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16:35:16 2
專利名稱: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音樂播放器。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各式各樣的音樂播放器(如MP3播放器)備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並越來越普及化,但這些MP3播放器功能比較單一。而現在藍牙技術非常流行,應用也很廣,如藍牙耳機,比如手機或MP3播放器的藍牙耳機,這些藍牙耳機一般掛在耳背上,其麥克風設在耳機內並指向前方,麥克風外殼上開有幾個孔,以空氣作為媒介把聲音傳到麥克風內設的拾音器,該麥克風容易受外界影響,在噪雜環境下使用,通話質量更差,問題更嚴重。目前市場上仍未有一種具有藍牙耳機功能且設計合理、佩戴舒適的MP3播放器。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包括有機身,所述機身設有耳鉤及揚聲器,所述機身還設有藍牙裝置及麥克風;所述藍牙裝置包括有藍牙集成模塊、電路板,藍牙集成模塊是一藍牙晶片,含有藍牙無線發射器、藍牙基帶控制器、快閃記憶體晶片,所述藍牙裝置位於所述機身內;所述麥克風以一連接杆與所述機身連接,所述連接杆內設有連接所述麥克風與所述機身內設電路板的導線;所述連接杆壓住臉頰並延伸至下頜,所述麥克風貼在下頜;所述麥克風貼緊下頜處設有一層可用作防水及增強拾音效果的膜;所述麥克風設有拾音增強裝置;所述麥克風包括有外殼、拾音器,所述外殼內設有一凹腔,所述拾音器固定在所述凹腔內,所述連接杆設有的所述導線穿過所述外殼側端通孔與所述拾音器連接,所述拾音器正上方設有一層膜,所述膜固定在所述凹腔外,將凹腔密封住,所述膜與所述拾音器之間形成一空腔,所述膜與所述空腔構成所述拾音增強裝置,所述膜是PE膜;所述外殼外側還設有一與其相互接合的蓋;所述機身包括有左機身、右機身,其中一機身內設有藍牙裝置,另一機身內設有充電電池;所述機身還設有音樂播放器,所述音樂播放器是MP3播放器所述其中一機身設有數據傳輸接口及控制按鍵,所述另一機身設有充電接口;所述機身由周圍設有凸牆的支撐座及與其接合的蓋組成,二者以螺絲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在機身內設音樂播放裝置、藍牙裝置,所述機身還設麥克風,這樣只需佩戴本實用新型即可欣賞音樂又可與外部藍牙設備(如藍牙手機)進行通訊(如接/打電話)。佩戴本實用新型時,連接杆壓住面頰並延伸至下頜,使麥克風貼在靠近聲帶的下頜處,利用人體下頜組織作為媒介,與傳統以空氣為媒介的麥克風不同,以最短距離把聲音傳送到麥克風,麥克風拾音效果更佳。麥克風貼在靠近聲帶的下頜處設有膜,膜與拾音器之間形成空腔,膜、空腔的構成了拾音增強裝置,原理與醫生用的聽診器一樣,通話更清晰,即使在噪雜環境下使用,也不受周圍噪聲影響,通話效果也一樣清晰。膜密封了凹腔,起防水作用,拾音器受到保護,壽命更長、耐用。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述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A」部(即麥克風)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的所述左機身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的所述右機身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所述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與外部藍牙手機的工作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MP3播放器包括有左機身1、右機身2,左、右機身內設有MP3播放器裝置,包括有MP3控制晶片、快閃記憶體晶片、充電鋰電池及電路板元器件、零部件,其工作原理與現有的MP3播放器相同,不再詳細描述。左、右機身內還設有藍牙裝置,包括有藍牙集成模塊、電路板,藍牙集成模塊為一藍牙晶片,含有藍牙無線發射部分、藍牙基帶控制部分、快閃記憶體晶片(Flash Memory)等其工作原理與現有的藍牙模塊相同,不再詳細描述。左機身1、右機身2之間有能夠伸縮的卷繞導線3以使電路連接。左機身1一側以轉軸連接有彎曲左耳鉤11,左耳鉤11掛在耳朵背面即可將左機身1佩戴住,左機身1緊貼耳朵一側還內設有揚聲器,右機身2也設有與左機身1相同的右耳鉤21及揚聲器。右機身2下端通過一連接杆5連接有麥克風4,麥克風4與連接杆5可通過高頻電或超聲波焊接固定,連接杆5內設有導線使麥克風4與右機身2內電路板連接。這樣,使用者只需佩戴本實用新型既可欣賞音樂,又可與外部設有藍牙晶片的手機等設備進行通訊(如接聽電話或撥打電話)。佩戴時,連接杆5壓緊面頰並延伸至下頜,使麥克風4貼緊在靠近聲帶的下頜處,利用人體下頜組織作為媒介,以最短距離把聲音傳送到麥克風4,麥克風4拾音效果更佳。左機身1還設有充電接口12(可以是四芯插口或USB接口),右機身2還設有數據傳輸接口22(可以是四芯插口或USB接口)及控制按鍵23,控制按鍵23可用以完成歌曲播放/停止、歌曲刪除、音量調整、來電接聽、通話結束等功能。
