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光算卦的女人(算命的人為什麼算得那麼準)
2023-11-06 13:18:32 3
後尹莊算卦的是騙子?
風水這個東西有一部分是真的比如 看你的房間是否通風啊 看朝向是否利於健康啊 但是大部分的 佔卜看相 之類都是騙人的絕對不要相信因為如果看相的人能夠預知未來那麼他早就飛黃騰達有的是錢了,絕不需要再給別人看相來騙錢了。
李俊榮女25歲東光縣秦村鎮李季村李俊榮之前在東光紡紗廠工作和好多的...
我喜歡這樣的女人能解決光棍漢的生理要求
東光武功高手王化堂巧勝杆子王什麼歷史故事
東光鐵佛寺是著名的名勝古蹟,素以"滄州獅子景州塔,東光縣的鐵菩薩"聞名遐邇。據《東光縣誌》記載,鐵佛寺原名"普照寺",始建於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3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傳說一尊鐵佛自香河沿運河漂來,到了東光碼頭就不走了,被一名小和尚背上岸來,因而建了普照寺。
普照寺因寺內釋迦牟尼佛體態碩大而聞名,寺內「大雄寶殿」為清室皇族愛新覺羅·溥傑題詞,民國25年(公元1936年)直系軍閥吳佩孚曾親筆題匾為"鐵佛寺"。解放後,鐵佛寺被列為河北省重點保護文物。
北國奇秀:二郎崗
二郎崗永清觀是北方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據《東光縣誌》記載,二郎崗又名"護邑嶺",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李政捐資興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李義又加以修繕。永清觀歷經200餘年,兵燹災害,風雨剝蝕,殿宇瀕臨傾頹。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邑人馬永圖增屋建宇,廣植松柏,永清觀始為壯觀,莊鵬舉為此撰寫碑文以示紀念。每年農曆正月十六是二郎崗廟會,俗稱"走百遍"、"去百病",屆時,十裡八鄉的民間花會競相登崗,觀者摩肩接踵,盛況空前。有「北國奇秀」的美譽。
相傳,二郎神是在開天闢地之時出現的,他力大無比,神通廣大,為了測試太陽的光熱程度,把太陽安置在適當位置,造福人類,便擔山趕太陽。他越過崑崙,跨過河套飛躍太行山,把太陽趕至暘谷,行至東光城南休息,發現東光大地瀕臨大海,地勢低洼,水患無窮,為了解救這一方百姓,把一隻鞋裡的土倒出來,拋向大海,海水倒退數裡,露出一望無垠的沃土,又把另一隻鞋裡的土倒在休息的地方,形成了一座長140米,寬65米的土崗,後人取名二郎崗。據《東光縣誌》記載,二郎崗又名護邑嶺,相傳為三代遺蹟,
千年古鎮:連鎮
連鎮,原名連窩鎮,因舊時是水陸碼頭,兩岸由小郭莊、肥城、宋家圈、鬼家集、曹家廂房、東光口六村連起,逐步發展形成,清時已簡稱連鎮。原地處五縣交界,1952年東光縣由山東省劃歸河北省。連鎮的南運河以東部分全部劃歸東光縣。
——《滄州地名志》158頁
連鎮:在直隸吳橋西北四十裏運河渡口。接景縣,東光二縣界。清時有把總駐守。地勢低洼,故亦名連窩鎮。昔有水驛。為南槽所經。帆檣叢集。商業發達。津浦鐵路經之。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連鎮條》(1931年版859頁)
發生在連鎮的戰役:
東漢初平二年(191)黃巾軍進攻渤海郡受挫;清鹹豐四年(1854)太平軍血戰連窩鎮;1941年夜襲連陣奪偽鈔;1943年奇襲連鎮警察所;1946年解放連鎮。
——《東光縣誌-兵事記略》
有關連鎮的傳說:
「世外高俠訪馬湘」,「趙一祿辦案」,「王化堂巧勝杆子王」,「林鳳祥算卦」,「連鎮回民不通婚」,「死裡逃生話當年」等均見於《中國民間文學集成-東光縣資料卷》。
連鎮還是太平軍戰爭遺址,在村南一運河轉彎處,有火燒、器皿、馬骨、人骨等戰爭遺蹟。有關史料中均有記載,可參照。
