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普法戰爭引發了什麼(一個國家與兩個民族的歧路)

2023-04-29 18:09:13

高林/文

作為近代軍事史專家,瓦夫羅此前最為我們熟悉的著作是《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在那本書裡他把奧匈帝國黑得淋漓盡致非常精彩。在《普法戰爭》中他也毫無懸念地把普法戰爭描述成俾斯麥的偉大勝利和拿破崙三世構建波拿巴主義歐洲秩序的外交路線的總破產。通過這場戰爭,勝利的英雄俾斯麥完成了他的「民族統一大業」,也因為在這場戰爭中落敗,可笑的政治冒險家路易-拿破崙從此跌進泥坑。這是一個討巧的角度,因為它讓勝利者和失敗者都變得黑白分明。但也正因為其黑白分明,就難免讓始終想要做到客觀的作者顯得有點自相矛盾。

首先,瓦夫羅正確地指出雖然戰爭是以法國向普魯士宣戰的形式爆發的,但拿破崙三世之所以會對普魯士宣戰是因為上了俾斯麥的當。從這個角度他其實可以很好地解釋為什麼俾斯麥要引誘法國對普魯士宣戰。但瓦夫羅卻滿足於把俾斯麥的動機說成是為了追求民族統一事業,為了爭取「普魯士唯一的盟友——德意志人民」。

但事實上俾斯麥是一個現實的政治家,他不會為了「榮譽」或者「威望」這樣虛無縹緲的理由去發動一場戰爭。如果說在俾斯麥的時代有誰會為了這些理由而拔劍出鞘,那也是拿破崙三世或者弗朗茨·約瑟夫皇帝這樣俾斯麥的手下敗將,而不是俾斯麥自己。接納美因河以南的七百萬德意志人,實現民族統一的理想固然可以算是一個現實的理由,但俾斯麥剛好不是一個追求民族統一的人,導致他發動普法戰爭的真正原因其實是他想要解決1867年才剛剛建立的那個美因河以北的新國家「北德意志聯邦」的內部缺陷。只不過想要修正這個缺陷,讓俾斯麥剛剛建立的國家不至於分崩離析,就必須把美因河以南的七百萬德意志人統一進來而已。

我們知道歷史上德意志統一事業有幾種不同的主張。其中最著名的是1848年革命期間法蘭克福國民大會上分別主張普魯士領導的「小德意志方案」和主張奧地利領導的「大德意志方案」。但公平地說,俾斯麥既不支持大德意志也不支持小德意志。他是這場革命的對立面,想要武裝領地上的農民去柏林勤王,怎麼可能支持革命者的主張呢?但即使是革命的對立面,俾斯麥對德意志問題也有一個自己的構想,這就是大普魯士的方案。

大德意志和小德意志的構想都以統一德意志民族或者文化上的德語區為目的。反正在當時的民族主義者眼中語言和民族也沒有什麼區別,「有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個民族」嘛。大小德意志之爭僅僅是基於政治實際的考慮,能把所有的德語區統一在一起建立大德意志固然好。但如果不現實,那由普魯士主導建立一個不含哈布斯堡王朝所屬各邦的德意志國家也不錯。

但大普魯士的構想跟民族或者語言文化上的德語區毫不相干,它唯一的基礎就是政治版圖。1815年的《維也納和約》為了讓普魯士充當抵抗法國新一輪入侵的「萊茵河守望者」,而授予它一片西部的萊茵河兩岸的領土。但同時為了不過分加強普魯士,列強又不讓這部分領土和普魯士其他領土連接在一起。也就是說普魯士在西部有一大片陸地上不接壤的飛地。1815年以來普魯士的政治家和貴族都想以各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普魯士建立「關稅同盟」是為了從經濟上解決這個問題。那麼從政治上直接採取武力吞併卡在普魯士兩部分領土之間的德意志邦國也是一種解決方案。至於這樣做客觀上就會在美因河以北建立起一個德意志人為主的國家,那只是這個構想的副產品。而且對俾斯麥這樣的保守派政治家來說,這兩者最好永遠都不要攪和到一起。也就是說俾斯麥很願意讓普魯士吞併美因河以北卡在普魯士領土之間的邦,甚至吞併美因河以北所有的邦也沒什麼不好。在普魯士這樣做的時候如果「普魯士最重要的盟友——德意志人民」願意站在普魯士一邊就更好。但假如代價是普魯士從此就要搖身一變成為美因河以北的「德意志國家」,那俾斯麥就不願意了。

