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儀器架標準的多用途積木式機箱的製作方法
2023-04-29 06:24:06 1
專利名稱:符合儀器架標準的多用途積木式機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箱,特別是涉及一種符合儀器架標準的多用途積木式機箱。
機箱為各類儀器組件的外部包裝物品,特別是對於電子儀器用的種類很多,能夠達到一物具有多變化使用,是生產業者努力的目標。
如
圖1、2所示,以往的一種單層機箱包含一個框體1、兩支橫杆2、四個補強片3及一個上蓋4,該框體1由一片鐵材衝壓製成,是由裁框、彎折、焊接製成,該箱體雖然具有實用性,但是在實際的製造及裝設應用時,有以下的缺點該框體1是以一片鐵材衝壓,經裁框、彎折、焊接製成,因材料面積大不容易彎折,所以尺寸誤差大,質量控制困難,裁框時也產生大量廢料,在製作過程中如果有一處錯誤,整個機箱就必須廢棄。兩橫杆2及補強片3是焊接上去的,容易因溫度或撞擊而造成變形脫焊等問題,而且,如圖3的以往三層機箱所示,因體積非常大,堆放時需佔很大的空間,在加工電鍍、噴漆或做防鏽細部處理時,容易產生死角,而組合方式是由焊接製成,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生鏽,或受到強力撞擊便容易脫焊,如此,使該機箱堅固耐用度不佳。
另外有一種以往兩層加線槽機箱,如圖4所示,在中央部份固設有線槽6,以供多數電線能全部集中在該線槽6內,如此必須增加一筆線槽6的費用。
由上述可知,以往機箱的框體因為是由一片鐵材經裁框、彎折、焊接而成,材料面積大不容易彎折,做防鏽細部加工處理時,會產生死角,質量控制困難,裁框時也產生大量廢棄物。而且,機箱上加設線槽,必須增加製造過程及成本,且不美觀,箱體大堆放時佔空間,且成型後就不可更改變化使用,因此,以往機箱不管在製造、加工、環保、組裝變化、強度等方面,都有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造、組裝容易,堆放時不佔空間、加工密度高、廢料少及強度佳等符合儀器架標準的多用途積木式機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該符合儀器架標準的積木式多用途機箱,包括一個底座、四支分別向上垂直於該底座四端的L形支柱、至少兩支U形長側面水平杆、至少兩支前後L形水平杆,該L形支柱為決定機箱高度的主要零件,該U形長側面水平杆的凹槽背面貼合固定於該L形支柱的一個彎折面內側,該前後L形水平杆設在該U形長側面水平杆內,其一平面與開口朝內的U形長側面水平杆的頂側面貼合固定,另一平面則與L形支柱的另一彎折面內側貼合固定,通過上述構件間依三軸方向鎖固。
下面通過最佳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符合儀器架標準的多用途積木式機箱進行詳細說明,附圖中圖1是以往機箱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上述機箱框體的展開示意圖。
圖3是以往三層機箱的立體圖。
圖4是以往兩層機箱設有線槽的立體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6是圖5中直線6-6的剖視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較隹實施例裝設在儀器架的示意圖。
如圖5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符合儀器架標準的多用途積木式機箱,該機箱包含一個底座10、至少四支垂直的L形橫截面的支柱20、至少兩支U形橫截面的長側面水平杆30、至少兩支前後L形橫截面的水平杆40及一個倒U形橫截面的電子組件固定座41、一支倒U形橫截面的電子組件固定杆42、一個控制面板50、一個二次面板51、一個前通風板52、一個後通風板60、至少一個表頭固定架61、至少一個上蓋板70及至少兩個側蓋板80。
底座10設在該機箱最底部,其彎折面最多為3個,以近乎成品的材料製成,廢料少且不用焊接。
該L形橫截面的支柱20分別向上垂直地螺設在該底座10四端,該支柱20為決定機箱高度的主要零件,零件小、重量輕,加工密度高。
配合圖6所示,水平杆30的凹槽301背面分別貼合螺固在兩支柱20的一個彎折面201內側,該U形凹槽301可區隔機箱層數及當線槽用,有助於儀器內部的整齊性,對於已組裝完成的機箱來說,如果要改變其高度或用途時,可輕易拆解再重新組合,就可形成新機箱。
水平杆40兩端分別容設在水平杆30內,該水平杆40的一個平面401與開口朝內的U形長側面水平杆30的頂側面貼合固定,另一面402則與支柱20另一彎折面202內側貼合固定,尺寸精度容易控制,所以不良率低,與舊式機箱比較,箱體材料可節省約40%,而且零件大部份都是共用的,機箱大小變化只在用量而不需在種類上變化。
藉助支柱20、水平杆30及水平杆40互相在三軸方向上緊密結合鎖固的結構,整體組合具有彈性變化,製造容易且廢料少,方便加工,符合環保要求。