文化勝地——馬致遠紀念館
馬致遠紀念館總戰地面積3320平方米,仿古建築面積604平方米,總投資近100萬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動工,民進中央、國家民委及部分專家、學者親臨現場。紀念館採用南北結合的造園手法,以南方園林布局和北方建築風格相結合的方法,堅持建築景觀小巧、精緻的要求,追求平和、寧靜的氛圍,營造起濃厚的文化氛圍。馬致遠紀念館整體建築古樸典雅、小巧玲瓏,以馬致遠生活經歷為主線,以元代木結構建築為主體,包括正門、正廳、東西亭、遊廊等建築,力求創造出元代散曲、戲劇濃厚的元代歷史文化品位,體現元曲大家馬致遠的文化風採。正廳為三進三開懸山式垂花大廳,一大兩小,明柱明間兩進廊廈,次間一進一廈。正中為馬致遠塑像,雕像為草白玉材質,身高1.80米,底坐高0.5米。廳內牆壁上陳列著馬致遠的代表作品,千古祠宗馬致遠介紹,馬致遠故裡考證研討會文史資料,以及縣內現存的有關馬致遠的歷史文物及介紹。
馬氏祠堂
馬祠堂莊之馬氏祠堂,系馬氏為紀念其遠祖馬致遠而建立的宗祠。祠堂在民國初年尚「殿宇森多」。祠堂內「兩廂對建,西廂為講習之所,東廂作寢息之室。中堂神牌大書昭然。」大殿明柱上之楹布系馬氏宗族外孫、
明崇禎丁丑進士戶部給事中莊憲祖所題,其聯曰:「十九世簪綏繼體,八百年禮樂傳家」,大殿門楣上現有「千古宗祠」匾額,為清道光年間東光縣令肖德宣所題。祠堂匾、聯等
俱毀於「文革」時期。
現在已重新建設。
古遺址
西漢臨樂故城
耿家圈村原為西漢時代的臨樂故城。東周末年,趙考成王把臨樂給了燕國。到漢高帝時置渤海郡,臨東屬之。漢武帝元朔年間封劉光為臨樂侯,傳之五代。王莽建朝後改臨樂為樂亭。東漢光武帝取消臨樂。漢獻帝建安中期曹操攻克南皮後,重新設置臨樂縣,隨後又改稱新樂縣,屬樂陵。地名雖屢經變更,但城址始終未動。
舊志存疑一條雲,漢書渤海郡臨樂下注曰:侯國莽曰樂亭,蓋元始四年王莽更郡縣為亭,以應符命也。東漢以後轉為樂安,或隸北海,或隸漁陽。晉書載紀曰樂安鎮,水經注曰樂安亭,要皆幽之東南,青之東北,瀕海之區,渤碣之地也……臨樂漢屬渤海,去此當八九百裡,其時平原郡之富平,莽亦改名樂安亭,今以新莽所改臨樂之樂亭為據,豈新莽改富平之樂安亭,亦可據乎?」
漢渤海郡領縣二十六個,臨樂縣故城在今山東寧津縣境,漢武帝元朔四年四月甲午封中山王子劉光為臨樂候於此,故為侯國。
現在遺址南北、東西各2000米,總面積達400萬平方米,出現的文物樣本,城牆。在2008年夏天,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引起有關人士的注意,稱其規模和建制在全省內也屬少見。
冢孫古冢
冢孫村位於找王村西南3.5公裡,在這裡自古就有七座古墓。光緒十二年《東光縣誌》十二卷「陵墓」一頁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東邑所詞三賢今其墓皆失考,殊為缺憾,竊查城東南二十裡冢孫莊有古冢七座俗稱王墳……其土最為膏腴,農人耕種多拾得古錢,其文盡五銖,均為漢時冢也」。記載這七座古冢俗稱王墳,但究竟是誰的墓已經失考,根據出土文物,只能斷定是一座漢代古墓。
民間有三個傳說,一個說是漢代侯王劉繆的王墳,一個是商代的寧母王墳,一個唐代是袁恕己的「王墳」。很難得的是,這是存我縣可見到的一處古遺址,高出地面十米,傳說有七座,現在只剩下一座。
東光故城:繭城
繭城為古東光縣縣治遺址,在今縣城正東10公裡處的找王村西側略南。城垣遺蹟隱約可見,城舊址為長方形,東西寬約1公裡,南北長約1.25公裡。城東南隅有一土臺,人稱梳妝樓。現城垣遺址遍布陶器、磚瓦等碎片。
繭城之名由來已久。唐高宗二年(699)紀王李靖的三女兒楚媛,封爵為東光縣主,直至永昌元年(689),於東光生活20年。楚
媛初來東光時,見故城碎磚亂瓦遍地,到處破爛不堪。她號召居民興建房舍,整修街道,
並同百姓一道在故城遍植桑樹。東光故城由於植桑、養繭、盛產蠶繭和絲織品而遠近聞名。有4米厚。
唐宋古村:北霞口