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一旦普魯士化身為北德意志國家,就會威脅到俾斯麥所屬的容克貴族的特殊地位。他1867年提交給負責制定憲法的「北德意志聯盟大會」的憲法草案裡,這種動機暴露無遺。按照俾斯麥的構想,北德意志聯邦只是已經佔據了美因河以北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把自己的軍事組織、兵役法、部隊的訓練和裝備制度推進到了各邦,客觀上已經統治了北德意志的普魯士王國和參加聯邦的其他各邦,還有普選產生的代表了聯邦全體選民的聯邦議會進行意見交換的機構。普魯士王國把自己的行動告知聯邦,聯邦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無論聯邦是否同意普魯士都可以繼續執行自己的政策。

如果俾斯麥對北德意志邦聯的態度都如此消極,他又怎麼可能熱切地想要把美因河以南的南德意志四邦納入這個空架子的北德意志國家呢?對這個問題當然有一個現成的回答,那就是王爾德那句名言:「如果不是怕被別人撿去,絕大部分東西我們都可以扔掉。」瓦夫羅就是從這個角度解釋的,他強調拿破崙三世對德意志西部領土的野心和對南德意志各邦的威脅,是俾斯麥願意打一場對法戰爭的原因。

但反過來說1870年的俾斯麥其實並不像瓦夫羅那樣知道法國軍事上的羸弱。截至1870年法國仍然是公認的歐洲第一陸軍強國。如果沒有現實的目的,單純為了「民族統一」,俾斯麥是不會去主動挑釁法國發動一場勝負未卜的戰爭的。

那俾斯麥的現實目的究竟是什麼呢?那就是瓦夫羅一筆帶過的普奧戰爭的「寬大條款」裡的一條。

1866年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兄弟鬩牆」之戰以普魯士的勝利告終,俾斯麥卻要在勝利之餘安撫戰敗的奧地利。我們都知道他給予了奧地利一個異常寬大的和平條款,卻沒注意它的細節。所以我們就忽略了在「不割地、只賠款」這種尋常條款之外俾斯麥犯的一個錯誤,而它才是普法戰爭真正的根源,那就是「南德意志聯邦問題」。

在《普法戰爭》中,瓦夫羅和傳統的歷史敘事一樣喜歡強調奧地利從1866年戰敗開始就放棄了自己對德意志的主導權。但事實上,如果你觀察普奧戰爭之後締結的《布拉格和約》,你會發現俾斯麥並沒有要求奧地利放棄德意志的全部主導權。或者說,即使奧地利真的放棄了整個德意志的主導權,普魯士也無意去填補它所留下的所有空缺。所以俾斯麥宣布,雖然普魯士可以在美因河以北「自由行動」,但在美因河以南,巴登、符騰堡、黑森和巴伐利亞也可以自由行動。它們可以在奧地利的主導之下建立一個南德意志聯邦,也可以自己組織一個南德意志聯邦,普魯士僅僅滿足於和它們締結共同防禦條約而已。正是南德意志四邦自由行動的權利和它們與普魯士的共同防禦同盟導致了普法戰爭。

原因是俾斯麥在構建北德意志聯邦的時候,不但在制度設計層面遭到了重大打擊,被迫向擁有憲法表決權的聯盟大會裡佔多數的民族主義者妥協,其實他在北德意志聯邦的國家版圖上也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困難,那就是黑森大公國。

