時其能夠作為檢修口,便於對螺旋進料機構進行維護和清理。
本申請其通過螺旋式自動送料、多級配風系統的結構設計,使得燃料能夠充分的裂解和燃燒,大大提高了燃燒率,使得生物質顆粒充分燃燒到95%以上,同時本申請能夠實現無結渣,無爐排的設計結構,配風均勻,從而使得其維護成本低,汙染物排放大大降低,趨於汙染物零排放的目標,同時其解決了中小型企業單位用煤用電緊缺之急,是一種節能高效的綠色環保技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螺旋給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B向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1為燃燒機本體、2為進料倉、3為配風箱、4為進料管、5為助燃管、6為配風管、7為配風槽、8為烘乾加熱管道、9為風機、10為出火口、11為助風口、12為助火風管、13為第一輸送螺旋、14為第二輸送螺旋、15為第三輸送螺旋、16為連通管道、17為除鐵活門、18為強力磁鐵、19為除鐵凹槽、20為透氣篩板、21為耐火層、22為加強隔板、23為保溫層、24為二級配風孔、25為排汙口、26為耐火堵頭、27為壓板、28為人孔。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說明。
參見圖1-圖4,本實用新型一種生物質顆粒燃燒機,包括燃燒機本體1、配風組件、給料組件和出火組件,在燃燒機本體1上設置有人孔28,所述給料組件包括設置在燃燒機本體1側部的進料倉2和設置在進料倉下部的螺旋給料機構,所述的配風組件包括配風箱3、穿設在配風箱上的兩進料管4、分別設置在進料管4上下兩側的配風箱3上的助燃管5和配風管6,所述的螺旋給料機構的出料端與進料管4連接,進料管4的內端部延伸至燃燒機本體1內腔中;所述的燃燒機本體1底部設置有配風槽7,所述的進料倉2與燃燒機本體1之間盤設有烘乾加熱管道8,烘乾加熱管道的進氣端連接有風機9,烘乾加熱管道8的出氣端與進料倉2連通;所述的出火組件包括與配風箱對應設置的出火口10、呈圓周均布開設在出火口10內壁上的助風口11、和埋設在燃燒機本體1的側壁內的助火風管12,在助火風管的進氣端連接有風機,助火風管12出氣端與助風口11連接。
所述螺旋給料機構包括與進料倉的下料口對應的第一輸送螺旋13、與進料管連接的第二輸送螺旋14和第三輸送螺旋15,所述的第二輸送螺旋14和第三輸送螺旋15的進料口均與第一輸送螺旋13的出料口通過連通管道16對應連通,且第二輸送螺旋14和第三輸送螺旋15的進料口、以及第一輸送螺旋13的出料口呈三角布設。
所述的連通管道16的下側樞接設置有除鐵活門17,除鐵活門17上嵌設有強力磁鐵18,所述的除鐵活門17的內側設置有截面呈圓弧形的除鐵凹槽19,所述除鐵凹槽19的槽深H<R,除鐵凹槽19的槽口寬度4R≥D>2R,其中R為生物質顆粒的半徑。
與烘乾加熱管道8的出氣端對應的進料倉2底部設置有透氣篩板20。
所述燃燒機本體1由內向外依次設置有耐火層21、加強隔板22和保溫層23,烘乾加熱管道8和助火風管12均匹配嵌設在耐火層21內。
所述的配風槽7的兩側和底部對稱設置有兩組配風管,兩組配風管分別與兩進料管對應,每組配風管中配風管的數量為四根,且四根配風管呈上下錯位設置,且在配風管6上開設有朝向對應的進料管4的配風孔,所述的助燃管5的數量為並排設置的4根,與配風箱3的內腔對應的進料管4上開設有二級配風孔24。
所述的燃燒機本體1底部設置有排汙口25,所述的排汙口25內匹配插設有耐火堵頭26,耐火堵頭26外端設置有壓板27,壓板27與燃燒機本體1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緊湊,其通過烘乾加熱管道和助火風管的布設,能夠實現對燃燒爐體的部分餘熱的利用,通過對進料倉進行烘乾,並保持進料倉內呈現正壓狀態,從而有效的提高了生物質顆粒的乾燥度,也能夠防止回火現象的發生,大大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和實用性;本申請中的螺旋進料機構和除鐵活門的結構設計,能夠實現均勻給料和生物質顆粒中夾雜的鐵片的吸附,同時其能夠作為檢修口,便於對螺旋進料機構進行維護和清理。
本申請其通過螺旋式自動送料、多級配風系統的結構設計,使得燃料能夠充分的裂解和燃燒,大大提高了燃燒率,使得生物質顆粒充分燃燒到95%以上,同時本申請能夠實現無結渣,無爐排的設計結構,配風均勻,從而使得其維護成本低,汙染物排放大大降低,趨於汙染物零排放的目標,同時其解決了中小型企業單位用煤用電緊缺之急,是一種節能高效的綠色環保技術。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徵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範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