電子組件固定座41,如果機箱為兩層以上,則必須增加電子組件固定座41,以供電子組件置放。
電子組件固定杆42與該電子組件固定座41具有相同的功效。
該控制面板50固定在該機箱前面,使控制鈕及插座或儀表座固定置放且顯示數值,該控制面板50兩側各設有一個耳形握把501。
該二次面板51固設在該控制面板50後面,使控制鈕或插座有多一層的穩固及保護,如果控制面板50不小心毀損時,不會直接破壞儀器內部零件。
該前通風板52設在該控制面板50的下方,且設有多個細長條通風孔520,以散發儀器工作時產生的熱氣,防止因太悶熱而導致零件燒毀。
該後通風板60設在機箱後方,設有兩個圓形加網架的通風孔601,功用與前通風板52的通風孔520相同,該後通風板60兩側各設有一個耳形握把602。
該表頭固定架61固設在機箱後面下方,設有一個輸出/輸入端子固定座611及細長條通風孔612。
該上蓋板70是覆蓋在該機箱上面的蓋板,位於機箱上面最外層。
該二側蓋板80覆蓋在機箱左右兩側,位於機箱兩側最外層,並且設有多個細長條通風孔801。
控制面板50、前通風板52、後通風板60、表頭固定架61、上蓋板70及側蓋板80的橫截面都是倒U形截面,使每一螺釘擰固的地方更穩固。該機箱零件可任意變化組合,如水平杆30、電子組件固定座41、電子組件固定杆42等,可任意旋轉變化組合。
如果機箱層數增加為兩層以上,則相對地各項裝置就隨著增加,當機箱為兩層時,水平杆30需再增加一組、電子組件固定座41與電子組件固定杆42需各增加一片、該前通風板52增加一片,該後通風板60增加一片、該側蓋板80增加一組等,以這種方法增加後再螺釘連接就可以,堆放時不佔空間,組裝也方便且穩固。
配合圖7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機箱裝設在儀器架上的示意圖,該儀器架90是一個矩形體,置放機箱時只需握住耳形握把501輕輕地推入,取出時同樣地再拉出機箱。
本實用新型符合儀器架標準的多用途積木式機箱,與以往機箱比較,具有以下的優點(一)以往機箱是由一大片鐵材衝孔、裁框,再彎折、焊接而成,因材料面積大不易折成,所以尺寸誤差大,質量控制不易,裁框時產生大量廢料,且製造過程上只要有一處錯誤,則整個機箱便無法使用;本實用新型的機箱是由各零件所組成,每項零件最多3個彎折面,以近乎成品的材料製成,廢料少、不用焊接、尺寸精度容易控制,不良率低,箱體材料可節省約40%。
(二)以往機箱彎折、焊接後體積龐大,外型不能變更,在電鍍、噴漆、印刷或做其它防鏽細部處理時很不方便,且有處理死角;本實用新型機箱的零件可個別處理,零件小重量輕,加工方便。
(三)以往機箱體積龐大,需要大型電鍍槽、大量電鍍液、大型烤漆房、大型印刷網版等,且產生較多電鍍液、油漆、油墨等廢棄物,造成環境汙染;本實用新型的機箱零件小、加工密度高,廢棄物少,電鍍、烤漆、印刷等加工程序完成後再組裝,符合環保要求。
(四)以往機箱成型後就不可變更,如果要獲得數種不同高度的機箱,必須有很大的場地來堆放,非常不經濟;本實用新型的機箱以零件存放,要用多少則組裝多少,零件大部份共用,機箱大小變化依用量多少而不是種類來決定,所以庫存場地只需約以往機箱的1/5,而且組裝時只要用電動螺絲起子和螺絲就可以。已組裝完成的機箱,要改變高度或用途時,可輕易拆解再重新組合。
(五)以往機箱四邊只以三支L形架固定,強度差;本實用新型機箱的支柱或水平杆,不是L型就是U型,在相同厚度材料下,比以往機箱的穩固性高,且本實用新型U形側面水平杆與電子組件固定杆中的U形槽可當線槽使用,不但美觀實用,也可省卻購置及安裝線槽的費用。此外,本機箱四邊都是由兩支L形架及一支U形架呈三軸方向緊密鎖結,強度佳。
權利要求1.一種符合儀器架標準的多用途積木式機箱,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個底座、四支分別向上垂直於該底座四端的L形支柱、至少兩支U形長側面水平杆及至少兩支前後L形水平杆,所述U形長側面水平杆的凹槽背面分別貼合固定於兩L形支柱的彎折面內側,所述前後L形水平杆兩端分別設在所述U形長側面水平杆內,且所述前後L形水平杆的一平面與開口朝內的所述U形長側面水平杆的頂側面貼合固定,另一平面與所述L形支柱的另一彎折面內側貼合固定,所述L形支柱、U形長側面水平杆及前後L形水平杆間以三軸方向緊密鎖固。
專利摘要一種符合儀器架標準的多用途積木式機箱,包括一個底座、四支向上垂直於該底座四端的L形支柱、至少二支U形長側面水平杆及至少兩支前後L形水平杆,U形長側面水平杆的凹槽背面貼合固定於L形支柱的內側面,前後L形水平杆設在U形長側面水平杆內,其一平面與開口朝內的U形長側面水平杆的頂側面貼合固定,另一平面與L形支柱的另一內側面貼合固定,通過上述構件間依三軸方向穩固結合,可依L形支柱高度組合成至少一層的機箱。
文檔編號G12B9/00GK2272605SQ9620099
公開日1998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25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25日
發明者林睦鈞 申請人:擎宏電子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