如果看看地圖,我們就會發現黑森大公國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國家。它的獨特當然不僅僅體現在它小到在地圖上幾乎找不出來這一點上。它還有第二個特殊之處,那就是它有一南一北兩部分領土而且互不接壤。而且這兩部分領土剛好一個在美因河以北,一個在美因河以南。俾斯麥當然沒有忽略這一點,他原想吞併它的北方領土,讓它變成一個純粹的南德意志邦。

但這個國家雖然小,背景卻很強,它和俄國皇室長期聯姻。當沙皇決心給自己的親戚撐腰的時候,俾斯麥也拿這個袖珍國家沒有辦法。結果在這個小小的大公國的北方領土加入北德意志聯邦的同時,其南方領土卻可能加入擬議中的南德意志聯邦。而如果倒向奧地利,這個大公國就可能在日後成為奧地利向普魯士復仇,撕裂俾斯麥建立的這個北德意志國家的天然缺口。

俾斯麥當然不能接受這個缺口的存在。而他能用來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工具就是他和南德意志各邦籤署的防禦同盟,正是這個防禦同盟導致了普法戰爭。只有當法國主動對普魯士宣戰,俾斯麥才能拖著南德意志四邦一起圍攻法國。只有通過一場戰爭,深切地傷害法國,讓法國和參戰的德意志各邦結下深仇大恨,俾斯麥才能轉而利用南德意志四邦對遭到法國復仇的恐懼,引誘它們加入自己建立的北德意志聯邦。只有這四個邦整體加入才能解決黑森大公國在南北德意志問題上造成的漏洞。

這個事實不但可以解釋為什麼俾斯麥會發動普法戰爭,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俾斯麥沒有在戰爭勝利之後重複他在《布拉格和約》裡給予奧地利人的寬大條款。因為只有讓法國變成大灰狼,才能讓南德意志的四個小紅帽乖乖留在德意志國家之內,而不到處亂跑。

從這個角度我們才能真正理解普法戰爭的意義和影響。這是一場締造了一個國家,同時塑造出兩個民族的戰爭。因為普法戰爭深切地傷害了法國,因為《法蘭克福和約》奪走了法國人視為神聖領土的阿爾薩斯-洛林,所以法國和德國之間結下了不死不休的深仇大恨。這種深仇大恨是德意志帝國能夠建立的真正基礎。因為如果法國想要復仇,它唯一的進軍路線就是從自己的東部邊界出發跨過萊茵河,而當法國跨過萊茵河的時候,它侵入的第一個國家是誰呢?不是「萊茵河守望者」普魯士,而是被普魯士拖著一起入侵法國的巴登大公國,巴登之後是符騰堡,符騰堡後邊就是巴伐利亞王國。

也就是說,只要法國磨刀霍霍想要對德意志復仇,南德意志四邦就首當其衝。而它們面對法國其實是毫無還手之力的,它們唯一的希望就是抱緊普魯士的大腿。南德意志四邦把加入北德意志聯邦,看作是把他們和普魯士之間的「共同防禦同盟」永久化的方式。

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看阿爾薩斯-洛林,你就能明白,雖然1890年以後俾斯麥總想把奪取它的原因推到老毛奇頭上,但事實上1871年還是俾斯麥自己想要奪取它了。因為它就像一塊盾牌,擋在南德意志四邦和法國之間。這塊土地被法國割讓給德意志國家整體而不是普魯士,這就讓它成為德意志帝國唯一的直轄領土,也成了唯一可以觸發《帝國憲法》裡規定的「自動宣戰」的條款——「如果帝國遭到直接入侵」的地方。從這個意義上說,阿爾薩斯-洛林在1871年對俾斯麥構建一個他原本不想要的德意志帝國至關重要,它是這個帝國得以建立起來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根源。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再去審視圍繞著阿爾薩斯-洛林問題從1870年一直爭到1945年的法德兩國,就能深刻認識到普法戰爭所留下的深遠影響了。從德意志的角度說,普法戰爭讓德意志統一事業以最符合容克貴族的利益的方式被實現。通過俾斯麥和南德意志四邦的談判,普魯士王國的權力被最大限度地保留。容克貴族和他們的國王之間的共同利益被一系列複雜的制度所保護。德意志帝國和普魯士,還有那些不同程度的保留著行動自由和國家主權的大邦彼此平行。德意志走上了一條和義大利截然不同的民族構建之路。