1975年,南霞口鎮北霞口村出土一塊唐代墓,有墓志銘,保存完好,被定為國家三級文物,現收藏在縣文保所內。這塊碑60公分見方,青石材質。上面用直線打了500個方格,刻了488個字。「遊擊將軍潞州潞川府果毅都尉上柱國李君之銘,君諱其先,趙贊,漢廣武君後,粵若唐臣……」據這篇墓誌記載,我們看到了一個家世顯赫、屢建軍功的唐代將軍。可以證明這裡在唐代就有人居住。
2005年大運河保護與申遺考察團在此發現了一處古渡口,至今仍在擺渡。現在村東北,村民自建了一處「古郡展室」,裡面展出有唐代開元年間的古錢有漢代的一米多的大瓦酒甕一個,已經碎了170多塊,被匡文棟和匡慶祥兩位老人花了半個月時間拼粘好的;這是有宋代古村落中發現的大碗,還有1946年出土一個黃釉三足香爐和幾個盤碗,等等,都是漢、唐、宋時期的文物。在展室的外面,保存有元代萬寧寺的石碑的龜形石座。在此處,就保存了文物十幾件。
另外,北霞口村老輩還有一個李神仙傳說,並立有高大的墓碑、碑亭,還有一座高墳,並塑有李神仙雕像。
在2008年夏天,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引起普查隊的重視,稱該村自漢到明均有文物出土,在中原地區實屬罕見。
古孟村
其遺址位於東光縣城東南17.5公裡的龍王李莊東北方,面積約2萬平方米。地下有許多磚石,80年代末被陸續挖掘出土,至今還散落地殘存著許多繩紋狀碎瓦陶片。古孟村居民原為回民,因避戰亂遷往孟村縣(即孟村回族自治縣)。
劉繆王墓
劉繆王墓俗稱牛魔王墳,位於找王村西北1公裡處。牛魔王系劉繆王的誤稱,為西漢時惠王之子,名齊,死後諡封為繆王。因何藏於此地,尚無可考證。40年代末期曾有人挖掘此墓,發現墓穴有小旋門六個,有大批刻有牛馬圖案或紅白彩釉的墓磚。據墓磚考證,確為漢代王室之墓。
馬致遠墓
在馬祠堂村南約200米處。墓地碑碣於「文革」期間多數被毀,僅存一方馬致遠墓碑,上刻「元誥授奉直大夫工部主事進士馬公致遠墓」。塋地於「文革」期間被夷平。
古運河碼頭遺址
2007年12月,東光縣碼頭鎮日前出土了一艘長約13米至15米的沉船,這艘沉船中有磁州窯器物及殘片160件(片),完整器物30多件。
經鑑定,這批磁州窯器物為北宋末年或者金初時期的磁州窯產品。專家從這艘沉船推斷,河北滄州很可能是宋元時期我國北方重要的瓷器集散地和出海港,東光的碼頭很可能是那時重要的一個碼頭。
東漢古遺址:燕友臺
在縣東北二十五的燕臺村,現存部分高起半米多的高崗,村民叫它老村。據有關資料記載和南皮縣誌辦有關人士認定為,東漢時期的燕友臺故址。
《南皮縣誌》: 吳質,三國時魏國文學家,曾寓居南皮。曹丕傾慕其文才,曾率其文學集團如建安七子等與吳質閒遊。一次乘船沿當時的大清河到南皮,彈笳設棋,吟詩作歌。他們常到南皮城北「射雉臺」,遊賞射獵,後人稱為「燕友臺」。
曹公固縣東南二裡。舊《志》云:漢青州刺史雋不疑冢也。高五丈有奇。曹操攻袁譚,因冢為固,因名。又有觀臺,在縣東四裡,一名袁侯臺,相傳即袁譚所築。曹操攻譚,譚敗,被擒於此。縣東二十五裡,有射雉臺,相傳曹丕遊南皮時築。一名燕友臺,丕嘗宴集賓友於此也。
曹丕的《與朝哥令吳質書》:「五月十八日丕曰:……每念昔日南皮之遊,誠不可忘。妙思六經,逍遙百氏;……馳騖北場,旅舍南館,浮甘瓜於清泉,沉朱李於寒水。」最後兩句被後人引縮為「浮瓜沉李。」
馬氏祠堂
馬祠堂莊之馬氏祠堂,建於明代,系馬氏為紀念其遠祖馬致遠而建立的宗祠。祠堂在民國初年尚「殿宇森多」。祠堂內「兩廂對建,西廂為講習之所,東廂作寢息之室。中堂神牌大書昭然。」大殿明柱上之楹布系馬氏宗族外孫、明崇禎丁丑進士戶部給事中莊憲祖所題,其聯曰:「十九世簪綏繼體,八百年禮樂傳家」,大殿門楣上現有「千古宗祠」匾額,為清道光年間東光縣令肖德宣所題。祠堂匾、聯等俱毀於「文革」時期。
御河行宮
現在東光鎮油坊口村,傳中,當年清朝乾隆皇帝第四次下江南時,曾在這裡棄舟登岸,在此暫住。
光緒十二年《東光縣誌》中有記載。
至今,能看到高崗一片,村民們說是霍家(霍維華)的家祠,現有部分霍氏祠堂的碑。
東光後尹莊算卦到南皮多少裡
什麼是算卦呢?