如圖2所示,麥克風4外殼內設有一凹腔41,凹腔41內設有拾音器42,拾音器42以連接杆5設有的穿過外殼側端的導線6與右機身2內設的電路板連接。拾音器42正上方設有一層膜43(如PE膜,即Polye thene,聚乙烯膜),膜43可通過高頻電或超聲波焊接方法固定在凹腔41外(即外殼外側),將凹腔51密封住,這樣,拾音器42與膜43之間形成了空腔44。麥克風4外殼還設有一還孔的蓋45,蓋45可以是環狀,也可以是其他可與外殼接合的形狀。蓋45可用膠水粘在外殼外側,也可用高頻電或超聲波焊接方法固定,膜43更加固定,麥克風4更美觀。佩戴本實用新型時,麥克風4所設的膜43貼在靠近聲帶的下頜處,聲音到達膜43時,膜43產生震動,聲音再經過空腔44,使到達拾音器42的聲音得以增強,原理與醫生用的聽診器一樣,通話更清晰,即使在噪雜環境下使用,也不受周圍噪聲影響,通話效果也一樣清晰。膜43密封了凹腔41,起防水作用,拾音器42受到保護,壽命更長、耐用。
當然,本實用新型也可採用一般的麥克風。
如圖3所示,左機身1由周圍設有凸牆的支撐座1A及與其接合的蓋1B組成,二者以螺絲固定,支撐座1A上安裝有充電接口12、充電鋰電池13及電路板。獨立成型的左耳鉤11與支撐座1A連接。
如圖4所示,右機身2由周圍設有凸牆的支撐座2A及與其接合的蓋2B組成,二者也以螺絲固定,支撐座2A安裝有MP3播放器主機晶片組24(包括有MP3控制晶片、快閃記憶體晶片)、藍牙集成模塊25、USB接口22及電路板,安裝時使用電路板。獨立成型的右耳鉤21與支撐座2A連接。
圖5是本實用新型與外部藍牙手機的工作原理圖。當外部藍牙手機有來電時,手機的主通訊模塊通過其內設的藍牙晶片將來電信號發送給出去。右機身的藍牙晶片,收到指令或信號後傳送到CMOS控制晶片,接著CMOS控制晶片控制擴音器發出提示聲音。使用者按下功能按鍵(接聽、拒接、留言答錄等),CMOS按制晶片把相關指令通過右機身的藍牙晶片發送給手機。在接聽電話時,麥克風接收到的信息也通過右機身的藍牙晶片發送給手機,最後由手機發送給對方,手機也將收到對方的信息發送到耳扣式MP3播放器,使揚聲器發出對方的聲音。快閃記憶體閃片(NAND FLASH)用於存儲電話號碼、留言答錄及通話過程等。鋰電池供給工作電源。
權利要求1.一種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包括有機身,所述機身設有耳鉤及揚聲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還設有藍牙裝置及麥克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藍牙裝置包括有藍牙集成模塊、電路板,藍牙集成模塊是一藍牙晶片,含有藍牙無線發射器、藍牙基帶控制器、快閃記憶體晶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藍牙裝置位於所述機身內。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麥克風以一連接杆與所述機身連接,所述連接杆內設有連接所述麥克風與所述機身內設電路板的導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連接杆壓住臉頰並延伸至下頜,所述麥克風貼在下頜。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麥克風設有拾音增強裝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麥克風包括有外殼、拾音器,所述外殼內設有一凹腔,所述拾音器固定在所述凹腔內,所述連接杆設有的所述導線穿過所述外殼側端通孔與所述拾音器連接,所述拾音器正上方設有一層膜,所述膜固定在所述凹腔外,將凹腔密封住,所述膜與所述拾音器之間形成一空腔,所述膜與所述空腔構成所述拾音增強裝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膜是PE膜。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外殼外側還設有一與其相互接合的蓋,所述蓋設有孔。
10.根據權利要求1-9任何一項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包括有左機身、右機身,其中一機身內設有藍牙裝置,另一機身內設有充電電池。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還設有音樂播放器,所述音樂播放器是MP3播放器。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其中一機身設有數據傳輸接口及控制按鍵,所述另一機身設有充電接口。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其特徵在於所述機身由周圍設有凸牆的支撐座及與其接合的蓋組成,二者以螺絲固定。
專利摘要一種帶藍牙裝置的耳扣式音樂播放器,包括有左機身、右機身,左、右機身設有耳鉤及揚聲器,還設有MP3播放器、藍牙裝置及麥克風。藍牙裝置包括有藍牙集成模塊。只需佩戴本實用新型既可欣賞音樂又可與外部藍牙設備(如藍牙手機)進行通訊。麥克風以一連接杆與右機身連接。佩戴時,連接杆壓住面頰並延伸至下頜,使麥克風貼在靠近聲帶的下頜處,利用人體下頜組織作為媒介,與傳統以空氣為媒介的麥克風不同,以最短距離把聲音傳送到麥克風,麥克風拾音效果更佳。麥克風貼在下頜處設有膜,膜與拾音器之間形成空腔,膜、空腔構成了拾音增強裝置,原理與醫生用的聽診器一樣,通話更清晰,即使在嘈雜環境下使用,也不受周圍噪聲影響。
文檔編號H04R1/08GK2785293SQ200520057159
公開日2006年5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5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15日
發明者陳笠 申請人:珠海精準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