1859年的德意志戰爭讓撒丁國王吞併了義大利各邦,撒丁國王維克託·埃曼努埃爾二世宣布自己為義大利國王。撒丁的政治家說自己的任務是「在創造了義大利國家之後繼續創造義大利人!」也就是讓那些抗拒統一的義大利各邦人民接受一個統一的義大利國家。而德意志則剛好相反,從1815年以來德意志各邦的人民就呼喚統一,而俾斯麥創建出德意志帝國的目的,就是為了阻止德意志人真正建立一個德意志國家。正是因為普法戰爭,德意志民族從此只能在俾斯麥所設計的框架之內去爭取國家的統一。而這個框架又被俾斯麥故意設計得殘缺不全,就像貝特曼·霍爾維格所說的那樣,「當皇帝想要統治的時候,他苦於沒有足夠的權威。當議會想要統治的時候,它又沒有足夠的票數。」這樣一個畸形的制度之下扭曲發展的德意志民族又遇上世界大戰,最終的結果就是希特勒的崛起。

奪取阿爾薩斯-洛林讓俾斯麥有機會扭轉德意志統一的道路。而失去阿爾薩斯-洛林則讓法國有機會在1875年建立的孱弱的共和國裡塑造出法蘭西民族。從籤署《法蘭克福和約》開始,對德復仇就成了法國政治上的道德制高點,任何人都不敢公開說「我們可以放棄阿爾薩斯-洛林」。從1871年到1914年整整兩代人的時間裡,即使很多普法戰爭的親歷者已經進了墳墓,但法國人卻從沒有放下對德國的深仇大恨。

巴黎廣場上象徵斯特拉斯堡的雕塑被法國人叫作「洛林女兒」,四十年間一直罩著黑紗,各色的花圈擺放在雕塑的基座前。越來越多的法國人對失去這片領土感受到發自內心的痛苦。以至於1914年法德宣戰的時候,巴黎人欣喜若狂地揭開洛林女兒頭上的黑紗。那一年秋天,成千上萬即將一去不返的法國軍人胸前佩戴著鮮花奔赴戰場,心中洋溢著一種節日般的歡樂。只有理解了這一點,才能明白為什麼瓦夫羅說德意志帝國在1914年是「逃進了一場戰爭」。沒有什麼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對自己持續半個世紀的仇恨更可怕了。

可既然普法戰爭締造了德意志帝國,又塑造了法蘭西和德意志兩個民族,那它為什麼被人遺忘了呢?其實,它之所以被人遺忘正是因為它影響太大,太深遠。它的過程被太多人研究,普魯士在這場戰爭中取得勝利的原因被太多人相信是一切戰爭當中的制勝法寶。

在普奧和普法兩場戰爭爆發之前,奧地利帝國和法國都被認為是歐洲第一等陸軍強國。沒有任何人相信國力弱小,從1815年以來沒有經歷任何大規模戰爭,軍人根本沒有實戰經驗的普魯士能夠戰勝它們,但普魯士卻連贏了兩次。

這就讓當時歐洲所有的軍事理論家都認為他們可以從普魯士的獲勝中找出決定近代戰爭勝負的關鍵。他們準確地歸納了普魯士取勝的原因,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最大限度的兵力投入到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場。1866年普魯士的快速動員和快速集中兵力讓普魯士輕鬆地戰勝奧地利。1870年普魯士的快速動員和快速集中兵力讓普魯士輕鬆地戰勝法國。