算卦,民間預測命運的方法。原指根據易經所記錄的卦象,輔助以道具(甲骨、銅錢、蓍草等),推演計算的過程。用以佔卜禍福吉兇。後引申為泛指佔卜,如看相、摸骨、四柱命相,六柱風水預測等等。
算卦的歷史淵源
周易算卦
易經佔卜-----周易算卦方法----竹籤、銅錢算卦
起卦原則無事不佔,不動不佔,不為同一事反覆佔問。
銅錢搖卦
以乾宮為例:乾宮第一卦為乾,先變其初爻,下卦變成巽,卦成了天風姤,然後再變二爻,巽又變成艮,就成了天山遁,再變三爻,艮成了坤,卦變成了天地否,然後是四爻變,卦為觀,然後是剝 ,第六變最上爻不變,因為上爻為宗廟,永不能變的,就又變了四爻,原來是山地剝,再變四爻就是火地晉了,然後再變下卦三個爻(初、二、三爻全變),就是火天大有了,而晉為遊魂,大有為歸魂,它宮依此類推。
八卦是我國傳統藝術瑰寶。通過八卦可以預測天文地理人事吉兇禍福等等。是我國傳統大眾預測學。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平等的。所以不要讓卦象的好壞,影像了自己。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吧!!
哪裡有算命算的準的?
很多人都想說,北京算命的那麼多,那麼在北京算命最準的地方在哪裡呢?又要在哪裡找算命準的大師呢?這個問題雖然講了很多遍了,但是這裡還是要重複一下,給大家介紹一下目前來說全北京算命的各種地方,以及他們的準確程度:
北京算命最準的幾個地方在哪裡
北京算命一條街
算命一條街由來已久,在雍和宮和白雲觀旁邊都有一條小胡同,裡面有各種小小的攤位,擺放著各種佛像、菩薩像、各種符篆等等,然後有些店主穿麻服,有些直接穿道士服,看起來很專業的樣子。
算命一條街的準確度在算命行業是最低的,大部分的攤主都沒有真才實學,只會察言觀色,然後蒙中一個是一個,最後告訴你花錢化解或者請化解符、化解物件等等,當然據說還是有一些靠譜的,但是說實話,算命這事真的要去賭運氣嗎?
行腳的算命大師
現在行腳的大師已經很少很少了,需要靠運氣遇到,但是他們的技術水平確實很可以,有很多都是面相大師,簡單看一下面相就知道你的各種情況,再參考八字基本就能斷出來流年的禍福吉兇,算是很靠譜的一類算命大師。
雖然說行腳的算命大師我聽說過一些事跡,但是本人卻從來沒有自己遇到過,因此如果你有緣能遇到幾位算的很準的行腳大師,那也是福氣了,遇不到那找也找不到。
道觀、寺廟中算命大師
在道觀和寺廟中有一些算命大師,不同的道觀寺廟規矩也不同,有些是直接沒有,有些呢是副業幫人看命,基本上著名的道觀和寺廟都有這些服務,價格方面是最貴的,可能大家覺得不會遇到騙子吧。
確實一般寺廟和道觀中自帶的大師一般不會騙人,水平也算可以,但是價格比較昂貴,而且算命並非人家主業,很容易遇到道行一般的師傅,有一些有名的師傅根本找不到。根據本人去看的那一次經歷來看,可能是我緣分不夠,那個道士水平真的一般,只是簡單的說了下大致的吉兇,就是很模糊的那種。如果你緣分夠好,應該可以遇到比我遇到的更好的道士吧。
知名的算命大師
這一類人在北京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一般來說都會有自己的門面或者工作室,最有名氣的幾個是全國經常跑,因為會有外地客戶慕名拜尋。他們這類人一般是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十年之上),圈裡好的口碑,眾多的案例。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沽名釣譽之徒,只是靠宣傳而沒有真實水平,這就需要擦亮眼睛仔細看了。
筆者找過的幾個大師有秦陽明、劉大昌,還一個在通州一個小破屋裡不知道姓名。秦陽明名氣最大,但是要預約排隊去看,講的很詳細,批流年會講解各月注意事項,還有家裡風水注意事項,得財和破財什麼的應驗很準。劉大昌年紀大,看的也很好,名氣小,我還是跟我朋友一起找到的,也是各種細節說的很詳細。
哪裡的算命先生最準?
易經乃是中華文化的源頭,記載了天地大道.你的一切行為都在易中,都在道中,算命先生了解周易八卦,能通過四柱算出命相不奇怪.這不是迷信,這是真正的科學.孔聖都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人要了解自己命運,但不要迷信.易者變也,命雖然是註定的,但是通過運來影響,而運則把握在自己手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