此後四十年,歐洲各國的軍事專家所希望的其實都是重演普奧和普法戰爭,只不過讓自己來扮演普魯士的角色。於是他們紛紛在自己的國家裡推廣「普魯士經驗」,將其發展到極致。所有歐洲列強的戰爭部和總參謀部,都爭先恐後地引入了普魯士取勝的兩大法寶——義務兵役制和鐵路調動。對普魯士成功經驗的迷信發展到20世紀初,已經成了全歐洲的通病。當一個新到參謀部任職的軍官問自己的長官「什麼是取得勝利的秘訣」的時候,長官塞給他的是一本「列車時刻表」。軍隊的快速集中和調動都依賴於鐵路,如何讓鐵路發揮出最大的功效被認為是取勝的關鍵。而讓鐵路爆發出最大功效的根本就是事先依照列車時刻表制定出精密的計劃。

普法戰爭被看作近代戰爭的典範,它的全過程被各國軍事當局反覆研究。普魯士取勝的所有原因都被各國最大限度地學習,法國犯的每一個錯誤都被千方百計地避免。在完成所有這些努力之後,1914年交戰各國的參謀們都認為自己勝券在握。而他們從普法戰爭中得出的另一個經驗是,他們面對的這場「現代戰爭」將「劇烈而短促」,就像普法這一戰一樣。

然而,普法戰爭只決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方式、規模和烈度,卻沒能決定它持續的長度。第一次世界大戰最終成了一場升級加長版的普法戰爭,而且站在1919年劫後餘生的歐洲人的角度上說,這場升級加長版的普法戰爭其實是一場沒有贏家的戰爭。這才是普法戰爭被我們遺忘的真正原因。

回過頭看,普法戰爭締造了一個國家、決定了兩個民族的命運,從軍事和外交兩個角度釀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它也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殺戮和破壞而被人們遺忘。

,
同类文章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你想燒香和崇拜佛嗎?

雖然人們聽說過他們的手,但每個人都真的明白有很多人。手有歷史悠久的歷史,而這個過程的發展過程也更加艱難,對我們進行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命運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生命線分支分叉20種圖,即新分叉更困難

手掌中有許多線條,這些線條不同。而不同類型的手蛤與它的含義不同。事實上,手的類型非常多。一般來說,我們明白我們必須知道屬於自己的一隻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命運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女人手在川志紋理,四川條紋,一個女人有一個強大的

四川鑲邊這隻手是以相同的方式,而手不同,它代表的意義是不同的。男女的結果也有這樣的手階段也不同。當然,雖然手可以看到我們的命運,但我們將在一生中生命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有一種手工製作的飢餓,汞極為開發。

對於一些更好的人來說,他們很容易賺錢,可能會突然有一天,他們的生活會有意想不到的財富,這種意外的財富可以讓你更好地生活。但是,沒有人能擁有如此美好的生活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智能線條突然扭轉了智慧。

事實上,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如何改變他們的手,因為我們的手會改變,這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我們的一隻手會改變。這隻手代表著我們一天的命運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WISDOM線條被破壞,但佈線很難發展

我相信大多數人沒有仔細理解握手,但每個人都必須聽到它,但手有一個漫長的歷史,但還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事實上,注意你的手。好處,因為它代表著我們的命運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6種面部男人注定要在窮人的窮人中有一個典型的可憐的臉

臉是一個非常神奇的東西,因為我們可以通過它看到一個人的命運。許多人對自己的命運非常好奇,所以他們會去手和自己的出生和八個角色,看看他們的命運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女人臉,大,全圖,長期以來,已久期待著

每個人都可能有一個長的痰液和身體部位的不同位置,而不同地點的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最明顯的是最常見的是人臉上的痣。在我們臉上有很多職位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掌心掌心手掌的手掌手掌手掌的女人?

不同的雙手有不同的財富,有些可能具有平穩的水流,有些可能是粗糙的壽命。在性質中,手相對發展一個人未來的財富。如果一個女人真的有一隻手掌,那麼未來會發生什麼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一個男人可以在右手結婚嗎?

對於女孩來說,嫁給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他們看不到。有些人不能結婚。如果你結婚,他們的婚姻生活不會幸福。人們,人們,你可以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